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DNA測試發現問題並非如此簡單

2020-12-23 斟北鬥

匈奴族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統一大漠的遊牧民族,建立了十分強大的大帝國。歷史上對匈奴民族的種族以及民族成分都產生了不少的爭議。許多人認為,匈奴人和中亞、東歐的遊牧民族接近,因而是白種人,另一部分人認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脈相承,是屬於黃種人。那麼到底匈奴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呢?

首先,看看中西方對匈奴民族相貌的記載。中國的古代文獻將白種人稱呼為「深目多須」「深目高鼻」。一般而言,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如果出現白種人,史書就會特別留意。例如《北史》記載康國人「深目、高鼻、多髯」,《晉書》記載羯族「高鼻深目多須」。而對於匈奴人,中國史書基本沒有記載其面貌,而是記載其習俗,這可能是因為匈奴人和漢族的長相差距不算太大。

歐洲史學家對匈奴人的相貌有較多的記載。東羅馬史學家普裡斯庫斯在《匈奴史殘稿》中描繪阿提拉的長相:「他的身材矮短,胸部寬廣,頭很大,眼睛小,散發出灰色。他的鼻子是平的,臉是黑的。」法國著名漢學家戴遂良如此描述匈奴人:「身材矮而粗壯,腦袋圓而碩大,寬臉,高顴骨,塌鼻子,鬍鬚濃密,佩一隻耳環。除了頭頂留一束頭髮,其餘部分都剃光。眉毛很厚,眼睛像突出的杏仁一般,瞳仁是活潑的。」根據以上兩者的描述來看,匈奴的長相是比較偏向於黃種人的。

阿提拉

當然,光靠歷史的記載還不能說明問題,我們必須結合分子人類學研究的成果進行綜合判斷。根據匈奴墓葬的文化和NDA分析,南匈奴和北匈奴有很大不同。北匈奴起源於蒙古國的石板墓文化,其Y染色體大多數是Q、R、J、E、N等,和西亞、中亞、東歐民族具有很大的聯繫;南匈奴起源於鄂爾多斯文化,其Y染色體主要是O3和C2,其中O3比例很高,而漢族的主體就是O3。

在匈奴汗國分裂後,北匈奴的貴族繼續與漢為敵,最終西遷,和中亞、東歐的民族融合,形成了匈人;而南匈奴則選擇依附於漢朝,繼續居住在漠南(河套)一帶,成為了漢朝的子民。魏晉時期,南匈奴進一步南遷到了山西一帶,成為「五胡亂華」中的先鋒。北魏建立後,大量的匈奴部落融入了漢族。對南匈奴後代的呼延、呼、慕容、尉遲、赫連、宇文姓氏的DNA測試結果顯示,其O3佔據主導。

這就比較複雜了,意思是北匈奴基本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而南匈奴的混血也比較多,但是總體是黃種人的基因。古代亞歐大陸的遊牧民族分布都是很有規律的,越往西,白種人的比例越高,越往東,黃種人的比例越高。根據的《北史》的記載,西域地區除了于闐之外,其他的國家都是「深目高鼻」,而翻過了阿爾泰山後,就應該是黃種人逐漸佔據主導了。

古代的匈奴也並非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在匈奴統一了大漠之後,大漠之上的民族都稱為匈奴。當後來的鮮卑徵服大漠後,這些民族又改稱為鮮卑。以此類推,後來的柔然、突厥和蒙古都是類似的。這樣說下來,現在的蒙古必定和匈奴是有淵源的,而蒙古人是典型的黃種人。

在鮮卑族徵服大漠後,北匈奴的一部分選擇了西遷,一路上又融合其他民族的基因,最終在歐洲演變為「匈人」。顯然歐洲匈人的白種人成分比匈奴人的更高,但是歐洲人依然將他們看做是黃種人。

綜上所述,就可以斷定:匈奴是一個族群十分複雜的民族,其中包括各種各樣的部族,以及黃種人、白種人甚至棕色人種。這些民族又相互通婚,混血的局面也十分頻繁。但是從總體上來說,匈奴人是黃種人是沒有問題的。

相關焦點

  • 莫衷一是:歷史上的匈奴人到底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匈奴人在草原上建立的遊牧帝國,是一個多民族、多部落的國家。匈奴帝國並不是一個由單一民族組成的國家。匈奴人之中包含了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葉尼塞語系、烏拉爾語系,印歐語系的一些民族。其中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的民族是黃種人,而印歐語系的民族則是白種人,突厥語族、葉妮塞語族和烏拉爾語系的民族從外貌上看,既有一些黃種人的特點,也有一些白種人的特點。在匈奴帝國的東邊居住著以蒙古語族為主體的民族,而在帝國的西部居住著以印歐語系民族為主體的民族,那麼整個匈奴帝國是以哪個民族為主體民族呢?
  • 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到底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中亞幾個國家的確都是混血人種,屬於黃白混血,就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 中亞地區在古代是白種人和黃種人的交匯處,這導致兩大種族在此地產生了大量的融合,使得今天的中亞各民族兼具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外貌特徵。
  • 匈奴人到底是黃種人 還是白種人 他們真的是夏朝人的後裔嗎
    匈奴人的祖先是夏后氏,夏后氏是夏朝君主的氏族名稱,王族為姒姓。匈奴人的祖先叫淳維,他是夏朝最後一任國君——夏桀姒癸小妾所生的兒子。匈奴人究竟長得啥樣兒呢?東羅馬史學家普裡斯庫斯曾隨大使出訪過匈奴帝國,見到過被譽為「上帝之鞭」的匈奴皇帝阿提拉。
  • 印度人皮膚黑,為什麼是白種人?東亞人有的很白,卻是黃種人?
    首先,印度主要是由白種人構成的,並不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是白種人,就好像你不能說法國人都是白種人一樣。對於東亞人也一樣,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黃種人,比如我國的西北少數民族大部分都是白種人。世界人種分布圖其次,人種的劃分是一般是根據面部骨骼來劃分,而不是根據膚色,並不能簡單的認為皮膚白就是白種人,皮膚黑就不是白種人。
  • 我國最初被劃為「白種人」,成為黃種人也就幾百年,這是何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人民的皮膚是有點黃色的黃種人,而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所以就更加的喜歡這一膚色,據說,我國最初被劃為「白種人」,成為黃種人也就幾百年,這是何原因?我們學習過的書籍上,表示我們是黃種人,但是在開始的時候也被劃為「白種人」。在古代航海大發現後,西方的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比如這些人: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
  • 百年前的黃種人白種人大戰想像
    作者:劉洪波(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當代著名雜文家、評論家)晚清時期,國人欣然接受歐美的人種膚色分類,也大致接受了歐美人對膚色的優劣劃分,只是辯解黃種與白種同樣高貴。康有為認定白人優秀,黃種次之,棕色人又次之,黑色人種最麻煩。
  • 中國人是怎樣由白種人變成黃種人的?
    眾所周知,我們亞洲人被稱為黃種人,而我們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就好像太陽明天依舊會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應當。可是,從科的角度有理有據的分析,我們的膚色真的算是黃色的嘛?而且讀者中相信也有學生物的,你們用所學的知識怕也是解釋不了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關乎我們的文化傳統。
  • 黃種人的體質比不過白種人和黑種人?從基因上就輸了?告訴你真相
    地球上存在著許多個國家,不同的國家與民族的人,膚色也各不相同,大多有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我過人大多是黃種人,也是「炎黃子孫」,有種說法說黃種人的身體素質不如白種人和黑種人,我們從基因上就已經輸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這三者的身體素質之間有著怎樣的差別?哪種人的身體更好?
  • 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中國人在膚色劃分上屬於黃種人。從人類學當中,膚色是人種差別的重要標誌,地區不同,膚色不同,膚色也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扁鵲望聞問切,其中望位居首位,可見膚色的重要性,劃分膚色也是現代科學的一種。
  • 外蒙挖出匈奴單于大墓,DNA結論令人不解:匈奴是印歐白種人?
    2001年,考古學家更有震驚世界的發現,還是在呼尼河畔,高勒毛都1號墓地的150公裡之處,發現了一座更大的匈奴大墓群,發現98座甲字型貴族大墓,其中就有已知最大的匈奴墓葬,即M1大墓群,面積超過2500平,1個主墓和30 個陪葬墓。
  • 中國人絕對不至黃種人,春秋時中原就有白種人,混血兒漂亮的讓人瞠...
    總有朋友問,今天中原地區的白種人從何而來。其實,人種的概念,最初於1684年由法國博物學家伯尼埃首先提出的。而將現存人種亞洲人種(黃種人)、高加索人種(白種人)、非洲人種(黑種人)、大洋洲人種(棕種人),不過是近現代才被叫響的一個概念。在我國的歷史上,自春秋開始就已經歷洶湧澎湃、影響深遠的地域大融合。而生長在中華民族多民族的共同體裡,也是值得我們慶幸與感到榮光的地方。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一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說法,印度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為何膚色如此深的印度人成了白種人呢?其實單純依靠人的膚色來進行人種的劃分就是不嚴謹的,我們如今經常使用的白種人、黃種人等概念,依據的都是人類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人的頭骨的特徵。
  • 人類起源第六集:中國人是不是純正的黃種人?有白種人成分嗎?
    導語:中國人是不是純正的黃種人?我們和白種人有什麼關係?中國人血統純不純?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黃種人,也被稱為蒙古人種或者蒙古利亞人,是世界三大主人種之一。那麼中國人是不是純正的黃種人?我們和白種人有什麼關係嗎?中國人的血統純不純?今天小美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 黑人運動員的爆發力為何比白種人、黃種人要強很多?
    眾所周知,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是目前世界上的三大人種,而在大家的印象中,貌似黑人總是那麼的健壯,尤其是黑人運動員,他們的身體素質,爆發力總是優勝於大多數的黃種人和白種人。因此,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同樣是生活在地球上,為什麼黑種人會有更出色的身體機能呢?
  • 中國與日本如果合併,將會橫掃歐洲,白種人對黃種人的恐懼感
    1894年,中國與日本爆發了一場戰爭,史稱中日甲午戰爭,在這場戰爭中,清朝的軍隊遭到了慘敗,被迫在1895年籤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從此以後,日本人不斷在中國的東北擴張勢力範圍,面對日本國力的日益強盛,不僅清政府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威脅,就連歐洲人也感受到了日本人的威脅。
  • 黃種人體質稍遜一籌?白種人和黑種人,體質上更佔優勢?
    在如今這個社會群體中,有著不同的群體,國家與國家不同,也會產生差異感,從膚色就能明顯看出不同,主要會有三種膚色,黃種人、白種人和黑種人,黃種人就是中國人,那首《龍的傳人》中就有描述,我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炎黃子孫。
  • 白種人普遍比黃種人高大強壯,只是基因的原因嗎?
    基因方面不能不承認我們與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確實存在著基因差異,但是記住這種差異不存在誰比較好的問題。經常會聽到一些言論說白種人的基因比較完美,我就在想是不是這些人嫌棄自己爹媽不是白種人,當黃種人可真是委屈您了。我們黃種人確實在身高上較白種人較低這是因為進化的結果。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前幾日,我發布了一個小視頻《印度人的皮膚不白,但為什麼被認為是白種人?》,引來了很多網友的討論。大家都覺得不可思議,在我們的印象之中,印度人的皮膚比我們要黝黑得多,為什麼還被認為是白種人呢?(印度女明星黛安娜·海登)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這三大人種的劃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以膚色來辨別人種是非常不科學的。現代西方國家的語言中,已經沒有「黃種人」這個單詞了,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現在人類學家認為,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分別是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為什麼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了呢?
  • 如何將黃種人變成白種人?康有為提了一個建議,備受中國男人歡迎
    而反觀亞洲,等西方社會在十八世紀後期掀起轟轟烈烈的工業革命時,亞洲大部分國家還處於愚昧的封建時代,由此拉開了和歐美等國家的差距,因此歐美等西方國家中那些所謂的「社會精英人士」,據此認為亞洲的黃種人,無論在體力還是智力上,都不如他們白種人,白種人才是「優等民族」。
  • 歐洲這支族群明明是突厥後裔,緣何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
    在中國古代社會,對中原封建王朝形成重大威脅的遊牧部落,匈奴和突厥起源最早,影響也非常大,他們兩者前後延續了將近千年的時間,也是無數中原皇帝為之頭疼的對象之一。以突厥為例。在史學家眼裡,突厥是歷史上活躍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一支遊牧部落,在匈奴、鮮卑和柔然之後,突厥也隨之崛起,這一遊牧部落第一次見諸史冊,是在公元540年。突厥崛起後,曾一度強盛,但在唐朝時期,在唐太宗和唐高宗父子的持續打擊下,突厥一分為二,實力大減。唐玄宗時期,公元745年,唐軍和回鶻聯合,徹底打垮了後突厥,從此突厥在中國史書上也漸漸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