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八大碗,那是一種清香樸素,充滿溫暖的味道!

2020-12-16 覓食健康坊

著名作家、散文家史鐵生先生曾說過,味道是難於記憶的,只有再次嘗到它時,你才能記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蘊。

家鄉味道對於鹽城人來說,首當其衝的便是鹽城八大碗,那是一種清香樸素,充滿溫暖的味道。今天就將帶著大家來到鹽城,體驗鹽城八大碗的不凡魅力。

近兩千年文化演變,成就如今的鹽城八大碗。

鹽城菜,是淮揚菜系中的一支流派。鹽城烹飪,品種千呈,佳餚層出,美不勝收,書之不盡。

千百年來,盡顯淮揚風範:選料嚴謹,刀工精細,烹製考究,因材施藝,四季有別,擅長燉、燜、蒸、燒、炒、燴、煎、貼、釵燒、醉,注重調湯,保持原味,口感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改其味,烹製海鮮獨具地方特色。

另外「鹽城菜」,還具有著「半湯、半菜、以湯為主」的特色風味。

所謂鹽城八大碗,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鹽城人家裡辦事情,招待客人的八道菜。那時候無論哪家辦紅白喜事,想要像樣地辦酒席,桌上除了4盤冷菜外,還得湊齊八大碗。

鹽城位於揚州和徐州之間,鹽城人既有南方人的精緻溫婉,也有北方人的豪爽。

鹽城北邊響水縣、濱海縣口味偏鹹;東邊射陽縣靠海邊,海鮮多;南邊東臺大豐口味偏甜;西部建湖縣多河蕩,魚蝦多。中部亭湖、鹽都菜餚綜合。所以鹽城各地八大碗也略有不同。

鹽城八大碗,紅湯白汁,雖無定式,卻大同小異。

這八大碗有講究,其中兩碗是一定要有的,一是「燒膘」;另一碗就是炸肉圓。這兩樣都是一點蔬菜也不放的,一定要實實惠惠,堆得冒尖了端上桌。而且上菜的次序也是很講究的:第一碗一定是燒膘,二碗是肉圓。「無膘不成席,江北頭道菜」。

第一碗:燴土膘

據《鹽城縣誌》記載,魚鰾為鹽城貢品,價格昂貴,聰明的鹽城人將豬的皮漲發,製作成了魚鰾的形狀,稱之為「土膘」。這便是膘的起源。

吊湯、細煨,至酥而不爛,軟綿適口。在鹽城人的酒席中,頭一碗必須是豬膘,「無膘不成席」,這是禮數!

第二碗:糯米肉圓

糯米與豬肉的結合可以說是天作之合了,二者真乃絕配!肉圓口感軟糯綿密,肉的香味與糯米的清香,一整個肉圓吃下去也不會覺得膩。

鹽阜農家每至臘月底炸肉圓忙年夜飯,其香味飄散,四鄰可聞,而村童為吃上幾隻剛出鍋的脆坨子,眼巴巴的,不知苦盼了多少時日。一般一桌8人,一碗25個,1人3個,碗裡還餘1個,有富餘之意 。

第三碗:大雞抱小雞

大雞指的就是雞絲,小雞指的是鵪鶉蛋,雞絲與鵪鶉蛋的組合就是大雞抱小雞。一口雞絲,一口鵪鶉蛋,味道鮮美,湯汁醇厚,蛋香雞嫩。這一道菜,甭管味道,抑或營養,都是上乘。

第四碗:漲蛋糕

雞蛋打入碗中攪勻,讓打碎的蛋液倒入鍋中,中火定型,小火加蓋烙制,成圓餅狀出鍋,切成菱形塊,蔥姜入鍋,加入蛋糕塊,大火燒開,撒入韭菜段,燒沸出鍋,撒入白胡椒、麻油即可。

口感不似蛋糕那般細膩,疏鬆多孔,卻很有咬感,不同於蛋糕的甜膩,漲蛋糕的味道更多的是雞蛋本身的味道,很是好吃。

第五碗:蘿蔔燒淡菜

主材料就是白蘿蔔與淡菜,蘿蔔酥糯,淡菜味美。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卻代表著酒席上有海鮮。普通的蘿蔔結合淡菜小海鮮,味道賽過山珍海味。隔壁孩子光聞到味道都會饞哭~

第六碗:芋頭蝦米羹

起油加熱,放入芋頭丁、熟肉丁、蝦米等煸炒,再加入湯煮上個20分鐘,最後加入調料即可出鍋。湯汁粘稠,入口爽滑,就著米飯小遊能穩穩地吃兩碗!

第七碗:紅燒魚

紅燒魚是很家常的做法,卻特別好吃下飯。冬天氣溫低,魚湯都變成了魚凍,一般小孩不願意吃飯的時候,就用魚凍來拌飯,小朋友一定會乖乖的吃飯。

第八碗:紅燒肉

據說紅燒肉起源故事與嶽飛有關。嶽飛愛吃東坡肉,韓世忠、梁紅玉夫婦便向嶽飛討教東坡肉做法,做出後招待嶽飛,嶽飛連連稱讚好吃,就這樣,紅燒肉便伴隨著抗金故事在鹽城流傳開來。

好吃卻不難做,鹽城八大碗中的紅燒肉只用最簡單的做法,就燒出了最誘人的味道,一口肉就能甜到心裡。

免責聲明:「覓食健康坊」所推送的文章,其目的是傳遞更多信息,所發布的爆料不代表本號同意其觀點和其真實負責。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敬請諒解。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告知我們。

一線潮流情報,一線時尚資訊!編輯:覓食健康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分享。你的印象,我封存之;你的時光,我另存為。

相關焦點

  • 鹽城八大碗成全國首例地方特色菜餚集體商標
    「過去,最後一道魚是留給主人家的,意味著『年年有餘』,動筷子的人很少,這也體現了鹽阜人民的一種禮儀文化。」   據稱早年間,鹽城人家裡辦事情,過生日、婚喪嫁娶、請人割稻栽秧、挑擔挖溝等等,招待客人都會用這八道菜。王文彬介紹稱,其實,不管「鹽城八大碗」如何演變,鹽阜地區的老百姓最喜歡吃的還是傳統的八大碗,能吃出兒時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是最難忘的。」
  • 聚焦「鹽城八大碗」,帶你走進舌尖上的鹽城
    外地人一說鹽城的美食,腦海中就浮出「雞蛋餅」三個字;而在鹽城人的心目中,「八大碗」永遠排在舌尖之上。農家燴土膘、紅燒糯米圓、蘿蔔燒淡菜、雞絲燴粉絲、漲蛋糕、芋頭蝦米羹、家常紅燒肉、紅燒刀子魚。圖/@陳酒一斛在鹽城宴請賓朋,「鹽城八大碗」一直是招待的最高規格。盛滿一份熱忱、一派豪情!話不多說,快來了解下鹽城八大碗。鹽城人將豬皮漲發,製成魚鰾的形狀,謂之「土鰾(膘)」。
  • 鹽城八大碗的介紹與做法!
    八大碗食記鹽|城|特|色|美|食鹽城八大碗不只是八碗,鹽城方言稱之「膘」吊湯、細煨,至酥而不爛,軟綿適口。在鹽城人的酒席中,頭一碗必須是豬膘,「無膘不成席」,這是禮數!這一道菜,甭管味道,抑或營養,都是上乘。
  • 傳承和弘揚鹽城八大碗飲食文化之舉措
    二、鹽城西鄉八大碗飲食文化特點1、西鄉八大碗的顯著特點是有較多的湯水。在實際菜品製作中,八大碗講究原汁原味,注重吊湯。在許多年前,鹽阜區域鹽鹼地的存在對糧食產量產生影響,使得當地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菜少湯多也是來自百姓對於生活的無奈。
  • 鹽城西鄉八大碗飲食文化
    二、鹽城西鄉八大碗飲食文化特點1、西鄉八大碗的顯著特點是有較多的湯水。在實際菜品製作中,八大碗講究原汁原味,注重吊湯。在許多年前,鹽阜區域鹽鹼地的存在對糧食產量產生影響,使得當地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菜少湯多也是來自百姓對於生活的無奈。
  • 鹽城八大碗成全國首例地方特色菜餚集體商標
    「過去,最後一道魚是留給主人家的,意味著『年年有餘』,動筷子的人很少,這也體現了鹽阜人民的一種禮儀文化。」   據稱早年間,鹽城人家裡辦事情,過生日、婚喪嫁娶、請人割稻栽秧、挑擔挖溝等等,招待客人都會用這八道菜。王文彬介紹稱,其實,不管「鹽城八大碗」如何演變,鹽阜地區的老百姓最喜歡吃的還是傳統的八大碗,能吃出兒時的味道。「童年的味道是最難忘的。」
  • 金匯人年趣 | 回家 | 舌尖上的鹽城八大碗
    小時候,聽到家裡長輩說,今年哪家親戚有人要結婚,有人要過生日,我就會莫名開心,因為我的第一想法不是要出份子錢,而是可以吃「八大碗」,提到「八大碗」,鹽城人都不陌生,早些年的時候,大到婚喪嫁娶,小到請人割稻栽秧、挑擔挖溝,鹽城人都會用「八大碗」來招待來賓。
  • 超接地氣的鹽城八大碗 隔著屏幕就流口水了
    江蘇鹽城位於揚州和徐州之間,所以鹽城人既有南方人的精緻婉約,有又北方人的粗獷豪放。鹽城靠海,多河蕩,有著豐富的海鮮與河鮮。正是因為這樣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人文環境,讓鹽城的美食也非常有地方魅力和特色。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著名的「鹽城八大碗」。鹽城菜是淮揚菜系中的一支流派,經過近兩千年的演變,成就了今天的「鹽城八大碗」。在鹽城,八大碗是當地人招待貴客的主打菜系,儘管鹽城各地的八大碗略有不同,但不管怎麼變,其中的燒膘和炸肉圓是一定不能缺的。上菜的次序也是第一碗上燒膘,第二碗上肉圓。
  • 傳承和弘揚鹽城八大碗飲食文化之舉措
    二、鹽城西鄉八大碗飲食文化特點1、西鄉八大碗的顯著特點是有較多的湯水。在實際菜品製作中,八大碗講究原汁原味,注重吊湯。在許多年前,鹽阜區域鹽鹼地的存在對糧食產量產生影響,使得當地經濟發展相對落後,菜少湯多也是來自百姓對於生活的無奈。
  • 鹽城八大碗的介紹與做法!
    八大碗食記鹽|城|特|色|美|食鹽城八大碗不只是八碗,鹽城方言稱之「膘」吊湯、細煨,至酥而不爛,軟綿適口。在鹽城人的酒席中,頭一碗必須是豬膘,「無膘不成席」,這是禮數!這一道菜,甭管味道,抑或營養,都是上乘。
  • 鹽城地方特色菜,八大碗
    鹽城地方菜八大碗第一道菜:肉皮雜燴也叫膘,無膘不成席,「號稱江北頭道菜」。第二道:肉圓糯米飯加肉油煎而成,顏色從淺黃、深黃至淺紅、深紅後撈出,那坨子中間糯軟而表層脆硬,結實。鹽阜農家每至臘月底炸肉丸忙年夜飯,其香味飄散,四鄰可聞。
  • 最具特色的地方菜就服大鹽城八大碗!
    千百年來,盡顯淮揚風範:選料嚴謹,刀工精細,烹製考究,因材施藝,四季有別,擅長燉、燜、蒸、燒、炒、燴、煎、貼、釵燒、醉,注重調湯,保持原味,口感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改其味,烹製海鮮獨具地方特色;另外「鹽城菜」,還具有著「半湯、半菜、以湯為主」的特色風味。  所謂鹽城八大碗,就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鹽城人家裡辦事情,招待客人的八道菜。
  • 鹽鎮水街·"鹽城八大碗品鑑店",帶你走進舌尖上的鹽城!!
    在鹽城人的心目中,「八大碗」永遠排在舌尖之上。在鹽城宴請賓朋,「鹽城八大碗」一直是招待的最高規格。盛滿一份熱忱、一派豪情!話不多說,快來了解下鹽城八大碗吧鹽城人將豬皮漲發,製成魚鰾的形狀,謂之「土鰾(膘)」。
  • 記憶的味道!盤點河北各地八大碗,你都吃過嗎?
    說起八大碗,河北各地都有。 尤其在河北農村, 無論是過紅白事還是過年過節, 都講究吃「席」, 用「八個碟子八個碗」待客的風俗也一直流傳至今。八大碗是婚嫁節慶時待客的必備菜, 八隻圓圓的碗擺上桌, 四葷四素 團圓喜慶, 相信每一個河北人的記憶中都會有八大碗的味道。
  •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最樸素好吃的家鄉味
    參加過不少這樣的場合,記憶最深的就是宴席上的蒸碗,這是最樸實的農村味道。在農村老家宴席上流行八大碗作為主菜,因為「八諧音發」人也都圖一個口頭吉利。這裡的八大碗的有著四葷四素的說法,葷素搭配吃著更舒服。其中包括四葷菜有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都用蘿蔔、海帶、粉條、豆腐這幾種。
  • 一方土菜一方風情,鹽城人的春節宴席 ——八大碗
    家 是生命開始的地方人的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跨過山、越過海,風塵僕僕過年的團圓飯是對忙碌的一年最好的犒勞是恢復元氣的饕餮大餐家人團聚  歡笑滿堂食物最深處的記憶永遠是家庭團圓和美的回憶那鹽城人的春節宴席上到底應該吃什麼
  • 一肉二湯三滋補,臨清八大碗,回味悠長的運河味道!
    商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流動人口的聚集,進而南辣北鹹、東甜西酸等各種口味的小吃和菜系交匯在這裡,「臨清八大碗」就是這其中極具代表性的一道美食。在臨清,運河美食不僅傳承了運河的歷史,而且還融合了運河的文化。「臨清八大碗」作為運河美食界的翹楚,可謂是家喻戶曉,作為臨清當地人宴請聚會的首選,臨清八大碗是如何形成的呢?
  • 《老酒館》中的「八大碗」火了,你還記得滕州的「八大碗」啥味道嗎?
    > 但這裡是滕州 咱還是得說說咱滕州的八大碗 有人說「滕州八大碗」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孟嘗君,也有人說,是康熙下江南時途經滕州,吃了這八碗席後感覺特美,就用滿人的習俗封此席為「八大碗」,「八大碗」才得以正式命名。
  • 東風Honda INSPIRE#金秋十月鹽城自駕旅行
    1/荷蘭花海 徜徉美麗的鹽城大豐荷蘭花海,這裡也是國內鬱金香種植面積最大、種類最多、形態最美、業態最全的「中國鬱金香第一花海」,此時正值盛夏,雖然錯過了鬱金香花期,但是荷蘭花海內各種五彩繽紛的花朵依舊讓人感覺溫暖。
  • 農村宴席上的八大碗,最樸素好吃的家鄉味
    參加過不少這樣的場合,記憶最深的就是宴席上的蒸碗,這是最樸實的農村味道。在農村老家宴席上流行八大碗作為主菜,因為「八諧音發」人也都圖一個口頭吉利。這裡的八大碗的有著四葷四素的說法,葷素搭配吃著更舒服。其中包括四葷菜有扣肘、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一般都用蘿蔔、海帶、粉條、豆腐這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