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10和D30的最大推力都是12噸,為何轟6還要用D30,不用渦扇10

2020-12-10 華箋流香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航空渦輪風扇發動機被譽為工業產品的王冠,但是物理原理和所有的能源輸出機械都一樣,就是把化學能轉化為機械能。

從能量守恆原理上說,噴氣發動機向後噴出的空氣溫度越低,能量轉化效率越高。

渦扇10和D30都是渦輪風扇發動機。渦扇10是中國自行研製,應該成為中國第3代軍用作戰飛機的標配動力,但是由於各種原因,沒有趕上第3代戰鬥機換裝的高峰。而D30是中國轟6轟炸機上的標配動力。

雖然渦扇10、D30的最大推力都可以達到12噸,但是一個噴出來的是熱風,一個噴出來的是冷風。

》渦輪風扇發動機是由兩大部分組成的。

其中最核心的部分,被稱為核心機,這個核心機實際上是一個渦輪噴氣發動機。

渦輪噴氣發動機再加上一個前置的風扇,在風扇上再加上一個外殼,這就組成了一個最典型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進入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氣流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是進入中間的核心機,然後進入燃燒室,再從尾噴口噴出。這一部分空氣是和燃料混合燃燒後,膨脹做功產生動力的。

另外一部分空氣是通過前置的風扇,在渦輪噴氣發動機的外面,流過核心機機體的,這部分空氣是冷空氣。

在核心機和發動機外殼之間,這一部分被稱為外涵道。直接進入核心渦輪噴氣發動機的這部分被稱為內涵道。

》衡量一個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經濟性能,有一個比值,就叫做涵道比。

就是外涵道跟內涵道的面積比值,它反映了流過發動機的冷空氣和熱空氣的數量比。

涵道比越大,能量轉化效率越高,因為轉化為空氣動能的熱能更多,航空發動機越經濟,油耗越低。

所以,民航飛機全部都是大涵道比的渦輪風扇發動機。

但是,戰鬥機使用的渦輪風扇發動機一般都是小涵道比的,因為在高空超音速的情況下,速度越快,外涵道的前置風扇的效率越低。

》飛機越追求高速性能,前置風扇就必須做的越小。

F35和F22的發動機分別是F135和F119,它們的核心機都是同一個。但是F135的前置風扇直徑要大,涵道比是0.57,而F22的發動機的涵道比是0.3。所以F135的推力超過了F119,但是超音速性能不如F119。

在低速飛行的時候需要前面的風扇的直徑加大,而在高速飛行的時候要儘量減少前面風扇的直徑,甚至可以把前面風扇取消掉。

由於在這種高速和低速情況下,對發動機性能要求的不相同,所以航空發動機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既適應低速,又適應高速。

這需要發動機的結構做出重大的調整:在低速的情況下使用核心機驅動一個大直徑的前置風扇,而在高速的情況下,把前置風扇的離合器斷開,同時封閉外涵道,讓空氣只進入核心機的渦輪。

》這就是所謂的組合循環,或者叫做變循環。

到目前為止成熟的組合循環,只有美國黑鳥SR71上的發動機使用過。

轟6是一種亞音速轟炸機,要裝得多飛得遠,所以發動機裡面噴出來的風要涼一點,這樣油耗低效率高。因此,它使用的航空發動機D30也是圖154、伊爾76運輸機的標配動力。

D30是俄羅斯60年代生產的發動機,涵道比為2.4。作為運輸機的動力,它的涵道比太小(第3代渦輪風扇發動機的涵道比為8~10),經濟性太差。但是作為轟6K的動力,還是非常匹配的。

D30的最大推力為12噸,是指民用版本把油門推到最大時候的推力。D30也有加力型的,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5噸,這是米格31的標準動力,緊急起飛時往發動機裡噴水可以達到18噸推力。

渦扇10是專門為中國第3代殲擊機而研製的,後來又因為進度的問題,選用了前蘇聯的al31替代渦扇10裝配了J10,j10最新改進型才趕上了渦扇10的成熟量產版本。

》渦扇10的最大推力是12噸,是指它的加力推力。

當飛機需要特殊情況下超高速飛行的時候,原來發動機渦輪的輸出功率不夠,把燃油噴到燃燒室後面的尾噴管理,通過這種方法增加發動機的推力。

打一個比較通俗的比喻,加力推力就像一個汽車上坡的時候,發動機的功率不足,然後往它的排氣管裡噴油,讓排氣管燃燒產生額外的推力。

大家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非常沒有效率的做法,也就是說在特殊的條件下才使用的方法。

所以航空發動機一旦開了加力以後,燃料消耗的速度會非常快,所以渦扇10最大推力12噸,大部分時間是用不上的。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來,D30的最大推力12噸和渦扇10最大推力12噸,是在不同的工作條件下產生的。

》不開加力,只把油門推到最大,渦扇10的最大推力是比不過D30的最大推力的。

這是由於發動機本身結構造成的,因為渦扇10的涵道比只有0.54。

如果用渦扇10的核心機,加大外涵道風扇,製造出一臺更大推力的航空發動機是可能的。運20將來的標配發動機渦扇20就是用渦扇10的核心機,加上更大的外涵道。

根據相關資料,渦扇20的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6噸,但是也不可能給轟6使用,因為這需要大幅度改變飛機的外形。

對於轟六來說,這種源於圖16的老轟炸機一直都會用D30直到壽盡為止。

相關焦點

  • 西飛轟20真的來了!美:發動機不是渦扇20,可能是太行改進型?
    他們認為西飛轟20的發動機並不是渦扇20,可能是太行改進型,美國媒體指出,雖然還沒有確鑿證據能證明轟-20戰鬥機的出現,但是多個公開的消息顯示,轟-20即將進入量產階段。據國內新聞報導稱,運20運輸機將更換渦扇-20發動機進行試飛,這也標示著我們即將量產渦扇20。但是西方國家卻說轟20的發動機是渦扇10的升級版,並不是渦扇20。
  • 我國同時研製8種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運20和C919不用擔心
    其中渦扇18是在D30KP-2基礎上逆仿的「短平快」項目,目的是保證在俄羅斯斷供之後,運20和轟6K系列不致於沒有發動機可用。而CJ2000AX則是我國寬體雙通道客機CR929的配套國產動力系統,據稱它的推力可以達到35噸級。
  • 渦扇8發動機接近成功 但因運10飛機下馬而夭折
    由於工業基礎薄弱,我國民用大飛機使用的渦輪風扇發動機都是國外進口的,但這不等於中國在發展民用渦扇發動機上沒有作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在研製運10型大客機時,就著手研製為其配套的渦扇8型渦輪風扇發動機,並且空中試驗取得成功,但後因運10型飛機下馬而夭折。
  • 轟20隻是開始,300噸的超音速戰略轟炸機發動機已就位
    轟20遠程隱身戰略轟炸機,雖然可以通過隱身突防,但是想在12000公裡的航程中不被發現,顯然不大可能,而且即便飛過去了,怎麼回來呢,如果有戰鬥機護航,就需要有預警機和大型加油機組成空中編隊一起護航。而目前預警機和加油機顯然都不能隱身,因此轟20遠程戰略轟炸機在沒有地面補給和空中補給的情況下,是很難完成戰略轟炸任務的。
  • 日本航發跨越性突破,公布數據不輸渦扇15,研發周期竟然不到十年
    在此基礎上我們仿製出渦扇10基本型,於2002年6月首飛成功。吸收了CFM56發動機核心機技術後,與AL-31F發動機技術相結合,生產出的渦扇-10A發動機。這也是目前國內空軍裝備的最大規模的國產先進發動機。性能接近F110-GE-129IPE。
  • 同樣都是渦扇發動機,為何民航客機的發動機與戰鬥機的不一樣呢
    我們在各種媒體上都看到過民航客機與戰鬥機的發動機圖片,有特殊經歷的朋友可能曾有幸親眼見過。我們會發現,雖然這兩種飛機都採用渦扇發動機,但是它倆長得可是一點都不像啊。從直觀上,客機發動機粗短;戰機發動機細長。
  • 俄制航發最終獲勝,渦扇13為何落敗?
    這一次俄羅斯公開的新發動機也是由曾經的RD93改進而來,原本這款發動機最大推力只有8.3噸左右,但是新的RD93MA卻將推力整整增加了1噸,達到9.3噸,確實是足夠新梟龍戰機的使用。
  • 推力61噸,超過四臺渦扇20:美國巨無霸飛機發動機創世界紀錄
    7月12日,吉尼斯世界發布記錄認證,美國GE公司的最新型大推力發動機GE9X創造了新的世界記錄,推力達到597.4KN——用一般的工程近似表達,就是60.9348噸推力。這個推力超過渦扇20四倍有餘。GE9X這類超大型發動機的出現,主要是為了降低大型客機採購和使用成本。早期的噴氣式客機不乏三臺發動機的設計,但是為了飛行的平衡,第三臺發動機的安置是很麻煩的事情;往往要安置在飛機的機身尾部。
  • 轟20或不再摸著鷹醬過河,爆轟發動機突破,飛越太平洋只需40分鐘
    俄羅斯最強的圖160,安裝了全世界推力最大的NK-321發動機,能夠進行2馬赫的超音速巡航,最大載彈量45噸,最大內油航程為1.6萬公裡。對比可以看出,無論是B2還是圖160,它們的航程都與轟20需求的2.5萬公裡航程相差甚遠。在傳統技術條件下,這兩款轟炸機幾乎已經達到了人類極限,所以這兩條路線都無法直接借鑑給轟20使用。
  • 在研大渦扇從14噸級推力直接到35噸以上,20噸級何在?
    有人注意到,目前在研發的民用渦扇發動機,作為重中之重的CJ1000A的額定推力在13噸到14噸之間,最大推力也不會超過15噸。而另外一個作為預研的型號,也就是CJ2000AX發動機的額定推力,就直接一步到位的跳到了35噸級,甚至還可以進一步加大推力。這樣在兩者之間就形成了20噸以上的巨大推力差異。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那麼還有沒有在研的20噸級推力的大渦扇?未來會不會出現推力高達50噸級的自產超級大渦扇發動機?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個人認為,目前出現這類現象本身是正常的。首先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推力要配合目標大型客機的需求。
  • 轟20載彈45噸,航程12000公裡,能不加油飛到美國本土?
    這幾種飛機的航程載荷如下:從上面表格不難看出,最大載彈量45噸,航程1.2萬公裡,對於飛翼式轟炸機而言,並不輕鬆。因為上表中唯一一種飛翼式轟炸機是美國的B-2A隱身轟炸機,但是B-2A的基本參數卻並不好看:最大載彈量只有23噸,航程也僅有1.1萬公裡,如果載彈量翻一倍達到45噸,同時還要把航程提升到1.2萬公裡,這個技術難度不能說不大。
  • 美國「巨無霸」飛機推力驚人,超過四臺渦扇20,造價五千萬美金
    航空發電機是非常精密複雜的飛機動力設備,能製造民用飛機發動機的企業數量不多,其中最為主流的就是美國通用和英國的羅爾斯羅伊斯。一般來講,發動機的體積越大則代表著它可提供的推力越大,飛機能飛得更高、更快、更遠。
  • 460部俄制航發即將消耗完,運20接下來用啥?渦扇18穩了!
    運20不僅性能好顏值也非常高對任何一架飛機來說,動力系統都是最為關鍵的一部分,運20當前使用的是俄制D-30KP-2渦扇發動機,這部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接近13噸,翻修壽命為3000小時。D-30KP-2發動機研發成功後廣泛用在俄制伊爾-76、伊爾78等飛機上面,經過多年使用改進整體穩定性非常可靠。
  • 裝備渦扇20的Y20B,能否比肩美國C17?
    今天給大家聊聊Y20B,Y20B是裝備了國產渦扇20發動機的Y20升級版,之前列裝部隊的Y20裝備的發動機是國產渦扇18,此發動機是仿製俄羅斯D-30KP-2發動機,推力12T,涵道比2.42,耗油率0.71kg/(daN*h),屬於典型的二代大涵道比發動機。推力、油耗、壽命等遠不及同期美國C17裝備的F117-PW-100發動機,推力可達到17T!
  • 國產C919大客機和夭折的老運10,誰更適合當軍用特種機?
    在信息化作戰能力方面,預警機、電子偵察機和幹擾機,都需要有特種機平臺,在這方面,中國目前僅能用飛行性能很一般的運9來擔當,而軍用加油機方面,前不久首飛的運20加油機算是讓我們看到了一絲曙光,在此之前,僅有3架引進的伊爾78,和10多架載油量很低的轟油6。
  • 渦輪前溫度每提升100℃,航空發動機推力可增加20%
    在明白渦扇發動機產生推力的主要原理之後,就可以知道想要提升發動機的推力方法,比如可以通過提高風扇進氣量、增大風扇壓比、提升渦輪口進口溫度(渦輪前溫度)等,而這之中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提升渦扇發動機的渦輪前溫度,此舉能有效提升發動機的單位推力和推重比。
  • 俄制航發快用完了,運-20接下來用啥?渦扇-18穩了!
    對於任何飛機動力系統都是最關鍵的部分,運-20目前使用的是俄羅斯製造的D-30KP-2渦扇發動機。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接近13噸翻新壽命為3000小時,D-30KP-2發動機被廣泛用於俄羅斯製造的伊爾-76/78整體穩定性非常可靠。除俄羅斯製造的大型飛機外,我國的運-20和轟-6K/N型號目前還使用D-30KP-2發動機。
  • 中美俄航空發動機推力對比:美22噸,俄18噸,中國呢?
    戰機想要擁有強大的戰鬥力,大推力航空發動機是必不可少的,對於航空發動機來說推力越大性能也就越好,而現代戰鬥機只有在優秀的航空發動機為其提供動力的情況下,才能夠發揮出最全面的實戰性能。所以中美俄作為軍事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各自發動機的最大推力是多少呢?
  • 國產「岷山」「九寨」渦扇發動機引關注
    為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高級教練機動力越來越為迫切的市場需求和未來小型公務機市場需求,中航工業在多年積累的航空動力研製技術的基礎上,啟動了「岷山」、「九寨」發動機研製。   「岷山」發動機是以L-15高級教練機為裝機對象,在中航工業渦輪院研發的10公斤流量級核心機為基礎上,派生發展的一型雙轉子加力型渦扇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