近日,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再次迎來新進展,據相關報導,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於11月3日起開展校飛、試飛工作,預計明年正式運營。如今,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即將「起飛」,與之配套的天府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作為臨空經濟區「一區兩片」之一,距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僅12公裡的資陽臨空經濟區,也加快著建設的步伐。
作成渝「雙核」之間的城市,資陽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而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資同城化發展兩大戰略的支撐下,資陽臨空經濟區也將成為成渝門戶樞紐和成資同城化核心區。不僅如此,距離臨空經濟區不遠處的中國牙谷,也正朝著「培育創造口腔民族品牌」的道路前行。
10月28日至29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媒體資陽行集中採訪採風活動中,紅星新聞記者先後前往資陽臨空經濟區和中國牙谷,近距離了解項目進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示意圖
資陽臨空經濟區
7萬平方米「大心臟」初步成型
25.5公裡「血管」正在打通
28日下午,驅車走進資陽臨空經濟區建設地,便感受到與深秋冷清的氣息完全不同的景象。施工現場,運輸車輛和施工機械發出陣陣轟鳴,施工人員緊張有序地工作,現場一片忙碌火熱。從2018年7月全面進入實質建設階段,經過兩年多的建設,距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僅12公裡,從「零」開始的資陽臨空經濟區也有了新的進展——首次項目「口」字形路網將於本月底陸續建成投用,產業孵化中心主體工程也基本完工。
正在建設的臨空經濟區產業孵化中心
「如果說『口』字形路網是整個經濟區的框架,那麼產業孵化中心便是經濟區的『心臟』。」資陽臨空經濟區管委會建設局項目推進組組長鍾秋告訴記者,產業孵化中心建築面積為7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4萬平方米、地下建築3萬平方米,對於資陽臨空經濟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成後將成為資陽市和臨空經濟區產業孵化的重要基地,具備規劃展示、招商引資、市民服務等多項作用。「目前,主體工程已完成,正在開展玻璃幕牆施工和市內裝飾裝修,預計在2021年1月投入使用。」
資陽臨空經濟區「心臟」初步成型,輸送「血液」的通道也正在打通。據介紹,總長度約57公裡的成資大道,將貫穿天府國際機場空港核心區,實現成資兩地及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資陽臨空產業新城無縫對接。其中,資陽段全長約25.5公裡,設計為雙向八車道,全程無紅綠燈。目前,改建段將於年底建成投用,新建段正在加快推進,沱東段也正在加快進行方案設計。
資陽市模型
中國牙谷
預計全年產值15億元
口腔產業也有「資陽造」
說起口腔企業,相信不少人對於全球排名第一的卡瓦集團、全球排名第三的愛齊科技等知名企業並不陌生,但你是否知道,如今這些知名企業的口腔產品也有了「資陽造」。在資陽高新區雁南湖畔,距離成都天府國際機場18公裡的中國牙谷,越來越多的知名口腔企業正在入駐,更多的口腔產品也在此生產製造,投放市場。
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牙谷自啟動建設以來,已初步形成「全球夥伴+國際平臺+領軍企業」產業聯動發展格局。截至目前,已引進口腔企業72戶,今年1~9月實現產值9.88億元,同比增長178%,預計全年實現產值15億元。到2025年,預計入駐企業超過200戶,產值超過300億元。
目前中國牙谷正大力推進「一園一校一館一鎮」建設。其中,中國牙谷口腔孵化園,已有包括卡瓦、愛齊等32戶口腔企業已經入駐,其中22戶企業80個產品已實現資陽本地製造並投入市場。目前,孵化園企業已取得醫療器械產品註冊(備案)證書80張,其中第一類產品備案憑證41張,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38張,第三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1張。
牙谷企業出品的兒童牙科椅
牙谷企業出品的帶有晶片的隱形牙套
同時,作為全國首家以口腔命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的資陽口腔職業學院,也於2019年實現秋季招生。該學院佔地面積約548畝,總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主要包括行政樓、教學樓等20棟功能建築。已開設口腔醫學技術、醫療器械經營與管理等9大專業。
佔地面積約610畝,總建築面積38.2萬平方木的中國牙谷科創園,這裡將包括多功能中心、檢驗檢測技術服務中心、標準廠房、人才公寓,計劃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創新創業基地和園林式產業園。目前,中國牙谷科創園多功能中心規劃展示館、政務服務中心等功能服務板塊已入場裝修,牙科產業園一期5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已提前交付使用,預計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投用。
正在建設的中國牙谷科創園
紅星新聞記者 鄧文博 攝影記者 陶柯
編輯 陳怡西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