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區門口就有一個警務站,感覺很有安全感,民警也很熱情,有事諮詢求助特別方便。」家住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區大溪地的章女士說。
平安,是城市的靚麗名片。這兩年,合肥市民很直觀的感受,是街頭鬧市建了許多「公安綜合警務站」,晚上警燈閃閃,特有安全感。
合肥街頭的警務站。
一體推進,顯現規模化效應「警務站是公安機關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穩定、服務人民群眾的前沿陣地,必須建設好、運行好、管理好,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到平安就在身邊,服務更加便捷。」合肥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局長馬軍說。
為加快推進公安綜合警務站建設,合肥市公安局積極爭取市委、市政府重視支持,將這項工作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按照「政府主導、公安牽頭、部門協作」的原則,由一名市領導掛帥,各縣區及相關部門協作支持、科學規劃、一體推進。
按照統一建設標準、統一外觀標識、統一功能分區、統一裝備配備的要求,警務站設置了接待區、工作區和保障區,配套完善公安基礎設施、個人裝備、科技力量,確保全市警務站實現市局指揮中心統一指令、統一調度,實現扁平化、可視化指揮,支撐警務站實戰化運行。
記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市已建成投入運行的綜合警務站60處,市區範圍內已形成「一所一站」格局,部分重點派出所「一所兩站」,基本覆蓋黨政核心機關、交通樞紐、重點部位和人員密集場所,成為安徽省內首個發揮綜合警務站規模化效應的城市。
下一步,合肥市公安局將結合實際、實戰需求,按照「三年規劃、逐年加密」要求,持續推進綜合警務站建設,加快完善街面警務戰略布局,搶佔平安城市建設新高地。
群眾在警務站辦事。
一呼百應,打造治安防控綜合體2020年6月11日8時許,一男子因租賃糾紛攜帶易燃易爆物品,闖入合肥市廬陽區淮河路步行街一大藥房,揚言與店主同歸於盡。
步行街周邊人員密集,一旦出事後果不堪設想。步行街警務站聯勤警力聞警即動,僅2分鐘就趕到現場並將涉事男子控制,及時消除了安全隱患,避免了事態升級。
記者了解到,綜合警務站主要承擔「反恐處突、接警處警、巡邏防控、服務群眾」四大職能,合肥市公安局按照警務站區域位置、警情數量、人口密度和治安狀況等因素,將60處警務站分為「反恐處突類」和「治安防控類」兩類,實行分類分級管理。
為充分發揮60個警務站支點輻射作用,合肥市公安局堅持實戰導向,按照3-5分鐘車程為半徑,以99個網格為基礎,設置104個快反圈,確保點、線、面覆蓋重點單位、要害部位、人員密集場所、治安複雜區域。同時,合肥市116臺派出所網格車、46臺武裝巡控車全天候布防,8臺特警PTU動中備勤,400臺交警鐵騎機動靈活,街面見警率、管事率顯著提升,治安震懾力、控制力顯著增強。
據統計,在2019年同比提速69秒的基礎上,2020年合肥全市接處警平均用時又提速25秒,實現重大警情3-5分鐘到場,重點部位1分鐘響應。
2019年,合肥市區「兩搶」警情、「四類可防性」案件發案同比分別下降40%、51%,市區246天未接報「搶劫」警情,295天未接報「搶奪」警情,群眾安全感大幅提升。
目前,60處綜合警務站實體化運行,關口前移,警力前置,24小時警燈閃爍、24小時巡邏防控、24小時接警處警、24小時服務群眾,點亮了合肥街頭的平安燈,帶給群眾「看得見的安全感」。
在警務站執勤的民警。
一站辦理,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自從有了百大周谷堆警務站,遇到問題直接找民警,買個菜的工夫,一起糾紛就化解了。」合肥瑤海區百大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商戶劉某(化名)說。
今年「五一」期間,廣西一貨運司機為節約成本,途中未採用冷鏈運輸,導致水果品質受損,產生近10萬元經濟損失,於是劉某便來到警務站求助。
合肥百大周谷堆市場是合肥的「米袋子」和「菜籃子」,治安環境複雜,警務站積極探索建立警企聯調、會商協調、聯動調處多元化解機制,力爭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打造合肥首個「楓橋式」警務站。
接到劉某反映後,駐站民警立即召集市場管理方、行業協會、綜合部門和律師進行會商聯調,很快調解糾紛。
「如果不是看到警務站外面的提示,我可能就被騙了。」 2020年7月5日,家住肥西名邦國際小區的李女士接到詐騙電話,因平時經常看到門口警務站的預警公告,她果斷「拉黑」騙子電話。
除了化解糾紛、宣傳預警,為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合肥的綜合警務站還設置了自助便民服務區,群眾可通過自助一體機、皖警e網通、兩微載體實現預約、自助服務等功能,辦理包括駕駛證補換證、交通違法處理、身份證補換領、出入境二次籤注等40餘項公安業務,80%事項實現「零跑腿」,90%事項實現「只跑一次」,居民身份證、駕駛證補發、出入境等業務辦理時限壓縮20%以上。
今年以來,合肥市公安局對部分警務站開展智慧化升級、組織星級評定等工作,以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讓「家門口的派出所、永不打烊的服務站」為群眾帶來更多的方便快捷。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