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定天下。
當我們在荒野迷路時,我們會通過太陽來辨認自己所處的方位;
當我們規劃未來的成長路徑時,我們會給自己的找方向定位;
當公司規劃未來一年或者三年的發展規劃時,公司創始人需要給公司定位;
當企業研發新產品時,我們需要給受眾人群定位……
直到做了營銷工作多年之後,才明白「定位」這兩個字的真正含義。
一、你永遠無法滿足所有人
為什麼要做定位?
對於創業者來說,最忌諱的可能就是「試圖滿足所有人需求」。
就像每年都播出的春晚一樣,到最後的口碑總是褒貶不一,一臺晚會想要滿足10幾億人的文化品味需求,這其實事在挑戰一項反人性的任務。
而像b站的晚會卻完全不同,因為本身的產品就是從小眾群體發展而來,註冊還需要經過100道題的考試,有了相同的文化認同,再加上足夠多的數據,很清晰的就知道用戶愛的是什麼。
在傳播過度的社會裡,以產品或者說自我為中心的說服,更像是「自嗨」。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其實我們很難記住有太多標籤的東西,因為人的心智只接受與其以前的只是與經驗相匹配或溫和的信息。
所以會發現在發現跟一個人或者品牌建立深度連接的時候,你一定是被調動了某種情緒。
「Less is More 」是每一個品牌營銷人必須學的功課,因為當只有一個標籤足夠簡單足夠鮮明的時候,你才算真正的進入人們的視野。
個人還是公司都是如此。
二、你的定位決定了你的競爭力
在打工的過程中,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拿著賣白菜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
就像剛翻朋友圈看到劉潤寫的一個案例:
一位女士說自己供職的公司,崗位的責權利都很不清晰,自己每天工作很累,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必要繼續幹下去。
其實當這句話問出來的時候,她自己心裡就已經有了答案,只是渴望別人說出這個答案而已。
而作者給出的結論是,她並沒有選擇的權力,如果有,早走了。
這也側面反應了,她對自己的個人職場定位並不清晰。因為定位清晰的人,會清楚自己在哪,要去的方向在哪,然後在某個方向上持續努力。
而在生活相處中,定位其實也發揮著作用。
比如女生在評價某男生的時候,會說他是「暖男」,在提到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會說「嗯,他是個鋼鐵直男」。
「暖男」和「直男」,代表了兩種完全不同的形象和性格。
「暖男」可能代表的意思是:我懂你。喜歡你。你真棒。你好厲害。你是怎麼做到的?
「直男」可能代表的意思是:多喝熱水。多喝熱水。多喝熱水。最後可能是倒了一杯水。
「暖男」的善解人意,從詩詞歌賦到人生理想哲學,聊起來特別像靈魂伴侶,讓你獲得前所未有的情緒體驗;
「直男」分分鐘懟你沒商量的背後,是做了十件事最後只說出來一兩件事的憨厚,以及沉迷於某種個性的愛好裡面不能自拔的純真。
不管是「暖男」還是「直男」,都有吸引人的地方,都在喜歡這種類型的女生心裡佔有了一席之地。
三、你的企業在用戶心中形象是怎樣的?
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很多公司都遭受到了打擊,同時也有很多公司逆勢增長。
最近到年底了,參加了好幾場大會,其中最近這場是一個創新創業者的峰會,有個公司分享了一些企業死亡的原因,覺得很有意思,他說一個公司死亡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模式問題:沒有好的盈利模式,依靠融資生存,資金鍊一斷,公司倒閉。
2.產品問題:技術和模式上具備創新性,但產品不能很好的滿足市場需求。
3.市場問題:不能快速佔領市場,做到行業頂部,被資本拋棄,被市場淘汰。
4.外部問題:經濟大環境出現極端現象,或政策失敗,導致企業無法經營。
當然這是處於第4類的問題,而前三類關於模式、產品和市場的問題,都與定位強相關。
比如定位於三四五六線城市的拼多多,比如定位於年輕人市場的江小白,比如定位於寫字樓的咖啡飲品瑞幸等等
成功的定位可以充分體現品牌的獨特個性、差異化優勢,這正是品牌的核心價值所在。並且可以消費者建立長期的、穩固的關係,從而為企業的產品開發和營銷計劃指引方向。
而在創新創業峰會上分享的每一個嘉賓,他們都對自己所處的行業,所處的賽道有清晰的認知,他們知道自己在做一個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服務的是一群什麼樣的人,需要聯合什麼樣的人和資源去促成合作。
因為創業者們對自己產品的優勢的清晰的認知,也讓他們更加篤定自己所做的事情,所以在外人看來像瘋子一樣的人,他們內心真的是有一股熊熊的烈火在燃燒。
然後我發現,你對自己定位越清晰的時候,也給別人提供了方便。
因為能讓別人快速知道你是做啥的,我是做啥的,然後道雙方一起能夠做啥,大大的提升了合作效率。
四、企業定位的幾種方法
之前楊石頭說:心理學是營銷學他媽,行為學是營銷學他爸。
定位其實是特勞特為了解決「如何迅速佔領客戶心智」的問題,提供的一個工作方法體系,後來從廣告發展到了營銷。《定位》這邊書裡出的方法是:
1. 挖掘和競爭對手在客戶心智中的強勢和弱勢
列出產品和服務的特性,用1到10分去打分,找出哪個核心是最具有競爭力的,根據競爭對手的得分,得出最有差異化的特點,這個特點必須要在整個行業背景下具有合理性。
2.找到差異化概念
針對競爭對手的特性,分析出差異化的點,不一定於產品相關,並且儘量簡化的來傳播,比如「怕上火」喝王老吉的王老吉。
3.找到支撐點來論證品牌的差異化
找到合理的證據,來支撐你的差異化,不管是權威專家也好,還是明星站臺也好,還是各種行業大會的獎項也好,都是為產品和企業建立信任狀。
4.傳播和實施我們的差異化
在針對產品銷售和傳播的各個方方面面去傳播這種差異化,還要動用儘可能多的資源去推動這種差異化,這也是像喜茶、鍾薛高等等網紅品牌為人們所熟知的原因了。
定位其實決定了選擇什麼樣的人做你的客戶,選擇了你在跟競爭對手打的時候的攻防策略,也選擇了在公司內部運營的時候,你將集中優勢資源在哪些地方。
寫到這裡,頭腦中突然冒出這句話做結尾,我覺得挺好。
那就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寫在最後:
其實剛開始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想到的是階層固化的問題,因為我們每個人出身就已經被動的定位在了一個階層,後來覺得這樣寫太悲觀,畢竟在這個時代,利用自己差異優勢,實現階層躍遷的人還是挺多的,我們能做的,是不管牌的好壞,盡力打好這副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