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下午,本報全媒體記者探訪剛剛修繕完畢的陳廉伯公館,帶你看看傳說中的廣州最美旋轉樓梯。
陳廉伯公館位於龍津西路沙地一巷36號,建於民國時期,原為帶庭園混凝土結構建築,後庭園改建為宿舍樓,現該址僅存主樓及小亭。該樓房水刷石米外牆,巴洛克裝飾風格,線腳豐富精美,地面以大理石磚鋪砌,柚木門、窗,做工精細。樓南側設旋轉梯直通五樓。該址曾為洋務工商巨子的活動場所,名為「荔灣俱樂部」,也曾為廣東省水利廳宿舍。陳廉伯(1884—1945)是南海西樵簡村人,曾任香港滙豐銀行的買辦,後在廣州經營絲莊,曾任廣州商團團長、廣東省商團總團長。 1993年8月, 陳廉伯公館公布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8 年 9 月, 荔灣區文廣新局委託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對陳廉伯公館進行修繕設計。近日,陳廉伯公館修繕完畢,重現往日風採。
位於荔枝灣湧畔、荔灣博物館旁邊的陳廉伯公館是廣州近代最早興建的西式花園住宅之一。
陳廉伯公館修繕後的外立面。
陳廉伯公館正門及階梯。
側門上方的一處石雕裝飾。
樓內直通頂樓的被稱為廣州最美民國旋轉樓梯。
午後的冬日陽光照在修繕後的陳廉伯公館外立面。
四五樓之間的一處天井。
旋轉樓梯盤旋而上,線條優美令人愉悅。
延著旋轉樓梯行走仿佛可以奏出美妙的音符。
馬賽克地面進行了原狀修繕。
恢復後的敞廳地面。
恢復後的陽臺,從這裡可以一覽荔灣湖公園美景。
從不同角度拍攝廣州最美旋轉樓梯。
從不同角度拍攝廣州最美旋轉樓梯。
鐵鑄樓梯欄杆,殘缺部分根據僅存的原物重新訂做,雲石臺階則是原物,只對局部進行了修補。
換個角度看旋轉樓梯就會有新的發現。
旋轉樓梯所在的空間的真實性得到了最好的保存。
修繕後的陳廉伯公館南側外立面。
最美旋轉樓梯從這個角度看上去就像一個笑臉。
修繕後的陳廉伯公館,不少市民已在期待著它對公眾開放的日子。這裡或會成為新的網紅打卡點。
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廖雪明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曹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