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槓桿!消費券帶動西單商場三店銷售800餘萬元

2020-12-23 人民網北京頻道

原標題:10倍槓桿!消費券帶動西單商場三店銷售800餘萬元

隨著北京消費季重啟,京城消費線上線下全面升溫。記者昨天從西單商場獲悉,從4月份以來,西單商場所屬西單店、天通苑店、萬方店共核銷消費券32827張,核銷金額76.34萬元,帶動三家門店實現銷售857.65萬元,高達10倍的槓桿效應顯示出消費券促消費的威力。

在北京消費季推出消費券的同時,西城區政府也在7月底推出新一輪消費券。新一輪北京消費券的線下消費場景主要集中在餐飲領域,西城消費券將區內的商超、百貨等多種業態納入到消費券的使用中。企業也進行一定的配資,消費者使用消費券可享受市區政府和企業的疊加優惠。

以西單商場為例,其所屬西單店、天通苑店、萬方店結合經營特點、優勢品類和服務特色,組織線上線下營銷活動,同時在政府投放券基礎上匹配1倍的膨脹優惠,進一步帶動消費。西單商場相關負責人介紹,政府消費券和門店營銷活動疊加作用,調動了顧客消費熱情。

京東數據顯示,7月26日開始發放的150萬張北京消費券已被搶光,今天起,新一輪北京消費券將繼續在京東APP發放。

(責編:池夢蕊、鮑聰穎)

相關焦點

  • 北京市民「買買買」熱情高漲,消費券近10倍槓桿撬動消費
    隨著北京消費季各項活動按下重啟鍵,150萬張北京消費券7月26日起在京東APP發放,消費券使用情況如何?數據顯示,消費券對北京消費的拉動趨勢明顯,核銷的消費券以近10倍槓桿撬動了線上消費,在線下消費券核銷中,餐飲消費佔比近75%。
  • 服務不停步西單商場多措並舉提振消費
    據西單商場西單店的負責人介紹,受突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西單店面臨著客流銳減、銷售低迷、人員緊缺、人工成本增加、疫情防控任務艱巨等諸多問題,給經營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另一方面,西單商場還充分利用了直播帶貨經營模式。自疫情開始後截至目前,西單商場西單店共推出22場直播,直播觀看人次近5萬人次,實現訂單369筆次,實現銷售近15萬元。
  • 戶外+夜市 北京商場借消費季重塑線下
    據愛琴海購物公園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商場將在戶外推出環場800米的網紅跑道、佔地2000平方米的跨層兒童樂園等。室外活動不僅是為了打破空間限制,也是為了打破時間的限制。北京商報記者在世貿天階看到,位於標誌性天幕下的室外區域,由幾十個小吃攤位形成深夜食堂。其中包括小仙島海鮮、西貝莜麵村、阿芮烤雞爪等。
  • 市集、夜市、IP展…商場借北京消費季重塑線下場景
    據愛琴海購物公園相關負責人透露,接下來商場將在戶外推出環場800米的網紅跑道、佔地2000平米的跨層兒童樂園等。室外活動不僅是為了打破空間限制,也是為了打破時間的限制。北京商報記者在世貿天階看到,位於標誌性天幕下的室外區域,由幾十個小吃攤位形成深夜食堂。其中包括小仙島海鮮、西貝莜麵村、阿芮烤雞爪等。
  • 北京消費券使用情況如何?覆蓋範圍還將新增一批餐飲購物企業
    隨著北京消費季各項活動按下重啟鍵,150萬張北京消費券7月26日起在京東APP發放。消費券使用情況如何?記者昨天獲悉,消費券對北京消費的拉動趨勢明顯,核銷的消費券以近10倍槓桿撬動了線上消費,在線下消費券核銷中,餐飲消費佔比近75%。
  • 北京消費季|東城800餘商戶發放消費券 商場銷售恢復至疫前水平
    北京商報記者從東城區內各大商場了解到,通過此次消費季,客流及銷售額環比提升約30%,目前的客流已經達到疫情前正常水平的90%。東城區此次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全場景布局、全業態聯動等方式,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加速促進消費人氣回暖。疫情防控降級後,消費者回到了商場,大部分商場的表現也幾乎與疫前無差別。
  • 專訪徐民:西單商場西單店的生存、發展之道
    對於傳統零售業激烈競爭的今天,西單商場如何定位和實現發展?近日,筆者採訪了西單商場西單店總經理徐民。同時,在折扣價格的基礎上部分商品還有滿100返10元的累加活動。對於業內的一些商場促銷時高端品牌不參加促銷活動的尷尬情況,徐民強調「西單商場就是要讓最好的品牌和最熱門的產品參加到店慶活動中來。而這部分推廣費用將由西單商場承擔」。  另外,西單商場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忠實客戶的貼心服務,由於商場在周末舉行促銷活動會人多擁擠,忠實客戶則可以在專門為其安排的一個特惠購物日到店選購商品。
  • 北京漢光百貨、君太百貨、西單商場「觸網」升級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北京西城區西單商圈三大傳統商場——漢光百貨、君太百貨、西單商場均已 「觸網」升級,希望能夠搶佔多渠道銷售的「大蛋糕」,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在「網際網路+」的影響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也更善於選擇自己熟悉的渠道購物。相關數據顯示,通過手機、電腦、實體店等多渠道購物者的花費比單一渠道消費者的花費平均高4至5倍。以消費者為中心、全渠道的經營成為零售企業轉型的主流方向。
  • 北京西單商場上半年淨利潤大增6倍
    受外埠門店虧損拖累的西單商場,終於在解決累贅後實現盈利。昨日晚間,西單商場交上的中報顯示,在經濟不穩定的情況下,其實現淨利潤2284萬元,同比驟增676.08%。  截至報告期末,西單商場總資產17.13億元,較上年度期末減少5.97%;實現營業收入11.51億元,同比增加3.86%,實現營業利潤3095萬元,同比增加155.47%。  西單商場去年受青海創新百貨虧損、物業糾紛等因素影響,2008年報虧2752.59萬元。對於今年上半年實現盈利,西單商場方面歸因為,去年下半年關閉創新店後費用比上年同期大幅減少所致。
  • 杭州消費券的威力有多大?補貼2983萬,已帶動消費4.53億,銀泰客流比...
    消費券猶如一針催化劑,以四兩撥千斤之勢,點燃了杭州線下消費的熱情,讓杭州消費市場迅速升溫。杭州市商務局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9日下午4點,已兌付政府補貼2983萬元,已帶動杭州市場消費4.53億元,拉動效應達到驚人的15倍。
  • 消費券帶動我市實體經濟「升溫回血」
    市區兩級財政和商務部門共同出資500萬元,中國銀聯內蒙古分公司投入資金500萬元,通過「雲閃付」平臺向臨河市民及在臨河務工遊玩的群眾發放消費券,消費券發放分三批進行、總規模為1000萬元,活動範圍涵蓋餐飲、日用百貨及電器類、超市等多個領域。
  • 代表委員熱議:消費券發揮撬動作用,帶動中小企業發展
    據美團研究院數據顯示,美團發放消費券對於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餐飲、旅遊等生活服務行業的「回血」起到了重要作用,活動期間參與活動商戶的店均交易額超出未參與活動商戶178%。 全國人大代表、鄭州銀行董事長王天宇表示,消費券要向非剛需領域傾斜,首先要做到對發放群體的傾斜,即針對低收入群體發放消費券。
  • 西單商場十裡堡五年老店停業
    五年老店落幕  西單商場十裡堡店經營五年落幕,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看到,商場各入口均在醒目位置貼出《停業通知》。通告稱,因商場所在物業存在的建築消防方面問題一直未能妥善解決,從場地合法安全使用角度考慮,西單商場十裡堡店停止經營。昨日下午,十裡堡店常用入口大門緊閉,僅留東南側一扇小門供商戶出入。
  • 武漢消費券帶動外賣熱!今天,你消費了嗎?
    19日,第一批武漢消費券首次投放,支付寶、美團、微信三大平臺,分別投放了3000萬元消費券。不少搶到券的市民,今天閒暇之餘,已經開啟了買買買模式。江城清晨的早餐店,一早外賣訂單明顯多了起來,「昨天搶了餐飲券,點外賣付款時可以直接抵扣,太方便了!」有市民感嘆。
  • 65萬元消費券已被用光!
    >「全市餐飲企業有獎促消費活動」開展以來,第一批次價值300萬元消費券至今已經發放完畢,參與活動的餐飲企業達600餘家。消費者參與熱情高漲,40萬餘人次參與搖獎活動,消費券每日開獎後幾分鐘內便一搶而空。截至4月19日12時,消費者已經「花掉」電子消費券65萬元。值得一提的是,配合消費券的投放,商家也推出了多款滿減可疊加的優惠活動,參與企業同步給予消費者優惠達200萬元,從而帶動本地消費破1000萬元。消費券不僅在較短的時間內激活了餐飲消費市場,而且正在進一步發揮槓桿效應撬動消費。
  • 北京市商務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孫堯:北京消費券帶動120.62億元...
    北京市商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孫堯表示,北京消費季期間,北京市共有6家平臺企業發放政企消費券,參與商戶8萬餘家。截至12月4日,累計發放政企消費券3900萬張,財政補貼金額累計達8.29億元,實現銷售額120.62億元,拉動槓桿14.5倍。
  • 消費券,你使用了嗎?
    4月16日開始,大觀區發放電子消費券,提振消費,促市場回暖。發放7天,已有2萬餘人參與,抽取消費券9萬餘張。圖為一位市民從商場前的海報下走過。記者 常豔 攝  7天拉動消費57萬元  4月22日下午4時許,在大觀區八佰伴商場一間服裝店裡,市民張豔正和朋友挑選衣服,經過一番挑選後,看中一件價格400多元的上衣。付款時,張豔出示了消費券,經過核銷,張豔此次消費抵銷了10元。  「我感覺消費券挺好,也挺方便的,我還抽到了500元抵50元的消費券,準備繼續逛一逛。」
  • 官方消費券就上京東領 122億福利讓吳裕泰等線下商戶再現活力
    在吳裕泰-王府井店購買了價值400元的茉莉花茶,使用京東App掃碼後,北京消費劵減30元,商家再優惠30元,最後只需支付340元。 」真香」是消費者對北京消費券的一致評價。6月6日,「北京消費季」正式啟動,首批300萬張北京消費券在京東App上發放。凡是位於北京的消費者,登錄京東APP,在首頁就可以看到「北京消費券」入口提示,完成實名認證後,即可申領。
  • 多地政府發消費券背後:金融科技助推公共服務數位化
    新一線城市撬動消費槓桿超10倍在杭州新九喬蔬菜批發市場賣菜的楊帆最近生意好了,「一天散客銷售增加2000多元,比往常漲一倍。滿40減10,好多人買菜會湊夠40,還有連續每天都來用券買菜的。」連Tony老師的生意也好了。
  • 89歲西單商場與12歲西單大悅城的隔空對話
    新華社北京11月17日電 題:89歲西單商場與12歲西單大悅城的隔空對話——從百年商街上兩個商場看消費變遷新華社記者一個是與新中國同成長的老商場,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實現北京零售業銷售「八連冠」,堪稱中國商業史上的一張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