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趙縣,人們日常談話中提到某女子嫁夫,往往含蓄地說某某吃了幾眼井裡的水,女子不論寡婦或離異,只要是再嫁,那就是又多吃了一眼井水。
當地的算命先生為求卦女說卦,若要說到該女一生中有幾次婚嫁,都要含蓄地說命中注定你可能要吃幾眼井的水。而不能直接說出改嫁、再醮等不吉的卦詞,以避免尷尬。
以吃井水代言女子嫁夫源自何處呢?
這事得從人文始祖伏羲女媧說起。河北趙縣雙廟村村北原有東西並排的兩座廟,當地人稱「哥姐廟」。雙廟村即因這兩座廟而得名。據村中上歲數的人說,兩座廟背南面北,各為三間,高脊瓦頂。在廟四周還建有圍牆,佔地約有十幾畝,是一個長方形的大院落,北端有山門、茶房、鐘樓;兩座廟前庭院當中有一口磚砌古井,井上覆有兩重簷八角琉璃瓦亭;廟後庭院還有一座大殿和東西配殿,整個廟堂規模宏偉,碑碣林立,古柏參天,是古趙州城北較大的古建築群。
「哥姐廟」是「哥哥姐姐廟」的簡稱,也叫「人祖廟」、「龍泉廟」,原在古廟山門上還懸掛著刻有「人祖廟」三個楷書大字的匾額。東西並排的兩座廟相隔僅五步,東邊廟內奉祀「哥哥」,也叫「龍哥」;西邊廟內奉祀「姐姐」,也叫「龍姐」,這是人們通俗的叫法。
當地一些學者則說,這兩座廟內分別供奉的是人祖伏羲和女媧。兩座廟內的神案前各有一口磚砌水井,廟內二井與庭院當中的一井均相距約十步呈「品」字形排列,故又有「五步兩座廟,十步三眼井」之說。
據當地宿老說,廟內的兩口水井,是伏羲女媧各自的吃水井,院內的第口水井,是天旱時供州縣官員及百姓祈雨用。伏羲女媧二人各吃自己水井的水,他們都恪守男女有別的生活規矩,從不混吃井水,從不互相侵染。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伏羲女媧二人成婚前的生活狀態。
井水不混吃,蘊含一種文化信息。說明伏羲女媧男女獨處不越雷池。那麼,一旦井水混吃,彼此不分你我,即可證明男女已生活在一起,結成了夫妻。由此,留下了一項民俗事象,就是吃井水成了女子嫁夫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