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不是黃種人,而是白種人?200年前的這本書給出了答案

2020-12-12 天涯看點歷史

《國語·周語》: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姓氏……夫亡者豈系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我們一直都自稱為「炎黃子孫」,但在古代是沒有「炎黃子孫」一稱的,黃帝子孫和炎帝子孫,從一開始是分開的,秦漢時期「百家言黃帝」,漢武帝祭祀黃帝陵,王莽篡漢更是自稱為:「黃帝之後」而非「炎黃之後」。

東漢王充《論衡·案書篇》中講道:言五帝、三王皆黃帝子孫。這說明在漢朝「黃帝子孫」只是指聖賢明君,子孫後代的概念並沒有普及開來,宋代同樣尊黃帝,遼朝則自稱為炎帝子孫,《遼史·世表》曰:庖羲氏降,炎帝氏。

炎帝、黃帝在古代並不連用,清朝末年,孫文提出「五族共和」,炎黃子孫這才開始成為中國人的代名詞,「炎黃子孫」與其說是一個血緣符號,不如說是一個文化符號,這也是一種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中國人在膚色劃分上屬於黃種人。

從人類學當中,膚色是人種差別的重要標誌,地區不同,膚色不同,膚色也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身體是否健康,扁鵲望聞問切,其中望位居首位,可見膚色的重要性,劃分膚色也是現代科學的一種。

但是在200多年前,中國人不是黃種人,根據美國學者邁可的研究報告,在18世紀中期以前,西方人對於東亞人(中國人和日本人)描述最多的是白皙、略暗的白色、橄欖色等,從沒有使用黃色,當時的西方認定中國人為白種人。

首次出現「黃」是林奈在《自然系統》一書當中,用拉丁語fuscus和luridus形容亞洲人的膚色,有「淡黃色」的含義,其後,白種人至上主義者布魯門巴哈首次使用「黃種人」這個概念。

在兩個不同的概念結合下,還催生了「黃禍論」,所謂的「黃禍論」可以追溯到漢武帝徵討匈奴,匈奴開始西遷,推動了西方歷史的進程,13世紀成吉思汗的「上帝鞭撻」更是橫掃了亞歐大陸。

俄羅斯人對成吉思汗有著深深的忌憚,俄國巴枯寧就提出了「來自東方的巨大危險」這一觀點,從此就「黃禍」就開始流傳開來了,不同的人種,確實有著不同的體徵,這些體徵也是為了適應環境。

造成膚色不同主要是因為皮膚當中的黑色素,黑色素越少,皮膚就越白,像是中國人只有中等的黑色素,但長期曬太陽或者長期不曬太陽,黑色素也會根據情況改變,黃也會變白,或者變得暗白。

像是赤道附近都是黑色人種,因為深色的皮膚防止紫外線,紫外線過多就會產生過多的維生素D,北歐的陽光不那麼強烈,黑色素自然就少,鼻子也是一樣,長期生活在特帶雨林的人,鼻孔一般都比較擴寬。

黃種人也有一些特點,最顯著的特徵是鏟形門牙、小拇指兩瓣,如今的黃種人或者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驕傲的稱呼。

相關焦點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是什麼膚色?
    當越來越多國人走出國門,出國求學、旅遊,我們發現自己的膚色和白種人相比,並不是那麼黃……近年來,更有許多國內女明星頻繁出國參加各類紅毯活動,網友們驚訝地發現在她們與國外女星的合影中,皮膚比白種人還要更加雪白。這是為何?
  • 200年前,中國人還不是黃種人,那是什麼人種?可能和你想的不同
    眾所周知,現今世界上主要有三大人種,白種人、黑種人和黃種人。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就是我們亞洲黃種人的特徵。黃種人以亞洲為中心,後來開枝散葉到了美洲地區。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就是亞洲黃種人的後裔。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以前究竟是什麼膚色?
    晚清時期,西方列強用槍炮打開了中國大門,各種不平等條約相繼籤訂,康有為眼看白色人種的優越性,就提出「白色改革」,將黃種人變成白種人,他在《大同書》當中就提出了改良的辦法。
  • 中國人是怎樣由白種人變成黃種人的?
    眾所周知,我們亞洲人被稱為黃種人,而我們自己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就好像太陽明天依舊會從東方升起一樣理所應當。可是,從科的角度有理有據的分析,我們的膚色真的算是黃色的嘛?而且讀者中相信也有學生物的,你們用所學的知識怕也是解釋不了的。因為這並不是一個生物問題,而是關乎我們的文化傳統。
  • 200年前,中國人並不是黃種人,那之前是啥人種?說出來別嚇一跳
    世界上現在有著幾十億的人口,根據劃分,這幾十億人口可以分為四大人種。分別是白色人種、黑色人種、棕色人種以及黃色人種,而中國人就屬於黃種人。人其實在古代壓根就沒有黃種人這一說,這個說法是在300年前到200年前之間出現的。不過到了現在,以前說法反而很少有人知道了。
  • 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黃皮膚、黑頭髮、黑眼睛」,這才是「龍的傳人」。但是,中國人最初是「白種人」,變為黃種人也只不過新近的幾百年的事情。早起歐洲傳教士們如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的眼裡,中國人都是白種人。中國人以前被劃分為「白種人」,怎樣一步步變為了黃種人?
  • 中國人比很多白種人更白,為何近代人種劃分時,卻被劃為黃種人?
    文 | 歷史九點半根據膚色和體質特徵的不同,世界上的人種主要被分為三大類: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也有的劃分四類,外加棕色人種。人種的劃分,部分從膚色可以直觀辨別,比如黑種人皮膚黝黑,白種人膚色較淺,棕色人種介於兩者之間。但一直以來,黃種人(主要是東亞人)的劃分爭議很大,其他三種人肉眼就能很直觀分辨顏色,唯獨黃種人的膚色難以判斷。
  •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
    印度人膚色那麼深,為何不是黃種人或黑色人種,而是白種人印度是我國的陸上鄰國,因此有不少朋友都到過印度去旅遊,印度和中國類似,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國,同時也是一個多民族國家。但是一直以來,在世界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說法,印度人是白種人,不是黃種人,為何膚色如此深的印度人成了白種人呢?其實單純依靠人的膚色來進行人種的劃分就是不嚴謹的,我們如今經常使用的白種人、黃種人等概念,依據的都是人類的體貌特徵,尤其是人的頭骨的特徵。
  • 200年前,中國人是「白種人」一員,為何後來變黃了?只因一民族
    2004年,一首名為《黃種人》的歌迅速火遍大江南北,這是一首歌頌中華民族子孫堅強不屈、奮發向上的歌曲,配上旋律很容易讓人感覺到激動、豪邁,激發對中國的熱愛之情,對於「黃種人」這個稱呼,人們似乎並沒有感到什麼「奇怪」。
  • 我國最初被劃為「白種人」,成為黃種人也就幾百年,這是何原因?
    我們都知道,我國人民的皮膚是有點黃色的黃種人,而因為我們是炎黃子孫,所以就更加的喜歡這一膚色,據說,我國最初被劃為「白種人」,成為黃種人也就幾百年,這是何原因?我們學習過的書籍上,表示我們是黃種人,但是在開始的時候也被劃為「白種人」。在古代航海大發現後,西方的傳教士相繼來到中國,比如這些人:沙勿略、範禮安、利瑪竇。
  • 人類起源第六集:中國人是不是純正的黃種人?有白種人成分嗎?
    導語:中國人是不是純正的黃種人?我們和白種人有什麼關係?中國人血統純不純?   大家都知道今天的中國人被稱為黃種人,也被稱為蒙古人種或者蒙古利亞人,是世界三大主人種之一。那麼中國人是不是純正的黃種人?我們和白種人有什麼關係嗎?中國人的血統純不純?今天小美就跟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
  • 日本人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黃種人?我們現在已經被認為是白種人了
    (印度女明星黛安娜·海登)其實,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這三大人種的劃分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現在的人類學家普遍認為以膚色來辨別人種是非常不科學的。現代西方國家的語言中,已經沒有「黃種人」這個單詞了,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現在人類學家認為,世界上有三種膚色的人種,分別是白種人、棕種人、黑種人。為什麼黃種人被併入到白種人當中了呢?
  • 我們也很白,為何被稱「黃種人」?以前我們其實也屬於「白種」
    我們也很白,為何被稱「黃種人」?以前我們其實也屬於「白種」在很小的時候,有人就說我們是「黃種人」,而西方則都是「白種人」。從小到大我們一直都是受到了這樣思想的影響,而且我們也為自己是這樣的形象而感到驕傲和開心。
  • 百年前的黃種人白種人大戰想像
    作者:劉洪波(騰訊·大家專欄作者,當代著名雜文家、評論家)晚清時期,國人欣然接受歐美的人種膚色分類,也大致接受了歐美人對膚色的優劣劃分,只是辯解黃種與白種同樣高貴。康有為認定白人優秀,黃種次之,棕色人又次之,黑色人種最麻煩。
  • 白種人普遍比黃種人高大強壯,只是基因的原因嗎?
    這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基因方面不能不承認我們與白種人和黑種人之間確實存在著基因差異,但是記住這種差異不存在誰比較好的問題。經常會聽到一些言論說白種人的基因比較完美,我就在想是不是這些人嫌棄自己爹媽不是白種人,當黃種人可真是委屈您了。
  • 中國人被定性為「黃種人」,是種族歧視的結果
    在人種劃分上,包括中國人在內的亞洲人屬於「黃種人」或「蒙古人種」,是一個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常識」。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以上劃分所依據的不是科學成果,而是政治觀念。此種飽含種族歧視意味的劃分方法,在19世紀末歐洲衍生出流行一時的「黃禍論」,並對東方的中、日兩國產生重大影響。
  • 自己作為黃種人的康有為,為什麼主張把國人全部改造成白種人?
    在此期間與眾多西方白種人交流,並且當時世界都屈服在白種人的腳下,所以有的人便認為白種人才是最優秀的民族。 由於晚清以來中國不斷地戰敗,康有為甚至認為黃種人沒救了,這是一個劣等民族。要想變強,唯一的辦法就是進行人種改造,把黃種人變成白種人。
  • 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到底是黃種人,還是白種人?
    中亞幾個國家的確都是混血人種,屬於黃白混血,就是黃種人和白種人的混血 中亞地區在古代是白種人和黃種人的交匯處,這導致兩大種族在此地產生了大量的融合,使得今天的中亞各民族兼具黃種人和白種人的外貌特徵。
  • 古代歐洲認為中國人是白種人,為何後面變成了黃種人
    自鄭和七下西洋之後,歐洲人也進入了大航海時代,大量的歐洲人來到遠東進行貿易,大量的歐洲人踏上了中國的國土。除貿易外,還有很多基督徒到中國來傳教。據《大中國志》記載:中國人是白人,和我們一樣,膚色是白色的,但是南部中國,比如廣州這些,他們的膚色比較深,有點帶褐色,另外居住在島上的居民,皮膚也是比較深,呈褐色。但是除廣東以外的其他省份,越往北,膚色就越白。
  • 中國人也有膚色很白的人,但卻被稱為黃種人,原來暗藏西方的詭計
    這首歌詳細地描述了一個中國人的外貌特徵,但是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其實最早中國其實並不是被稱為黃種人的,而是「白種人」。從白種人變成黃種人,其實也就是這短短幾百年的事情,其實最早在歐洲的傳教士的眼裡,我們和他們都是正宗的白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