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丹政府允許烏幹達軍隊入境打擊烏反政府武裝

2020-12-17 搜狐網
  新華網坎帕拉3月14日電(記者陳才林)據此間媒體14日報導,蘇丹政府已經允許烏幹達政府軍進入蘇丹境內打擊烏反政府武裝「聖靈抵抗軍」。

  烏幹達外交部長瓦帕卡布洛和到訪的蘇丹新聞和交通部長穆罕默德13日在這裡籤署了兩國聯合公報。聯合公報說:「蘇丹政府同意友好的烏幹達軍隊進入蘇丹境內進行有限的軍事行動,以解決「聖靈抵抗軍」問題。」

  公報強調,在協調和執行雙方達成的這種安排過程中,烏幹達和蘇丹將不遺餘力地保護當地百姓的安全,並在有關國際人道主義組織協調與幫助下,遣返被綁架的兒童。

  今年2月底,約300名「聖靈抵抗軍」武裝人員從蘇丹南部邊界進入烏幹達北部地區,打死6名村民,並劫持100多名村民進入蘇丹境內。烏幹達政府軍隨即越境追擊這批反政府武裝,並在蘇丹境內救出80名本國村民。10多年來,由約瑟夫·科尼領導的「聖靈抵抗軍」以蘇丹南部地區為基地,不斷騷擾烏幹達北部邊境地區,綁架1萬多名兒童,造成幾十萬人流離失所。

  烏幹達和蘇丹曾因相互指責對方支持鄰國反政府武裝,兩國關係一度緊張。1999年,兩國政府在肯亞達成協議,雙方保證不支持對方的反對派。隨後,兩國關係有所改善,並於2001年恢復中斷了6年的外交關係。(完)


相關焦點

  • 烏幹達概況
    2008年12月,烏軍與剛果(金)、蘇丹南方軍隊對上帝抵抗軍採取聯合軍事行動,重創上帝抵抗軍,其殘餘勢力逃竄至中非共和國,已不再對烏北部構成威脅。2011年10月,美國宣布向烏及剛果(金)、中非、南蘇丹派遣100名特種兵,協助四國打擊上帝抵抗軍。2012年3月,烏幹達、南蘇丹、剛果(金)和中非四國成立5000人的聯合部隊用於打擊上帝抵抗軍。2017年,烏幹達從中非撤軍。
  • 烏幹達的國家概況介紹
    2008年12月,烏軍與剛果(金)、蘇丹南方軍隊對上帝抵抗軍採取聯合軍事行動,重創上帝抵抗軍,其殘餘勢力逃竄至中非共和國,已不再對烏北部構成威脅。2011年10月,美國宣布向烏及剛果(金)、中非、南蘇丹派遣100名特種兵,協助四國打擊上帝抵抗軍。2012年3月,烏幹達、南蘇丹、剛果(金)和中非四國成立5000人的聯合部隊用於打擊上帝抵抗軍。2017年,烏幹達從中非撤軍。
  • 因火山爆發 烏幹達允許數千名剛果(金)災民入境
    新華網坎帕拉1月22日電(記者陳才林丁其林)因受火山爆發影響而滯留在烏幹達西南部邊境地區的數千名剛果(金)災民21日下午被允許進入烏幹達。  據此間媒體22日報導,烏幹達卡巴萊區區長姆維西格耶在向烏政府報告並同當地安全部門磋商後宣布,烏決定向這批災民開放設在邊境小鎮卡土納的關卡,因為「這些災民只是逃離火山爆發災區避難,他們對烏幹達安全不會構成威脅」。
  • 資料:沙巴多次發生菲反政府武裝劫持人質事件
    近年來,沙巴州已多次發生菲律賓反政府武裝人員入境劫持人質、槍殺外國人等事件。  在多次襲擊中,馬來西亞警方鎖定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裝為元兇。他們綁架外國人的目的多為索要高額贖金。阿布沙耶夫反政府武裝與「基地」組織有關聯,據信在上世紀90年代曾受到烏薩馬·本·拉丹的資金支持,該組織成立於上世紀90年代初,是一個長期活躍在菲南部的反政府武裝組織,曾參與製造一系列綁架和恐怖襲擊事件。
  • 菲律賓政府與穆斯林反政府武裝達成和平協議
    原標題:菲律賓政府與穆斯林反政府武裝達成和平協議  新華網吉隆坡1月25日電(記者趙博超)菲律賓政府與該國最大的穆斯林反政府武裝組織「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摩伊解」)25日在此間達成和平協議,以結束長達40年並造成超過12萬人喪生的武裝衝突。
  • 烏幹達的叢林惡魔,被宗教武裝起來的「聖靈抵抗軍」
    在混亂的非洲烏幹達地區,就有著一支被宗教武裝起來的武裝叛亂團夥--「聖靈抵抗軍」。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烏幹達遭遇了軍事政變、宗教戰爭、部族衝突等多重災難,國家政權幾經更迭。在1986年,國防部長約韋裡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烏幹達北部阿考利族支持的政權。
  • 菲律賓反政府武裝為何剿而不滅
    8月18日,菲律賓軍方說,該國反政府武裝「摩洛伊斯蘭解放陣線」(摩伊)武裝人員,當天凌晨襲擊了南部棉蘭老島地區的多個村落,已致26人死亡。摩伊只是菲律賓摩洛反政府武裝的一支。
  • 烏坦戰爭中,坦尚尼亞軍隊當時是怎麼教訓卡扎菲的軍隊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場戰爭打了八年,這就是烏幹達和坦尚尼亞之間的戰爭,簡稱烏坦戰爭。這場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的戰爭,發生在非洲大陸,離我們比較遙遠,所以就鮮為人知。這場非洲黑人兄弟之間的大戰,打得難解難分,連著名的反美英雄卡扎菲都卷了進去,派出英勇的利比亞子弟兵前去參戰。
  • 烏幹達出手了,派軍隊消滅蝗蟲
    近幾個月來,非洲之角遭遇沙漠蝗蟲災害,烏幹達政府宣布派出超過2000名軍隊人員來應對蝗災。截至當地時間2月14日,已有超過300萬隻蝗蟲被消滅。據肯亞政府統計,目前該國已經有超過7萬公頃的農田被蟲群覆蓋,每平方公裡的農田能夠容納多達1.5億隻蝗蟲,平鋪面積接近250個足球場。目前肯亞境內的蝗蟲群正向烏幹達和南蘇丹蔓延。
  • 菲政府與反政府武裝籤訂協議 或分治棉蘭老島
    【環球網報導 記者 王莉蘭】據法國電視新聞臺「法國24小時」12月8日報導,馬來西亞當地12月8日,菲律賓政府與該國主要反政府武裝組織在吉隆坡籤訂了一項關鍵性協議。此協議預見了對菲律賓第二大島嶼棉蘭老島權力的分配。報導稱,12月8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菲律賓民眾朝和平邁出了新的一步。
  • 菲律賓政府軍遭襲,出動坦克擊退反政府武裝分子
    來源:央視網據菲律賓媒體消息,12月9日晚,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馬京達瑙省沙裡夫阿瓜克鎮,菲政府軍馬京達瑙省軍事支隊遭到一組武裝分子襲擊,雙方發生交火。目前軍方尚未發布人員傷亡報告。△圖片為「邦薩摩洛伊斯蘭自由戰士組織」資料圖,來自菲律賓當地媒體菲武裝部隊第六步兵師發言人安霍維奇·阿蒂拉諾上校稱,「邦薩摩洛伊斯蘭自由戰士組織」武裝分子(BIFF)發動了此次襲擊。襲擊發生後,駐紮在沙裡夫阿瓜克鎮的政府軍迅速展開回擊,並使用了坦克擊退武裝分子。阿蒂拉諾表示,目前正在追捕該組織成員。
  • 解密菲律賓主要反政府武裝
    目前,在菲律賓國內活躍著幾支反政府武裝。自20世紀60年代末以來,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打了30多年,導致幾十萬人死亡。那麼,菲律賓的反政府武裝為何那麼難對付?
  • 馬裡過渡政府同圖阿雷格部族武裝籤署停火協議
    新華網洛美6月18日電(記者李本忠)瓦加杜古消息:馬裡過渡政府和圖阿雷格部族武裝代表18日在布吉納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籤署停火協議,為在馬裡全境範圍舉行總統選舉鋪平道路。
  • 埃塞參謀長敦促蘇丹避免陷入戰爭陷阱;六具中槍屍體在肯亞西北地區被發現;八百萬烏選民在總統選舉投票日選擇待在家中...
    烏外交部長Sam Kutesa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儘管新冠疫情帶來了挑戰,但政府還是為自由、公平和和平的選舉進程提供了有利保障。他指出,選舉過程中在首都坎帕拉和周邊地區部署大量安全部隊是為了確保國內的和平、安全以及公民的福祉。Kutesa部長強調:「我們謹向國際社會保證,我國的和平將在選舉後的未來繼續存在。烏幹達有足夠的能力處理自己的事務,我們拒絕外國幹涉我國內政。」
  • 中非大選在即 反政府武裝連襲城鎮
    中非大選在即 反政府武裝連襲城鎮胡若愚中非共和國第四大城市班巴裡22日遭反政府武裝襲擊,西部一條主要公路發生交火。俄羅斯和盧安達應中非共和國政府請求,派出軍事人員支援。這個非洲國家定於27日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
  • 伊拉克反政府武裝進攻路線規劃示意圖 叛軍逼近首都
    伊拉克反政府武裝進攻路線規劃示意圖,叛軍攻城拔寨,逼近首都巴格達。  17日,伊拉克反政府武裝與政府軍在該國東北部城市巴古拜展開激戰,這裡距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僅有60公裡。在過去十多天的時間裡,這支名為「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的武裝組織從伊拉克北部開始,接連攻城拔寨,如今已日益逼近首都。
  • 書摘|非洲之年1960:獨立易得,富強難覓|安哥拉|蘇詩丁|蘇丹政府|胡...
    蘇丹北部在19世紀是埃及的領土,南部則在帝國主義時代遭到英國佔領,當埃及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之後,蘇丹的南北部就由埃及與英國的同盟共同統治。此時,英國企圖將南蘇丹與南方的烏幹達合併為一個國家,但最終沒能如願。1956年,南北蘇丹合併且獨立建國,同時南部對於接受北部統治感到不滿,要求獨立的呼聲也隨之高漲。
  • 柬埔寨反政府武裝組織又一成員在金邊被捕
    中新社金邊11月1日電 (記者 黃耀輝)當地時間11月1日,一名涉嫌參與反政府武裝組織的男子在柬埔寨首都金邊家中被捕。柬警方向媒體表示,當日被捕的嫌犯為48歲的斌拉,罪名是涉嫌參與反政府武裝團夥。據警方報告,9月26日至今,警方先後逮捕了該團夥成員9名,查獲30支AK-47突擊步槍、一支短槍和一批爆炸物,該團夥成員並供認試圖發動反政府行動和尋找資金援助。據柬國家警察總署公布的資料,反政府武裝團夥「虎頭運動」與山斯雷領導的「高棉國民解放前線」的「流亡政府」有關。
  • 揭秘世界最窮國家烏幹達(組圖)
    國旗在政府大樓前飄揚。 正如自行車大國難在自行車賽領獎臺上手捧獎盃一樣,在奧運會上烏幹達運動員沒有馬拉松長跑獲獎者。賣二手鞋,是非洲的一大特色。儘管缺醫少藥,但烏幹達國民在政府開辦的醫院裡,享有幾乎免費的醫療救治; 中小學生也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甚至在大學,政府為了降低由性傳播感染的愛滋病,特意制定奇特的鼓勵政策:如果可以證明是處女,也能夠免費。為了幫助我拍照那少婦,這位男子主動攔住素不相識的她,合影讓我拍。
  • 烏坦戰爭——非洲大陸第一次由一國武力推翻另一國政權
    阿明派遣軍隊趕赴北部城鎮古盧(Guu)、東部城鎮託羅羅和西南部的姆巴臘臘( Mbarara)鎮壓,部分軍隊還越境到坦尚尼亞邊境打擊反對人士,但是由於軍隊的散漫和部分坦境內的烏幹達反阿明難民加入戰鬥,烏幹達政府軍都分別被擊退。 10月初,阿明在坎帕拉的寓所中遭行刺,幸而躲在一架直升機中逃過一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