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樟山新增隧道正式通車

2020-12-21 南方新聞網

6月23日,歷經兩年左右時間的施工,備受珠海市民關注的板樟山新增隧道正式通車。新增的兩條機動車隧道與既有的兩條隧道形成雙向八車道的隧道體系,日通行量從4萬輛次提升到15萬輛次,將大大改善迎賓路南北交通瓶頸的問題,有效緩解主城區的交通壓力。

長度不過1200多米的新增隧道,相對眼下珠海在建的隧道,也許並不出挑。但對於老珠海人來說,板樟山隧道意味著「黃金通道」,對於珠海的交通路網建設更是意義非凡,不僅縮短了拱北與香洲之間的距離,還促使前山、新香洲的城市化進程大提速。

「板樟山隧道建起來後,我們村周邊的道路慢慢變好了、商鋪慢慢變多了,整個地方的人氣都旺了起來。」檸溪村村民龔佰賢說。

南方日報記者 何康傑

一度夭折的「第一長隧」

時光飛馳,將歷史瞬間定格為永恆。1990年11月28日,當時全國最長的城市公路隧道——板樟山下行隧道通車,大大縮短了拱北與香洲之間的距離。

此前,板樟山位於香洲和拱北之間,是主城區的一道天然分割屏障,城區之間的交通往往是要繞山而行或繞道而走,往來諸多不便。

1984年,時任珠海市市長梁廣大看到城區被山一塊塊分開,使得城區往來不便,便提請市政府研究在板樟山建一條隧道,把香洲和拱北連接起來。

但在改革開放初期,汽車還是稀缺消費品,加上當時政府財政收入不高,在板樟山修建一條難度頗高的隧道引起了部分人的反對,認為修建隧道成本高、車流量少、效益低,不應該建。面對質疑,決策者最終頂著壓力確定要修隧道。

1988年,板樟山隧道開始興建,隧道上下單行道各長1210米,整個隧道系統大約投資8800多萬元。這是珠海經濟特區成立以來最大的基建工程,也是當時全國最長的隧道。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板樟山下行隧道正式投入運行。其雙向通車意義重大,不僅改變了珠海的城市格局,而且以板樟山為中軸帶,珠海從此變成了南北兩面相通的海濱新城。

歷史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即使是在今天,板樟山隧道對珠海城市發展的作用仍然舉足輕重,每天通行車流量早已超過10萬,仍然是珠海南北向交通的咽喉要道。

打造國內最長慢行隧道

然而,隨著珠海經濟的快速發展,板樟山隧道的日交通量從通車初期的8千輛次發展到現在的8萬—10萬輛次,高峰日更是突破11萬輛次,隧道擁堵日益嚴重。原有的雙向四車道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城市交通快速發展的需求,對原隧道進行改擴建,提高其通行能力,勢在必行。

2018年3月22日,板樟山隧道新增隧道工程項目正式啟動。項目北起迎賓北路與人民西路交叉口,南至迎賓南路與九洲大道交叉口。其中,新增兩條車行雙車道,以及一條慢行隧道,均長約1.2公裡,道路等級為城市主幹道,設計時速70公裡,建成後與板樟山既有隧道組成雙向八車道,並設置雙向慢行系統,項目總投資約為4.8億元。

城市規劃在城市發展中起著重要引領作用,敢為人先的珠海人再次走在潮流的最前端。在著力擴建原有隧道的基礎上,珠海還修建了目前國內最長的城市慢行景觀隧道,該隧道頂面有3D藍天白雲彩繪,同時為緩解視覺疲勞、增加景觀趣味性,每隔50米左右,還會加入一些飛鳥、熱氣球等元素的圖案,帶給市民高品質的慢行交通體驗。「在慢行隧道的中段,將循環播放定製的動漫。」板樟山新增隧道工程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一道通南北,天塹變通途。「非機動車、行人專用隧道的投入使用,徹底改變非機動車、行人不能直接通過板樟山隧道的歷史,極大方便珠海市民生活和出行,檸溪、新香洲板塊與拱北板塊的聯繫將會更緊密。」華發集團城建首席工程官房慶海說。

相關焦點

  • 今天板樟山新增隧道正式通車!國內最長慢行隧道來了!
    今天,板樟山新增隧道正式通車啦!今天上午,板樟山新增隧道舉行通車儀式,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市委副書記、市長姚奕生,市政協主席陳洪輝,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主任陳英出席通車儀式。上午8時20分,郭永航宣布:板樟山新增隧道開通!簡短的通車儀式後,市領導與市民代表一同乘坐電瓶車體驗新增慢行車道,隧道建設單位的建築工人代表乘坐大巴車體驗新增機動車隧道。記者在現場看到,許多市民還在慢行隧道口拍照留影,紀念第一次體驗慢行隧道的時刻。
  • 板樟山新增隧道揭開面紗
    6月11日19時,板樟山新增機動車隧道順利結束了為期一天的試通車運行。至此,歷經近兩年的施工建設,備受關注的板樟山新增隧道終於揭開神秘面紗!板樟山新增隧道是以珠海市公路局為項目業主單位,華發集團下屬單位珠海城建地產公司作為代建單位組織實施的珠海市重點項目。目前板樟山隧道車行隧道、人行隧道施工內容已全部完成,項目進入收尾階段。最新的板樟山新增隧道長什麼樣?車應該怎麼開?一起先睹為快!
  • 珠海「城市動脈」板樟山隧道全新升級
    歷經兩年多的施工建設,百萬珠海市民翹首期盼的重大工程——板樟山新增隧道今日通車。通車後,通行能力從4萬輛次/日提升至15萬輛次/日,將極大緩解交通壓力。上午8時許,珠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郭永航宣布:板樟山新增隧道開通!
  • 板樟山新隧道通車!如何通過隧道、辨認交通標線都有講究!
    板樟山新增隧道正!式!通!車!了!陽光撥開雲霧照耀著大地綠葉在微風中颯颯回應著你看,那車、那行人悄悄地走上了新隧道快看最新視頻▼板樟山新增隧道怎麼走?板樟山新隧道通車後,由原來的雙向4車道,變成雙向8車道,通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通行規則也有不小的變化,信號燈和交通標誌、標線都有了很大變化。那麼,司機們最關心的問題來了:到底開車如何通過隧道?交通標線如何辨認?如何選擇新舊隧道?不要著急,小編已經做好了功課,下面用一張圖教會你怎麼走!
  • 板樟山新隧道通車!通行規則有變化!交警拍視頻教你怎麼過新舊隧道!
    板樟山新增隧道正!式!通!車!了!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板樟山新增隧道怎麼走?板樟山新隧道通車後,由原來的雙向4車道,變成雙向8車道,通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通行規則也有不小的變化,信號燈和交通標誌、標線都有了很大變化。那麼,司機們最關心的問題來了:到底開車如何通過隧道?交通標線如何辨認?如何選擇新舊隧道?
  • 華發物業為珠海板樟山新增隧道通車儀式提供出色後勤保障
    珠海百萬市民翹首期盼兩年的板樟山新增隧道,今天正式通車。作為中國最長的慢行景觀隧道,正式通車備受矚目,華發物業有幸能為隧道通車儀式提供後勤保障支援,專業、靚麗的形象獲得現場市民的一致好評。早上6點30分,華發物業的12名後勤支援人員就精神飽滿地到了板樟山隧道南端東側集合。根據指揮部門的任務分工和要求,支援隊伍將任務再分解和細化,在100%完成任務的同時,我們力求將華發物業人良好的職業素養和精神面貌表現出來。
  • 珠海新隧道!位置在……
    5月24日上午,由中鐵二局三公司承建的興業快線(南段)一標段石景山隧道北端新增斜井順利開鑽,標誌著該隧道北端施工工作面正式打開。興業快線(南段)一標段興業快線(南段)一標段工程,南起九洲大道與建業一路交叉口,北至板樟山北側工作井(含板樟山工作井),全長約2.5公裡。
  • 板樟山這條隧道將全封閉!時長近2個月!
    常常走板樟山舊隧道的小夥伴注意了!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29日,板樟山舊隧道將實施交通管制!具體如下↓因板樟山舊隧道改造施工需要,現決定於2020年12月1日至2021年1月29日,對板樟山舊隧道實施如下交通管制措施:一、第一階段全封閉板樟山舊隧道北往南方向(往拱北方向),南往北方向供車輛雙向通行。
  • 剛剛,板樟山新隧道動工!這條快線建好後,吉大到唐家隧道直達!接深...
    穿越板樟山的石景山隧道段為雙向6車道。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這條路特別酷,橋梁+山體隧道+地下隧道建好之後,根據先前公布的規劃,北段與南段下穿梅華路銜接後,將新建一條隧道穿越鳳凰山!隧道寬度方面,合併路段是雙向六車道,東線和西線都是雙向四車道!
  • 新中梁山隧道正式通車!老隧道關閉改造,明年3月實現8車道通車
    △今日上午10點,新中梁山隧道正式通車.今(21)日上午10點,新中梁山隧道正式開放通車了!同時,交通也迅速進行了轉換,老中梁山隧道封閉進行改造升級,車輛全部轉到新中梁山隧道通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市城投集團獲悉,老中梁山隧道改造升級計劃明年3月完工。屆時,將實現新老隧道8車道同時通車,通行能力將提升一倍。主城交通的「西大門」
  • 拖龍山隧道正式通車
    作為徐州市城建重點工程之一,拖龍山隧道工程9月1日正式通車。該隧道的投入使用,標誌著黃河路貫通工程長安路與彭祖大道全線通車,將有效加強銅山區、新城區等片區的快速聯繫,緩解三環南路的交通壓力。拖龍山隧道是黃河路貫通工程的重要節點。
  • 組圖:國內首條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圖1)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龍山隧道今日正式建成通車
    10月16日上午,倍受全市人民矚目的市政重點建設工程龍山隧道正式建成通車。市委書記柴偉宣布:遼源市龍山隧道等路橋工程建成通車!據了解,今年我市共啟動實施市政基礎設施重點項目23個,計劃投資19.1億元。
  • 較用獅子山隧道快15分鐘 8號幹線21日正式通車
    較用獅子山隧道快15分鐘 8號幹線21日正式通車 2008年03月06日 16:31 來源:中國新聞網   8號幹線長沙灣至沙田段即將在這個復活節正式「誕生」。不過,有的士業界坦言,由於多個接駁尖沙咀必經路口的交通燈號都不協調,「在繁忙時間行8號幹線往尖沙咀,只是死路一條。」  耗資50億港元的「長沙段」,將於本月21日凌晨起正式通車,成為香港第4條連接沙田與九龍的道路。
  • 米拉山隧道10月1日正式通車
    海拔4700多米的米拉山隧道作為拉林公路的控制性工程,凝聚修建者的辛勞與智慧,迎艱克難,展現西藏精神,他們做到了!昨日,記者在米拉山隧道施工現場獲悉,10月1日,米拉山隧道將正式通車,屆時拉薩到林芝可再縮短半小時行程。
  • 南京紅山路隧道正式通車 通過僅需1分多鐘
    6月7日,南京紅山路隧道通車 趙傑攝6月7日下午4點,在南京玄武區紅山路隧道南口,隨著圍擋欄杆的打開,車輛開始緩緩駛入隧道,這標誌著紅山路—和燕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首個快速路隧道——紅山路隧道正式通車4點整,工作人員把圍擋欄杆打開,車輛從南入口開始緩緩駛入隧道。記者也現場體驗了紅山路隧道的通車情況,所坐的車輛以40公裡/小時的車速行駛,從隧道南口進、北口出,通過隧道全程僅需1分多鐘。市民王先生告訴記者,由於周邊道路施工,早晚高峰經過紅山路段,都要堵上十來分鐘,就盼著隧道儘快通車,「現在從隧道走,只需要1分多鐘,少等了三個紅綠燈,實在太方便了。」
  • 王金隧道正式通車
    10月15日,王金隧道通車儀式舉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邵永明,縣委常委、副縣長曾寧宇出席通車儀式,邵永明宣布王金隧道正式通車。王金隧道位於沙溪鎮王家年村,原名群英隧道,於1975年動建,次年竣工,隧道的便捷暢通,讓沙溪鎮董村村的老百姓進城不再翻險山、繞彎路。但是隧道開通一段時間後,便因局部出現塌方被棄用。此後,村民進出只能通過一條3公裡左右的盤山公路,僅急彎就有20餘個。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4月26日,汽車駛出廈門海底隧道。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 世界海拔最高公路特長隧道西藏米拉山隧道26日正式通車試運營
    央廣網西藏4月26日消息(記者普布次仁)今日(26日)上午,有著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特長隧道之稱的米拉山隧道正式通車試運營,這標誌著國道318線林芝至拉薩段公路全線通車。米拉山隧道(央廣網發 圖片為中鐵二局五公司提供)米拉山隧道自2015年4月1日開工建設,2019年4月26日建成通車。項目起於工布江達縣加興鄉G318東側,止於墨竹工卡縣日多鄉念村,路線全長18.181千米。隧道左線長5727米、右線長5720米,斜井長104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