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20年,對全球化全產業市場或多或少都有著不小的衝擊,困難與機會並存之下,傳統教育行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巨變和挑戰。與在線K12中小學教育賽道在各大網媒衛視豪擲重金大肆宣傳不同,在線音樂陪練賽道似乎顯得「過分冷清」,甚至在年關歲末還爆出某練琴平臺因資金鍊斷裂破產關門的業內醜聞。在線音樂陪練的「眾玩家們」,是特殊疫情時期的韜光養晦?還是閉門修煉以求一鳴驚人?無論什麼答案,只能說,太多跡象表明,在線音樂陪練賽道的未來依然可期,諸多政策利好扶持之下,2021足以令我們翹首期盼。
資本沉寂不代表被市場所放棄
其實,早在2020年上半年,當傳統教育行業迎來「停工不停學」五字真言的那會兒,由線下轉戰線上,乃至教育行業但凡和「線上」二字可以沾上點邊的,面前都仿佛鋪設好了一條通往成功的康莊大道,「時勢造英雄、失敗比成功還要難」。可資本市場的大鱷們卻顯得格外冷靜,當「隔壁」在線美術、學科教育等領域紛紛官宣大手筆融資的時候,在線音樂陪練賽道甚少有令從業者興奮的融資捷報,甚至在在線教育如此被眾星捧月的大環境之下,破產關門的噩耗也隨寒冬而至……究其原因,燒錢獲客永不是平臺發展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如何未雨綢繆、找到適合平臺自身發展並且符合市場需求的健康運營模式,將成為決定網際網路教育企業未來是否能夠立足以及獲得資本市場青睞的重要因素。
就以上觀點,擁有4年多品牌發展經驗的VIP陪練聯合創始人兼CEO徐豪駿在接受相關媒體專訪時就自信滿滿地回答道,「VIP陪練早在2019年四季度就開始制定『優化產品、降本增效』的運營目標,著力發展符合時代、市場需求的有競爭力的產品,而不是選擇盲目追求規模化和帳面空洞數字的增長。」在徐豪駿看來,年底友商因資金鍊斷裂導致的破產關門事件,與近兩年部分從業者對於在線音樂陪練賽道的發展過分樂觀和資本一味追求量化而輕視產品質量本身有關。
自2016年,由VIP陪練首創「真人一對一在線樂器陪練」模式至今,在線音樂陪練賽道以精準解決孩子練琴時家長「不專業、沒時間」等痛點而切入素質教育市場,並在短期內獲得市場優質反饋和資本的青睞。從2017年開始,大量在線陪練創業公司湧入該賽道,短期內百花齊放,融資捷報應接不暇。而隨著用戶逐漸沉澱,之前容易被忽視的師資團隊建設、有序獲客等問題開始浮現,大浪淘沙之下,愈發市場化的從業環境也促使每一位入局者不得不面臨整個行業洗牌加劇的馬太效應。
「打鐵還需自身硬」
「其實,音樂素質教育的市場規模遠比現在我們所看見的大得多,整個市場遠沒有到所謂的資本飽和的狀態,雖然2020年我們聽到的在線音樂陪練賽道的融資事件不多,但受到相關利好政策影響以及自身對於發展目標的逐漸明確,我們VIP陪練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仍有年複合20%左右的業務體量增長,這對於特殊疫情肆虐的一年來說,還是非常不容易的。」徐豪駿在接受相關媒體專訪時說道。
如果說2020年,VIP陪練圍繞著的是「停工不停學」之下如何應對特殊疫情以及找準行業未來新趨勢的發展目標,那2021年將是VIP陪練正式起航開啟要做「全輻射音樂全產業鏈公司」的啟程元年。早在數月前,VIP陪練官宣旗下小馬AI陪練正式上線,這也是VIP陪練深耕「真人一對一在線樂器陪練」模式四年之後,首次涉足智能AI陪練領域。對於這一全新的、可以說足以改變公司未來發展方向的舉措,徐豪駿談到,「單純跨界擴科或者擴大受眾年齡段,這不是VIP陪練的未來,專注於音樂教育賽道的全產業鏈布局,未來做真人+AI樂器陪練雙管齊下,這是公司可預見也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行業趨勢。」
為此,VIP陪練做了大量的市場及用戶調研,「整個音樂教育市場主要分為兩類需求:0-3歲的音樂教育主要圍繞兒歌和早教班的音樂課展開;4歲以後,家長希望孩子在玩中學習,並逐漸找到自己的音樂興趣點。從6歲開始,孩子普遍進入從興趣教育到嚴肅教育的樂器學習中來,這也進入到一個較為高頻的培訓市場。」
和真人一對一陪練相比,AI陪練的產品成本明顯更低,對於初學者來說,前期適應和花費的費用也更低,對於音樂啟蒙階段的琴童來說,更容易上手。而客單價的明顯降低也令樂器學習類產品可以輻射更多在門檻外徘徊猶豫的潛在受眾,也令平臺企業看到了整體盈利的可能。同時AI所特有的互動性、趣味性對於啟蒙階段的琴童來說也會較真人更加具有親和力,「千人千面」大數據的後臺分析也將更有利於不同琴童間對於樂器彈奏上的陪練進度。相關投行機構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明確指出,投資人不是不願意花錢,而是需要給到他們更令人信服的營收增長曲線以及更亮眼的產品,當公司及輻射用戶達到了一定體量,自然不會缺少資本的登門拜訪。
產品下沉是發展趨勢 or 利益驅動?
「學習樂器演奏不應只是經濟發達地區孩子們的專屬,預計在2021年Q2我們還將推出更多輻射更廣的啟蒙類音樂產品。」作為在線樂器陪練賽道當仍不讓的頭部企業,VIP陪練率先將「產品下沉」作為公司下一階段發展重點進行披露。
結合「隔壁」其他在線素質教育賽道發展,下沉已經不再是一個新鮮詞兒了。但「如何下沉,是否值得下沉,下沉之後服務能否跟得上」都是從業平臺企業所不得不面臨的挑戰和急需解決的問題。相關教育產業專家說,從需求端來看,K12產品下沉的功利性最為明顯,畢竟孩子的升學問題每家每戶都要經歷。而在線素質教育目前來看主要還是興趣驅動,當然部分地區已經著手研究將美術音樂等美育科目納入中考成績也將會在未來加速需求的體量。
可見,真正決定資本是否介入的不僅僅是大環境之下「有利可圖」的發展前景,更不是跟風式為利益所驅動的投機行為。在線音樂素質教育在最近幾年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這一細分領域的規模是千億元級別的。機構在對外擴張和發展的過程中,單一、故步自封不是長久之計,浮躁、缺乏特色亦得不到可持續化發展。真人一對一陪練在針對性、互動性上的優勢,對有良好基礎和溝通能力的琴童來說,更顯專業;而AI智能陪練則在空間、時間上的把控,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未來,同時兼有真人陪練和AI智能模式的音樂培訓機構才有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和生存空間。」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投資人所說,值得我們所有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