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土機推出千年王陵,卻挖出600匹殉葬活馬,專家:墓主何方神聖

2020-12-16 史料橫生

許多戰國古墓中都曾發現了陪葬馬匹,這些馬匹其實都是從真馬來陪葬的,說實話背後的確是非常令人恐怖的,這些活生生的馬被殘忍地殺死,然後硬生生的給墓主人陪葬,當然了相比於人殉,這種馬殉還算是客客氣氣的了。

咱們下面要來介紹的這座墓葬來自春秋戰國時期,佔地規模還是非常宏大的,而這座墓葬中卻發現了大量令專家驚嘆的陪葬品,那就是挖出了600匹殉葬的活馬,雖然說馬殉挖出的也蠻多的,但是像如此巨大規模的馬殉的確是前所未有的,為此這位墓主的身份讓大家非常的疑惑,不禁在問墓主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那是上世紀90年代的山東淄博臨淄區,當時這邊的高速公路正在進行大型的作業,沒想到的是推土機在推土的過程中卻發生了意外,突然推著推著推出一大堆的白骨,這個場景可把當時在場的所有工人們給嚇到了,畢竟這樣的畫面是從來沒有見到過的。

好在這個時候有人立馬將此事上報給了淄博文物局,一會兒功夫之後,淄博考古隊就迅速的趕到了高速公路施工現場,專家當時看到這一堆的白骨也是非常的震驚,經過鑑定之後,專家確認這絕對不是人類的骨頭,很可能是古代一些動物的屍骨,估計很可能是馬、駱駝之類的骨頭。

待到鑑定結果出來之後,確認這些白骨是來自古代的馬、牛等屍骨,這也幾乎可以確認了這下面應該是埋葬了一座墓葬,或者規模非常的大。

而沒多久之後,這附近的河崖頭村卻挖出了一座巨大的陪葬坑,裡面發掘出了600匹陪葬馬,而且從屍骨形態來看,這些馬生前都極為的健碩,很有可能是戰馬。

那麼如此看來,墓葬很可能是來自春秋時期的,那麼接下來墓主的身份開始讓專家們非常的迷惑,到底哪位王侯能享有如此規模巨大的馬殉,居然用600匹活馬來陪葬,想必墓主的身份應該是非常尊貴的了。

而後在這座墓葬中還發現了大量的陪葬品,有什麼海貝、兵器、青銅器等等,當然這些都無法給出墓主的確切信息,最後還是歷史學家提供了答案,因為從這600匹馬的屍骨排序情景來看,這明顯是古代的一種戰列隊形,能有如此龐大的戰車,墓主身份無疑是逆天了。

最後專家們猜測墓主很可能就是齊景公或者是齊桓公,當然了具體是誰,還真的是無法知曉!

相關焦點

  • 工地施工挖出西漢大墓,墓主身份出人意料,專家終於找到它了
    後來工地負責人趕到現場,一看不要緊,憑藉前幾次工地挖出古墓的經歷,以及從文物工作人員身上學得的考古常識,他感到此事非同小可,於是迅速上報了當地文物部門。這種空前絕後的送葬方式果然迷惑了眾人之眼,再加上趙佗生前的幾十處疑冢,沒有人知道偉大的國君到底葬在何處,更不知道那些豐厚的陪葬珍寶藏在何方,從此留下了中國歷史上最為傳奇的墓葬之謎。
  • 石棺千年無人敢動,一動就海浪翻天,專家進入墓中後傻了眼
    這則傳說雖然聽起來十分玄幻,但是它也從側面反映出墓主人身份的不同尋常。墓主人到底是歷史上哪個朝代的「韃摩王」,村中的村民無人知道,他們只知道千年前自己的祖先就是守護這座「韃摩王陵」的守陵人。眾位考古專家在通過實地探查和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初步推測出墓主應該是金朝第四位皇帝——海陵王完顏亮。而村民口中所說的「海眼」極有可能是千年來對於墓主海陵王之稱的誤傳。之後考古專家帶著疑問對此古墓展開了發掘清理工作,隨著發掘清理工作的不斷深入,墓中出土的墓志銘讓現場的眾位考古專家,也立刻傻眼了。
  • 寶雞調查發現秦公大墓 墓主或為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近日華商報記者了解到,我省考古專家在寶雞考古勘探時,發現了一座「中」字形大墓,墓主疑是秦國開創活人殉葬的秦武公。    據了解,秦公一號大墓的墓主是秦景公,依此判斷,這座秦公大墓墓主級別應與秦景公相當。
  • 瓊結縣的藏王墓是西藏保存下來的最大規模的王陵
    瓊結縣的藏王墓是西藏保存下來的最大規模的王陵,曾經是王朝顯赫者最後的歸宿,松贊幹布和文成公主都長眠於此。從這些墓碑旁的功德碑上,可以窺見藏地一二歷史,在這些零碎的石塊中感受一代又一代藏王的風採。藏王墓,位於山南瓊結縣宗山的西南方,背靠丕惹山(意為增長之山),是吐蕃王朝時期第29代贊普至第40代(末代)贊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總面積385平方千米。各陵墓封土高大,為土壘成的高臺丘墓。其上層土墩為橢圓形,墩頂極平坦,東西長約130米;下層為長方形土臺,周邊不齊整。藏王墓的數目現難確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
  • 千年古墓挖出9條盜洞,珍寶卻一件不少,專家開棺後:墓主太狡猾
    而在陝西,就曾出現過一座看起來頗不正常的千年古墓。這座墓有九個盜洞,但當考古學家進去的時候,裡面的寶貝卻一件都沒少。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座古墓?能讓盜墓賊都束手無策?
  • 長沙有座明朝王陵,奢華霸氣卻只葬著三個婢女,實情令人唏噓感慨
    子淵之前給大家介紹過明朝等級最高的藩王墓——梁莊王墓的故事,引發了讀者的強烈興趣。今天子淵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座王陵則是中國歷史上最為奇特的王陵——墓中只有三具女性遺骸,真正的墓主反而不知葬於何處,其中究竟隱藏著什麼真相呢?
  • 西安工地挖出一墓,墓主是蘇祿可汗孫子,卻因墓志銘引發專家發笑
    近些年來,專家在西安周邊就經常發現一些古少數民族的墓葬,由此可見唐朝皇帝對四周少數民族開放包容的心態。   前些年,西安一建築工地上的工人發現座墓葬,考古專家從中清理出了十幾座隋唐時期的墓葬,不過可惜專家來晚一步,這些墓都被盜墓賊給洗劫,沒什麼考古價值。不過一座編號為6的唐墓則保存完好,雖然沒出土什麼有價值的文物,不過專家發現了塊墓志銘。
  • 考古隊挖出一唐墓,不料卻是隋朝將軍墓,專家:墓中侍女揭開謎底
    文/歷史人物趣事考古隊挖出一唐墓,不料卻是隋朝將軍墓,專家:墓中侍女揭開謎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期間更是孕育了無數珍貴的奇珍異寶,而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帝王陵墓更是數不勝數。在西安市的一個產業園,就無意間的挖出了一座古墓,考古專家們聞訊趕來之後,立刻就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考古專家們積極仔細的清理,將整個墓室都清理出來以後發現,雖然這個墓在早年前,就已經被一些不法盜賊給盜取了,但是裡面卻還有一些比較珍貴的陶俑,以及青石墓等文物。
  • 臨淄東周墓殉馬坑:從齊景公殉馬葬式看古齊雄風
    專家根據已清理出的228匹殉馬,推算坑內共有殉馬600餘匹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前所未有。齊國故城大城東北部河崖頭村一帶,已探明30餘座大中型墓葬和3個殉馬坑。1976年發掘的五號墓,是一座甲字形土坑積石木槨墓,墓室和墓道系在人工挖掘的大坑中版築而成。墓室的東、西、北有三面相連的殉馬坑,坑長約215米,寬4.8米左右。墓早年數次遭盜掘,隨葬品已蕩然無存,唯有殉馬坑保留完好。
  • 河北王陵發現「銅疙瘩」,被泥土包裹,專家清理後成「鎮館之寶」
    河北王陵發現「銅疙瘩」,被泥土包裹,專家清理後成「鎮館之寶」歷史的傳承並非偶然,也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輕鬆,而是一代一代人負重前行。在各種或恢宏或悲傷的時代,總有那麼一群人默默地總結著前人的歷史匯聚成冊,譜寫滄桑。
  • 成都挖出千年古墓,出土17具金絲楠木船棺,專家:墓主人是王族
    而這裡要說的這座船棺墓就是位於四川成都,而且還是在鬧市區,起初一下子就挖出了17根「獨木舟」,獨木舟就是船棺,只不過看著像獨木舟而已,讓考古隊趕到興奮不已的是這些「獨木舟」居然都是用堪比黃金的金絲楠木鑄造而成的。
  • 河北挖出一遼墓,墓主卻以「美酒佳餚」招待,留下10個字讓人無語
    我們下面要說的這座古墓同樣非常的奇葩,應該說是非常人性化,符合我們中國歷來的待客之道,我們知道古墓一般都會有相應的機關,比如設立個什麼弓弩,或者放毒氣等等,但是這座古墓卻恰恰相反,根本沒有設立任何的防盜措施,相反還對進入他古墓的人提供了「美酒佳餚」,真的是感嘆啊,怎麼會有如此奇葩的墓主呢?
  • 湖北挖出30歲男子墓,距今500多年,專家:文物數量僅次於定陵
    明定陵,我們應該還是很熟悉的,的確定陵考古事件的確是一個悲劇,但是定陵中發現的文物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堪稱是海量,現在這麼考古中挖出的這麼多古墓,說實話真的沒有一座古墓出土的文物數量能和定陵相比,甚至是無法相提並論,但是2001年卻挖出了一座規模很小的500多年前的明朝古墓,但是他墓中出土的文物數量同樣令人驚訝
  • 陝西發現一古墓,陪葬品價值超過30億,專家:墓主是個盜墓賊
    俗話說一言九鼎,春秋時期的墓葬禮制是天子九鼎,諸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鼎,可這座墓的墓主卻足足有十幾個製作精良的青銅鼎,還有許多金器和一把金柄鐵劍。鐵是在戰國中後期才流行的,春秋時期鐵器還是十分珍貴和罕見的。甚至可以說,這些陪葬品與之前發現的諸侯王墓比起來也幾乎毫不遜色。
  • 西安高校遍地古墓,最多者一次挖出600座,最傳奇的是挖出祖師爺
    所以西安的各個高校興建新校區時,不挖出個把古墓來,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西安的學校。而各個高校中,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達官顯貴,歷朝歷代的古墓,完全可以重新編寫一部中國通史了。去年有新聞說北京的清華大學發現95座古墓,西安的高校表示:我就看看,不說話。上學的心情如圖上墳,以前可能不知道到底是啥滋味,來西安上個學,肯定明白;畢竟來了這裡,大家都成「古墓派」弟子了。
  • 人殉人牲:二里頭文化的奴隸主貴族墓,供祭其祖先或神靈
    所謂人殉,是奴隸主階級具有特權人物死後為其從死殉葬的人。人牲,是奴隸主階級把人像牛、羊、狗一樣當祭品,殺之以供祭其祖先或神靈。在二里頭文化的奴隸主貴族墓中,還發現有人殉,但在宮殿建築附近的灰坑中,發現有人畜同埋的現象,有人認為這可能與宮殿建築的祭祀有關。
  • 揭秘|海昏侯墓主身份終於確認 遺骸腰邊有塊印章刻了他的名字……
    歷經五年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兩萬餘件,當中不乏被稱為「漢代考古之最」的378件金器以及相當於現在百萬人民幣的10餘噸五銖錢……海昏侯墓的考古價值被認為超過「馬王堆」。今天,考古人員正式對外確認南昌西漢海昏侯墓墓主人的身份,就是此前一直猜測的第一代海昏侯漢廢帝劉賀。據考古專家介紹,主要通過金器、印章等確認墓主人身份。
  • 【王陵大墓】秦公一號大墓!挖了10多年!結果剩下渣!唏噓!附視頻
    神秘巨墓中發現的這20個殉人,是作為人牲的殉人,他們生前可能是戰俘或者奴隸,大墓封埋時被砍殺用以祭祀,從如今留下的凌亂屍骨,可知當時的場景是何等殘酷。殘酷的殉葬制度,自殷商時期開始,以至秦以後都有存在。其中最為慘烈的就是人牲,而人牲主要出現的時代,是在先秦。從已有的考古發現可知,自秦朝建立之後,殘酷血腥的人殉制度,才逐漸被陶俑所替代。
  • 大彭鎮村民發現大石洞,專家勘測完稱是漢代王陵,只是早被盜空!
    古人也早早有了防盜意識,所以在山體中建墓這樣更為安全。並且早有專家曾在漢代的時候就有依山為陵的葬法很多。當時的皇家貴族都是用這個葬法的。並且在大彭鎮楚王山還流傳著一個說法那就是在他們的山體中有幾十個墓,但是從來沒有見過,所以我們也無法印證不得而知了。住在1997年的時候徐州大彭鎮下了好幾天的暴雨,但是等雨停了之後,有村民到山上放羊時,卻發現了一個非常大的石洞。
  • 四川村民擴路挖出南宋古墓:內有墓志銘,墓主可能有點身份
    幾天前,村民在擴路時挖出古墓。經文管部門發掘,墓內出現的少見墓志銘顯示古墓系南宋嘉泰年間,「墓主可能有點身份」。墓內雕刻「當時正準備把路擴寬點,挖機師傅突然停下了。」6月9日上午,忠義鎮松林村村民劉四祝為了擴寬自己房屋前的道路,便請來挖掘機。10時許,挖掘機師傅突然停下,稱可能挖到了古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