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原型是什麼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原型故事介紹

2020-12-14 閩南網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全國上映。徐崢導演單元《最後一課》中的一幕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座七彩斑斕的鄉村小學出現在夜色中,主演李易峰和範偉在小學前相擁。

  電影中,範偉飾演一位用愛影響學生一生的鄉村教師,李易峰就是他的學生;而在現實中,這座童話般的鄉村小學原型——杭州市淳安縣富文鄉中心小學,也正在進行著可能影響農村留守孩子一生的鄉村教育實驗。

「網紅小學」的前世

  從中國最美高鐵之一的杭黃高鐵千島湖站下車,再沿湖穿山行車四十多分鐘,便來到藏在青山翠谷中的富文鄉中心小學。但就在幾年前,這所如今的「網紅小學」和中國大多數鄉村小學一樣,面臨著三大現實難題:生源流失嚴重,學生大多數為留守兒童,以及留不住好老師。

  「我剛來這所學校做校長的時候,全校6個年級的學生總數馬上就要跌破100,有能力的年輕教師能調走的都走了。」2015年,在縣城一所初中任黨委書記的姜蔚穎申請來到富文鄉中心小學做校長。

  那一年,杭州市決心縮小城鄉教育差距,計劃在淳安、建德、桐廬、臨安等偏遠區縣進行農村小規模學校教育改革實驗。從鄉村教師成長起來的姜蔚穎一聽說,便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因為她有一個願望:讓農村的孩子們也能享受到和城裡孩子們一樣優質的基礎教育。

  所謂小規模學校,是指全校師生人數不超過200人的學校。在杭州,這樣的學校有55所,全部散落在農村的大山裡。「淳安畢竟在杭州,即使是偏遠的山區,農村小學的硬體條件也不差。現代化教具、塑膠操場、鐵質桌椅,該有的都有。」姜蔚穎說,「但差的是教學理念。」

  在接手富文鄉中心小學前,每一次到杭州城區學校的參訪經歷,都給姜蔚穎留下震撼,更讓她感覺到,城鄉教育差距在拉大。「為什麼城裡的孩子都那麼落落大方?為什麼城裡孩子這麼小就知道自己喜歡什麼?為什麼城裡孩子都有一點點特長?」姜蔚穎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農村的孩子們也可以這樣。

千島湖畔的鄉村教育實驗

  「小而美」「小而優」,這是杭州市為農村小規模學校改革所設定的目標,也是姜蔚穎心中鄉村小學應該有的模樣。

  「小」是學校的既定事實,「美」和「優」又該如何達到?「要靠教學質量。」上任伊始,姜蔚穎的改革從教師開始。「不要指望農村家長和城裡家長一樣,對教育有那麼高的關注度。唯一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靠我們老師自己。」

改革第一年,姜蔚穎選派了兩位最優秀的年輕教師到崇文實驗學校跟班學習一學年。崇文實驗學校是杭州市區最優質的民辦學校之一。在崇文實驗學校,來自富文鄉的老師們找到了一個適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包班制,即兩位老師包下除音體美之外的所有課程,把辦公室設在教室。「我們每個班級學生也就十幾到二十幾人,包班制可以讓老師從早到晚都與學生待在一起,關注到每個孩子的全面發展能力。」

  (現實中的富文鄉中心小學)

  在與姜蔚穎的交談中,記者注意到,這位頗有情懷的校長特別在意農村孩子的全面發展能力。「現在城市中,素質教育似乎很難,因為來自家長的阻力很大。現在5年實驗下來,或許農村可以率先實現真正的素質教育。」姜蔚穎口中的「全面發展能力」與大眾理解中的「素質教育」非常相像。

  5年來,在姜蔚穎的帶領下,富文鄉中心小學儘可能多的給學生們提供素質拓展課程,包括書法、武術、聲樂、越劇、科學、地理、航模等。「改革第一個學期,我們就開設了21門拓展課。」姜蔚穎希望,孩子們可以在有限的條件下獲得更多嘗試,從而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領域。

  除了素質拓展,富文鄉中心小學還特別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我鼓勵年輕教師們進行教學創新,讓他們帶領學生們進行研究性的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老師只是引導作用。」在「自主」的前提下,富文鄉中心小學每天都有「三個一」——一小時自主閱讀、一小時自主遊戲、一小時自主運動。剛畢業一年的盧月君覺得,自己在目前初中的優異表現,就來自「三個一」的培養。

  「自主學習能力」一直是教育界努力探索的領域,為何富文鄉中心小學可以貫徹得如此徹底?「學生中超過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兒童,所以要讓他們知道,學習得靠自己,靠誰都不行。」姜蔚穎道出其中緣由。

改革初見成效

  五年的改革,轉瞬即逝。富文鄉中心小學也在這條「不一般」的改革之路上迎來收穫。

  改革第一年,這所曾經連一個文藝節目都無法編排的學校,已經可以選送8個作品參加淳安縣中小學藝術節,並捧回獎盃。其中一個還被推薦參加杭州市中小學藝術節,最終獲得二等獎。

  改革第三年,學校和21世紀教育研究院籤訂委託管理協議,徹底走上自主設計辦學路徑、自主安排工作時間、自主分配辦學資源的新路徑。

  改革第四年,吸引了來自全國不同城市的8個孩子,在家長的陪讀下入學。「我女兒原先非常牴觸學習,我就想給她換個環境。」從杭州市區轉學來富文鄉中心小學就讀的學生家長朱麗萍說,「來這裡後,明顯發現女兒更加開心和放鬆,獨立性更強,作業都能自主完成,成績也提升了許多。」

  疫情期間,上海家長童婭妮也帶著正讀一年級的女兒轉學至富文鄉中心小學。「我們5月份才過來。雖然待的時間不長,但我能明顯感覺到原先容易緊張的女兒輕鬆多了,每天都很快樂。」

  改革第五年,富文鄉中心小學的學生總數已經突破130 ,全校也即將參與全縣聯考,檢驗教學改革成果。「不說頂尖,中上水平肯定是有的。」姜蔚穎對此很有信心。因為跟蹤數據顯示,富文鄉中心小學去年畢業的學生中,至少30%的學生在所在初中屬於「尖子生」。這對並非「掐尖」入學的基礎教育學校來說,比例已經很高。

  國慶假期,千島湖的天氣很好,富文鄉中心小學在太陽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夢幻。「我們會一直努力,為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探出一條新路。」姜蔚穎說。如今,富文鄉中心小學的年輕教師們都已不願離開,期待把這場教育改革接力下去。

責任編輯:凌芹莉

相關焦點

  •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的原型故事介紹 背後故事感人讓人意外
    《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的原型故事介紹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在全國上映。徐崢導演單元《最後一課》中的一幕給很多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座七彩斑斕的鄉村小學出現在夜色中,主演李易峰和範偉在小學前相擁。
  • 我和我的家鄉好看嗎?劇中的角色原型有哪些?
    《我和我的家鄉》現在的票房已經超了13億,也是國慶檔的冠軍,口碑也非常好。在這個故事裡,一共有五個單元,講述了五個家鄉的故事。很多觀眾也好奇,《我和我的家鄉》原型有哪些?這些角色都是有原型的嗎?其實,《我和我的家鄉》中範偉、鄧超、沈騰的角色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分別來自於鄉村教師、治沙英雄、扶貧幹部,他們都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  鄧超扮演的喬樹林,原型就來自於無數的為國家建設而奉獻自己一份力量的治沙人們。
  • 從《我和我的家鄉》看家鄉:這才是真實的中國!
    國慶假期8天,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大熱,總票房突破18億,若能達到先期30.54億的預測票房,《我和我的家鄉》將擠進中國票房榜前10位。 作為去年大火的《我和我的祖國》姐妹篇,《我和我的家鄉》同樣採用了多個單元故事的手法,電影從「一條大河波浪寬」的旋律開始,通過《北京好人》、《天上掉下個UFO》、《最後一課》、
  • 我和我的家鄉幕後故事曝光!找不到沙漠急壞劇組,角色原型是他!
    我和我的家鄉幕後故事曝光!找不到沙漠急壞劇組,角色原型是他!近日,王源工作室曬出一組照片,被網友嘲笑像父母的朋友圈,照片中的王源雖一身「土味」造型,但還是抵擋不住年輕富有朝氣的容貌,他擺的POSE和背景,像極了父母那個年代拍照會擺拍的動作,引起了廣大網友的熱議,其實王源的這套造型就是近期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這部電影中的造型。這部劇由很多國內大咖級別的演員參演。
  • 《我和我的家鄉》最精彩的一個章節——《最後一課》
    國慶檔影片PK 已經到了第6天,前面領先數日的《姜子牙》開始掉隊,《我和我的家鄉》累積票房已經達到15億,一舉超越《姜子牙》的12億。而且它的排片和場均人數,也大幅領先且成正比,貓眼評分更是達到了驚人的9.3分,也從側面證明了影片的優秀。
  • 《我和我的家鄉》:愛家鄉,就去建設它
    新京報報導,據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官方微博消息,截至10月5日15時,電影《我和我的家鄉》票房突破12億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此片不僅是2020國慶檔首部票房破10億元的電影,在觀影平臺的評分也一路升高,單日票房位居榜首,列國慶檔電影之最。
  • 《我和我的家鄉》爆笑感人,《最後一課》最好,UFO一趴最差
    文/馬慶雲 10月1日,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院線上映。這部電影作品當中的五個故事,攜帶的都是非常樸素的家鄉情感,尤其是經過學習讀書,最終離開家鄉者的情感。而這種情感,又是以回歸家鄉、建設家鄉作為傳遞與升華方式的。該片最終呈現的氣質則是:家鄉富裕起來了,我們一代人的讀書使命也得到了完成。
  • 厲害了,《我和我的家鄉》票房全球第三,卻有人說「假」?
    去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收穫了超30億的票房,今年它的姊妹篇《我和我的家鄉》10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一個多月的時間票房就有20多億了,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一個是家國情懷,一個是家鄉情懷,兩部作品都能直擊人們內心的深處,但是後者的喜劇效果顯然是大於前者的,每一個觀眾都是笑中帶淚看完的《我和我的家鄉》,這麼成功的一部作品,為什麼還有人說它「假」?
  • 你和你的家鄉,我和我的家鄉
    十億票房背後,《我和我的家鄉》背後的憂傷這個國慶檔,票房數字很好看,動畫電影《姜子牙》和明星雲集的獻禮巨作《我和我的家鄉》都雙雙破了10億,關於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也即將破5億,因為疫情壓抑許久的觀影欲望,在這個國慶檔統統得到了釋放。
  • 看了《我和我的家鄉》,發現裡面好多彩蛋
    家鄉」火了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上映8天 票房突破18億在整個電影的每個章節裡都有特定的交通元素它們的出現讓人有一種在看「我和我的家鄉交通影片中被外星人選中的「阿福村」(原型為三都水族自治縣蓋賴村)隱藏於青山綠樹中,一年四季雲霧繚繞,梯田層層疊疊而上,蜿蜒逶迤繞雲間,傳統木樓建築錯落有致,散發著古樸氣息和獨特的民族文化魅力。當地特色歌舞表演。原生態的自然風光、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吸引了眾多遊人前來遊玩。
  • ——我看《我和我的家鄉》
    該片五個故事在「我和我的家鄉」的同一主題下獨立成篇,以輕喜劇的形式來表現莊重的思想和真誠的情感。五個故事的演繹還是略有差別,並非達到了同一藝術高度,但都讓人捧腹也讓人感動。我不想過多地談論故事情節,以免「劇透」,但我還是不得不說說最戳中我淚點的「最後一課」。
  • 《我和我的家鄉》:有的電影明明是喜劇,可笑著笑著,卻想哭了
    家鄉是什麼? 《現代漢語詞典》給出的解釋是「自己的家庭世代居住的地方」。那我的家鄉是什麼?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正確答案。自古以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故鄉情。有人把許多人的答案拍成了一部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 《我和我的家鄉》:當現實與回憶碰撞,最動情處莫過於最後一課
    2020年國慶,一部《我和我的家鄉》橫掃影院。上百位年齡跨度極大的演員創造出5個關於家鄉的故事,雖說是一部喜劇,但是看著看著就哭了的人不在少數。在這5個小故事中,對於家鄉的變化各大導演都有描述。隨著時代的發展家鄉早已經換了一個模樣,熟悉的人與陌生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不由讓人感慨萬分。
  • 【體彩資訊】《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戳中很多人淚點
    【體彩資訊】《我和我的家鄉》最後一課,戳中很多人淚點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近期熱映 影片講述的五個故事中 最賺淚點的當屬「最後一課」
  • 《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扶貧關鍵詞和它背後的數據與故事
    諸多佳片中,電影《我和我的家鄉》雄踞國慶檔榜首,截至10月15日,已斬獲近23億元票房,躋身內地影史票房榜前20。 《我和我的家鄉》海報 《我和我的家鄉》延續了2019年《我和我的祖國》的創作模式,7位導演:寧浩、徐崢、陳思誠、閆非&彭大魔、鄧超
  • 《我和我的家鄉》西瓜視頻限時免費上線 大鵝舞掀起模仿潮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已於1月1日零點在西瓜視頻上線,限時免費熱播中。 品質喜劇熱播中,西瓜視頻與你共迎2021 《我和我的家鄉》通過《北京好人》《天下掉下個 UFO》《最後一課》《回鄉之路》和《神筆馬亮》五個故事單元
  • 《我和我的家鄉》印象
    雲集的《家鄉》,成龍老大哥《急先鋒》,去年大火的《哪吒》伴奏《姜子牙》,以及去年備受關注的《奪冠》,可以說是不朽的戰鬥經過考慮,小編去看了《家鄉》的票房和口碑雙豐收。這是一部主旋律電影,影片巧妙地放在了秀場上,五個單元五個故事,由《北京好人》葛領銜,演技真的上線了,故事的大意是,一個農村表哥來城裡向侄子借錢看病,但侄子想買車卻左右為難,最後,他認為「歪招」用他的醫療保險卡幫他表弟看病,結局暴露了,最後家庭關係戰勝了一切。這就是故事的情節,我總覺得似曾相識還需要創新。
  • 笑看東西南北中 我和我的家鄉
    《我和我的家鄉》則是用「喜劇」的風格和手法來講故事,通過演繹五個最具「家鄉」特色的平凡人故事,這五個故事單元分別取材於北京、貴州、浙江、遼寧、陝西,橫跨祖國的東西南北中五地。以農村的變化為主題,這個變化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令人捧腹也讓人動容。
  • 沙裡淘金門口就業,揭秘《我和我的家鄉》實地的故事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於10月1日正式上映,為充分利影片中榆林市取景單元「回鄉之路」中毛烏素沙漠治理生態奇蹟的影響力,在全國範圍大力宣介榆林治沙經驗,推出佳縣赤牛坬、橫山沙地蘋果、神木科學治沙等一批文化旅遊「打卡」地,最大限度地挖掘該電影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10月13日,榆林市委宣傳部組織邀請新華社、中青網等十家中央主流媒體深入榆林,實地探訪電影中的主要取景地對話原型人物,對影片取景地多角度切入
  • 《我和我的家鄉》這才是獻禮片該有的樣子
    但是伴著建國70周年華誕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在2019年的國慶檔意外登頂,讓人們對獻禮片有了全新的認識。讓觀眾喜愛的商業片導演來完成獻禮片的拍攝工作,一下子拉近了觀眾和獻禮片的距離,也讓獻禮片變得受人歡迎了。因為成功的商業片導演清楚觀眾想要看的是什麼,如何能夠讓觀眾和電影產生情感共鳴。只有觀眾肯花錢買票,他才能夠聽你說想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