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後,聯合國是如何限制日本的?

2020-12-24 地圖帝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催生出的國際組織,其建立的初衷也是為了敦促德日兩國快速投降,並為以後的國際秩序制定框架。日本作為戰爭的一大元兇,自然也是聯合國的主要針對對象之一。

美軍進駐日本之後開始對東瀛列島進行民主化改造,其中出臺的《和平憲法》規定日本「永遠放棄發動戰爭的權利」。但這只是束縛日本軍國主義的枷鎖之一,對於右翼分子來說真正畏懼的實際上是聯合國憲章第107條。

1945年6月26日全球五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共同起草了《聯合國憲章》,其中第107條明確規定:「本憲章並不取消或禁止負行動責任之政府對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本憲章任何籤字國之敵國因該次戰爭而採取或受權執行之行動。」文字非常拗口,簡單點說就是反法西斯的所有同盟國一旦受到德國和日本的安全威脅,可以不用通過聯合國授權而直接對其進行軍事打擊。

如今二戰已經結束七十多年,可日本作為戰敗國的身份和地位並未改變。因為國際局勢的變化,日本通過美國的支持,在1951年與五十一個國家籤署了《舊金山對日和約》,由此恢復了部分主權國家的地位。但這次和約卻繞開了我國和蘇聯,所以只是單方面媾和。儘管如此,對於日本來說,在第一步外交目標完成之後,接下來申請加入聯合國才是主要目的。

1952年,日本正式向聯合國提出申請,結果因為未能與蘇聯從法律上結束交戰狀態,且彼時的日本完全倒向美國陣營與蘇聯為敵,申請毫無意外地遭到了蘇聯的否決。此後日本內閣痛定思痛,決定改變先前對美一邊倒的外交策略,並著力改善同蘇聯與亞洲鄰國的關係。1955年日本應邀參加萬隆會議,表現出和平意願;1956年籤署《日蘇聯合宣言》,結束兩國戰爭狀態,並在加入聯合國上取得蘇聯的支持。於是同年12月7日,日本成為聯合國第80個成員國。

但日本的腳步就此停止了嗎?沒有,他們接下來還要謀求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可惜「敵國條款」的存在註定其只能是白費心機,聯合國憲章第107條的明文規定,使日本始終無法擺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夢魘。

圖-日本橫須賀港

所以時至今日,儘管同俄羅斯、同韓國的嘴仗依然無休無止,但科技和軍力強大的日本始終不敢輕舉妄動,而北方四島和獨島也始終掌握在俄羅斯和韓國手中。

相關焦點

  • 二戰結束後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軍事限制,哪些是戰勝國哪些是戰敗國
    二戰結束後戰勝國對戰敗國的軍事限制: 一 嚴格控制戰敗國軍隊的數量,戰敗國只能有基本的自衛軍隊。 三 不允許戰敗國生產航空母艦,並限制大型水上艦隻的噸位數。 四 不允許戰敗國建立本國外的軍事用途基地。
  • 聯合國憲章不是絕對公平,有一條款讓日本痛恨,我國卻拍手稱好
    因此和平發展成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期盼,再加上經歷了二戰摧殘後,各國深知人類已經無法再承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摧殘。為響應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大環境要求,二戰結束後,《聯合國憲章》於1945年10月24日正式生效,聯合國正式成立,至今一共有193個成員國。
  • 聯合國本應各國平等,為何有一條款卻令日本痛恨?實情令人感慨
    回顧歷史,從一戰到二戰,短短二十餘年中爆發兩次世界大戰,眾多國家飽受戰亂之苦,經濟停滯不前、人民流離失所。在二戰結束後,和平發展成為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願。應維護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大環境要求,英美蘇中等五十個國家於1945年10月24日籤署《聯合國憲章》,宣告聯合國正式成立,至今已有193個國家加入。
  • 二戰後日本幾近崩潰,卻又利用20年迅速崛起,日本依靠的是什麼?
    國際社會政治環境寬鬆&日本為「復出」不遺餘力日本能夠在二戰後快速崛起,最主要的是當時寬鬆的國際政治環境,日本45年戰敗,到50年代就加入了聯合國,並與蘇聯建交,除了戰爭的直接損失以外,日本的其他損失不算嚴重,比如強大的工業化體系,雖然在美國的幹預下將涉及軍工用途的工廠關閉,但民間工業基礎尚在,只需一個支點就可以全力撬動日本經濟的提升
  • 印度、日本、德國為什麼成不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
    英國、法國結成聯盟,由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俄國的百年恩怨,當其加入德國聯盟後,俄國則加入了英法聯盟,這個聯盟則稱之為協約國。戰爭的結果是以英法聯盟為首的協約國,在獲得美國的支持後,戰勝了以德國為首的軸心國。軸心國方面:奧匈帝國被肢解為奧地利和匈牙利,土耳其被打回原形,喪失80%的國土。
  • 二戰結束後,日本士兵戰敗回國後的待遇如何
    二戰後,無數日本士兵投降,被戰勝國遣返回國,那麼這些戰敗回國的日本士兵待遇如何呢?「恩給」制度的廢除,徹底打斷了日本士兵的生存來源。日本為了鼓勵士兵參戰,在1876年頒布了《恩給法》制度,對於退役的士兵給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因此,二戰後日本雖然瀕臨經濟破產,士兵的生活標準比普通老百姓還要好一些。回國後的士兵都能得到一定的生活保障。
  • 二戰後,作為戰敗國的日本,為什麼能夠迅速崛起?
    當時日本國內女童的受教育程度直接從5%飆升到95%,對於物資匱乏的島國來說,似乎劫掠他國的資源是提升國力最為直接的方式了。很多人為清廷感到憤憤不平,這是幾千年封建社會遺留下來的弊端,清政府也無能為力。但是日本何嘗不是這樣,同樣面對列強欺壓,他們倒是能夠齊心協力共渡難關,成為軍事強國,甚至還是歐洲一些國家的債主。這是日本在二戰之前打下的基礎。
  • 為二戰和平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聯合國五常名不虛傳,都有什麼權力?
    導讀:聯合國是二戰之後成立的以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只能是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解決地區衝突方面。而五個常任理事國則是在二戰中為反法西斯做出重大犧牲和貢獻的大國,他們擁有更多的權利和義務。所謂權力越大責任越大,聯合國五常通過聯合國平臺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至於五常有多厲害以及權力之類,下來我們來做一下簡述。聯合國五常:聯合國是二戰體系下的主權國家組織。1945年6月26日,舊金山制憲會議圓滿結束,《聯合國憲章》正式籤署。
  • 二戰時此國遠離戰火,處處限制日本人,而對中國人稱呼為「老鄉」
    二戰爆發後,由於日本是法西斯軸心國一方,使得最早跟日本建交的秘魯產生了排斥日本移民的心理。不但在生活上處處限制日裔在秘魯的行為,同時,還爆發過兩次針對日裔移民的大規模劫掠。至今,日本與秘魯之間的芥蒂還揮之不去。解救日本人質二戰期間,秘魯政府為了配合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需要,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針對日裔的限制措施。
  • 6種語言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通用語,為何當年日本的申請被拒絕?
    導語:6種語言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通用語,為何當年日本的申請被拒絕?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良好的交流與溝通對於人類文明的發展與進步有莫大的好處,因此聯合國確立了6種語言作為世界通用語,分別是英語、漢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與西班牙語。世界上的語言不計其數,但只有這6種被選擇為全球通用語,在聯合國大會上,用於交流的就是這六大語言。而日本曾經也想讓日語成為其中之一,向聯合國申請,可是卻被拒絕了,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日本申請全球第七大語言,被聯合國直接拒絕,理由:中國元素太多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成立的國際組織,是一個由主權國家組成的國際組織,多年來,一直為世界各國解決了諸多國際性事務,因此聯合國屬於全球權威組織,凡是在聯合國通過的重要法案,世界各國都必須無條件支持。
  • 五常中唯一可能出局的國家,二戰後走向衰落,日本早想取而代之
    1945年,二戰結束後,各國共同努力建立了維護世界和平的組織聯合國。那會兒中、美、蘇、英、法5國為反法西斯戰爭貢獻了巨大力量,所以這5國為常任理事國。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1991年,蘇聯突然解體,其在聯合國的5常地位由俄繼承了。
  • 日本提議廢除核武器獲聯合國150票支持,中俄出手後結局變了
    日本是人類歷史上唯一一個被原子彈侵襲過的國家,在二戰的末尾階段當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便用兩顆原子彈先後襲擊了日本的廣島長崎,在此之後日本宣布投降,二戰結束,對於日本來說兩顆原子彈的危害是巨大的,但站在世界各國的角度看
  • 日本在二戰後,如何成為全球第二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
    二戰之後,作為戰敗國,日本一度進入蕭條,失業率上升,但很快就恢復元氣,經濟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第二大發達的資本主義經濟國家,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這主要有四個方面的原因:第一,日本雖然是二戰的戰敗國,但當時日本的經濟基礎實力雄厚,大家都知道,在二戰之前,日本的地盤很小,國土面積僅為37萬平方公裡,和我國雲南省差不多,國土小,資源也緊缺,這讓日本有一種焦慮感,開始大舉通過戰爭等方式掠奪他國資源,掠奪來的財富又發展自己的武器裝備,繼續再掠奪,充實了日本的經濟基礎。
  • 聯合國通用英語和漢語,日本人:日語為何不行
    聯合國是在二戰之後為了維持國際秩序而成立的一個國際組織,其中最主要的是中美英蘇等幾個大國,之後也是不斷的吸納會員國,我們的目標是維護人類的和平和穩定發展。日本雖然作為二戰的發起國,但是現在也已經成為了其中之一,但是這個國家卻總是不夠安定,經常會提出一些問題,讓聯合國非常頭疼。
  • 聯合國只承認6種世界通用語,日本也曾提出申請,兩大理由被拒絕
    由於世界通用語言,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國的對外影響力,所以日本也曾向聯合國提出申請,想要讓日語變成世界性預言,只是,結果卻讓日本心碎滿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聯合國,最初主要是負責審判和制約德、意、日法西斯作戰國的一個國際性組織,直到後來聯合國才成為了取代國際聯盟以防止戰爭發生的機構。隨著時代發展,在當前國際形勢處於相對和平的環境下,聯合國又被賦予了處理國際關係、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並為各國提供對話平臺的責任和權利。
  • 該如何看待二戰文化遺產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錄》中,有一類與二戰有關的特殊世界遺產——二戰文化遺產。二戰是20世紀人類的浩劫,在夢魘散去、傷痛平復的70年後,面對當年的遺蹟,我們如何看待和把握這一特殊的歷史遺產,成為一個複雜的課題。早在1979年,有「死亡工廠」之稱的奧斯維辛集中營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就引發過爭議。
  • 聯合國確定6種通用語言,日語被駁回後質疑:中文憑什麼可以?
    聯合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所成立的國際組織,聯合國的成立是為了促進世界各國的合作與交流的作用。中國憑藉著在二戰中奮勇抗戰,在聯合國成立之後,便成為了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如今聯合國的已經有193個成員國,為了便於國與國之間的交流,通用語言的確立便是重之又重的一環,為了讓溝通更加的便利,於是聯合國確立了6種通用語言:英語、俄語、西班牙語法語、漢語和阿拉伯語。
  • 日本又開始在聯合國討說法,提案高票壓倒性通過,俄羅斯:反對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再次在聯合國會議上提出了廢除核武器的議案,這已經是日本第27次提出該議案,在二戰結束之後,作為唯一一個被核武器轟炸過的國家,日本在廢除核武器上是非常執著的。此次的提案獲得了150多個國家的支持,不過聯合國通過的議案並沒有實質性的約束,想要真正的限制核武器,日本首先要將日本廢除核武器的議案提交到安理會,不過這樣的議案是絕對不會通過的,常任理事國就不會允許這樣的議案通過。
  • 二戰後日本被蘇聯俘虜的幾十萬戰俘下場如何?
    除了90000多名傷殘無勞動能力而且屬於其他民族非日本人戰俘交還給了中國以外,其餘的戰俘都被蘇聯自己運走了,那麼這50萬戰俘的命運究竟如何?都被蘇聯如何處置了呢?上圖_ 在中國東北被蘇軍俘虜,在西伯利亞勞作  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由於蘇聯在二戰之中遭受了無比巨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