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中澳貿易摩擦備受關注,就澳大利亞對華出口屢屢遭遇重挫用一句很貼切的話來形容就是「嘴給錢包惹禍」。若非莫裡森頻頻出言不遜地挑釁中國,甚至為了討好美國還試圖幹涉中國內政問題,也不會導致中澳關係溫度驟降,致使澳方對華貿易出現危機。就在上月,我國宣布對澳洲葡萄酒展開反傾銷調查,並收取107.1%至212.1%不等的保證金。這一舉措徹底令澳洲葡萄酒對華出口「遇冷」,失去了在價格上的優勢。在接受澳媒採訪時,不少澳洲葡萄酒商人對此憂心忡忡,表示一旦失去中國市場,每年60億對華葡萄酒出口根本找不到可替代的市場。
據悉,我國將從上月17日開始,對澳洲葡萄酒徵收「保證金」,預計事實期限在4到9個月,這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那就是澳洲對華出口的葡萄酒價格直接飆升了4倍。原本品質不錯、性價比高的澳洲葡萄酒一時間變得「無人問津」。如果僅是一段時間內銷售受挫,澳洲葡萄酒商人還不會如此心慌、絕望,關鍵是趁著澳洲葡萄酒在華銷售受挫之際,法國葡萄酒卻聞風而動,決定重返中國市場,搶奪澳洲葡萄酒在華市場份額。
若澳洲葡萄酒繳納額外保證金制度持續超過半年,基本上可以斷定澳洲葡萄酒將失去中國市場,並在法國葡萄酒面前潰不成軍。為此,澳洲葡萄酒每年不僅會損失12.6億澳元,約合60億人民幣的出口額,同時澳洲葡萄酒相關企業也將陷入寒冬,不少上市企業同樣面臨市值蒸發、資產重組等一系列困境。至於整個行業出現的失業問題,反而不值得關注,畢竟損失的錢比崗位更重要。
當然,澳洲也在尋求積極的「自救行動」。據澳洲財經見聞本月5日報導稱,澳洲葡萄酒行業正在積極開拓、推進對越南、泰國的葡萄酒出口份額,以此彌補在中國市場的損失。儘管澳洲媒體表示,澳洲葡萄酒行業對亞洲除中國市場以外的開拓表現出樂觀的心態,然而澳洲葡萄酒行業內部人士卻悲觀地表示,即便在越南、泰國、新加坡等市場獲得了比往年更高的銷售額,卻依舊無法填補在中國市場的損失。
就拿越南舉例,澳洲每年對越南出口的葡萄酒大約在5億澳元左右,而對華出口葡萄酒卻達到12.6億澳元。再加上近年來澳洲葡萄酒早已擊敗法國葡萄酒,在中國市場呈現強勢增長的勢態。然而這一次澳洲葡萄酒出口受中澳關係影響遭遇重挫,恐怕不僅會停下銷售漲勢,澳洲葡萄酒商人甚至已經有了退出中國市場的心理準備。而且就算是對越南等亞洲市場出口額增加10%,也很難均攤出12.6億澳元的損失。
對於中澳之間包括葡萄酒、煤炭等商品出口遭遇重創問題,莫裡森一再強調希望與中方建立溝通的橋梁,通過溝通解決貿易上存在的分歧與爭端。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中澳貿易摩擦的癥結不在於貿易本身,而在於遇冷的中澳關係。若非莫裡森政府不斷挑釁、詆毀中國,也不會使得兩國關係變得緊張。所以,唯有澳洲政府正視在對華問題上的錯誤行徑和言論,糾正對華態度,才能從根本上改善兩國關係、緩解貿易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