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資訊▕ 知識分享▕ 專業解讀
訂閱NewMediaLab
廣東省新媒體與品牌傳播創新應用重點實驗室
本期作者
一隻永遠bling bling的文藝girl
本 期 關 鍵 詞
夜經濟 | 夜生活 | 城市名片
在如今這個生活節奏和壓力快速增長的時代,「報復性熬夜」成為不少年輕人夜晚生活的常態。
無論是996、007的上班族,還是沉迷學習日漸「消瘦」的學生,於他們而言,三五好友相約,燒烤擼串、蹦迪唱K,都是絕佳的消遣娛樂方式,也因此帶動了一大批專供夜間買買買的消費場景。
《人生一串》——市井裡的深夜食堂
上海夜間商業銷售額佔白天的50%?
重慶2/3以上的餐飲營業額在夜間實現?
廣州服務業產值有55%來源於夜間消費?
是的。在萬千活躍夜貓子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城市「夜經濟」迅速被點亮,並發出無比璀璨的光芒。
席捲全球的「夜經濟」
夜經濟(night-time economy)的發展由來已久,是一個經濟學概念,源自20世紀70年代英國為改善城市中心區夜晚空巢現象而提出。具體而言,夜經濟是指發生在當日18∶00到次日6∶00之間,以本地市民和外地遊客為消費主體,以第三產業如休閒、旅遊、購物、健身、文化、餐飲等為主要形式的現代城市消費經濟。
夜經濟作為都市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繁榮程度是一座城市經濟開放度、活躍度的重要標誌,在城市發展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大力發展夜經濟,可以促進經濟活動時間延長、城市設施利用率提高、就業機會增多,極大提高城市的競爭力和吸引力,拉動經濟快速增長。
在「夜經濟」最早發軔的英國,夜間經濟的份額高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6%,並逐年上升。事實上,自被提出以來,「夜經濟」就成為了國際各大城市發展經濟的通用經驗,並愈來愈受到重視,也由此形成了不少熱鬧非凡的夜生活中心。
倫敦夜生活中心
在倫敦,被稱為「世界九大夜生活聖地」之一的蘇荷區(Soho)是倫敦的商業娛樂中心,也是人們夜遊的首選目的地。這裡是倫敦的不夜城,劇院、酒吧、咖啡館、俱樂部等遍布大街小巷,為夜而生的倫敦Soho區無疑是倫敦夜生活的中心。
紐約夜生活中心
紐約是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文化中心。作為以24小時地鐵著稱的「不夜城」,紐約的夜生活與當地文化相伴相生。不論是在傳統的城市中心——時報廣場和百老匯,還是年輕人聚集的東村和布魯克林,夜生活內容總是豐富多元且充滿生命力。
東京夜生活中心
東京擁有澀谷、新宿、六本木、銀座、池袋等商業中心,這些區域內不僅有大型綜合商業設施,還有營業至深夜的居酒屋、酒吧、卡拉OK、電影院、零售商店等,其中不少店鋪甚至24小時營業。
曼谷夜生活中心
崇尚消費的泰國人民對於購物有著強烈的執念,曼谷的暹羅廣場、尚泰廣場、MBK等大型購物商場永遠人山人海。尤其在夜晚高峰期,許多餐館都需要排隊預約才能「搶」到一席之地。
新加坡夜生活中心
在全球宜居城市新加坡,傳統中心烏節路吸引大量旅遊人群在夜間消費,新中心濱海灣更是提供24小時商業、生活、工作與娛樂服務,滿足都市人群的多方位需求。
中國夜生活中心
北京酒吧經濟、上海PARTY經濟、長沙K歌經濟、成都麻辣經濟……不一樣的地方文化形成了各大城市別具特色的夜經濟。從最初的小吃街、夜排檔,到如今社交休閒、網紅地標打卡、體育健身日益流行,越來越多的「夜經濟」新業態正在崛起。
「夜經濟」如何花式崛起?
我國夜間經濟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起步,目前已由早期的燈光夜市發展為包括食、遊、購、娛、體、展、演等在內的多元夜間消費市場。以服務消費為主要內容的「夜經濟」在城市GDP中的佔比越來越高,已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今年7月24日,《阿里巴巴「夜經濟」報告》發布。報告顯示,阿里巴巴豐富了夜間消費圖景,夜間淘寶網購消費佔全天的36%以上。目前,超過7億消費者的購物車正在拉動中國夜經濟的增長,其中21點到22點是淘寶成交量最高峰;23點到凌晨3點,數萬人還在天貓「熬最晚的夜,買最貴的眼霜」。
實質上,除夜間購物消費外,包括夜間餐飲、夜間文化、夜間旅遊、夜間住行等在內的花式「夜經濟」都在迅速崛起,全面豐富了人們的夜生活,拉動城市經濟快速增長,並呈現出以下幾大特點:
1. 豐富多元的消費場景,線上線下全面貫通
網際網路時代,淘寶、京東、唯品會、小紅書等平臺上的重度「剁手黨」,給夜經濟貢獻了極大力量。當然,與線上平臺相對應的城市線下消費也不容忽視。
對於忙碌的年輕人而言,下班後在商場買買買,才是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光。據統計,城市60%的消費發生在夜間,大型商場每天18時至22時的銷售額佔比超過全天銷售額的50%。
除了在城市CBD瘋狂「血拼」外,夜間出遊也是主要增長點之一。三五好友相伴,或去南京秦淮河看夜景,或去上海外灘吹吹風,夜間出遊不會佔據太多工作時間,還能領略到不一樣的城市之美。阿里報告顯示,92.4%的遊客擁有夜遊經驗,尤其是80後、90後等年輕一代成為當下夜間旅遊消費的主力軍。
2. 美食不可辜負,餐飲消費仍是「中流砥柱」
民以食為天。近年來,隨著經濟收入和生活水平增長,人們的餐飲支出也是水漲船高,在夜晚則更為顯著。據統計,2018年我國夜間餐飲消費交易額同比增長47%。此前發布的《95後夜貓子報告》數據顯示,19點到20點是盒馬鮮生的到店消費高峰;21點之後,二線城市外賣餐飲消費增長最快。
今年,智聯招聘與美團點評共同發布的《2019年中國白領夜間消費調研報告》也顯示,68.2%的白領夜間消費集中在餐飲方面,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成都等大城市,成為夜間餐飲消費的主力。當夜幕降臨之時,攜幾位老友一起逛吃逛喝仍是夜經濟常態,在享受美好夜晚的同時,也給中國夜經濟的發展注入了一大股力量。
3. 知識經濟時代,文化消費成新的「增長點」
夜經濟的發展初期,擼串兒、喝酒、吃火鍋可能是最為普遍的形態,而如今,在滿足了口腹之慾後,看首映電影、聽鋼琴演奏會、聽idol演唱會等文化消費都成為新的夜經濟形態。阿里巴巴報告也顯示,19點到21點是城市觀影高峰,夜場電影更是年輕人的心頭好,在文化基礎設施較為發達的北京、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尤為顯著。
今年7月15日,上海誕生了首批「24小時影院」,濟南大部分影院也在嘗試跨零點放映,滿足了一大批「加班族」的娛樂需求。此外,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均開設了夜遊博物館,北京、長沙、杭州等地也推出了「夜宿博物館」活動。在靜謐的夜晚,放鬆身心來享受文化的薰陶,也不失為一種愉快的夜間休閒方式。
如何激活城市「夜經濟」?
夜生活的豐富程度,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座城市的現代化和活力指數。與此同時,夜經濟還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能快速拉動城市發展。對於蘊藉中華文化內涵、獨具地方特色的各大城市而言,怎樣才能更好地激活城市夜經濟,釋放出更多城市「夜活力」呢?
1. 融入文化內涵,打造城市特色名片
夜經濟大多展現的是本地的特色餐飲、旅遊及文化等,可以吸引外地遊客,展現城市特色和魅力,提升城市知名度。發展夜經濟,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夜間休閒資源、場所和項目,並結合自身文化特點,融入獨特文化內涵,打造別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不少城市的「夜經濟」都呈現出一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內涵,通過積極挖掘地方夜生活文化傳統,形成了獨具風格的酒文化、燈文化、歌舞文化、競技文化、養生文化等。如新疆國際大巴扎夜市自去年8月正式開放後,迅速成為全疆人氣最旺的「深夜食堂」;南京將豐富的夜間活動與「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相結合,形成夜間旅遊「金字招牌」;哈爾濱則立足「冰雪大世界」等項目,引爆冬季冰雪旅遊夜間消費……
新疆國際大巴扎夜市
哈爾濱冰雪大世界
此外,還有主打「休閒牌」的成都以及依託「特色夜茶文化」做大夜間餐飲的廣州,都以融入城市文化內涵為出發點,藉由有深度、有溫度的夜間消費場所,獲得城市經濟的迅速增長以及城市品質的極大提升,在全國範圍內都打造出一張亮麗的城市特色名片。
2. 打造夜遊綜合集聚區,豐富消費「菜單」
按照業態豐富度和時間維度,業界將夜間經濟集聚區分為三類:延伸型、專項型和綜合型。第一類主要指的是:餐飲、購物等以白天活動為主的服務行業向夜晚延伸,以美食街、夜市等為代表,是較為早期的夜間消費業態;第二類主要指酒吧、KTV、俱樂部、劇院等活動時間以夜晚為主、白天為輔的服務行業。
第三類則是指以城市夜景燈光和地標性建築為特色,結合文化娛樂、餐飲休閒、觀光表演和生活配套等所形成的綜合型集聚區。與較為簡單的前兩種業態相比,這類夜遊綜合區具備更加豐富多元的業態和內容,可以全方位拉動城市經濟,提升城市活力,也是各大城市夜間經濟的未來主要發展趨勢。
在打造夜遊綜合集聚區的同時,還應該創新夜遊項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更為豐富的消費「菜單」。2019年春節期間,西安「大唐不夜城」、重慶兩江夜遊、西雙版納「瀾滄江湄公河之夜」等項目紛紛火爆,元宵節故宮的「紫禁城上元之夜」活動門票開售即「秒光」。對夜遊項目如此追捧,折射出現代人對夜間消費的剛需,也暴露出各大城市的消費項目還不夠豐富,難以滿足大眾需求。因此,這也應該成為各大城市發展城市夜經濟的重要內容。
3. 科學技術賦能,助力城市發展及傳播
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日益發展的高科技和網際網路等技術,城市夜經濟的激活,更應該充分利用各類新興技術,給消費者帶來更愉快的消費體驗,增強其與城市間的情感聯結。
對於各大城市而言,未來可以牢牢抓住5G建設的契機,將網際網路與夜間消費相結合,同時利用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構築智慧服務保障,打造出新時代下的現代網絡商都。通過科學技術賦能,為市民以及外地遊客打造更加智能的夜間消費購物天堂,可以大力發展體驗經濟、時尚經濟等。
此外,各類新興媒體平臺對於城市品牌的打造和傳播也具有重要意義。一方面,已步入千家萬戶的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可以通過UGC內容的擴散,將城市夜經濟中的特色活動和項目迅速傳播出去,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另一方面,吃盡下沉市場紅利的快手、抖音、火山、西瓜等視頻平臺,可以成為夜經濟主管部門的主要合作對象。通過與這些短視頻平臺合作,針對性地發布創意內容,可以使一些不知名的城市在短時間內迅速出圈,助力城市的品牌形象傳播。
4. 規範政府管理制度,創建和諧文明商業環境
夜間經濟的核心是在時間和場景上延伸消費鏈條,針對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多元服務以拉動消費。在此基礎上,不斷規範政府管理制度,完善城市設施服務,給消費者和商家帶來文明和諧的商業環境,也能更好地推動夜間經濟繁榮發展。
近年來,我國各地紛紛推出相關政策,不斷引領城市夜經濟快速發展。今年4月15日,上海推出了《關於上海推動夜間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打造具有「國際範」、「上海味」、「時尚潮」的夜生活集聚區,推動上海夜經濟的繁榮發展;北京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出臺繁榮夜間經濟促消費政策,鼓勵重點街區及商場、超市、便利店適當延長營業時間」,如支持建設24小時便利店,深入推進「深夜食堂」產業等。
此外,天津、南京、西安、成都、濟南、鄭州、青島等諸多城市也都已經從政府層面強調,要出臺繁榮夜間經濟的相關政策,以滿足市民生活需求。
在各項政策和管理制度的落實下,城市基礎設施服務不斷完善,最終建立起市民、遊客、政府共管機制,創建包容、多元、和諧的夜間經濟,這對於城市自身建設以及夜間經濟的發展都將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
外賣宵夜、電商購物、在線娛樂、旅遊出行……崛起的城市夜經濟讓我們看到中國的高速發展,也感受到作為中國國民的自豪與驕傲。於城市發展而言,夜間經濟是個新的「戰場」,打造夜經濟也並非一日之功。通過規範政府管理制度,巧妙融入城市文化內涵,豐富夜遊消費「菜單」以及科學技術賦能等,最終打造出獨具特色的城市名片,繁榮城市夜經濟,不斷拉動中國經濟的向上發展。
李閃閃 | 文字
羅玉清 | 編輯
陶夢 | 責任編輯
E N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