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傳喜訊:成都國際鐵路港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破「千億」

2021-01-09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席秦嶺 雷遠東

2021年第一天就傳出喜訊,記者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十三五」期間,成都國際鐵路港發揮中歐班列「吸金石」作用,先後籤約引進玉湖、菜鳥、盒馬鮮生、中遠海運、蘇寧雲商等160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超千億元,成為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這凸顯了成都國際鐵路港強大的磁場效應,其背後引力何在?記者為您探秘。

以通道帶貿易

「保稅物流中心」順利躍升為「綜合保稅區 」

12月25日,成都國際鐵路港再次迎來「高光」時刻: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正式通過國家驗收,標誌著成都國際鐵路港的發展站上了新的歷史起點,正式成為成都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高端載體和先鋒陣地。

近年來,依託國際班列、中歐班列,鐵路港不斷拓展開放平臺,先後獲批鐵路保B、整車口岸、肉類口岸、進境糧食指定監管場地、木材進口、平行車進口、二手車出口等資質,開放功能在全國內陸港領先。今年1-11月,成都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監管貨值達225.8億元,同比增長2.5倍,位列全國保稅物流中心第一。

「第一」的背後,是近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開放通道持續拓展的結果。

2015年,中歐班列(成都)率先啟動「蓉歐+」戰略,在國內的延伸線相繼布局到上海、深圳、寧波、廈門、昆明等城市;2017年,中歐班列(成都)正式打開通往泛東南亞地區的南向物流通道的大門;2019年,東向國際班列常態化運營,中歐班列(成都)面向日韓構建了海鐵聯運大通道。

目前,成都國際鐵路港已經形成7條國際鐵路通道,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持續拓展,已連接境外58個城市、境內20個城市。以成都為主樞紐,西向形成至羅茲、蒂爾堡、紐倫堡等的泛歐鐵路大通道;南向穩定運行經廣東、廣西北部灣,聯通粵港澳大灣區、東南亞、南亞的鐵海聯運班列和經廣西憑祥至越南河內的跨境鐵路班列,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東向打通連接京津冀、長三角等的東向通道,輻射日韓地區;北向穩定開行經二連浩特直達蒙古國、俄羅斯、白俄羅斯的國際鐵路運輸通道,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

通道暢則貿易旺。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波蘭、俄羅斯進出口增長尤為突出,分別增長203.9%和42.9%,其重要原因是成都至波蘭的中歐班列開行量達到549列,貨運量超4.5萬標箱,同比增長82.4%;至俄羅斯的中歐班列開行量達到738列,貨運量超6萬標箱,同比增長77%。

「綜合保稅區作為成都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升級版,將按照國家關於促進綜保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要求,立足口岸樞紐型綜保區特色,在做優國際物流分撥業務的基礎上,持續產業集聚和監管創新,促進物流、商貿、製造深度融合。力爭在三年內,將其打造成為輻射西部,連結全球的國際物流分撥中心、保稅加工中心、跨境電商中心和轉口貿易中心。」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綜保區運營管理部部長唐靜表示。

以貿易聚產業

吸引總投資1090億元160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

《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國發〔2014〕26號)明確指出,生產性服務業是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近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持續做大做強生產性服務業。

四川吉門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7月,項目在成都國際鐵路港投資5.3億,建設佔地141畝,項目定位冷鏈、倉儲、中央廚房、生鮮加工、城市配送、研發、特色川菜及後勤保障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的冷鏈央廚產業基地。項目從落戶到建設到投運,火速發展,前後不到一年時間,就實現了供應鏈統採、統配、統銷的良好運營狀態。

作為成都國際鐵路港供應鏈企業的代表,吉門立足「食品和食材」核心板塊,打造食品食材供應鏈領域的良好閉環,成為中國快消行業的供應鏈創新型服務商是吉門供應鏈的遠景。

吉門供應鏈是如何實現的呢?企業相關負責人郭少清這樣解釋:「當生鮮產品從基地農場採購回來以後,經過加工分揀挑選,品質好的經公司物流送往門下超市,次品則被送往中央廚房加工成便當盒飯,再次品的可以運往農場餵雞鴨魚豬等,農場生產出來的東西又銷售到各大門店超市,如此循環,形成閉環。」

據了解,目前,吉門供應鏈每天可為50餘家超市配送物資200餘噸,中央廚房每天可為100多家商超供應盒飯1萬餘盒。

以貿易聚產業。近年來,青白江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打造內陸開放高地。通道、平臺、生態圈三方面開放賦能,為成都生產性服務業發展集聚比較優勢,為邁向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生產性服務業活力盡顯。

「十三五」期間,青白江發揮成都國際鐵路港「吸金石」作用,聚焦現代物流,引進玉湖、菜鳥、盒馬鮮生、中遠海運、蘇寧雲商等總投資1090億元的160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京東、易商、安能等供應鏈管理企業前50強41家落戶我區;聚焦國際貿易,引進實施綠地貿易港、英國利潔時等進出口貿易龍頭企業43個,搭建多功能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聚焦綜保區招商,籤約引進美國諾伏克-明宇生物健康保稅加工、美的家電西南出口中心、廈門建發進出口貿易結算中心、順豐鐵路跨境平臺、長久整車進出口基地等項目30個,保稅產業鏈初具規模。

做強產業生態鏈生態圈,圍繞「強樞紐、暢通道、聚產業、促貿易、優環境」,青白江在全球物流配送、國際班列、國際中轉、多式聯運等綜合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道路運輸倉儲和貨代(物流)業大幅增長,共有規上企業67家,佔服務業規上企業比重71%,已然成為我區服務業主支撐。

新興產業發展提速增效。電商賦能產業發展。新零售平臺(繽紛駕到)上線,通過「預售+自提」模式,有效解決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社區居民日常消費需求。積微物聯榮獲商務部「2019中國B2B百強企業」。樓宇經濟品牌化發展。現代物流大廈作為首批成都市樓宇經濟服務國家級標準化試點示範創建單位,成功通過成都市國家級樓宇經濟服務標準化試點驗收。會展經濟加快發展。設立區貿促會。舉辦第三屆「亞蓉歐」全球合作夥伴大會等展會活動50場/次。培育國際貿易產業園、亞蓉歐商品館會展項目2個。

遵循「人城產」發展邏輯

「五大要素流」在成都國際鐵路港加速集聚

12月30日,青白江國際貿易產業園舉行隆重的封頂儀式。聳立的大樓主體被「封頂大吉」的大紅幅和一條條紅色祝福標語裝點得格外喜慶!

「今天項目最後一棟樓5號樓23層主體混凝土澆築完成,歷時1年,項目1—11號樓全部實現封頂,意味著該項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下一步竣工入住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項目負責人張豔明告訴記者。

青白江國際貿易產業園總佔地面積177畝,將打造成西部最大進出口商品交易中心,2021年年底實現竣工驗收。項目建設進出口商品直營中心、臨港孵化區、總部經濟及結算中心、國際會議中心、國家商品展銷館、文化交流中心、高端人才公寓、寫字樓和酒店。

「該項目打造的高品質科創空間,包括總部辦公、商業用地、租賃型配套用房、金融辦公、五星級酒店、共享會議中心、一站式服務, 涵蓋了從孵化研發——小試——中試——量產的全過程一體化生產服務配套和生活服務配套,滿足產業鏈所需的物理空間,保障生產功能支撐。項目遵循『人城產』邏輯,產城融合、職住平衡、動靜結合、獨立成市,統籌生產圈和生活圈。」成都國際鐵路港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部高級主管卿光明表示。

青白江臨港生產性服務業生態圈正在悄然興起。據悉,截至目前,已引進聚集稅、匯、法、證、商、物、融配套服務企業上萬家,新引入國際貿易及中介服務、金融服務、法律服務等專業服務機構910家,深化一單制改革,共籤發提單3039單,融資金額1.89億元。

「依託鐵路樞紐的集散功能,將有效吸引全球物質流、資金流、人才流、技術流和信息流『五大要素流』在成都交匯,拓寬資源的地域範疇。」卿光明認為,成都也在主動貢獻要素流,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服務世界。

相關焦點

  • 成都國際鐵路港: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超千億元
    四川在線記者 陳昊 陳碧紅 楊樹1月1日,新年第一天,成都國際鐵路港傳喜訊。當天上午,成都國際鐵路港生產性服務業實現「千億級」舉行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成都國際鐵路港發揮中歐班列「吸金石」作用,先後籤約引進玉湖、菜鳥、盒馬鮮生、中遠海運、蘇寧雲商等160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達到1090億元。
  • 「十三五」成都國際鐵路港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破...
    2021年1月1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國際鐵路港獲悉,「十三五」期間,成都國際鐵路港發揮中歐班列「吸金石」作用,先後籤約引進玉湖、菜鳥、盒馬鮮生、中遠海運、蘇寧雲商等160個重大物流項目入駐,生產性服務業總投資破「千億元」。
  • 總投資逾300億元重大項目在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集中開工
    11月30日上午,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首批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成都高新區三岔鎮舉行。本次集中開工項目總投資達306億元,涉及基礎設施、產業配套和公共服務三個重點領域,包括人才公寓、幼兒園小學以及體育公園等共52個項目。成都天府國際空港新城位於成都東南部、簡陽市西側,距成都中心城區約50公裡,距雙流國際機場約51公裡,距青白江國際鐵路港約70公裡。
  • 總投資5.5億元 成都國際鐵路港又一物流中心今日正式開園
    據悉,成都軒眾國際物流中心位於成都國際鐵路港內,是上海軒和物流集團下屬項目,2017年入駐青白江,佔地131.5畝,計劃總投資5.5億元,設計建造面積11.8萬㎡。規劃建設總部辦公、凍品交易、冷鏈倉儲、零擔快運、區域分撥五大功能區,打造集商流、物流、信息流為一體的智慧園區,為中歐班列、多式聯運、全國貨物集散提供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平臺。
  • 「行走自貿區」打卡成都國際鐵路港 感受國際範兒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8月29日報導(記者 李慧穎)「就在本月26日,隨著班列從成都國際鐵路港駛向荷蘭蒂爾堡,中歐班列(成都)累計開行量在全國率先突破6000列!」今日,「行走自貿區」網絡主題活動(四川站)走進成都國際鐵路港,媒體記者們在這裡感受全國首批國家物流樞紐的國際速度。
  • 集團快訊 上海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2021賀新年·園區數位化賦能創新...
    2021年1月7日,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指導、上海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會主辦、珍島集團協辦的「上海生產性服務業功能區2021賀新年·園區數位化賦能創新融合研討會」在錦榮國際大酒店順利召開。
  • 成都國際鐵路港現文旅新地標
    □卓兮 圖片由成都國際鐵路港提供 依託中歐班列的開通,成都國際鐵路港成為了成都、四川,乃至整個西南地區對外開放的高地。鐵路港所在的青白江區,也因此成為國際商品的集散地。於是,一個極具歐式浪漫的輕奢購物天堂在青白江應運而生,這就是緊鄰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打造成都文旅新地標在成都國際鐵路港旁邊,一大片歐式建築格外引人注目。建築群中央是開闊的廣場,廣場中間屹立著一座歐式鐘樓,像一座尖塔,頂天立地,把異域風情瞬間撐開。鐘樓前,不少遊人紛紛駐足拍照。
  • 揭秘: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能給金堂帶來什麼?
    四川新聞網成都8月24日訊 8月21日,四川省召開省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同意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據了解,這三大產業功能共分為3個區塊。根據此前編制的《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發展規劃(2020--2025)》,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四川省委省政府關於省級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總體部署和成都市委市政府對產業功能區建設發展的要求
  • 十四五: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對重慶的戰略意義
    「地處兩江新區的悅來國際會展城將聚焦工業設計、發力工業設計,努力成為重慶打造設計之都的發動機。」在工業設計創新成果展新聞發布會上,重慶悅來投資集團董事長王菊夢說。悅來國際會展城將聚焦工業設計、發力工業設計,到2023年,策劃落地工業設計產業的「一展」「一會」「一獎」「一園」即重慶悅來國際設計論壇、重慶工業設計創新成果展、重慶工業設計大賽和重慶設計公園。
  • 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取得海關關區代碼
    人民網成都3月3日電 (郭洪興)今日,記者從成都市青白江區國際貿易和現代物流發展局了解到,經過成都海關和青白江區前期積極向上申請,海關總署復函同意為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增設關區代碼「7928」,用於辦理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的各項海關業務。
  • 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獲批 成都金堂再迎新機遇
    金堂淮州新城 圖片來源:金堂縣提供8月21日,四川省召開的省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同意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成都國際鐵路港經濟開發區規劃面積約為12.24平方公裡,包含青白江國際鐵路港、青白江歐洲產業城和金堂淮州新城三個產業功能區。
  • 江蘇常州:「三抓三促」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
    「十三五」以來,常州立足產業基礎,以構建產業生態圈、創新產業生態鏈為方向,通過「三抓三促」,全面提升生產性服務業整體功能、集聚效應和能級水平,推動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2020年1-9月,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2758.7億元,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比進一步提升。
  • 百縣千村行|成都國際鐵路港綜保區通過國家驗收
    見證四川在線記者李秋怡陳昊程文雯2020年12月25日,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通過國家聯合驗收組驗收評審。此次驗收採取「雲」視頻驗收方式,對成都國際鐵路港綜合保稅區隔離圍牆、卡口、查驗場地等基礎和監管設施等進行了視頻檢查。
  • 生產性服務業分類(2015)
    1125   其他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  1328
  • 亞蓉歐國家(商品)館 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潮流新地標
    □卓兮 圖片由成都國際鐵路港提供鐵路港所在的青白江區,也因此成為國際商品的集散地。於是,一個極具歐式浪漫的輕奢購物天堂在青白江應運而生,這就是緊鄰成都國際鐵路港的亞蓉歐國家(商品)館。打造成都文旅新地標在成都國際鐵路港旁邊,一大片歐式建築格外引人注目。
  • 成都國際鐵路港推進貿易大通道建設:這裡的企業如何把貨賣更遠
    ,共建物流園區,帶動周邊區域和相關產業鏈發展;探索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升通關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外貿企業健康發展……近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推進中歐班列(成都)、西部陸海新通道等貿易大通道建設,有力帶動了西部地區外貿發展。
  • 成都國際鐵路港推進貿易大通道建設 這裡的企業如何把貨賣更遠
    核心閱讀構建國際多式聯運網絡,共建物流園區,帶動周邊區域和相關產業鏈發展;探索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提升通關效率和服務質量,促進外貿企業健康發展……近年來,成都國際鐵路港推進中歐班列(成都)、西部陸海新通道等貿易大通道建設,有力帶動了西部地區外貿發展。
  • 成都國際鐵路港:以色列、摩爾多瓦國家館開館
    今後,成都市民可以在家門口購買以色列化妝品、摩爾多瓦葡萄酒等進口商品。目前,青白江區已籤約落戶5個國家館,建成投運3個,初步形成了國家館集群,構建起「一帶一路」國家館群共享經濟圈平臺。據了解,此次開館的以色列、摩爾多瓦國家館將利用自貿區新機遇,立足於打造全國首個「一帶一路+」國家館群共享經濟圈,形成集國際展會、國家及友城的論壇、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國際演藝、國際教育為一體的國際貿易生態圈。
  • 做強生產性服務業:瀋陽開發區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引擎
    鐵西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比重從2009年的28%提高到今年上半年的34%,未來10年,這一數字將提高至50%以上。    作為當今產業國際競爭的焦點和全球價值鏈中的主要增值點、盈利點,生產性服務業的做強做大,無疑成為鐵西加快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主引擎。
  • 南寧國際鐵路港開發運營有限公司揭牌
    本報南寧訊 (記者/楊波 通訊員/張敏)5月6日,南寧國際鐵路港開發運營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將加快推進南寧國際鐵路港的建設,打造面向東協的區域性國際鐵路港、西部陸海新通道的核心節點。南寧國際鐵路港開發運營有限公司由南寧交投集團和南寧綠港集團代表南寧市與南寧鐵路局下屬寧鐵國際物流公司、廣西交投集團下屬鐵投物流公司共同出資組建,主要負責推進口岸物流區、商務核心、生活服務區三個區域的投資建設和運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