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藥神》觸動普通觀眾什麼了?

2020-12-19 娜姐本尊

毫無預兆,也可能是我平日對娛樂新聞關注太少,《我不是藥神》在暑期檔橫空出世,而且剛一上線就勢不可擋,好評如潮,口碑炸裂,豆瓣評分高達9分。到底是什麼成就了這部現象級的影片?是什麼引發了普通觀眾的共鳴?又有哪些內容觸動了觀眾的神經?

有勇氣直面社會問題

不要以為徐崢主演就是喜劇,總體來說,這是一部有點沉重的現實題材電影。

影片講述的是,徐崢扮演的無權、無勢、無錢、婚姻失敗、社會最底層、油膩男、loser程勇,迫於生計,鋌而走險,幫助白血病人從印度走私仿製藥品的故事。

從無奈之舉,到藉機發跡,為逃避罪責而金盆洗手,再到情義為重重操舊業,鋃鐺入獄,提前釋放。圍繞這一故事發展脈胳,個體、群體、社會三條主線三個層面的故事交織著鋪陳開來,程勇大起大落的人生和心路歷程、貧困白血病人群體讓人無限同情的命運、現實和矛盾推進的醫療改革的路徑,任意一條,都能緊緊糾住觀眾的心。

看病難看病貴是現實困境,記憶中,好像沒有電影涉足過此類題材,《我不是藥神》倒是大大方方不遮不掩地提及,這份勇氣和擔當首先值得點讚。醫療資源稀缺和配置不均衡的結果是,很多人對看病難都有切身體會,對任何一個普通家庭而言,如果有人患上大病,說是滅頂之災也不為過,因病返貧、人財兩空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這樣一部透著濃濃社會責任感的電影,不僅直面了問題,而且還讓人看到苦難中的良知,暗夜裡的希望,也難怪觀眾會買帳。

小人物命運命運多舛

影片的敘述,從一個一個小人物切入,故事性更強,也更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黃毛」「劉思慧的女兒」「劉牧師」,都非常不幸的患上了白血病,他們不僅遭受著病痛的折磨,還無法支付高昂的進口藥費,他們無奈無力無聲掙扎,想要繼續活下去卻萬般艱難,或者說堪稱奢望。

走進影院的觀眾、在豆瓣上評分和點評的觀眾,多是城市裡的幸福一代,年紀輕輕受過良好的教育,心地單純而善良,從小在家人的呵護下長大,不知生活「不能承受之重」是為何物。看到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病患所遭受的苦難,他們不能不為之動容,竟然,在他們無憂無慮地生活的每一天,在某些不知名的角落,有一群人那樣痛苦和絕望地在與命運抗爭。

另外,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他們可能也會問自己一個問題——萬一,假設,自己遇此困境是否有能力應對?雖外表光鮮,但大多數人也是普通家庭背景,收入水平或許還拉低著當地平均工資水平,作為個體,拿什麼與命運抗爭?拿什麼給家人保障?

散場了,很多觀眾沒有動,我也沒有動,就那樣靜靜地坐著,看著巨幕上超長的字幕在一屏一屏滾動,心裡隱隱地焦慮和不安。

拷問良心和良知

其實,大多數人都是被社會推著向前走的小角色,遇到大的社會問題,一般無能為力,畢竟改變世界的夢想只有少數精英才可以辦到。然而,人人心中都藏著一個英雄夢,一旦,一個普通人想用一己之力做些「不自量力」的事情,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

程勇就是這樣一個小角色,他扛起了他扛不動、也本不該他一個人扛的責任,5年有期徒刑的代價讓人痛惜。當然,也正因於此,程勇這個人物性格更加豐滿了,他是有良知的,他也知道法律的底線,他也經歷過掙扎,他也放棄過,最後他還是選擇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黃毛」死後,他撕心裂肺地喊,「他才20歲,他想活下去,他有什麼罪?」「他有什麼罪?」這樣的畫面足以刺痛、震撼每一位觀眾的心靈。很多時候,很多人,也會遇到這樣的兩難選擇和無力改變的結局,但是又有多少人能有勇氣堅持?

讓人欣慰的是,影片不僅揭示出了社會問題,最後還是留給了觀眾莫大的希望與正能量。

騙子「張教授」惟利是圖,在假藥市場縱橫多年,竟然被程勇感化,被捕後,守口如瓶沒有交代出程勇;前小舅子放下個人恩怨,在得知真相後,拒絕繼續辦理此案,名為「能力有限」,實則「心太軟下不了手」;醫改推進,「格列寧」藥列入醫保目錄,買不起高價藥的問題得以解決。

程勇個人雖然卑微,但做的事情卻頂天立地,非常人能及,「明月出海底,一朝開光耀」,他的光芒散發著溫暖,撫慰著芸芸眾生,或許,這也是此片被廣泛接受的原因。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片頭印度歌曲叫什麼 我不是藥神片頭曲歌名
    我不是藥神片頭印度歌曲叫什麼 我不是藥神片頭曲歌名時間:2018-07-07 17:4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不是藥神片頭印度歌曲叫什麼 我不是藥神片頭曲歌名 《我不是藥神》的片頭曲大家都覺得在哪裡聽過,但是並不知道片頭曲的歌名叫什麼。
  •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時間:2018-07-07 19:5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不是藥神》自來水是什麼梗什麼意思? 我不是藥神自來水了解一下 電影圈延期上映成為某些片子逃檔,躲避熱門好片擠壓的好辦法。
  • 《我不是藥神》火熱上映 龔蓓苾驚鴻一瞥驚豔觀眾
    由寧浩監製、文牧野執導,徐崢、王傳君、周一圍、譚卓、章宇、楊新鳴主演,龔蓓苾、李乃文特別出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已於7月5日在全國公映。該片點映期間,評分高達9.7分,大V100%推薦,昨日首映總票房更突破3億。
  • 《我不是藥神》從市井小販到普度眾生的偉大扭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來給大家說一下這一部在暑期檔上映的經典的影片《我不是藥神》,這部影片在暑期可謂是斬獲了一大批票房,雖然這是一部喜劇影片,但小編卻因此多次落淚,影片中的主角是由一個唯利是圖的賣印度神油的小販轉變成一個救人性命的藥神的,這個過程,讓觀眾的內心激起了一層又一層的漣漪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從景別的角度來說,「近取其質,遠取其勢」,攝影機鏡頭代替了觀眾的眼睛,而攝影機與被攝主體之間距離的遠近也就限定了觀眾與被攝主體之間的空間情感關係。電影《我不是藥神》中的景別大部分為中景、近景和特寫。一般來說,中景用於交代人物間的關係,表現人物的形體動作和行為動機;而近景和特寫鏡頭則展現人物的面部表情,刻畫人物性格以及描繪人物心理。
  • 《我不是藥神》8.9日北美上映 爛番茄指數新鮮,外網評價超高
    哈嘍大家好啊,我是小夢淇,還記得去年中國電影史令你印象最深刻的電影是什麼嗎?我相信大部分觀眾都會想到這部電影。好的電影就應該透過現實反映本質,題材來自於現實並回報於現實,正能量的電影總能給你帶來一些觸動。
  • 《我不是藥神》是給國產電影觀眾的珍珠翡翠白玉湯
    《我不是藥神》裡有很多印象深刻的情節,這裡隨便拎一個出來,比如呂受益骨穿的情節,我想大部分都會覺得看起來很痛,畢竟叫的那麼慘。不過家人和親密的人的確可以給你很多力量,因為自己擔著太累了,不哭幾場都不知道什麼是無奈,當然家人和親密的人也會是你心裡沉重的負擔,所以呂受益在劇裡自殺的心情很能理解,還有什麼比這更絕望呢,這裡有個很好的慄子,就是想到《三個廣告牌》的警察。
  • 我不是藥神(一):口罩、橘子與溼婆神
    因為快醫工作性質的緣故,快醫君對於《我不是藥神》這部作品或許有著稍微深入的體悟;因為同樣是醫療相關題材,快醫君公司組織全體員工,包場觀看。這是部催淚的電影,但不煽情,有的同事觀影中流淚情不自已,觀後討論起來,與其說感動,不如說是觸動。
  • 《我不是藥神》原型再出動!從印度買三千口罩,騎三輪車支援回國
    許多網友得知後深受感動,不由得感慨:「你就是藥神。」在「藥神」的美譽背後,是千萬個被陸勇拯救的白血病患者家庭。我不是藥神上映之前,電影《我不是藥神》改過很多次名字。叫過《生命之路》,也叫過《印度藥神》。
  • 《我不是藥神》首日票房破三億 現實主義電影爆款誕生?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黃岸  平民英雄故事令人感動  《我不是藥神》是寧浩、徐崢五度聯手、再度進駐暑期檔的重磅作品。影片圍繞一個「藥販子」的經歷展開,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人物的成長故事,同時也加入了深刻的現實意義。
  • 從《我不是藥神》到達飛雲貸:一場普惠醫療與普惠金融的相遇
    「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當徐崢喊出這句話時,觀眾再也抑制不住情緒,在幽暗的影院中共情流淚。最近,這部賺足觀眾眼淚的電影《我不是藥神》席捲暑期檔,截止7月8日19:00票房正式破13億     「他才二十歲,他只是想要活著,犯了什麼罪?
  • 《我不是藥神》票房破億,電影情節觸動人心,新人演技秒殺大腕!
    最近反響一直很大的電影《我不是藥神》票房在短時間內已經破了30億,劇情細膩感人,環環緊扣,觸動心弦,讓人忍不住淚流,很有正義感的一部片子,最讓人悲傷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這幾個字。網友稱裡面王傳君的演技是真的很好,眉梢眼角都是戲,印象最深的是徐崢去醫院看他,看到徐崢以後沒有歇斯底裡的指責,也沒有冷冷以對,簡單一句,吃橘子伐,他對這個角色的理解是真的很好,不像黃毛那麼義憤填膺,他的眼裡,徐崢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他看的很清楚,想的很明白,傳君在醫院做清創的哭喊聲,真是讓很多觀眾如坐針氈
  • 《我不是藥神》裡神像那段是什麼意思?
    我認為其作用有三點:1.呼應電影主題。「我不是藥神」有一個「神」字,我們知道,除了慢粒性白血病病人和病人家屬以外的人,包括主人公自己,都沒有覺得自己是什麼「藥神」。我們都知道《我不是藥神》這是一部取自現實題材改編的電影,宗教元素在電影中的穿插不僅僅是填充完善情節使故事連貫的作用,也可以作為一種側面襯託的手法,甚至是升華主題的點睛之筆。在這個片中,「神」可以呼應了幾個概念,那就是片中的「人性」和「生命的希望」,將電影升華到一種神化的、理想主義的高度。
  • 《我不是藥神》將在日本上映,日版海報藏玄機,主創名字被刪掉
    3月12日,電影《我不是藥神》發布日本版海報,確定將於5月1日起在日本上映。海報中手上夾著香菸的徐崢穩坐C位,他的下面居中大字打著片名,這裡要表揚一下,這次日本發行方沒有給片名添油加醋,規規矩矩地寫著《不是藥神》,這裡倒不是故意把「我」字刪掉,而是按照日語的書寫習慣,一般都是把「我」字省略了,所以沒毛病。其他還有幾個細節,右下角寫的是「震驚醫療界真實事件,500億日元票房,講述社會生活題材!」
  • 透過電影《我不是藥神》,叩問人心的救命藥
    說起最近熱映的電影當屬《我不是藥神》了,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元人民幣,截止到11日上午,《我不是藥神》票房已經達到了17.53億元人民幣,據筆者估計票房還會不斷上漲,預計會達到24億元左右。由《我不是藥神》帶來的連鎖效應,從而引發了一系列的話題。
  • 滿世界都在熱炒《我不是藥神》,我就來點兒冷知識吧
    作為一個現象級的電影,有關《我不是藥神》的文章已經鋪天蓋地。「銜娛翻生」還能說點什麼呢?有關片名曾用名:《生命之路》《印度藥商》《印度藥神》《中國藥神》《我不是藥神》《生命之路》顯然太平,又空,《印度藥商》有點讓人不知所謂,《印度藥神》初看片名容易誤會成鬧劇,看後容易理解成過度褒揚印度盜版藥,《中國藥神》顯然對原型陸勇的行為有刻意封神之意,《
  • 《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只能看一部的話 你會選哪一部
    《我不是藥神》和《動物世界》而最近,國產電影令不少影迷們改觀,原因就是《動物世界》和《我不是藥神》的上映。但是在《動物世界》上映幾天後,《我不是藥神》上映了。這部打著徐崢的標杆的電影,大家先入為主地覺得,這應該又是一部像《港囧》、《泰囧》這樣的搞笑片。但是這部影片卻用喜劇的魅力將觀眾吸引進影院之後,殘忍地撕掉了喜劇的外殼,而向大家展示了什麼是現實。
  • 什麼題材的電影才會受普通觀眾喜歡呢
    什麼題材的電影才會收到普通觀眾喜愛呢?我想導演編劇都搞錯了,不是越複雜越好,而是越簡單越好,畢竟都不是影評人,看不懂耶不需要看懂那些電影。我認為我們普通觀眾比較喜歡以下幾類電影。寫實的電影寫實的電影總能觸動觀眾的心。這些電影沒有大場面,但真實的故事仍然直接打動著人們的心。像《天註定》這樣的電影講述幾個城市小人物生存的現實與無奈非常寫實的一部作。它會讓觀眾感受到一些平凡的溫暖,收穫一種平凡的觸摸。
  • 《我不是酒神》:看到宋曉峰一本正經的演戲,觀眾此刻想吟詩一首
    觀眾們的評分更是高達8分以上,可見觀眾們對這部《我不是酒神》是非常認可的。02《我不是酒神》《我不是酒神》這部電影的名字和《我不是藥神》僅有一字之差,但是兩個作品完全是不一樣的含義。《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是事件改編的,講述了一個普通人引發的一系列的感人故事。《我不是酒神》則不同,雖然看似虛構,但是在生活中這樣的事情卻是比《我不是藥神》這件事發生的還要多,講述了一種形成很久的「酒桌文化」。
  • 揭秘《我不是藥神》美術幕後!(設計稿分享)
    代表作:《我不是藥神》、《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左耳》《誤殺》《嫌疑人X的獻身》等。 電影的視聽語言是通過模擬人的視聽感知經驗,傳達超越普通生活的感受體驗。空間作為電影視聽語言中重要的一種手段,承擔著無法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