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載客熱氣球事故頻發,不能成為監管的「無人區」
事故頻發,不禁令人有點恍惚,熱氣球不是曾被國際航空聯合會認為最安全的飛行器嗎?據紅星新聞報導,有業內人士指出,大部分熱氣球事故均為操作失誤、管理失當的結果。而最近兩起熱氣球墜亡事故,都與地勤人員以體重平衡熱氣球剩餘升力的操作方式有關,完全可以通過先拉排氣閥把剩餘升力降到安全水平等專業方式來避免。
-
「脫韁」的熱氣球:兩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他表示,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自己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讓熱氣球載客未來有規範可依照。
-
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原標題: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11月30日,騰衝市火山景區內,一隻熱氣球緩緩飛升,人群的驚呼聲中,一名負責升放熱氣球的地勤人員被帶上了天空。該地勤人員抓在安全繩上,隨後慢慢滑脫、墜落。經醫護人員現場確認,墜落人員已無生命體徵。
-
2個月3起人員墜落事故:載人熱氣球為何事故頻發?
劉翔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今年國內的熱氣球觀光旅遊發展迅速,然而相關行業規範卻沒有及時跟上,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他表示,受國家體育總局相關負責人委託,自己正在編寫《熱氣球載客安全運行指南》,讓熱氣球載客未來有規範可依照。
-
熱氣球事故頻發,行業監管不能再留空白
媒體進一步調查發現,載客熱氣球除了運行規範問題,還有不少「黑飛」亂象——從器材、俱樂部、到飛行員等都存在「山寨」問題,但該領域的監管仍是空白。 今年以來,熱氣球飛行領域,連續發生了幾起意外事故。比如兩個月前,湖南一大學生兼職時從熱氣球墜亡。
-
山寨熱氣球:監管空白,「飛行員」培訓2天上崗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別讓「脫韁」熱氣球再次成為「奪命利器」
新聞背景:據媒體報導,曾被國際航空聯合會列為最安全飛行器的載人熱氣球,近兩個月裡,已在國內發生3起人員墜落事故,引發各界關注。有關專家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仍是空白,這是事故頻發的主要原因。
-
「山寨」的熱氣球: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 「飛行員」培訓兩天...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熱氣球墜亡事故頻發,行業存在監管漏洞
今年10月,湖南株洲飛行營地一名打工大學生在操作熱氣球起飛時,因未及時離開弔籃,被熱氣球帶上半空,不幸墜亡。據紅星新聞報導,該學生上崗前只接受了一個多小時的崗前培訓。11月30日,雲南騰衝火山地質公園一名工作人員從熱氣球上意外墜亡。
-
楚天都市報:熱氣球事故頻發不能頭痛醫頭
(據12月1日《楚天都市報》)今年10月2日,湖南株洲一家熱氣球飛行營內,一名兼職的大學生,同樣是負責在熱氣球降落時壓住籃子,同樣是熱氣球突然失控升起,同樣是來不及放手,造成無可挽回的悲劇。僅僅只隔了2個月,同樣的悲劇再度上演,令人痛心更讓人氣憤:為什麼在上一次事故發生後,沒有加強安全措施?而在全球範圍內,熱氣球事故更是頻繁發生,且觸目驚心。
-
熱氣球事故頻發,不要再拿生命開玩笑!
02 其實,隨著近幾年熱氣球旅遊項目的增加,隨之而來的事故也越來越多。 類似的事故也在湖南上演。10月2日,湖南株洲悠移莊園熱氣球飛行營地發生墜落事故。
-
「山寨」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飛行員」培訓兩天即上崗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山寨」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一半 「飛行員」培訓兩天即可上崗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山寨」熱氣球:價格不到正規的一半,「飛行員」培訓兩天即可上崗
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熱氣球事故時有發生 浪漫之外誰來維護高空安全? 業內人士籲加強監管
在國內不少景區,我們也能體驗到乘坐熱氣球的樂趣,但在國慶期間,就出現了乘坐熱氣球導致身亡的事故。熱氣球作為通用航空的一類,到底該誰來監管呢?安全事故時發 乘客安全未受保障10月7日陝西西安某公司在執行熱氣球活動飛行時,風力風速符合飛行氣象標準下立球準備完畢後,突遇瞬間強陣風,熱氣球離地,地勤人員被帶起,當班機長遇到特情後反應迅速、沉著冷靜、飛行技術過硬,迅速反應指揮地勤人員團結協作,並控制住熱氣球平穩落回地面,成功處置一起因天氣原因造成的特殊飛行情況,沒有造成任何人員及設備損傷
-
"奪命"熱氣球:飛行員培訓兩天就上崗
包括此次在內,今年國內10月與11月就發生了三起類似事故,導致兩名地勤人員死亡。從業25年的熱氣球飛行專家、中國第一個熱氣球飛行員之子劉翔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低空領域逐漸開放,熱氣球飛行從一個專業體育項目,逐漸轉型為商業活動、旅遊觀光項目,出現了規模性載客。然而國內熱氣球行業裡,以旅遊觀光為代表的載人熱氣球活動,其運行規範卻仍是一個空白。
-
一大學生從熱氣球上墜亡,事故頻發,安全培訓質量應如何保證?
該員工在熱氣球升起時沒有及時鬆手,跟著熱氣球升空,後來沒有抓緊掉了下去。 10月7日,白鹿原白鹿倉景區在放飛熱氣球時遭遇強風,兩名地勤人員被帶到空中,其中一人雙腿懸空掛在空中,一人坐在吊籃邊緣。所幸,經熱氣球機長及時處置,指揮地勤人員協作,讓熱氣球平穩落地,未造成人員傷亡。 前些天,重慶萬盛奧陶紀公園一工作人員在拍攝宣傳視頻發生墜亡事故,經搶救無效去世。
-
三微文旅:載人氦氣球與熱氣球的區別
上海三微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三微文旅)作為杭州西溪溼地及天目湖氦氣球運營、廣告服務商。三微文旅主要產品為載人飛艇及載人氦氣球,但是很多人都搞不清氦氣球與熱氣球的區別,三微文旅從三個方面給大家簡單分析一下。
-
熱氣球事故後,涉事景區停業整頓!官方通報事發細節
要求應急管理局牽頭做好調查處置工作;文旅局堅持問題導向,舉一反三,認真履行旅遊安全監管職責,加大景區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督促景區企業落實安全責任,嚴防類似情況發生;全力做好社會穩定及善後處置工作。目前,事件調查及善後處理工作正在進行,死者家屬情緒穩定,對火山景區進行停業整頓。
-
熱氣球上有人墜落身亡,是山寨產品,「飛行員」兩天培訓即可上崗
11月30日,雲南騰衝某旅遊風景區在開展熱氣球活動結束後,有一名地面上的地勤人員被帶到了空中最後墜落身亡。截止現在,僅僅就十月和十一月短短兩個月就發生了三個類似的事件,導致了兩名地勤人員的死亡。而根據已經有著25年熱氣球飛行經驗的專家劉翔表示,現在隨著低空領域的開放,熱氣球作為一個體育項目逐漸發展為了一個商業旅遊的活動,甚至成為了方便旅客觀光旅遊的交通工具。但是在國內對於這個熱氣球並沒有一個準確的運行限制和規定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