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美術才俊]玻璃雕刻傳承人孫亮

2021-02-14 椒江文聯

近年來,孫亮製作了一批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玻雕精品,並屢屢榮獲大獎:

2013年12月《江南春色悠悠情》榮獲首屆台州市工藝美術「銀獎」;

2014年4月,水晶雕刻《春光翠羽》榮獲第四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2016年4月水晶雕刻《生命之源》近日榮獲第11屆義烏中國文博會「金獎」;

2014年10月,水晶雕刻《三羊開泰》榮獲第十五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5年11月,水晶雕刻《魯迅》榮獲第十六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精品博覽會「銅獎」;

2016年4月,水晶雕刻《荷塘月色》榮獲第六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17年4月,水晶雕刻《合家歡》榮獲第七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銀獎」;

2017年7月,水晶雕刻《護》榮獲第五屆中國(大連)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中藝杯」銀獎;

2017年10月,玻璃雕刻《夢回故鄉》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2017年10月,水晶雕刻《和合》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獎」;

2018年4月,水晶雕刻《春意江南》榮獲第八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銅獎」;

2018年10月,水晶雕刻《伴侶》榮獲第十九屆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優秀獎」;

2019年4月,水晶雕刻《壽》在「第九屆中國(浙江)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得「銀獎」。

相關焦點

  • 孫亮: 在玻璃上雕刻精彩人生
    孫亮在創作玻雕作品。以透明的玻璃為「紙」,用飛轉的砂輪作「筆」,「畫」出栩栩如生、精妙絕倫的花鳥和山水,並讓它們充滿活力。十四個年頭裡,省級非遺項目玻璃雕刻的第三代傳承人孫亮,潛心於玻雕這門技藝,也雕刻著自己精彩的人生。
  • 【勞動者風採】孫亮:我要做一名玻璃「大工匠」
    以玻璃為「紙」,用砂輪作「筆」,作為吳子雄玻璃藝術館玻雕技藝傳承人之一,他10年磨一劍,痴心不改,今天的勞動者風採我們來認識這位立志要做一名玻雕大工匠的玻雕藝人孫亮。   我叫孫亮,來自農村,學玻璃雕刻已經10多年了,我覺得學習這門藝術最重要的勤奮 悟性加堅持 學習玻璃雕刻的過程是非常漫長而枯燥的,比如為了雕刻好蝦,我經常買來不同的蝦,養起來仔細觀察蝦遊動的特點,邊觀察邊琢磨,然後花上八九個小時在玻璃上練習雕刻。也不知道多少次失敗後,我雕刻的蝦在玻璃上「活」起來了。
  • 玻璃上作畫 指尖下生花
    寂靜的深夜,台州椒江的吳子熊玻璃藝術館雕刻間傳出一聲清脆的開裂聲,一件厚10釐米、重二三十公斤的深雕玻璃作品在即將完成的時候,卻開裂出一道深深的裂縫。為了這件作品,吳子熊的徒弟、玻雕師孫亮已整整雕刻了一周,由於玻璃開裂,孫亮一周的努力全部歸零,描線、打砂、細磨、細刻、拋光、修光,都要重頭再來。
  • 紫檀雕刻非遺傳承人喻立新傑作亮相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
    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上海市非遺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紫檀雕刻》傳承人——喻立新創作的黃楊木雕蝶戀花精品力作,獲選參加」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大展,好評如潮,獲得業內專家一致好評,榮膺盛譽。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的展出作品水平高、規模大,是近年來設計創作的工藝美術珍品,十分難得。
  • 奇人匠心X木偶頭雕刻 非遺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
    非遺項目木偶頭雕刻國家級傳承人——季天淵人物簡介 季天淵,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偶頭雕刻代表性傳承人,上海戲劇學院特聘木偶教師,從事木偶造型設計製作,戲劇舞臺道具設計製作,泰順車木藝術設計製作季天淵與木偶頭雕刻 泰順木偶頭雕刻,是傳統美術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木偶戲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實例,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收藏價值和審美價值。以「雕工精細簡練、機巧構思巧妙、開相文靜秀美、臉譜描繪簡潔樸素、粉彩工藝細緻講究、木偶人物性格各異」而著稱。
  • 2020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展現「匠心」之美
    11月28日至30日,2020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第四屆「蘇藝杯」工藝美術大賽(簡稱「藝博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本次藝博會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等聯合主辦,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等承辦。
  • 非遺雲收看|台州玻璃雕刻技藝,一雙巧手創造的指尖藝術.
    起源清代末年,自海門、路橋和天台等地流行發展起來,在全國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玻璃雕刻是一種特殊的技藝,屬冷加工,是在堅硬的材料表面上進行創作的,題材涵蓋鳥獸、山水、人物和肖像等各個方面,採用特殊的用刀章法,突出材料的內在美質,以刀法的變化豐富玻璃造型語言。技藝特點明顯,內涵豐富,有較高的工藝研究價值,於2007年被公布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名家專訪」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陳發,專注雕刻藝術傳承與創新
    【 編者按:他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玉石雕刻大師、閩派雕刻藝術大師,高級雕刻藝術師,福州大學工藝美術研究院壽山石雕刻藝術研究員,先後進修於中央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高級研修班和福建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習班;其作品《瑞獸呈祥》受邀參加一帶一路對外文化交流收藏於伊朗國家博物館,作品《持珠羅漢》被中國閩臺緣博物館收藏,作品《瑞獸戲羅漢》
  • 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藝術家走進福建工程學院
    、福建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設計創新研究中心」承辦的「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專家代表進校園暨設計創新文化論壇」在福建工程學院舉辦。27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傳承人、藝術家,學校相關部門負責人、師生代表近200人參加論壇活動。受聘大師們向學校捐贈作品。
  • 泉州木偶頭雕刻非遺傳承人辭世 送醫前還在創作
    3月19日21點45分,泉州江加走木偶頭國家級非遺傳承人黃義羅匆匆離世。走得突然 送醫院前還在創作黃義羅的妻子高白紅說,老黃身體本來挺好的,幾年前開始出現心口疼痛的症狀,去醫院檢查也沒查出什麼明顯問題。那時候大家都以為是他工作太勞累了,所有人都沒太在意。從去年12月底開始,黃義羅開始頻繁地住院,但是隔了一陣子又出院回家了。
  • 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正式成立
    2019年10月26日,貴州省工藝美術協會雕塑·雕刻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在貴州大學美術學院召開。來自省內外專門從事工藝美術和雕塑雕刻藝術的10多位專家學者應邀出席了此次會議,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中國文化產業促進會公共藝術委員會、臺灣雕塑學會等全國多家單位發來了賀信。
  • 2020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蘇藝杯」工藝美術大賽
    2020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第四屆「蘇藝杯」工藝美術大賽(簡稱「藝博會」)於2020年11月28日至30日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蘇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蘇州市玉石雕刻行業協會
  • 11位非遺傳承人為安丘「天路」增添文化異彩 計劃雕刻巖壁石刻60餘塊
    齊魯網濰坊10月17日訊 17日,記者從安丘市文廣新局獲悉,近日,安丘旅遊路上11位非遺傳承人在沿線的石壁上緊張忙碌著,過譜、篆刻、打磨
  • 【天下洪家人】徽州竹雕傳承人洪建華的竹刻人生
    竹刻作品「踏歌圖」在第八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作品暨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獲金獎;竹刻作品「徽商行」四條屏在「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精品大展」中榮獲金獎。他花了一年時間,精心創作的竹刻作品「十八羅漢」獲第十一屆民間文藝「山花獎」。中央臺以「天價筆筒背後的故事」為題、安徽衛視新聞廣場欄目以「竹刻年華」為題、中央二套財富故事會以「黑白竹刻」為題分別介紹了他倆的雕刻故事。
  • 中國日報中外記者走進南丰采訪儺面具雕刻傳承人
    8月18日,記者陪中國日報美籍記者大衛布萊爾來到南豐儺面具雕刻展示館,採訪「民間工藝美術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豐儺面具雕刻代表性傳承人張宜祥,以及漢儺王文化傳播公司,採訪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豐儺面具雕刻技藝的傳承。「民間工藝美術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南豐儺面具雕刻代表性傳承人張宜祥正在雕刻「開山」儺面具。
  • 台州玻璃雕刻技藝
    台州玻璃雕刻技藝是浙江省的漢族傳統手工技藝。起源清代末年,自路橋、海門和天台等地流行發展,在全國工藝美術中獨樹一幟。題材擴大至鳥獸、山水、人物和肖像等各個方面採用特殊的用刀章法,突出材料的內在美質,以刀法的變化豐富玻璃造型語言。技藝特點明顯,內涵豐富,有工藝研究價值。在堅硬的材料表面上進行創作,工藝流程達二十多道。
  • 銀飾鍛制技藝非遺傳承人李傑石榮獲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今日頭條訊:劉麥根\孫豔芳 報導 日前,第七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評審名單出爐,來自河南工藝美術行業各界的153人當選。銀飾鍛制技藝(夢祥銀)非遺傳承人李傑石榮耀當選第七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此前,第六屆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評選距今已歷10年,這屆評選備受矚目。
  • 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舉行
    11月28日,2020中國(蘇州)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暨第四屆「蘇藝杯」工藝美術大賽(簡稱「藝博會」)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行。此次活動由中國工藝美術協會、蘇州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蘇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聯合主辦,蘇州市工藝美術行業協會、蘇州市工藝美術學會、蘇州市玉石雕刻行業協會、蘇州工藝美術研究院、蘇州高新區(虎丘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
  • 「天工開物」2019全國工藝美術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邀請展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海派玉雕」代表性傳承人 屆時,將有來自全國各省市、長三角地區(上海市)和奉賢區的近50位工藝美術大師、非遺技藝傳承人和藝術家攜130餘件精品力作匯聚金海湖畔,為廣大賢城市民帶來一場重量級的中華技藝之美的視覺盛宴。
  • 非遺技藝木偶頭雕刻首開傳習所 盼尋傳承人
    閩南網12月18日訊(閩南網記者 陳玉玲 文/圖)18日,位於泉州市鯉城區甲第門文創園區內的「江加走木偶頭雕刻傳習所(黃義羅)雕刻坊」正式開業,吸引不少木偶愛好者前來。作為泉州首家木偶頭雕刻傳習所,黃義羅之女——泉州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黃雪玲將親自授課,把這門民間瑰寶重新帶回市井,並借傳習所尋找非遺傳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