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61噸,超過四臺渦扇20:美國巨無霸飛機發動機創世界紀錄

2020-12-14 候知健

7月12日,吉尼斯世界發布記錄認證,美國GE公司的最新型大推力發動機GE9X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推力達到597.4KN——用一般的工程近似表達,就是60.9348噸推力。這個推力超過渦扇20四倍有餘。

GE9X這類超大型發動機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降低大型客機採購和使用成本。早期的噴氣式客機不乏三臺發動機的設計,但是為了飛行的平衡,第三臺發動機的安置是很麻煩的事情;往往要安置在飛機的機身尾部。

和另外兩臺翼下或者機身後部外側位置上以吊艙形式掛載的發動機相比,第三臺發動機的檢修維護、更換都要麻煩得多,不僅費力,更重要的是費時。這些客機如果不能實現很高的出動率,保持高強度使用,即使是三發的總採購價格比兩臺新式大發動機要便宜,在運營過程中也會虧掉更多的錢。

這使得後來的新式客機設計中,更傾向於加大發動機的尺寸和推力,避開三發設計。實際上就整體看,整個客機的發展大趨勢都是在盡力做成雙發——發動機吊艙本身也是重要的重量和阻力來源。

在這種趨勢下,單臺發動機的油耗和推力,直接決定了一型客機或者商業運輸機的載荷航程能力。GE9X的出現,無疑將雙發客機的能力極限又向前推動了一大步;A380已經被敲滿釘子的棺材上,這是又被多澆了幾鏟子土。

相關焦點

  • 美國「巨無霸」飛機推力驚人,超過四臺渦扇20,造價五千萬美金
    航空發電機是非常精密複雜的飛機動力設備,能製造民用飛機發動機的企業數量不多,其中最為主流的就是美國通用和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一般來講,發動機的體積越大則代表著它可提供的推力越大,飛機能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 圖160發動機單臺推力達25噸,到底有多大?當之無愧的巨無霸
    萊特兄弟完成了人類首次試飛動力飛機的壯舉後,飛機便在人類的生產生活領域掀起了巨大變革,不久之後,美國就推出了人類首架軍用飛機。在隨後的兩次世界大戰中,飛機的軍事價值更是被進一步發掘,根據各自的功能和主要作戰任務,軍用飛機又發展出了多個種類,轟炸機就是其中之一。
  • 站在飛機發動機後面有多危險,1噸重的汽車竟都能被吹飛
    【軍武次位面】:路芷最近一張運20的新圖又引起廣大軍迷的注意,據稱這架運20使用了新的發動機,但是具體型號還沒得到證實。大家都知道,最適合運輸機的發動機當然是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並且裝有格柵式反推裝置。
  • 這才是全球最強發動機,一臺頂運20飛機4臺,張召忠評價很中肯
    一款客機給出了答案,最近波音的最新型客機波音777X首飛成功,它裝備了兩臺GE-9X發動機,這種發動機的推力高達50噸,一臺就頂運20飛機四臺,技術水平之先進其他國家10年都未必趕得上,這才是全球最強發動機,對此張召忠的評價很中肯,那就是美國在發動機領域內還是世界第一,不要被誤導了。
  • 全世界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保持多項世界紀錄
    GE90是通用電氣航空發動機集團(GEAE)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研製的高涵道比商用超大推力渦扇發動機,首次運行於1993年,配套機型為波音777。GE為之投入的研發費用為20億美元。GE90共有8個子型號,額定推力範圍是81000-115000磅力(360-510kN),裝備777-200/LR/ 300 /ER和777F等。GE90-115B是「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上推力最大的航空發動機」,在一次地面臺架試驗中,推力達到了127900磅力(569KN),精確計量是58.06噸,把額定值115300磅力(513KN)超了不少。
  • 西飛轟20真的來了!美:發動機不是渦扇20,可能是太行改進型?
    近日,據美國網站報導,一款全新的東方大國版「B-2」隱身轟炸機已經現世了。他們認為西飛轟20的發動機並不是渦扇20,可能是太行改進型,美國媒體指出,雖然還沒有確鑿證據能證明轟-20戰鬥機的出現,但是多個公開的消息顯示,轟-20即將進入量產階段。
  • 渦扇10和D30的最大推力都是12噸,為何轟6還要用D30,不用渦扇10
    渦扇10是中國自行研製,應該成為中國第3代軍用作戰飛機的標配動力,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趕上第3代戰鬥機換裝的高峰。而D30是中國轟6轟炸機上的標配動力。雖然渦扇10、D30的最大推力都可以達到12噸,但是一個噴出來的是熱風,一個噴出來的是冷風。》渦輪風扇發動機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
  • 中美俄航空發動機推力對比:美22噸,俄18噸,中國呢?
    在上個世紀初,人類首次實現了飛天夢,美國的萊特兄弟成功的發明了飛機。經過百年的發展,飛機技術已經非常常熟了,在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發揮著其巨大的重用,如今在地球的大氣層內隨時都有大量的飛機在天空中飛行。戰鬥機早在一戰中就已經出現了,但那時戰機的作用還主要是進行偵查。
  • 運20建造速度太快,發動機都不夠用了?渦扇20終於挑起大梁
    ,因此在量產初期只能靠從俄羅斯引進的D-30KP-2渦扇發動機應急,這使得初期運-20的載重能力不及設計目標,而且由於購俄發動機數量有限,同時要滿足運-20和轟-6K的生產需求,因此快速建造的運-20面臨發動機不夠用的問題。
  • 「鶻鷹」戰機傳來捷報,下一代隱身艦載機配渦扇19性能飆升!
    最近下一代航母的艦載機有了進一步的消息,就是瀋陽飛機公司自投資金研製的鶻鷹戰機。過去由於存在著載彈量小、動力不足、作戰半徑比較短等問題而不被看好。但是最近沉寂數年的鶻鷹戰鬥機又一次出現在了公眾視野。因為鶻鷹實現了大改,並且完成試飛。從目前它的表面情況來看,鶻鷹戰機最大的改變就是改用空軍常用的銀灰色的塗裝,去掉了空速管,整機也大了不少,最大起飛重量由過去的25噸增加到了28噸。
  • 渦輪前溫度每提升100℃,航空發動機推力可增加20%
    在明白渦扇發動機產生推力的主要原理之後,就可以知道想要提升發動機的推力方法,比如可以通過提高風扇進氣量、增大風扇壓比、提升渦輪口進口溫度(渦輪前溫度)等,而這之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升渦扇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此舉能有效提升發動機的單位推力和推重比。
  • 渦扇8發動機接近成功 但因運10飛機下馬而夭折
    同年9月14日,上海市把研製為大飛機配套的大推力渦扇發動機任務,交給了上海長徵機械廠。這種渦輪風扇發動機,代號915,就是後來的渦扇8型發動機。1974年底首臺發動機完成總裝。現在有人說渦扇8型是美國波音707上使用的JT3D發動機的仿製品。但不管怎麼說,在當時環境下能將渦扇8型搞出來,體現的是中國工業界的實力和智慧。據史料記載,渦扇8型推力8165公斤,起飛耗油率54.56千克/千牛小時,其性能、壽命等指標在上世紀60年代算是較先進的。
  • 裝備渦扇20的Y20B,能否比肩美國C17?
    今天給大家聊聊Y20B,Y20B是裝備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Y20升級版,之前列裝部隊的Y20裝備的發動機是國產渦扇18,此發動機是仿製俄羅斯D-30KP-2發動機,推力12T,涵道比2.42,耗油率0.71kg/(daN*h),屬於典型的二代大涵道比發動機。推力、油耗、壽命等遠不及同期美國C17裝備的F117-PW-100發動機,推力可達到17T!
  • 步履闌珊的研發歷程:記我國第一款渦扇發動機——WS-9「秦嶺」
    渦扇5型發動機渦扇5是渦噴6基礎上改型的一種後風扇渦扇發動機,拆除加力燃燒室和加力調節系統,安裝上後風扇部件改進出來的渦扇發動機,對比改型前的渦噴6發動機動力增加35%,耗油降低約30%,可以改善飛機的經濟性,縮短起飛滑跑距離,增加航程。
  • 落後美國30年,渦扇-15或是關鍵
    只有發動機推力越大,戰鬥機的戰力就越強。目前中國的戰鬥機所使用的航空發動機在國際上達到了什麼水平呢?在當今世界上,中國空軍實力提升的非常迅速,如今中國空軍的總體實力已經超過了俄羅斯,成為了世界第二。這是因為中國空軍列裝的第四代戰機、第五代隱身戰機都超過了俄羅斯。
  • 在研大渦扇從14噸級推力直接到35噸以上,20噸級何在?
    有人注意到,目前在研發的民用渦扇發動機,作為重中之重的CJ1000A的額定推力在13噸到14噸之間,最大推力也不會超過15噸。而另外一個作為預研的型號,也就是CJ2000AX發動機的額定推力,就直接一步到位的跳到了35噸級,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加大推力。這樣在兩者之間就形成了20噸以上的巨大推力差異。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那麼還有沒有在研的20噸級推力的大渦扇?未來會不會出現推力高達50噸級的自產超級大渦扇發動機?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目前出現這類現象本身是正常的。首先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要配合目標大型客機的需求。
  • 中國航空發動機處於什麼水平?與美國有多少差距?或至少落後30年
    而航空發動機被譽為飛機的"心臟",一顆好的航空發動機,推力越大,那麼該戰鬥機的戰力越強。畢竟航空發動機可是決定著飛機的性能,比如速度、載彈量、載油量、航程等。由於中國的航空發動機工業起步比較晚、相關經驗不足,很多國家都對我國技術上的封鎖。以至於我國的航空發動機一直依賴從國外進口。也就是說我國航空發動機的命脈一直掌握在別人的手中。
  • 轟20隻是開始,300噸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發動機已就位
    當然首先是有著現成的圖160可以借鑑,在氣動布局設計上能夠省去更多時間,加上我們已經具有大飛機的研發和製造經驗,因此研發製造一款300噸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更加省時省力,及早的形成戰鬥力。同時致力於超音速隱身戰略轟炸機的研發,兩條腿走路,一點都不耽誤。目前研發設計300噸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除了具有布局設計和大飛機的製造經驗外,最重要的還是有了渦扇15發動機。
  • 從航空發動機看航空動力的當下發展熱點及發展歷程
    20世紀60年代,英、美在民用渦扇發動機的基礎上研製出斯貝-MK202和TF30,分別用於英國購買的"鬼怪"F-4M/K戰鬥機和美國的F111(後又用於F-14戰鬥機);與同樣推重比的渦噴發動機相比,耗油率低,飛機航程增加。
  • 川崎重工又有新軍機首飛,日本已有13架C2,大推力發動機讓人羨慕
    C-2運輸機第一架原型機於2010年1月26日首飛成功,要早於我國的運-20運輸機。C-2運輸機與海上自衛隊的P-1反潛機是同步研製的,為了節約成本,追求很多部件和零件都可以通用。兩種外形完全不同的軍用大飛機同步設計在世界航空史上是非常罕見的,從這裡也可以看到日本軍工和日本自衛隊的野心,同時我們也看到日本人的精於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