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這支族群明明是突厥後裔,緣何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

2020-12-12 慕楓歌歌

在中國古代社會,對中原封建王朝形成重大威脅的遊牧部落,匈奴和突厥起源最早,影響也非常大,他們兩者前後延續了將近千年的時間,也是無數中原皇帝為之頭疼的對象之一。

以突厥為例。在史學家眼裡,突厥是歷史上活躍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一支遊牧部落,在匈奴、鮮卑和柔然之後,突厥也隨之崛起,這一遊牧部落第一次見諸史冊,是在公元540年。

突厥崛起後,曾一度強盛,但在唐朝時期,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的持續打擊下,突厥一分為二,實力大減。唐玄宗時期,公元745年,唐軍和回鶻聯合,徹底打垮了後突厥,從此突厥在中國史書上也漸漸絕跡。

突厥汗國滅亡後,那些不願意臣服唐王朝的突厥人,一部分選擇西遷,並逐步分化為多個種族,如我們所熟知中亞地區的哈薩克人、土庫曼人、吉爾吉斯人等等,賽爾柱人也是其中之一,是突厥西遷後的一個分支。

大約在公元九世紀的時候,塞爾柱人看到阿拉伯帝國式微,於是趁機發難,成功地佔據了今天的伊朗高原,並隨後向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區用兵,最終建立起了一個威震一時的塞爾柱帝國。

塞爾柱帝國建立後,和當年的突厥一樣,開始了四處武力擴張的歷程。他們攻打東羅馬帝國,佔領小亞細亞地區,伊拉克、高加索等地區也被他們納入領土範圍,強大的作戰能力,曾一度令周邊國家聞風喪膽。或許是勝利來得太過容易,當塞爾柱帝國攀上輝煌頂峰的時候,也是他們衰落的開始。

從1092年開始,帝國內部由於諸王子爭權奪利,帝國走上了衰敗的道路,四分五裂,不復當年的輝煌。在當年如以巴格達、大馬士革、科尼亞、摩蘇爾、迪亞巴克爾等城市為中心的許多小塞爾柱素丹王朝,就是在這一歷史時期所形成的。

實力弱小了,自然要受欺負。隨著塞爾柱帝國的衰落,西方的十字軍,東方的契丹都紛紛欺負他們,最終在十二世紀中期之時,帝國的大部分地盤,都被花刺子模所侵佔,而花刺子模佔領一百年的時間後,蒙古帝國又開始向中亞和西亞地區發起攻擊,不僅攻滅了花刺子模,還將伊拉克等地區的小塞爾柱素丹王朝一一攻滅,當最後一個小小的羅姆蘇丹國滅亡後,標誌著所有由塞爾柱人所建立的王朝全部消失。

不過由於蒙古帝國在小亞細亞地區沒有實施有效的統治,隨後不久,塞爾柱人又東山再起,從奧斯曼一世開始,通過一系列的東徵西討,在滅掉了東羅馬帝國之後,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崛起於西亞和北非,地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是當時世界上實力雄厚的大帝國之一。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一戰后土崩瓦解。但一個問題是,他們作為突厥人分支的後裔,明明突厥是黃種人,為何今天的土耳其人是白色人種呢?原來當年的他們,和當地的部族不斷通婚,在長達數百年的基因改造中,終於從黃種人變成了白種人的體貌特徵。

相關焦點

  • 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到底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中亞幾個國家的確都是混血人種,屬於黃白混血,就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 中亞地區在古代是白種人和黃種人的交匯處,這導致兩大種族在此地產生了大量的融合,使得今天的中亞各民族兼具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外貌特徵。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一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說法,印度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為何膚色如此深的印度人成了白種人呢?其實單純依靠人的膚色來進行人種的劃分就是不嚴謹的,我們如今經常使用的白種人、黃種人等概念,依據的都是人類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人的頭骨的特徵。
  • 匈奴人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DNA測試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許多人認為,匈奴人和中亞、東歐的遊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種人,另一部分人認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脈相承,是屬於黃種人。那麼到底匈奴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呢?首先,看看中西方對匈奴民族相貌的記載。中國的古代文獻將白種人稱呼為「深目多須」「深目高鼻」。一般而言,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如果出現白種人,史書就會特別留意。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一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說法,印度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為何膚色如此深的印度人成了白種人呢?其實單純依靠人的膚色來進行人種的劃分就是不嚴謹的,我們如今經常使用的白種人、黃種人等概念,依據的都是人類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人的頭骨的特徵。
  • 匈奴人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DNA測試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許多人認為,匈奴人和中亞、東歐的遊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種人,另一部分人認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脈相承,是屬於黃種人。那麼到底匈奴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呢?首先,看看中西方對匈奴民族相貌的記載。中國的古代文獻將白種人稱呼為「深目多須」「深目高鼻」。一般而言,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如果出現白種人,史書就會特別留意。
  • 蒙古人屬於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過渡人種嗎?
    隨後,法、德、英、俄、美等國的生理學家、解剖學家、人類學家紛紛加入了對於人種學的研究,經過200多年的爭論,最終形成了相對統一的人種劃分方法:歐羅巴人種(又稱高加索人種、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蒙古利亞人種、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
  • 土耳其真是古代突厥人的後裔嗎?
    維吾爾美女迪麗熱巴在漫長的年代,丁零不斷和各種民族混血,所以丁零的血統很複雜,成為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人種,但主要還是黃種血統。這裡的部落多是白種人,所以這些突厥人開始有明顯白種人的相貌,不再是黃種人的樣子。這些突厥人在漫長的時間內,不斷向西和向南發展,一度控制中東,建立了塞爾柱帝國。塞爾柱王朝旁支,一個突厥部落,在小亞細亞建立了一個封建國家,羅姆蘇丹國,大體是現在土耳其的位置。期間,又有無數的混血。因為當地人也是白種人,所以這個國家突厥人更是接近白種人。
  • 蒙古人屬於白種人和黃種人的過渡人種嗎?
    隨後,法、德、英、俄、美等國的生理學家、解剖學家、人類學家紛紛加入了對於人種學的研究,經過200多年的爭論,最終形成了相對統一的人種劃分方法:歐羅巴人種(又稱高加索人種、歐亞人種)、蒙古人種(又稱蒙古利亞人種、亞美人種)、尼格羅人種(又稱赤道人種)和澳大利亞人種(又稱大洋洲人種),俗稱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和棕種人。
  • 莫衷一是:歷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匈奴人在草原上建立的遊牧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多部落的國家。匈奴帝國並不是一個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匈奴人之中包含了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葉尼塞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的一些民族。其中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的民族是黃種人,而印歐語系的民族則是白種人,突厥語族、葉妮塞語族和烏拉爾語系的民族從外貌上看,既有一些黃種人的特點,也有一些白種人的特點。在匈奴帝國的東邊居住著以蒙古語族為主體的民族,而在帝國的西部居住著以印歐語系民族為主體的民族,那麼整個匈奴帝國是以哪個民族為主體民族呢?
  • 我們不是「黃種人」
    等而下之的,還有對古代族群骨骼的細緻分類,全然不顧古代族群的根本屬性其實是政治單元而不是血緣集合。毫無疑問,對於種族思維的反思和批判,仍然是我們常識教育中的空白點。之後的數十年間,儘管仍有人對如何更好地描述東方人的膚色存有爭議,東亞人的「蒙古人種」屬性則已普遍視為定論。布魯門巴哈為什麼採用蒙古來命名東亞人種呢?奇邁可分析,這並不是一個隨意的、方便的選擇,也不是因為蒙古人頭骨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據說這是以高加索命名白種人的理由),而是因為蒙古人是歷史上最令西方驚恐的東方人,這個名稱足以喚起西方對於阿提拉、成吉思汗和帖木兒的歷史記憶。
  • 印度人明明長得很黑,為何卻不是黑種人,而是白種人呢?
    寫在前面:印度人長得那麼黑,為什麼卻屬於白種人,而不是黑種人?地球上的70億人口,主要可以分為4大人種:白色人種、黃色人種、黑色人種和棕色人種。這其中,白種人數量最多,佔人類總數的55%;其次是黃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37%;其次是黑種人,大約佔人類總數的8%。也就是說,全世界白種人的數量,超過了人類總數的一半。但是在很多網友的眼裡,世界不是這樣子的。因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國家,是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都是東方國家。
  • 莫衷一是:歷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匈奴人在草原上建立的遊牧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多部落的國家。匈奴帝國並不是一個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匈奴人之中包含了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葉尼塞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的一些民族。其中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的民族是黃種人,而印歐語系的民族則是白種人,突厥語族、葉妮塞語族和烏拉爾語系的民族從外貌上看,既有一些黃種人的特點,也有一些白種人的特點。在匈奴帝國的東邊居住著以蒙古語族為主體的民族,而在帝國的西部居住著以印歐語系民族為主體的民族,那麼整個匈奴帝國是以哪個民族為主體民族呢?
  • 中東一支神秘族群,明明是白種人,為何自稱祖先來自中國?
    在中東有一支國家宣稱自己是中國人的後裔,如果他們是在亞洲,我們一點也不覺得奇怪,由於歷史原因以及地緣上比較接近,日本、韓國等國家的人確實有很大可能是中國人的後代,那麼這支來自中東地區的神秘族群,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 中國人是怎樣由白種人變成黃種人的?
    眾所周知,我們亞洲人被稱為黃種人,而我們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就好像太陽明天依舊會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應當。可是,從科的角度有理有據的分析,我們的膚色真的算是黃色的嘛?而且讀者中相信也有學生物的,你們用所學的知識怕也是解釋不了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關乎我們的文化傳統。
  • 基因分析,土耳其是高加索人後裔,為何他們卻自稱突厥人後裔
    2020-09-23 11:43:17 來源: 聽說這個歷史 舉報   近代歷史上,土耳其人都以突厥人的後裔自居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一直以為人種的劃分是因為膚色,其實黃種人並不是個生物學的概念,而是文化政治的原因,其實是西方人制定了人種的劃分,分出了白種人、黃種人、和黑種人。
  • 我們明明不黃,為什麼被稱為黃種人
    歐美國家的白人、非洲的黑人、亞美的黃種人,這是我們從小就接觸到的簡單概念。從中華民族的角度出發,我們自己似乎也不排斥這種分類。但是我們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明明不黃,卻被稱為黃種人?所謂的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最開始是作為政治概念被提出來的。當然,提出的人正是自詡為高貴純潔的歐洲人,即白種人。為了給毫無人權的黑人奴隸安排一個「天命」式的歸宿,黑種人代表的是愚昧、低等和下賤。
  • 中國人是怎樣由白種人變成黃種人的?
    眾所周知,我們亞洲人被稱為黃種人,而我們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就好像太陽明天依舊會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應當。可是,從科的角度有理有據的分析,我們的膚色真的算是黃色的嘛?而且讀者中相信也有學生物的,你們用所學的知識怕也是解釋不了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關乎我們的文化傳統。
  • 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
    導語: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明明人種不同,但為什麼沒有生殖隔離?普通人對人種的區分普遍分為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通過皮膚的區別劃分為歐美地區,亞洲地區以及非洲地區。當然,DNA線粒體與Y染色體是每個人體內都存在的,並沒有男女區分,夏娃與亞當不過是生物學上給予遺傳的的人一個稱號罷了。由於DNA線粒體與Y染色體的遺傳,人類在大致上並無多大區別,至少在10萬年前,智人未與尼安德特人共同生存時,人類體內的基因並未有明顯區別。在10萬年前,第一批智人逐漸往歐亞方向發展,不過最初被當時的尼安德特人給擊退了。
  • 突厥人不是維吾爾族先民,維吾爾族先民是回鶻人,與唐一起滅突厥
    這時候的匈奴,就有了白種的融合成分。我們現在很多人問:不是說匈奴是黃種人嗎,怎麼還有白種人?這就要說到中國的歷史上出現過一個名詞:塞種。什麼是塞種呢?用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屬歐羅巴人種印度地中海類型的人種,他們最早是原是住在中國新疆伊犁河流域的遊牧民族,後來才受到受大月氏人的驅趕,逐漸向南遷徙,甚至消滅了希臘人的王朝。這就是和漢朝作戰的匈奴人最初是黃種人,但到最終與哥特人、日爾曼人、古羅馬人等等交戰時成了白種人的原因所在。即是黃種的匈奴在那時成了白種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