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日報全媒體消息,今天(7月21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南岸區文旅委獲悉,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已通過驗收。不久後,這裡將打造成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讓故宮博物院與重慶再續文化姻緣。
▲修繕後的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 通訊員 郭旭 攝
依託南濱路安達森洋行舊址打造的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是2020年南岸區在兩江四岸核心區實施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總建築面積2800餘平方米,現存單體建築8棟,其中文物保護建築4棟、優秀歷史建築1棟、傳統風貌建築3棟。
據了解,安達森洋行由瑞典商人安達森在19世紀末重慶開埠初期時修建。抗戰時期,3694箱來自故宮的文物冒著漫天硝煙來渝,秘密存放在長江南岸江邊的安達森洋行裡。抗戰期間,日軍飛機反覆轟炸重慶,每當天空出現飛機,洋行老闆安達森就會將瑞典國旗掛於屋頂以求安全,最終洋行倖免於被炸,藏於此地的故宮文物也毫髮無損。
為真實再現歷史記憶,科學保護遺址建築,2018年,故宮博物院與重慶市文化委、南岸區人民政府籤訂合作協議,三方計劃在渝依託安達森洋行舊址建設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展示故宮文物南遷歷史。2018年1月,安達森洋行舊址修繕工程啟動,經過兩年多的修繕,主體建築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安達森洋行舊址保留了老黃葛樹、老纜車等元素,使整個區域瀰漫著老重慶的味道。」修繕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設中用到的大量木構件和青磚,都是工作人員深入川渝等地收購而來的老物件,具有歷史厚重感。此外,修繕之後的建築,部分區域運用玻璃幕牆,體現出新舊對比與設計張力。
南岸區文管所工作人員介紹,安達森洋行舊址將引入多元故宮文化,除了故宮文物南遷紀念館外,還將打造數字故宮、故宮傳統文化教育、故宮文創等業態豐富的前沿文化陣地,讓歷史文化遺存融入現代城市生活,並結合獨特的巴渝風貌與山水景觀,營造一處全市矚目的高品質人文勝景。
重慶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迎昭 通訊員 李詩韻
原標題:安達森洋行舊址主體建築修繕工程通過驗收 故宮與重慶再續文化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