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安城南有一處古原,驅車或緩步登上,周圍景致漸漸開闊,雖不能像古人所說,「四野山河通遠色「,可以「望盡帝都春」——畢竟,今日西安高樓林立、車水馬龍,已是一片鋼筋水泥森林——卻也可憑高望遠,令人心曠神怡。
這就是樂遊原。
歷史記載,樂遊原是唐長安城南萬年縣東的一處黃土臺塬,其南起曲江池北岸,向東北方向直入新昌坊。按照今天的地理位置,則是位於大雁塔東北、曲江池北。
©曲江池 | 圖源網絡
樂遊原塬面長約4公裡,寬200-350米,高出兩側平地10-20米,最高處海拔467米。由於地勢高平軒敞,從秦漢時便是皇親貴胄、庶民百姓們,登高攬勝、賞心悅目之聖地,更是詩人們抒發幽思之絕佳所在。
而到隋唐時代,由於樂遊原建有名動海內外的一代名剎青龍寺,這裡更成為各國僧侶到長安講經說法,香客信眾拜香祈福的伽藍道場。
而就在樂遊原上,千百年來,上演了種種悲歡離合,陰謀算計、興衰更替,也有跨越千年而被紀念傳誦的師徒情深。
更長安推出《樂遊原往事》系列,與您一起走進歷史的漫漫時空,去探訪那些如歌般的樂遊原往事。
太平公主的樂遊原
在《長安十二時辰》中,何監的府邸就在樂遊原上。這裡地勢高闊,景色絕佳,是長安城中的私宅園林聚集地之一。
©李必去長安城東南的樂遊原 | 圖源網絡
而當年樂遊原上最大的豪宅當屬太平公主莊園。
太平公主這位天之驕女,不僅有一位做皇帝的父親,還有一位做皇帝的母親。而她的皇帝媽媽雖然連殺二個、逼死一個親兒子,唯獨對這位41歲上生的女兒寵愛有加。
太平公主從小便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她的皇帝父母為了讓她免於和親吐蕃,為她修建太平觀,出家避婚。
681年,太平公主16歲時,嫁給了自己的表哥,城陽公主的兒子薛紹。這場皇家婚禮場面極為壯觀,為了讓婚車通過,甚至拆除了萬年縣縣館的圍牆。而太平公主也很滿意這段婚姻,她為薛紹生二子二女,相夫教子,安分守己。可惜,這段婚姻只存續了7年。
688年,薛紹的哥哥薛顗與唐宗室李衝謀反,連累薛紹被餓死獄中,23歲的太平公主一夜之間成為寡婦,她最小的兒子才剛滿月。
武則天為了補償女兒,打破了唐公主食封不過三百五十戶的慣例,將她的封戶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戶。
也許,是對幸福的幻滅,從此,太平公主開始了她驕縱放蕩的生涯。
二年後,太平公主改嫁武則天的侄子武攸暨,這段婚姻中,她私養男寵,與朝臣通姦;大肆搜斂財富,揮霍無度,廣建園林。
據《長安志》記載,在寸土寸金,居大不易的長安城,太平公主便有四處宅邸,分別在興道坊、平康坊、興寧坊和禮泉坊,這還不包括她建在樂遊原和終南山的山莊和別墅。
中唐大文豪韓愈在《遊太平公主莊》詩云寫道:
公主當年欲佔春,故將臺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屬人。
可見這處園林之大。
713年,當太平公主因為謀反被賜死後,李隆基將這處莊園分賜給了寧、申、歧、薛四王。這裡的岐王便是杜甫在《江南逢李龜年》中提到的那位岐王。
岐王宅裡尋常見,崔九堂前幾度聞。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杜甫說,他和李龜年在岐王宅裡經常見面,不知道他們來的是否便是樂遊原的這處王府。
可以想見,當年這四位王爺,一定是請能工巧匠在樂遊原廣修亭臺樓閣,遍植奇花異草。因為,當杜甫遊樂遊原時,他眼前是「樂遊古園翠森森,煙綿碧草萋萋長」。
終唐一朝,樂遊原都是距離長安城王侯、士人、百姓們最近的世外桃源。
二月二,龍抬頭,他們在這裡踏青,採野菜;三月三,上巳節,他們在曲江池畔「祓禊」後,到這裡遊春賞花;九月九,重陽節,他們登高懷遠,寄託追思。
是的,太平公主莊園,終歸還是天下人的樂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