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RCEP正式籤署,該協議對亞太地區貿易發展產生重要意義。作為CPTPP的核心成員,日本借著東亞推進自由貿易化的熱情,迅速提出要增加CPTPP的成員,對更多國家「開綠燈」。在此背景下,中國也釋放了有意加入CPTPP的積極信號。
不過,僅隔一個多月,日本的態度發生轉變。據日媒最新報導,日本稱,CPTPP規定成員國必須具有非常高水準的市場開放程度,這門檻對於中國來說相當高。日本還表示,會謹慎對待其加入CPTPP的事項,如果成員國不願意擴容,那麼其他國家將無法加入。那麼,為何日本立場突然發生明顯轉變?
CPTPP標準最嚴格,加入或需要與每個國家都談判
CPTPP的全稱是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原本由美國牽頭談判,但隨著美國退出,日本開始主導這一協定。2018年3月,CPTPP正式籤署完畢,並於當年12月30日生效。如今,CPTPP包括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智利、紐西蘭、新加坡、汶萊、馬來西亞、越南、墨西哥和秘魯等11個國家,覆蓋近5億人口,參與國GDP之和佔全球的13%。
CPTPP是目前世界最高標準的自由貿易協定,它超過了一般自貿協定只為降低交易成本的目的,比起RCEP也涵蓋了更多的新領域,包括對勞動和環境標準的要求,以及在智慧財產權、國企等方面的各項開放和自由貿易要求。因此CPTPP被視為新一代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模板。
客觀來說,由於CPTPP開放力度更大,中國加入該協定會存在一定難度,比如與RCEP可以跟多國協定進口費率不同,CPTPP採用的則是「統一標準」,進口協定成員國的商品實施同一費率;CPTPP針對國營企業的規則與WTO在技術層面有一些不同,如果國營企業之間提供資助,有可能被認為是「非商業性資助」。
另外,由於CPTPP的談判要求非常嚴格,和WTO一樣,每個成員都可以考慮和新入成員展開談判,我國在加入WTO時,就有22個國家要求進行談判,因此加入CPTPP的談判會是一場「硬仗」。
中國還有可能加入嗎?日本立場為何轉變?
不過,雖然CPTPP的要求很多、很嚴格,但只要有耐心和願意花時間,中國談判成功不成問題,畢竟為了加入RCEP,中國也已花費將近10年時間。
更何況,加入CPTPP將給中國帶來諸多利好,中國也會順應改革的趨勢。中國加入CPTPP的談判過程是一個提升規則接受能力的過程,有利於自身在參與世貿組織改革中掌握主導權。加入CPTPP對中國未來服務業、高科技產業和數字經濟將是一個巨大的提升機遇,可使中國可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產業鏈的調整和重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之一,具有巨大的挖掘潛力,很多國家都盼望中國開放市場。如今,日本的舉動不禁令人深思。那麼,這樣表態的背後有什麼考量嗎?
日本曾表示,有意促進亞太地區經濟一體化,推進亞太自貿區建設。中國加入CPTPP無疑有助於日本實現主張,現在日本卻做出「婉拒」的表態。作為CPTPP的領頭羊,日本很可能是想維持自己在協定裡的主導地位,給自己在未來談判中爭取更多的籌碼和主導權,甚至是打造以自己為核心的貿易組織。
另一方面,日本在向美國拋「橄欖枝」。美國曾經主導TPP(CPTPP的前身)的談判,即便後來退出,日本仍然為美國預留了重新加入的空間,並表示期待美國重返CPTPP。隨著換屆,美國政府大概率也會對CPTPP持開放態度。
文 | 鍾志生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李澤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