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圖:日據時代老市場 西門紅樓商業文化共生

2020-12-25 東南網臺海頻道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西門紅樓」。(中評社劉冠廷攝)

東南網7月4日訊 據中評社報導,2013臺北電影節2日邀請中國大陸電影導演兼製片黃建新,及臺北電影獎卓越貢獻獎得主焦雄屏,於西門紅樓舉辦焦點座談,在場分享對當前華語電影市場的敏銳觀察與監製相關經驗,並細說華語電影市場趨勢與脈動。

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成都路的西門紅樓是全臺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自1908年日據時代興築完成迄今已屆百周年,也是目前保存最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建築物之一,周遭環境的變遷更是臺北西門町發展的縮影。古蹟、文化與商業的共生共榮,造就了「西門紅樓」復古、摩登、內斂、奔放的豐饒意象。

西門紅樓最獨特之處是其八角形外觀,每正立面8公尺。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據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二戰結束後,接收八角堂的滬商業者因建築的紅磚外觀,改名為「紅樓劇場」,1963年後,紅樓劇場改映電影,因此又被稱為「紅樓戲院」或簡稱「紅樓」。1997年,臺灣內政部門將紅樓列入第三級古蹟,定名為「西門紅樓」。

「西門紅樓」是由日據時期任職臺灣總督府營繕課,擅長西洋建築風格的日籍建築師近藤十郎設計,年輕大膽的創意以「八卦造型」取其八方雲集之意作為市場入口,「十字架造型」作為市場主體,不僅是空前絕後,更是東、西建築史上的首例。

2007年臺北市政府文化局委由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管理,藉由舉辦文創性的活動內容重新塑造,打造出新穎的創意空間,開拓參觀的族群,擴大臺北藝文新舊交迭的疆界與板塊,成功轉型成為臺北市西區新生之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中心。

相關焦點

  • 西門紅樓,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
    西門紅樓又稱「八角堂」或「紅樓劇場」,一樓經營咖啡廳及精品店(現以臺灣特色商品為主),並免費供市民參觀。而最主要營業項目,則是於建築物二樓定期上演相聲、戲曲、舞臺劇、舞蹈、音樂會等藝文活動。門紅樓位於臺北市 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 西門町徒步區。
  • 臺灣:總統府和西門紅樓
    臺北」總統府「正對的是凱達格蘭大道,凱達格蘭是最初居住在臺北的原住民的名稱,大道兩邊有很多行政和臺灣歷史建築,是原來日據時代臺北的中心區域。它創建於日據初期,是臺灣第一個近代都市公園。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發,憤怒的民眾衝入公園內的臺灣廣播電臺廳舍,對外播音發出控訴,成為全臺反抗活動蜂起的開端。從公園南門進入,首先看到一座和平鍾。這裡原建有第四任臺灣總督的兒玉源太郎的雕像,臺灣光復後拆除。
  • 西門紅樓,古老完整的三級古蹟市場建築物
    西門紅樓又稱「八角堂」或「紅樓劇場」,一樓經營咖啡廳及精品店(現以臺灣特色商品為主),並免費供市民參觀。而最主要營業項目,則是於建築物二樓定期上演相聲、戲曲、舞臺劇、舞蹈、音樂會等藝文活動。門紅樓位於臺北市 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 西門町徒步區。
  • 西門紅樓,臺灣文創街區優秀案例
    我們天津文創界曾組織很多次去臺灣參訪,由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接待,看到了很多好的地方,有西門紅樓、臺灣當代藝術館、松山文創園區、華山創意產業園、花蓮創意創意產業園。臺灣西門紅樓,那天由前臺北市副市長,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聯盟協會的前名譽會長李永萍女士親自帶隊觀看。西門紅樓是臺北西門盯的老舊百貨樓,也是發展文創的得意產品,由政府支持,在30年代由日本蓋造的四層八角型的紅樓,是整個臺灣文化創意產業基地。
  • 通過20張老報紙,揭臺灣省臺北西區地標,西門紅樓的前世今生
    日佔時期的西門紅樓 位於臺北市的西門紅樓,在日佔時期是一處主要服務日本客群的魚菜市場,其竣工並啟用於1908年,雖然不是臺灣地區第一座官方興建的公營市場(全臺第一是設於
  • 文創園區熱 臺灣華山1914、西門紅樓掀起文創品牌秀
    孕育出了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法藍瓷、琉璃工房等一大批知名文創品牌的臺灣是如何運作文創園區的,大陸眾多企業、政府官員、招商代表去臺灣必看的華山1914、西門紅樓是如何運作的,與大陸文創園區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值得探討。
  • 逛西門紅樓,體會這座百年閣樓的古樸滄桑感
    才7點出頭,我就跨過中華路一段,從中華路一段與成都路交叉口走近西門紅樓。晨陽初升,朝露未晞,西門紅樓在微微刺眼的陽光下睡意釅釅,周圍空無一人,幾隻「厝角姐仔」(小麻雀)怡然自得地覓食,呼朋引伴,好不愜意。
  • 臺北市將試辦創意集市 帶動西門紅樓商機(圖)
    西門紅樓及南北廣場平日空蕩無人。    中新網8月24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市即將出現獨步全臺的周末創意集市特區。市文化局預定下月一日起,每周六、日都集結上百個創意攤位齊聚西門紅樓,另有二手攤位、創意影音、咖啡吧等多元內容。    文化局長李永萍表示,七月份曾在西門紅樓十字樓內及外面廣場試辦創意集市,周末兩天人潮不斷,活動營收達百萬元。當時聽到許多創作者對固定設攤地點的需求及渴望,文化局因此決定將紅樓定為周末固定設攤區,協助各類藝術創作者獲得擺攤地點,以帶動文化創意產業。
  • 逛西門紅樓,體會這座百年閣樓的古樸滄桑感
    才7點出頭,我就跨過中華路一段,從中華路一段與成都路交叉口走近西門紅樓。晨陽初升,朝露未晞,西門紅樓在微微刺眼的陽光下睡意釅釅,周圍空無一人,幾隻「厝角姐仔」(小麻雀)怡然自得地覓食,呼朋引伴,好不愜意。
  • 47個文創品牌進駐 臺北西門紅樓「16工房」全新開幕
    臺北西門紅樓「16工房」歷經近1年整修,6日正式開幕,共有47個臺灣文創品牌進駐。(陳芃攝) 文化局長倪重華昨赴現場,仔細端詳業者的皮革商品。(陳芃攝)   歷經近1年整修,北市西門紅樓的「16工房」6日全新開幕,共有47個文創品牌進駐,絕大多數都是本土的小型業者。
  • 世事洞明皆學問,西門紅樓夢一場
    這座低調文雅的紅色建築,有個漂亮的名字:西門紅樓。雖然西門紅樓其實跟西門慶以及紅樓夢都毫無關係,但無礙這個漂亮的名字使遊客前往打卡。 西門紅樓在2000年發生大火之後,經歷了由2002年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營運階段,2007年11月臺北市文化基金會營運階段,2010年西門紅樓茶坊自主運營等的不同階段。
  • 一棟磚紅色的建築:西門紅樓
    一棟磚紅色的建築:西門紅樓雨天,漫步在臺灣的街道,這是我以前不曾有的經歷。每次來臺灣的時候,碰上的都是炎熱的天氣,而每次都是在這個城市裡匆匆而過,完成任務之後,也就匆匆離去了。抵達之後,緊接著就來到了自己曾經一度嚮往的地方——西門紅樓。一個人擠著公交來到了西門町。這個地方,從來沒有來過的,是專門為西門紅樓而來的。一路穿行在街道上,各種的喧鬧聲,從四面八方傳來,讓人欣喜於這樣的景色。悠悠地,漫步在街上,沒有方向地走著,卻誤打誤撞地來到了西門紅樓前。眼前是一棟磚紅色的建築,非常地引人注目,獨特的外觀設計,讓人著迷。
  • 如果要去臺灣旅行,這個西門紅樓是必須要去的一個地方哦!
    導語:在臺灣的紅樓劇院是一座由日本建築師近藤十郎,是在1908年建造的一座有悠久歷史的劇院,以紅磚所打造成的八角牆樓結構,讓紅樓劇院得以完好保存,並被列為保存完好的三級歷史遺蹟。紅樓劇場的前身是西門市場,由於其建築本身中西方元素的相互結合。
  • 西部文博會今開幕 「西門紅樓」傳播臺灣創意
    西部文博會開幕式現場 【騰訊大秦網訊】10月15日上午,第五屆中國西部文化產業博覽會在西安曲江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5大主題館市民免費觀看 需注意開放時間本屆西部文博會以「創意、科技、人文、多彩」為主題,主會場展覽面積達10萬平方米,共設西部文化館、國際合作館、數字傳媒館、創意文化館、文化生活館5大主題展館、20個專業展區,其中5大場館將向市民免費開放。15日文博會開幕式舉行之後,市民即可入場免費參觀,而音樂會等分會場,市民則需購票參觀。
  • 組圖:潮人聚集西門町 行遊臺北必逛地
    組圖:潮人聚集西門町 行遊臺北必逛地 來源:人民網-臺灣頻道  2012年07月20日15:09 >>>>臺北行知錄之四 西門町是臺北最重要的消費商圈之一,地名來自日據時代。
  • 北京西門金街:商業步行街走起藝術範兒
    中新網9月25日 逛夠了「千店一面」,受夠了赤裸裸的沒品促銷,想來點新鮮的?在北京,通州萬達廣場•西門金街也許會成為消費者一個新的選擇。  一個顏值很高的藝術據點  9月25日至27日,由一方集團與北京國際設計周藝術社區聯盟共同主辦的「Art Your Life 哎悠生活節」在西門金街啟幕。
  • 西門紅樓,百年建筑西門町的醒目地標,樓內文創小店值得參觀選購
    如果你湊巧趕上了總統府每月第一個周六的開放日,二樓、三樓也能近距離參觀。開放日人特別多,可以隨意拍照。貓空位於臺北文山區的木柵茶區的山上,因特有的壺穴地形而得名,木柵觀光茶園是全臺知名的觀光茶園。貓空曾是臺北知名的產茶區,出產的木柵鐵觀音更是臺灣十大名茶之一,來貓空喝茶觀景已經成為臺北獨特的文化。
  • 談古論今話臺灣-7 臺北西門町.紅樓
    nbsp; 臺北西門町一景 西門紅樓 2019.1攝西門紅樓位於臺北市萬華區的成都路上,緊鄰西門町徒步區。也因此,該建物於日治時期通常被稱為八角堂。八角堂主建築體後面連接著的是十字型外觀的一樓磚造樓房,而結構不太相似的這兩棟建物合稱西門市場,紅樓則為市場入口。日據晚期,該市場範圍拓展到周圍成都路,西寧南路,內江街圍成的梯形區域,並維持此一格局至今。
  • 臺灣之旅-臺北攻略下篇:西門紅樓-文創園路線
    臺北臺東9日遊第六站臺北部分·下篇西門紅樓/文創園/藝術館/購物
  • 保利龍湖藍光西門齊拿地 西門落寞時代終結?
    西門,一直有著「好地方」、*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的先天優勢,有著成都*早的商業房地產開發歷史,以及*濃厚的居住氛圍,一度被人們冠以「西貴」的稱號。而就如古話所說,30年河東,30年河西。如今的西門,和其他幾個區域比起來,早已沒有當年的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