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2020-12-21 瀟湘晨報

流言:熊類都要冬眠,所以大熊貓也要冬眠

都說大熊貓跟熊是親戚,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所以大熊貓也需要冬眠。

真相解讀:

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受到很多人的喜愛,不管是在熊貓研究基地還是各地的動物園,只要有它們在的地方,都不缺粉絲朝拜圍觀。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很多人發現了一個問題:都說大熊貓跟熊是親戚,人家熊到了冬天都去冬眠了,為啥我們大熊貓還在照舊吃吃玩玩負責可愛?

冬眠 本就是「小動物」的習慣

首先需要說明一個問題:不是所有的熊都要冬眠。為了適應低溫天氣,大熊貓具有低代謝的能力,但確實沒有冬眠的習性。

有些動物如刺蝟、旱獺等恆溫動物為了應對嚴酷的自然環境,減少能量消耗,會放鬆對身體恆溫的調控,而將體溫、代謝速率、心率等都降低到很低的生理水平,進入一種長達幾個月的昏睡狀態,這就是冬眠;有些動物應對夏天的酷熱,也進入一種昏睡狀態,成為夏眠。還有一些動物如蝙蝠、蜂鳥等;在各個季節都會由於能量的不足而進入昏睡狀態,這種現象叫日蟄眠。

一般冬眠動物都是相對體型小的動物,大型動物很少採取冬眠的方式度過食物短缺的季節。

大型食肉動物的冬眠 其實是「冬睡」

大型食肉動物熊類的冬眠是一個有趣的現象。比如黑熊在冬眠時,不進食、不飲水、不排尿、不排便,體溫雖降低但降低幅度不大,大約會降到32-33℃,在受到幹擾時可以隨時醒來。更有趣的是,熊類還在冬眠期間撫育後代。有些學者認為熊類這種現象是食肉動物的冬睡現象,不是真正的冬眠。

據考證,大熊貓的出現距今已有800萬年的歷史了,在第四紀約一萬多年前的最後冰期的壓力下,曾經與其同期鼎盛的「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的大多數成員都已絕滅了,所以大熊貓又有「活化石」之稱。

大熊貓在系統分類上屬於食肉目熊科動物,但其食性已高度特化為以竹子為食。從解剖學特徵看,大熊貓的消化道基本還是食肉動物的形態結構,但為了適應以竹為食的習性,也發生了一些相應改變,特別是腸道微生物的改變,可以幫助它們消化分解纖維素,但消化道的總體結構上與食肉類動物或雜食類動物相類似,如腸道相對較短,結構簡單,沒有盲腸等。

大量進食低代謝 幫大熊貓安然過冬

大熊貓的消化生理學也很特殊:雖然它們的主食是竹子,但由於消化道結構功能等原因,對竹子的利用效率很低。據報導大熊貓對竹子的消化效率僅為17%。同時食物在消化道內的停留時間相對較短,只有約8-9小時,所以大熊貓每天的食量很大,據相關研究表面,一隻大熊貓每天大概會取食竹子10-20千克。

大量進食、食物快速通過消化道、藉助腸道微生物的幫助,是大熊貓獲得能量和營養的一種策略。與此同時,大熊貓還有維持低代謝水平的能力,這樣一來,它們維持自身生存和日常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也相應減少。大熊貓在野外的活動水平很低,這一特點在動物園我們也能看得出來,大熊貓的行動總是很遲緩,懶洋洋的樣子也增加了它們的可愛值。在形態學上,大熊貓的一些能量消耗器官如大腦、肝臟和腎臟等也趨於縮小。

需要不斷進食,對能量的需求和損耗偏低,這些大熊貓長期進化的生存策略,決定了它們不需要冬眠也可以安全度過冬季。

【來源:科學闢謠平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熊類冬眠,那北極熊也會冬眠嗎?你可能想不到它是清醒的冬眠
    這些會冬眠的動物一般都是體型比較小的,而且冬眠的時候進入一種身體接近麻痺的狀態,深度睡眠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大大降低。而熊類,我們知道體型很大,其中北極熊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但是它們在冬季也會冬眠。
  • 動物為什麼要冬眠?
    小鳥、小松鼠等動物都不見了。湖裡的魚也看不見了,烏龜也不知道躲到哪裡去了。這些動物都去哪兒了呢?如果你開動一下腦筋,你就會知道,它們肯定是嫌棄冬天太冷了。畢竟動物們沒有錢買衣服,也沒有裝著暖氣的屋子呀。它們只有靠自己的皮毛還有簡陋的巢穴才能取暖。那麼,這些動物到底是走了,還是躲到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去了呢?其實動物們也有各種各樣的過冬方法。
  • 變溫動物為什麼會冬眠
    冬眠可以說是一類動物的習性,記得小時候問家裡的長輩,動物為什麼會冬眠,得到的回答是」它們沒有足夠的食物度過寒冷的冬天,就找個地方躲起來睡覺啦」。那麼真的是這樣嗎?其實,還真就是這樣,動物在寒冷天氣來臨時因無法維持正常活動所需的恆定體溫,只好找個地方躲起來冬眠以使自己能夠度過整個寒冷的冬季。或者說是冬季在生活的區域裡找不到足夠維持自身生存所需的食物,所以也只能藉助冬眠這項技能來減慢新陳代謝從而降低能量消耗。以度過食物匱乏的冬季。
  • 北歐瑞典遭遇暖冬 棕熊推遲冬眠面臨「缺糧」困境
    瑞典的棕熊受到氣候影響,至今不肯冬眠。科學家們對暖冬的現象表示擔憂,他們說,全球氣候變暖可能會在較長時期內影響動物的生存方式。 推遲冬眠 「我們有3至4只熊還沒開始冬眠。目前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地面還沒結冰,所以它們還醒著,」瑞典科爾瑪登旅行公園園長倫納茨·松登12日對法新社記者說。 科爾瑪登旅行公園位於斯德哥爾摩市以南約150公裡,那裡是10只棕熊的家。
  • 熊類戰鬥力排名,誰才是真正的王者
    前幾日看見幾篇文章敘述,大熊貓居然是熊類的王者。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它的戰鬥力,但是碰見下面前六,這幾種熊類,它還得卑躬屈膝的叫一聲哥哥。其實動物界的爭鬥沒有人類那麼複雜,往往體型、運動體能就能決定勝負。下面我們就將熊類的6屬9種進行排名(均以雄性為例)。
  • 冬天來,家裡養的烏龜要冬眠嗎?
    野外烏龜冬天必須冬眠無疑,但是我們人工飼養除了冬眠之外還有就是加溫過冬,就是認為增加水的溫度,使溫度高於烏龜冬眠的溫度,這樣烏龜就不會冬眠,由於烏龜不冬眠那麼就會有能量消耗,所以就需要投料了。家裡飼養寵物龜,如果龜冬眠可以選擇幾種方式:淺水,細沙或者椰土。
  • 大熊貓會冬眠嗎 森林驛站1月11日題目答案公布
    森林驛站1月11日的問題就是大熊貓會冬眠嗎?可能還有好多小夥伴們都還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帶來了正確答案相關介紹啦!  森林驛站1月11日題目答案  問題:大熊貓會冬眠嗎?  不會;會;看氣溫而定  答案:不會  知道答案之後就趕緊去答題吧!
  • 北極熊是北方唯一不冬眠的熊類。它們是世界上最大的熊
    在荒涼的北極圈附近,一樣生活著很多野生動物,它們為白茫茫的大地帶來了生機,但卻並不多彩,因為它們大多都是白色的。今天開是為大家介紹生活在北極的四種顏色雪白的精靈,北極兔、北極狐、北極狼和北極熊!
  • 大塊頭的大熊貓,生下的寶寶為何卻如此迷你?
    研究表明,大熊貓的受精卵延遲著床,且在1個月內完成發育,導致出生時骨骼發育不完全。 一種觀點認為,某些熊類出生時體重過低與這種動物的冬眠期和懷孕期相重疊有關。該理論的研究者承認,雖然不是所有的熊(包括熊貓)都會冬眠,但產下體重較輕嬰兒這一特徵是被「鎖定」在熊類譜系中的,那些不冬眠的熊類也沒法進化出更大的熊寶寶。
  • 四川是我國大熊貓基地,問題來了:為啥大熊貓幼崽只有丁點大呢?
    大家在四川大熊貓基地看到大熊貓寶寶時有沒有疑問:為什麼大熊貓寶寶只要定點大呢?大熊貓寶寶出生時非常小,而且發育不發達。沒有人知道原因,而主要的理論知識被證明是錯誤的。有些研究人員猜測這種「怪胎」與冬眠存在著關係:在某一時刻,熊縮短它們的懷孕期,避免在它們冬眠時孕育幼崽,這種本性存在於每一個熊科亞種之間,甚至是不冬眠的熊貓也有。但是這種理論存在著很大的漏洞,一篇新論文的作者發現,即使對熊來說,熊貓在出生時特別弱小和欠發育。至於其它熊類,包括那些冬眠的熊,在出生時就擁有著強健成熟的骨架。
  • 不知你養的烏龜能否冬眠及怎樣冬眠?詳解各種烏龜冬眠方法優缺點
    烏龜可以說是生活中最常見的寵物之一了,很多朋友家裡都養有小烏龜。到了金秋十月,也基本到了一年中烏龜冬眠的季節了。很多朋友都會問,我養的小烏龜,究竟能不能冬眠呢?它們又要怎麼冬眠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如何判斷一隻烏龜能否冬眠,以及烏龜冬眠方法的問題。注意文中所提烏龜,均為需要冬眠的烏龜,非熱帶龜。
  • 未解之謎:動物為什麼要冬眠?是因為生物鐘嗎?
    如果說春天是萬物復甦,百花齊放的季節,那麼冬天就是許多動物爭先恐後進入冬眠的季節。很多動物在冬天會進入冬眠狀態,冬眠時幾乎不需要攝入能量,熱量散失也會降低到最小。那麼你知道,為什麼動物要進行冬眠嗎?哪些動物會進行冬眠?什麼時候進入冬眠狀態?
  • 龜龜馬上就要冬眠了,我們要準備點啥?有哪些要注意的問題呢?
    一、冬眠環境的選擇大家都知道,冬眠期間,龜龜反覆醒來是非常消耗體力的。極易導致龜龜損耗過大而無法扛過漫長的冬眠。因此,龜龜冬眠期間對於其所處環境的選擇就尤為重要。自然界的龜龜冬眠,都是躲在陰暗處或者泥裡睡大覺的,所以遵循自然界規律,正常曬背就好。除了冬眠期間龜龜不能曬太陽的問題, 避光還包括冬眠容器和介質的透光性。如果是泥水冬眠、椰土冬眠一類,容器是否透光就問題不大。因為冬眠介質本身是不透光的。而如果是淺水冬眠,則建議選擇不透光的容器,同時給容器加上不透光的蓋子,留縫隙透氣即可。
  • 熊貓兄弟闖海南兩周年:每天住豪華別墅吹空調,它們需要冬眠嗎?
    不僅是剛遷居海口的時候當地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每年的11月,動植物園都要舉辦相應的活動,紀念這熊貓兄弟登島的周年慶,今年剛好是到了兩周年的日子。很多喜歡大熊貓的朋友也會專程來看望這兩兄弟在這個新家的生活。當然了,這豪華「別墅」住得自然沒得說,每天吹著空調,吃了睡醒了吃,時不時還到院子裡曬曬太陽活動活動,過得可滋潤了。
  • 沒有人知道大熊貓寶寶出生的時候為什麼那麼小
    大熊貓寶寶生下來就很小,而且發育也不發達,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而且主要的理論也被證明是錯誤的。根據一篇剛剛發表在《解剖學雜誌》上的論文所稱,食肉動物——包括所有的熊、狗、貓、浣熊、黃鼠狼和海豹等哺乳動物,在其他物種中一般都偏小型、虛弱、無毛和失明。
  • 因吃不到新鮮竹子,將提前被送回國,大熊貓最早為何要吃竹子呢
    甚至有些小朋友會問大熊貓這麼弱,是怎麼躲過野獸攻擊的呢?其實,並不是因為大熊貓弱小躲著野獸,而是因為沒有野獸去攻擊它們,所以才慢慢進化成了現在的樣子。眾所周知大熊貓的祖先是始熊貓,這是一種以肉食為主的最早的熊貓,800萬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的它們,爪子和牙齒都足夠鋒利,可以撕開獵物的皮毛。
  • 英媒:史上最暖冬季,令世界各地的熊提前結束冬眠
    參考消息網3月9日報導英媒稱,在人類歷史上最暖和冬季之一過後,世界各地的熊提前一個多月結束了冬眠。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3月6日報導,莫斯科動物園執行長斯韋特蘭娜·阿庫洛娃宣布,該動物園正在為圈養的兩頭喜馬拉雅熊結束冬眠做準備。它們將比工作人員原本預計的4月這一時間窗口提前一個多月結束冬眠。報導稱,動物園工作人員2月開始24小時監控它們,發現它們比通常活躍很多,表明它們已經做好了結束全面冬眠的準備。
  • 哪些動物會冬眠 什麼動物會冬眠
    寒冷的冬季來臨,人們會早早的提前購買好衣服來禦寒,而有些動物則是需要進行冬眠的。那麼,哪些動物需要冬眠呢?  1、蛇:蛇是集體冬眠的,它們互相摟抱在一起,一起冬眠,春天再醒來那樣可以取暖,提高溫度。如果單獨過冬會凍死的,它和青蛙一樣也是變溫動物,聚在一起可以減少死亡率。
  • 讓夢冬眠,冬眠年少的陳坤周迅,冬眠我們像霧像雨又像風的少年夢
    大家好,這裡是「山嵐娛樂」,我是小編嵐山,上期我們在歌聲中回憶了郭靖&黃蓉愛情與武俠相交織的歲月,今天小嵐要聽的歌也是一部老電視的主題曲,而且這部電視大腕明星雲集,是不可多得的國產劇。今生的愛走遠,讓來世痛提前,誰丟失了時間,讓夢冬眠。《讓夢冬眠》是孫楠與艾雨演唱的歌曲。2000年收錄於孫楠專輯《第一楠主角》, 也是電視劇《像霧像雨又像風》的片尾曲。《像霧像雨又像風》是一部由趙寶剛導演執導,由陳坤、羅海瓊、周迅、陸毅等聯袂主演的一部悽美愛情故事題材電視劇。
  • 人類為什麼不冬眠?
    大多數冬眠的動物體型都很小,當天氣變冷時,它們就無法覓食到足夠的食物來維持正常的代謝,冬眠是為了在食物很少的情況下能生存下來。食物會為生存所需的所有的代謝過程提供著「燃料」。為什麼動物要冬眠冬眠和遷徙都是動物應對嚴冬的適應策略。冬季寒冷的溫度和有限的陽光對植物生長很不利,而植物是食物鏈中的主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