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做好新聞圖片故事的「七個要素」

2020-12-17 中國軍網

摘 要:新時代的號角已經吹響,新聞攝影工作者要用真情溫暖人心、用愛心傳遞正能量,用手中的鏡頭講好中國故事。本文以若干組已發表的國內外新聞圖片故事為例,總結歸納出新時代攝影記者做好新聞圖片故事的「七個要素」。

關鍵詞:新時代;攝影記者;七個要素

北京時間2012年4月17日凌晨,一組反映美伊戰爭退伍老兵返鄉的圖片故事《歡迎回家:Scott Ostrom的故事》從眾多優秀的參賽新聞稿件中脫穎而出,獲得第96屆普利茲新聞獎特寫攝影獎。這組由《丹佛郵報》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為我們講述了美國駐伊拉克士兵布萊恩·斯哥特·奧斯特羅姆的故事。在經過4年的海外戰爭後,這位27歲的小夥子帶著嚴重的傷後應激障礙症退役回到祖國。作為第二偵察營的士兵,他曾兩次被派往伊拉克,也就是在第二次服役伊拉克期間,他患上了應激障礙症。他表示,伊拉克軍旅生活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最慘痛的,沒有什麼事能和他在伊拉克的經歷相比。

在這組由20多張照片構成的故事裡,恰到好處的光影語言、生動而節制的抓拍、精巧的圖片編排將奧斯特羅姆的心靈創傷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僅讓觀者對戰爭的負面效應作出進一步反思,也讓人感嘆圖片故事這一獨特新聞稿件類型的敘述力量。

進入新時代,信息接踵而至迅速更迭接踵而至。然而,在迭出的即時新聞稿件後,圖片故事這個特殊的類型雖然不具備「短平快」的特徵,卻依然因其深度而佔據著不可替代的傳播地位。要做好一個新聞圖片故事並不容易,需要耗費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時間。筆者總結自己多年的拍攝經驗,認為拍好圖片故事需要把握好「七個要素」:

一、勤畫草圖

眾所周知,古今中外的大畫家風格不一,卻有一個顯著的共性,那就是他們會隨身攜帶速寫簿,隨時會拿出來塗塗畫畫。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勾勒,往往對他們之後恆久流傳的名作起到了不可忽視的引導和輔助作用。

同理,一名攝影記者在大致設想出自己的拍攝主題之後,也應當準備一個本子,在上面畫一些草圖。當然,這並不是不著邊際的憑空臆想,而是有針對性地設想採訪對象可能出現的場景、可能碰到的光線和事情,逐一詳細記錄。

拍攝圖片故事不像即時新聞,不是一蹴而就的創作,需要長時間去打磨。這些草圖會像視覺設計的大綱一樣引領拍攝,儘管不一定會和現實的場景重合,但卻為攝影記者「順藤摸瓜」提供了線索和基礎。

二、儘量多拍

日本攝影家巖宮武二在教導學生時說過:「要從清晨到傍晚,能拍多久就拍多久,一定要對攝影有狂熱。」筆者認為,他的這句話用到圖片故事的創作中絕妙無比。在有了大致的草圖後,多拍、多想、多反思是唯一的捷徑。以筆者在2013年創作的圖片故事《明明愛跑酷》為例,當時完成這組圖片用了三個月的時間,總共拍攝了三四千張圖片,最後從中篩選出了10餘張成組,榮獲當年趙超構新聞獎攝影類年度金獎。

說到這組圖片的成功之處,勤拍是唯一秘訣。這組圖片的主人公叫明明,時年27歲,出生時因患唇顎裂而被父母遺棄,從小在南通市社會福利院長大。儘管經過兩次手術,面部狀況有所改善,卻留下聽力減弱、牙齒脫落、口齒不清等後遺症。機緣巧合,明明在2011年接觸到了跑酷,從此他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做一名優秀的「跑酷者」也成為明明心底的夢想。這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物,言語不多,但我卻能感覺到他豐富的內心。拍,不停地拍,也許是打開他心門的唯一的鑰匙。在拍攝過程中,筆者一有空就和他聯絡,根據不斷調整的草圖,不停地拍攝。從他的訓練、生活到工作,再到獨處,努力做到全面、直觀地表現主人公對跑酷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態度,刻畫出一個有血有肉、活靈活現的人物。

三、找到人物的「味道」

以入木三分的解析力和色彩還原而著稱的徠卡鏡頭一直是攝影師的心頭好,而Summicron35mm f|2鏡頭一直被譽為「徠卡的精髓」。經過60多年的不斷完善更新,該款現行版鏡頭無疑致臻完美,但卻並不為徠卡鐵粉追捧。他們認為,這種鏡頭結構和設計上的完美反而使鏡頭丟失了原有的味道。

這個說法當然有點唯心主義,但是筆者覺得可以幫助我們理解圖片故事中人物「味道」的重要性。人無完人,攝影記者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不僅要發掘人物的美,更要發掘人物的種種缺陷。有了缺陷就有了落差,就有了人物的「味道」,這樣的人物才完整。

2013年,筆者完成過一組圖片故事《小穆桂英的京劇之路》,反映的是一個10歲的小女孩陳玥學練京劇的故事。當時京劇團裡的孩子都神採奕奕,但是這個身體羸弱且性格內向的小女孩陳玥卻更加吸引我。柔弱的外表下是她練功時堅韌不拔的眼神和刻苦勁,這是人物的「味道」,這種落差讓我一下子找到靈感,決定以這個孩子為著眼點來做一組故事。經過兩個月的拍攝,這個故事終於在很多媒體刊發,其中一張照片還入選《中國攝影報》和新華社主辦的「中國夢」公益照片評選,在《紐約時報》廣場大屏展出。

四、合理利用天氣

無論是藍天白雲下的一覽無遺,還是瓢潑大雨中的彷徨與惆悵,合理利用好天氣因素,會給圖片故事平添一份渲染力。

澳大利亞知名攝影師特倫特·帕克就曾經在攝影集《Minutes to Midnight》中多次拍攝滂沱大雨。這本攝影集是一部長篇的影像敘事詩,記錄了帕克2003年和妻子、攝影搭檔一起駕車環遊澳洲9萬公裡的行程,通過影像來探討人的精神困境。無論是那張經典的一個男人撐著傘行走在大雨裡的照片,還是一群人身陷大雨仿佛與之搏鬥的圖像,都在深層次地烘託主題,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因此,攝影記者在進行一個圖片故事的拍攝時,也應該在心中有一張晴雨表,哪種天氣去拍什麼、表現什麼,看好天氣預報,做到心中有數。

五、善於觀察和發掘細節

時間不能倒流,在圖片故事的拍攝過程中,如何去表現人物的過去是一個難題。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仔細觀察人物身邊的物件及細節,來展現過去的時間,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

如前所述的《明明愛跑酷》中,筆者在跟蹤拍攝主人公一段時間之後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他的過去怎樣表達。在一次拍攝他日常訓練後,他邀請筆者去他位於社會福利院的家裡坐一會兒。還沒進他的寢室,一雙晾在走廊窗臺上的舊運動鞋抓住了筆者的視線,那雙鞋鞋面上已經破了好幾個洞,鞋底已經差不多要磨穿了。詢問之下得知,原來為了練習跑酷,明明前後磨壞過好多雙跑鞋。這雙跑鞋雖然也已經瀕臨「退休」,但由於是福利院一位阿姨送給他的生日禮物,就一直沒捨得扔。於是,筆者舉起手中的相機,拍下了這雙承載著時間的跑鞋,這個難題也就瞬間得到了解決。

六、尋找「決定性瞬間」

在拍攝圖片故事的過程中,一張決定性的照片猶如整組故事的靈魂。這就像攝影大師布列松「決定性瞬間」理論闡釋的一樣,每個事件中都隱藏著一個決定性的瞬間、決定性的畫面,是整個事件的支點,為新聞事件提供最好的解釋。

以筆者拍攝的圖片故事《watch out和他們的搖滾夢》為例,在創作過程中,筆者拍攝了方方面面的很多照片,但一直覺得這組故事平淡無奇,缺乏亮點。有一天,筆者去拍攝樂隊在天台排練搖滾歌曲的畫面,儘管之前已經拍攝過好多次,但是都沒有拍到滿意的畫面。在他們排練到第二首歌曲時,筆者發覺在一個很強的節奏點上,幾個隊員會很投入地跳起來。於是,筆者想到這個節奏點應該是有重複的,於是趴在地上等待。果然,在樂隊成員下一個騰身躍起的瞬間,筆者用廣角鏡頭抓下了這個畫面。因為拍攝角度低,結合隊員身後的藍天白雲,畫面顯得更加生動而有層次感,又多了一份靈動性。跳躍這個動作從某種程度上寓意著積極向上的態度,後面隱隱約約浮現的高樓又作為城市化的要素出現在畫面背景裡,表現出年輕人熱愛音樂,追求向上生活的品質。「決定性瞬間」,決定了畫面的質量。

七、拍攝前後都要有編輯意識

圖片故事和單張圖片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強調圖片表述事件的故事性和情節性,不同的照片因為某個人物、某個事件而集結,相互映襯、相互碰撞,猶如足球運動中隊員的巧妙配合,亦或是交響樂裡樂章段落間產生互動與共鳴。因此,一個成功的圖片故事不但取決於攝影師的拍攝技巧與理念,更取決於他自始至終對圖片的編輯意識。這裡的編輯意識在於根據表達主人公的需要,表現為在鏡頭語言表達上的輕重緩急。

我國著名攝影家焦波的代表作《俺爹俺娘》,原先以《焦老大進京》刊發,後與編輯溝通,轉變拍攝思路,以兒子眼中的父母為拍攝主題,展現了父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日常生活和兒女親情。圖片一經刊發,獲得了良好的反響,在國內外都得到讚譽。

由此可見,攝影記者如果具備良好的圖片編輯意識,往往就能站在較高的位置上審視自己的採訪和拍攝,也能夠幫助自己找到最佳的報導角度和拍攝手法,助力圖片故事取得成功。

(作者系江蘇南通《江海晚報》攝影記者)

責任編輯:姜興華 實習學員:劉小銘

相關焦點

  • 「自遊客棧」旅遊七要素智能時代
    【自遊客棧】旅遊七要素智能時代旅遊七要素智能時代讓旅遊者更加聰明以此構成了旅遊住、行、吃、遊、購、娛+智(預選、預定、預購、預看、預演、預判、實播、評論以及智能服務等)的中國新時期旅遊七要素,也更加科學地將旅遊管理、旅遊服務和旅遊營銷三個層面,與其共同的旅遊事業或產業的終極對象——旅遊者緊密地聯繫在了一起。
  • 場景:移動時代媒體的新要素
    【本文提要】 與PC時代的網際網路傳播相比,移動時代場景的意義大大強化,移動傳播的本質是基於場景的服務,即對場景(情境)的感知及信息(服務)適配。場景成為了繼內容、形式、社交之後媒體的另一種核心要素。空間與環境、實時狀態、生活慣性、社交氛圍是構成場景的四個基本要素。
  • 成功商業網站設計七要素
    在本期「XYZ季刊」中我們將介紹商業網站想要取得成功的七個基本要素,並概述XYZ2020年第三季度發展情況。季刊分前後兩部分,第一部分:成功商業網站設計七要素,第二部分:XYZ2020年第三季度發展情況。
  • 白藏房訴說時代新故事
    白藏房訴說時代新故事 2020-09-27 11: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熱血時代劇》復活 日本刀大板車各種新要素
    在本周的Fami通上ArcSystemWorks公開了3DS新作《熱血時代劇》,預定於5月28日發售。本作為FC經典遊戲《國夫君的時代劇全員集合》(俗稱:熱血時代劇)的續篇,講述了前作數年後的故事。
  • 「廁」成旅遊基本要素 旅遊六要素變七要素
    李金早在文章中指出,在今年的旅遊工作會議上提出的「吃、住、行、遊、購、娛」、「商、養、學、閒、情、奇」這兩個「六要素」還不夠,有必要增加「廁」和「文」,拓展為兩個「七要素」,就是:「吃、廁、住、行、遊、購、娛」、「文、商、養、學、閒、情、奇」。
  • 4399駱海堅:4399遊戲盒日活過350萬3DMMO研發要注意七個要素
    DoNews互娛12月19日消息(記者 劉勝軍)4399董事長駱海堅在2017遊戲產業年會上表示,3DMMO遊戲研發需要注意操作、小服生態、掛機設計、玩家反饋、小額付費、滾服設計、長生命周期深度設計等7個關鍵要素。同時,公司旗下的4399遊戲盒日活已達350萬。
  • 西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做好「四篇文章」 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
    西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做好「四篇文章」 開展全域無垃圾治理 2020-08-02 11: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8: Xtreme Legends)》新截圖呂布故事介紹 自由模式裝載新要素...
    《真三國無雙7:猛將傳(Dynasty Warriors 8: Xtreme Legends)》新截圖呂布故事介紹
  • 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走基層
    今年3月以來,廣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牽頭策劃新時代文明實踐廣東「七個一百」精品項目,創作徵集了一批精品教案、劇目、圖書、掛圖,遴選培育了一批基層宣講能人、志願服務團隊、媒體掛點記者,目的就是要推動精品項目資源激活、整合、下沉、互動,為基層文明實踐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論指導、內容支撐、人才保障。
  • 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僑批文化與華僑精神研討會...
    啟迪智慧凝聚共識,做好新時代僑批工作!,推動廣大僑胞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中建功立業;要講好僑批中的文化傳承故事,推動廣大僑胞在講好中國故事過程中薪火相傳;要講好僑批中的民心相通故事,推動廣大僑胞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添磚加瓦。
  • 新時代文明實踐江門「七個一百」精品項目為市民送上文化大餐
    12月4日,展現新時代人們新面貌的開場舞《幸福中國一起走》,拉開了「共圓小康夢奮鬥新徵程」新時代文明實踐江門「七個一百」精品項目下基層活動蓬江會場的序幕。該活動由江門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主辦,除了蓬江會場外,新會區、臺山市兩個會場也同步啟動。
  • 編輯工作內容是什麼|如何做好編輯|需要具備的四大成功要素
    以及如何做一名稱職優秀的編輯人員,那麼想做好編輯工作需要具備哪幾大成功要素呢?下面為大家一一講解。一、什麼是編輯,編輯需要做哪些工作?三、成功編輯需要具備四大要素1.要學會抓熱點新聞時間平常多關注top.baidu.com(百度風雲榜)、搜狐、新浪、騰訊這樣的新聞時效性較高的網站,關注他們的熱點動態。
  • 幼兒園閱讀區角的16個關鍵要素
    請看下文閱讀區設置的16個關鍵要素。一.閱讀區環境1.位置:常見的活動區角有哪些?有角色扮演區、舞臺表演區、益智區、科學探索區、種植區、生活區、美工區、建構區、閱讀區等等。閱讀區最好不要和誰做「鄰居」?閱讀區最好不要和角色扮演區、舞臺表演區、建構區這樣的區角做鄰居。
  • 談寫作:寫好一個故事四個要素
    1、用白話為什麼圖片比文字閱讀體驗好,而視頻又比圖片的閱讀體驗好呢?還有就是情節的推進,比如一對情侶在冷戰,你一直期待他們和好,你可以加一個女方或者男方偷偷的用手幫對方擔去灰塵的小動作。再比如多年以後,曾經錯過的兩個人,剛見面時,女方情不自禁伸出一半的手,那隻想要幫男人整理領結的手。
  • 華寧縣通紅甸鄉開展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宣傳...
    為了更全面、更深入推進愛國衛生「七個專項行動」,強化健康文明生活「六條」新風尚的宣傳工作,營造健康文明的生活環境,華寧縣通紅甸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健康文明六條新風尚宣傳工作,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眾參與宣傳活動。
  • 電視新聞評論的三要素淺析
    有別於傳統的讀報類節目,這是一檔深入解讀焦點話題的新聞評論節目。其突出的特點是,有別於「意見領袖」我說你聽的灌輸式話語,強化了主持人與評論員之間的問答和交鋒。在每周一到周五10點檔的半個小時裡,考量著我(主持人)和評論員對新聞時效和話題延展拿捏的功力。 10個月之後,《茅瑩的新聞周報》悄然而生。
  • 新消費時代做好數字營銷,五點趨勢要抓住
    9月24日晚上7點30分,新消費時代的數字營銷趨勢暨2020 BAC首屆助農直播終極PK賽在北京金豐和路演廳開展。 過去是一個大眾化趨同的時代,產品基本上無差異,競爭要素都是物美價廉的性價比,過去產品摘取了大量低垂的果實。而今天隨著年輕消費者、中產階級的崛起,開始追求個性和品質,導致新的競爭要素出現,叫做物美品優。新消費品牌在各種平臺崛起,他解決的是消費者內心的衝突,滿足了不同的訴求,給予消費者新的品類,新的體驗,最後形成了新消費的文化。
  • 時代報告劇《在一起》還原十個真實的抗疫故事
    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劇照 資料圖片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從春節假期的至暗時刻、人心惶惶,到國慶假期的熙熙攘攘,一切如常,抗疫題材時代報告劇《在一起》應運而生。  其他角色的故事也同樣是我們曾在新聞報導中聽聞過的感人事跡。
  • 關於「故事」寫作的十四個要素
    鑲嵌在變文、話本、史詩或散文、詩歌、小說、戲劇、小品、影視、回憶錄,再或繪畫、音樂、雕塑等藝術形式中的故事,或者獨立存在的故事,它們都有著什麼樣一致的要素我們才稱之為「故事」?我們因為什麼而稱之為「好故事」?在創意寫作語境中,故事指「一系列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