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第一土匪,擊敗俄軍,清朝都拿不住,張作霖殺他後便平步青雲

2020-12-08 WarOH協虎

文/商學野

在民國初期,國民政府對地方的控制有限,導致中國各地軍閥眾多,那時只要手上有兵就能裂土封疆,還有不少名號裡帶"王"字的一時梟雄。比如"青海王"馬步芳,"新疆王"盛世才,以及"東北王"張作霖,這幾位軍閥都是一方土皇帝,在民國內部統治著自己的"國中之國",軍政大權獨攬一身。

但是說起傳奇程度,土匪出身的張作霖一直碾壓其他軍閥,成為民國時期最熱門的話題人物。張作霖早年是當土匪的,這一點人盡皆知,但是後來他搖身一變成了"官軍",靠"剿匪"贏得了清朝的信任,開始走上稱霸一方的道路。

所謂時勢造英雄,清朝末年東北地區非常混亂,大量的關內移民從河北、山東、山西去關外"闖關東"。但不少移民因為缺乏求生手段,無奈之下落草為寇。

晚清朝廷行將就木,對東北的控制力大不如前,清軍對剿匪力不從心,導致東北的土匪問題愈演愈烈。正是這種現狀讓張作霖抓住了機會,以土匪身份接收招安成為清朝的軍官,還用一個著名悍匪的腦袋,踮起了自己的仕途。

張作霖殺的這個悍匪,就是被稱作"遼西巨匪"的杜立三。杜立三自稱"馬上皇帝",槍法如神,而且手下眾多,他曾經在日俄戰爭裡痛擊俄軍,在百姓裡很有威名。張作霖早年當土匪時和杜立三熟識,還曾想借杜立三之名壯大實力,但後來張作霖接受招安,跟杜立三分道揚鑣。

沒想到同為綠林英雄的杜張二人,再見面時卻要拔刀相向了。那麼,杜立三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傳奇人物,張作霖又為何非要殺他呢?

一、少年成名的悍匪

杜立三其人在歷史上留下的記載其實並不多,他的故事大多數是民間的傳說。他於1880年生於東北遼陽的杜家村,本名叫杜國清,小名叫"小立子"。杜立三祖籍天津,他的家庭就是標準的清末"闖關東"移民,是杜姓大家族舉族由關內搬遷而來。

在清末,東三省匪患嚴重,移民中有很多不法之徒佔山為王,劫掠老百姓,甚至連官府和清軍都不放在眼裡。杜立三的爸爸就是個綠林眾人,他名叫杜寶增,也是遼寧地區的悍匪。但是杜寶增的運氣不好,在一次搶劫後被人認出來,很快遭到通緝。清兵抓不住他就拷問他的家人,最後三弟杜寶興招供,杜寶增讓官府給抓住砍了頭。

父親死的那一年杜立三才16歲,他的族叔出賣杜寶增可不是為了替天行道,而是眼饞杜寶增的家產。杜寶增剛被處死,三叔杜寶興就佔了他的家產,還打算將杜立三的媽媽和姐姐賣掉,此舉激怒了年少的杜立三。

16歲的杜立三決定為父報仇,他找了幾個同夥,將族叔杜寶興和兒子綁架了起來,拉到了黃沙坨鎮殺了頭。這種替父報仇的行為非常有江湖氣,一下子讓杜立三在東北江湖上出了名。

杜立三公開殺了族叔,在當時是大罪,他也就沒有回頭路了。之後杜立三被官府通緝,他只好子承父業走上了當土匪的道路。杜立三中等個子,寬肩膀,紅臉龐,相貌威嚴,喜歡穿紫紅衣服。他槍法過人,隨身攜帶兩短一長三把火槍,騎射彈無虛發。

杜立三年紀雖小,但做事很兇殘,他找同夥有個規矩:凡是想跟自己上山做土匪的人,都要讓他"過槍"。

"過槍",就是讓新來的人頭頂一個雞蛋,站在幾十步外的位置,讓杜立三用手槍打。如果杜立三打碎了雞蛋,而"過槍"的人在這個過程裡也沒"露怯",就能加入土匪的行列。

能通過這種殘忍測試的,大多是亡命之徒。杜立三靠這個法子拉起了一支兇悍的隊伍,在遼西打家劫舍,甚至劃定了自己的勢力範圍,在地頭收租,收過路費,老百姓苦不堪言。

二、識時務者為俊傑

清末的東北,風雲人物很多,但最後被稱為"東北王"的只有張作霖,這其中自有原因。張作霖做土匪時候並不是東北第一號人物,他早年是土匪"董大虎"的手下,只是個不起眼的小角色。而根據張學良回憶,張作霖真正起家不是靠搶劫,而是做"保安隊",就是收錢幫村莊維護治安,抵禦土匪。

張作霖知道做土匪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後來接受了遼寧新民府的招安,當了清軍的"幫帶"。這在綠林好漢眼裡屬於"孬犢子",此舉曾讓東北的土匪們對張作霖很不滿。但張作霖能發跡,跟他圓滑的處世哲學相關。1900年代,日本人和俄國人都對東北很有興趣,日俄兩國在東北劃分勢力範圍,摩擦不斷,終於在1904年正式爆發了戰爭。

這時候東北的土匪們贏來了發財的機會,杜立三和張作霖兩人都在日俄戰爭中撈到了好處,發展了實力。

杜立三當時跟日本人站在一起,接受日本的武裝和資助。因為此時俄國人在遼河發展航運,搶了杜立三的地盤,他對此一直很不滿。所以杜立三和日本人一拍即合,日本人給錢給槍,杜立三就到處襲擊俄軍,外號叫"專打洋人"。

而張作霖則是左右逢源,誰給好處就幫誰,先給俄軍賣命,在看到俄國人不行之後,又跟著日本人打仗。當時張作霖治軍有方,在日俄戰爭打完之後晉升為清軍"統帶",這等於現代軍隊中的團長一職,算是中級軍官了。

而杜立三這時候依然不識時務,在日俄戰爭結束後還是打家劫舍,在遼西地區弄得民怨紛紛。

1906年,清朝在東北設立"東三省",徐世昌為首任東三省總督,總管遼寧,吉林,黑龍江三個省的軍務。徐世昌要解決的當務之急就是匪患,這時候作為"第一通緝犯"的杜立三就是他的眼中釘。

徐世昌要除掉杜立三,底下沒人敢接這個任務。因為後者在東北縱橫多年,是個極其狡猾的悍匪,官軍圍剿經常抓不到人,還經常被杜立三偷襲,損兵折將。

這時候徐世昌想起了同是土匪出身、為人精明強幹的張作霖。張作霖此時正為自己仕途而發愁,沒仗打就難立功,而他需要一塊做墊腳石來往上爬。

為此,徐世昌找到張作霖,張作霖非常開心,他知道杜立三的腦袋就是自己的墊腳石。

三、誘殺杜立三,張作霖設下鴻門宴

張作霖清楚,要殺杜立三的話,跟他硬碰硬是會吃苦頭的。杜立三在日俄戰爭中襲擊俄軍戰果頗豐,無論是他本人還是他手下的土匪,個個槍法如神,騎著馬在平原上來去如風。跟這種悍匪打硬仗不佔便宜,所以狡猾的張作霖決定來個智取。

當時,東三省總督徐世昌正在大規模招撫土匪,但杜立三依然我行我素,對徐世昌的招安令嗤之以鼻。張作霖想到的主意是用招降為誘餌,讓杜立三來赴宴,然後將其除掉。

張作霖馬上找了自己的拜把子兄弟張作相、張景惠、湯玉麟一起出陣,聯名邀請杜立三來赴宴,商討"招安大計"。但是杜立三為人十分狡猾,他想著張作霖現在飛黃騰達,突然對自己示好,背後可能有詐,所以一直不來。

張作霖無計可施,只好找了杜立三的叔叔杜泮林出面。他將杜泮林請到新民府,然後出示了徐世昌招安的命令,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杜泮林寫了一封信勸降杜立三。杜立三接到叔叔的信,看到叔叔說的非常誠懇,終於決定接受邀請參加宴會。

隨後,杜立三帶了十幾個貼身護衛來新民府赴宴,這些人都是殺人如麻的高手,杜立三覺得就算動手,自己也不會吃虧。但是沒想到張作霖居然只帶了兩個人來,這讓杜立三有點驚訝,於是他也就放鬆了警惕。席間張作霖和杜立三把酒言歡,張作霖給杜立三許下了美好的未來,有兵有權有地盤,還發軍餉。

杜立三聽了非常開心,他的手下也放開一起吃喝,整個宴席場面非常融洽。

酒過三巡之後,張作霖也基本取得了杜立三的信任,於是他便邀請杜立三去新民府大院商量招安的具體事宜。杜立三覺得張作霖很有誠意,而且兩方都喝的醉醺醺的,於是就跟著去了。但張作霖其實早在新民府大院裡埋伏了刀手,杜立三到了院子裡,立刻就被幾個人按在地上,直接砍了頭。

杜立三死後,張作霖連夜派500騎兵奔赴青麻坎的杜立三老巢,將剩餘的土匪剿滅,一代悍匪杜立三的山寨就這樣被擊垮,手下死的死逃的逃。

憑藉誘殺巨匪杜立三,張作霖得到徐世昌的賞識,晉升為奉天巡防營統領。誘殺杜立三是張作霖人生的轉折點,從這之後他一直平步青雲,直到最後成為了"東北王"。

參考資料:1、《讓洋人聞風喪膽的晚清第一巨匪》,佚名2、《張作霖擺"鴻門宴"》,王玉龍

相關焦點

  • 他18歲就成土匪老大,縱橫東北50多年不倒,日本人都拿他沒辦法
    依靠這三絕,他18歲就當上了威虎山的匪首,也正是依靠這三絕,他縱橫東北牡丹江50多年,歷經清朝末年,北洋軍閥,偽滿政府三個時期,被圍剿多次,都無人能撼動他的江湖地位,連日本人都對他沒辦法,根本就無計可施。座山雕這個老土匪,即使年過六旬仍能疾跑如飛,讓人稱異。他有一個鍛鍊身體的奇特方法,那就是和小土匪們,一起在雪地裡抓兔子!
  • 張作霖是如何一步步發展成「東北第一人」的?
    導讀:張作霖從一個小小的土匪因風雲際會逐漸走上東北王的寶座,可謂一代梟雄。我們客觀的說張作霖作為舊時代奉系軍閥的代表為一己之私參加軍閥混戰造成社會動蕩,黎民圖碳,著實不應該。但是他無論出於什麼目的能夠堅持民族氣節不向日本人出賣東北、滿蒙利益,這一點還是值得稱讚的。
  • 張作霖能稱霸東北少不了以下幾個拜把子兄弟,其中一個還是大土匪
    張作霖一、馬龍潭他是張作霖的拜把子認得大哥,背景也是十分深厚,在清朝還未滅時,他的父輩就是清朝的大將軍,而且不是名譽將軍是實權將軍,所以他的父輩給他創下了很大的家業連袁世凱都想拉攏他,因為他的影響力太大,袁世凱就想給他封爵,但他不屑。說到他與張作霖,張作霖還是小人物是就獲得了馬龍潭很多幫助。
  • 張作霖與土匪單挑時險喪命,張學良的回憶相當傳奇!
    張作霖與二哥就跑過去,捂住老太婆的嘴,不讓她喊。據說槍走了火,將老太婆打死了。張作霖與他二哥急忙翻牆逃跑,由於張作霖騎驢來的,坐在驢背上先跑了。而張作霖的二哥張作孚,跑不快,結果被抓住了。打死老太婆的是張作霖,所以張作孚沒有判死刑,判了10年有期徒刑。而張作霖,殺了人,就逃往了外地。 投身草莽與土匪單挑,差點喪命!
  • 張作霖一字不識,為什麼日本人怕他,他能做東北王?
    一面用剿匪得來的財物賄賂討好上司,一面加強隊伍的軍事訓練,以確保他的軍事武裝張作霖的隊伍駐紮在新民府時,和日本人發生了衝突,日本人殺了他倆個手下,張作霖知道後暴烈脾氣瞬間爆發,小日本竟敢欺我,立馬找到日本人強烈要求殺人償命。
  • 《威震東北張作霖》從出身草莽到「東北王」的傳奇一生
    最終,官府判定開槍殺人的是張作霖,對其進行懸賞通緝,而張作孚僅為從犯,被判處十年徒刑。張作霖殺了人,又被官府通緝,在老家就待不住了,只得跑到了鎮安縣(今遼寧黑山縣)母親王氏的娘家躲避。隨後,王氏也帶著張家另外兩個孩子趕來了。由於王氏的娘家也不寬裕,現在一下多了四張嘴,幾乎揭不開鍋了。眼見全家都快活不下去,張作霖一咬牙離開了家人,隻身去江湖上闖蕩。
  • 張作霖把盛京將軍的三姨太擄回家,三日後,張作霖搖身一變
    張作霖把盛京將軍的三姨太擄回家,三日後,張作霖搖身一變! 東北王張作霖早年算是個獸醫,一手給馬治病的功夫甚是了得,而馬匹作為當時主要的交通工具,是綠林好漢的標配,因此張作霖在土匪圈裡名聲鵲起,耳濡目染之下,他最後也成為了土匪。不過,張作霖當土匪只是權宜之計,他的理想抱負,絕不是攔路打劫。
  • 民國時期十大土匪,兩個女土匪上榜,東北王當之無愧第一!
    東北王張作霖:亂世梟雄,愛國抗日,亦匪亦官、亦邪亦正,獨霸東北,古今少有。綠林上將軍張宗昌:是個將才,妻妾成群,可惜品質惡劣,殘忍殺戮,吃喝色嫖賭五毒俱全,為害更烈。湘西巨匪姚大榜:三朝土匪,為匪50年,一個地地道道的職業土匪......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民國十大土匪的可悲結局盤點。
  • 黃金榮是他師侄,張作霖拜他為師,蔣中正是他徒孫,他到底是誰?
    他是清朝秀才出身,不光能夠識文斷字,而且武功也是極高,他在青幫是「元老」級的人物,以輩分論,黃金榮是他的師侄,而杜月笙、蔣中正只能算是他的徒孫,在1941年重慶的大街上,戴笠見了他都得執晚輩禮
  • 座山雕有「三絕」,張作霖和日本人都拿他沒轍,卻栽在娃娃兵手裡
    大名鼎鼎的土匪座山雕實在讓當時的人民軍隊頭疼不已,數次的抓捕到頭來也是一場空,他究竟有什麼樣的本事呢,他到底是誰,如此神秘?座山雕本名叫張樂山,座山雕是他的外號,他出生在清朝末年。張樂山是在東北地區的林子裡長大的,他跟著自己的表叔在森林裡伐木過活。
  • 「亂世梟雄」張作霖是怎麼擺脫「土匪頭子」的身份的?
    可惜張家賭博的惡習,並沒有因為父親的慘死而終結,年輕的張作霖還是重操了父親的舊業,頻繁出入賭場,好不容易好起來的經濟狀況,再次跌入深淵。年輕氣盛的張作霖因為一次賭博輸得氣急敗壞,又沒了翻本的賭資,一時間情緒失控,拿起刀扎在自己腿上,順勢割下了一塊肉,擲於賭桌要作為賭資,賭友們見狀大驚失色,以為遇到了亡命徒,趕忙把錢都還給了他,然後紛紛離席。
  • 從一個土匪馬賊到「東北王」,他為什麼能?
    他做過「土匪」、「馬賊」,一生「有奶便是娘」,投靠俄國、日本,效忠清朝、袁世凱、北洋政府,踩著無數人的屍骨向上爬,對長官、革命黨人、軍閥能拉則拉、能打則打,最後貴為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北洋政府的元首,因為不願向日本屈服,而終被日本人炸死。這是一個可圈可點的歷史人物。
  • 張作霖當年為了從土匪轉變為官兵,謀劃了一個圈套,不服不行
    張作霖當過木匠,賣過包子,當過貨郎。當貨郎期間,他認識了一個富戶的閨女,後來他娶此女為妻。不過,張作霖大概身上有濃重的父親基因,手裡有幾個錢之後,每次路過賭場,心裡都耐不住痒痒,總覺得這樣一分一分地攢錢太慢、太辛苦,想賭一把撈個大的。有一次,張作霖不僅把賣貨的錢輸了,連貨郎擔子都輸了。
  • 中國一超級「土匪」,外國人恨不得將其碎屍萬段,卻被中國人殺了!
    自1840年之後,清朝統治權利越來越微弱,原本昌盛繁華的國家漸漸陷入危機之中,國民生活也在緊張的局勢之中漸漸變得困難起來,「匪」就是在這種特殊的時代格局下漸漸蔓延開來。若是真認真細數這些近代歷史上的「土匪」,有一個人的名字不得不提——杜立三,活躍在東北地區。
  • 土匪「座山雕」的實力有多強?張作霖都拿他沒辦法
    在那個兵荒馬亂的時代,土匪滋生佔山為王的現象屢見不鮮。其中在東北威虎山就有一股土匪,其勢力絕不亞於正規軍部隊。這股土匪的總瓢把子就是被稱為「座山雕」的張樂山。延續了他父親的行當,繼續做起了土匪。由於他心狠,膽大,敢幹,後來隊伍越來越大。在當地土匪中頗有影響力,後來匪徒們都尊稱張樂山為「三爺」。
  • 張作霖的存在,對於當時的東北老百姓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張作霖)張作霖的確是個複雜的人物,他自相矛盾,同時又是個有好有壞的人物。為什麼這樣說?第一,張作霖統一東北,也導致中國四分五裂。在歷史上,張作霖最大的貢獻是統一了東北。在清朝的祖先居住的地方,或在清朝的「龍興地」,原來都是在東北。
  • 張作霖出身不高,為何偏偏他最後成了,威名天下的東北王
    張作霖當土匪時,曾把奉天將軍增祺的三姨太擄到山上,好好的伺候了幾天,等三姨太回去後,張作霖搖身一變有了個官家身份。張作霖的出身不高,但是偏偏就是他最後成為了威名天下的東北王,這一切的原因,實際上都是源於他會做事,善於見縫插針,最終成為了這樣的一代梟雄。小時候,張作霖的父親張有財是個賭徒,他經常去賭錢,每一次都會欠一屁股債,有一次,債主上門追債,張作霖的母親哪有錢啊,張作霖一看,自己想了個法子。
  • 張作霖當眾寫錯別字,中國人卻說他是「梟雄」,日本人則恨之入骨
    提起「東北王」張作霖,歷史上評價不一,有人說張作霖稱得上是近代版「曹操」,盛讚他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至今很多熟悉歷史的人都還以「梟雄」稱讚張作霖。還有一種評價,認為張作霖純屬「小人」,大字不識一籮筐,先靠「俄國」援助武器,再依附「日本」在東北的勢力來擴大自己的實力,最後還是因為不停「日本人」的話被炸死,也屬正常。
  • 身材矮小的張作霖在天津檢閱軍隊場景:氣場十足,滿臉霸氣
    張作霖出生貧苦,21歲時被生活所迫,成為綠林好漢。由於其有勇有謀,在混亂年月,很快名聲鶴起,並成為「東北王。」張作霖雖然身高只有1米62,但霸氣外露,很有氣質。張作霖童年時很好學,由於無錢讀書,常常到私塾的窗外偷偷聽課。
  • 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之後,他的七個拜把子的兄弟如何自處?
    那就是在1907年在東北的東北巴結義,裡面就有我們的「東北王」張作霖,他排在第七位。排在第一的是馬龍潭,往下依次分別是吳俊升、馮德麟、湯玉麟張景惠、孫烈臣、張作相。大家都應該知道東北王張作霖的死法吧!他是被日本人給暗算炸死了,那他其餘的七個結拜兄弟的結局又是怎麼樣的呢?老大馬龍潭,1857年出生於一個軍伍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