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部《天空之鏡——玻利維亞烏尤尼鹽原》的紀錄片可謂打開了烏尤尼的亞洲市場,片中介紹「天空之鏡」的純淨畫面讓所有看過的人都深深中毒,也令更多旅行者開始對玻利維亞這片土地產生了濃厚興趣。
玻利維亞位於南美洲中部,東北與巴西交界,東南毗鄰巴拉圭,南鄰阿根廷,西南鄰智利,西接秘魯。國土面積109.85萬平方公裡,人口1039萬。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主要民族語言有艾馬拉語和克丘亞語,多數居民信奉天主教。比較特別的是,玻利維亞擁有2個首都:拉巴斯和蘇克雷。拉巴斯是玻利維亞政府和議會所在地,蘇克雷作為法定首都是最高法院的所在地。玻利維亞不僅是南美洲印第安文化和傳統保留最完好的國家之一,其多樣且獨特的自然風光更是吸引了全世界的旅行者。安第斯山脈貫穿中部和西部,廣袤的高原風景迷人,這裡平均海拔約4000米,最高峰伊宜馬尼峰海拔6462米,位居南美高峰第20位。
對旅行者來說,來玻利維亞旅行無疑是一場尋找印加古文明的探險,一次奔向最原始自然環境的回歸,一種與繁華浮躁臨時隔絕的奇妙體驗。資料顯示,自公元13世紀起,玻利維亞一度是印加帝國的一部分。傳說印加帝國的創始人曼科·卡帕克其實是「玻利維亞人」,他從的的喀喀湖深處走來,這個湖泊為秘魯和玻利維亞兩國共有。但是關於印加王的歷史和傳說非常混亂,究竟如何,怕是歷史學家也說不清道不明。1538年,玻利維亞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因毗鄰西班牙殖民南美的大本營秘魯,一度被稱為「上秘魯」。西班牙殖民者在這裡大肆開採銀礦,17世紀初玻利維亞成為世界最大的銀礦產地。
到1825年獨立戰爭勝利後,玻利維亞結束了殖民時代。為紀念委內瑞拉解放者玻利瓦爾,曾將國名改為「玻利瓦爾共和國」。建國後,軍變政變頻繁,局勢長期動蕩。1879年,因搶奪硝石礦藏,玻利維亞聯合秘魯與智利開戰並以戰敗告終,丟失了唯一的出海口岸安託法加斯塔港,自此變為內陸國。2005年當選的總統埃沃·莫拉萊斯可謂南美左翼鐵桿,幾度連任,執政至今。目前,玻利維亞政局總體穩定,常年接待世界各地旅行者,可放心前往。
玻利維亞印第安人口佔到總人口的一半,他們至今延續著古老的生活習慣,信奉大地之母。他們不太會講西班牙語,只會說古老的克丘亞語或艾馬拉語,不愛與外界接觸,防範心強。其餘一半人口是西方殖民者的後裔,多數信奉天主教,生活習慣與多數西語國家相似,慢節奏是一切的主題。在諸如拉巴斯等大城市,受旅遊業發展影響,開放程度相對較高,多數居民也比較熱心,很樂意幫助旅行者解答一些簡單實際的問題。
「天空之鏡」是來玻利維亞必需的「打卡」之地。烏尤尼鹽湖每年12月至次年2月雨季期間,鹽層表面積水在無風情況下會形成視覺震撼的鏡面效果,360°的範圍內天地界限模糊,「天空之鏡」由此得名。來這裡旱季雨季都有風景可看,雨季觀純粹的天空之鏡,旱季看壯觀的六邊形鹽塊組成的浩瀚鹽田。
此外,旅行者們還可以在印加聖湖放空思緒。的的喀喀湖位於玻利維亞和秘魯交界處,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可通航的淡水湖泊。在著名的印加帝國時代,的的喀喀湖承載著重要的宗教文化意義。相傳,具有神秘色彩的首領曼科·卡帕克正是從如今位於玻利維亞境內的的喀喀湖中的太陽島上走來,創建了印加帝國。
和頭頂黑色帽子、身挎裝有古柯葉的巫醫擦身而過,是不是覺得有一股神秘和詭異的氣氛撲面而至。喜歡神秘氣息的旅行者們,可以來玻利維亞熱鬧的女巫市場。這裡是拉巴斯最與眾不同的一條街道。沿途無數小店除售賣如羊駝毛製品等較為大眾化的玻利維亞本土特色紀念品外,更多擺放著艾馬拉文化中的護身符、吉祥物和各類草藥。這裡是玻利維亞一個極富神秘色彩的地方,街頭儘是算命佔卜之人。
說到飲食,玻利維亞飲食融合了西班牙和本土印第安特色,不同區域的特色菜餚豐富多樣。作為高原國家,玻利維亞飲食繼承了安第斯飲食的傳統,土豆、玉米、紅薯、雞肉、豚鼠肉、羊駝肉、羊肉和牛肉構成了當地飲食金字塔的基礎。除了當地最具特色的羊駝肉之外,牛肉和雞肉在玻利維亞飲食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玻利維亞的特色糧食是南美藜麥,俗稱高原小米。這種生長在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原作物已有五千多年的種植歷史,蛋白質含量豐富,被印加人視為「糧食之母」。2013年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南美藜麥是唯一一種單體植物即可滿足人體基本營養需求的食物,是完美的「全營養食品」,並將其列為全球十大健康營養食品之一。當地常用藜麥搭配雞肉和蔬菜做湯,例如小米雞湯,味道清淡鮮美,是高海拔地區緩解疲勞、補充營養和能量的首選。需要注意的是,當地人午餐通常在13:00,晚餐在19:30以後。高檔餐廳或旅遊餐廳的菜單通常都是西班牙語和英語對照。小費方面並沒有硬性要求,如在高檔餐廳用餐,結帳時請留意帳單上是否已收取10%的服務費,如果已收那就沒必要二次付費;反之,可酌情給予5%-10%的小費。而在一般餐廳用餐,基本不需要給小費。
■TIPS
旅行季節
玻利維亞有四季之分,但並不明顯。一般來說,高原地區春季(9、10月)和夏季(11月-次年3月)為雨季,氣溫高(平均最高氣溫25℃,最低氣溫6℃)、降水和陰天較多;秋季(4、5月)和冬季(6月-8月)為旱季,氣溫低(平均最高氣溫20℃,最低氣溫3℃,夜間最低氣溫可達零下3℃)、降水少、晴天較多。以聖克魯斯為代表的平原地區因緯度較低,且靠近熱帶雨林,全年氣溫較高(平均30℃),降水較多,屬亞熱帶氣候。
玻利維亞全年都適合前往旅行。每年12月至次年3月為旅遊旺季,特別是每年1月烏尤尼「天空之鏡」的最佳觀賞期。6月至8月為旅遊淡季,期間低溫大風,戶外條件較為艱苦。4、5月和9、10月遊客較少,因處旱季和雨季交界,景色較為特殊,晴天機率相對較大,同時降水已初現,可同時看到兩季的景色。
需要注意的是,雨季期間(特別是11月至次年3月),玻利維亞東北部伯尼省和聖克魯斯省等地強降雨頻繁,導致平原地區和山區多有洪澇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波託西、奧魯羅等西南地區省份火山分布較為集中,加之毗鄰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地震偶有發生。高原地區常出現短時間強對流天氣,時有雨季雹災、旱季雪災。但總體來說,上述情況並不影響出行。建議計劃旅行前,關注玻利維亞使館官網和中國領事服務網,查詢是否有特殊自然、疫情或政情等因素不便前往。
經典遊(6-7天):拉巴斯-科帕卡瓦納-烏尤尼-拉巴斯
抵達拉巴斯後上午半日遊,下午赴科帕卡瓦納並在此住宿一晚。第二天上午參觀的的喀喀湖,下午返回拉巴斯,當晚乘夜車或次日清晨搭飛機赴烏尤尼。在烏尤尼可活動1-3天,參觀鹽湖和周圍高原湖。之後自烏尤尼乘坐長途汽車或飛機返回拉巴斯。
深度遊(2周):拉巴斯-蒂亞瓦納科-科帕卡瓦納-烏尤尼-波託西-蘇克雷-拉巴斯
這條線路基本可以看到所有玻利維亞最具特色的人文和自然景觀。蒂亞瓦納科是參觀玻利維亞印加前文化遺址的重要地點,科帕卡瓦納是前往的的喀喀湖的必經之路,在烏尤尼可以欣賞鹽湖和安第斯高原的壯麗景色,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波託西一睹16世紀全球銀礦重鎮的風採,或是在「白城」蘇克雷領略玻利維亞最美城鎮的魅力。
籤證
儘管玻利維亞駐華大使館的落地籤國家名單中並未包含中國,不過根據網友親測,持中國護照可以辦理落地籤。所需材料為填好的籤證表格、兩張護照照片(4×4釐米)、黃熱病疫苗證書原件及複印件、酒店預訂單訂單、銀行卡複印件及3個月流水證明,籤證費為96美元或等值玻利維亞當地貨幣。不過保險起見,建議臨行前向玻利維亞使館進一步確認,或者查詢近期旅行者的落地籤經驗;由於中國邊檢可能不放行,建議最好從第三國入境申請落地籤。
※玻利維亞和北京的時差為-12小時,電壓是220V,頻率為50Hz。
※玻利維亞多數地區是高原,行前需要調養好身體,旅行期間避免暴飲暴食和劇烈運動。為預防和緩解高原反應,建議在當地購買Sorojchi Pills膠囊,比國內高反藥的效果好,每8小時1粒,無明顯反應可停止服用,切忌過度用藥。
※亞洲旅行者在南美是街頭扒竊的重點對象,證件和貴重物品一定要小心保管。出門避免攜帶大量現金,建議將證件原件放在酒店房間的保險箱或帶鎖的柜子中,可隨身攜帶一張護照複印件以備不時之需。
※和其他南美國家一樣,玻利維亞的見面禮是男生之間握手,男女之間或女生之間行貼面禮,只需在左臉頰輕貼一下即可。
※使用玻利維亞街頭公共廁所需要付費,約2玻利維亞諾/次。
※旅行中不要強行對當地人拍照,特別是安第斯山區的印第安居民。一切以禮為先,可先微笑示意,獲得對方同意後再拍攝,當然也可給予對方一點小費。
※烏尤尼鹽湖和周邊高原自然保護區受旅遊業開發影響,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環境汙染。旅行者應有綠色旅遊、文明旅遊的意識,保護自然環境。(資料來源:窮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