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年味」的年,還有哪些意義?

2020-12-18 若言論

人在公司坐,心在小酒桌,「一切年後再說」。

縱使無「年味」 內心卻「長草」

過年,胡吃海喝

年後總結:累,消費,胡吃海睡,全民折騰運動會。

隨年齡增長,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年已然沒「年味」(特別是面對七大姑八大姨關於收入、婚姻、生子等問題的輪番轟炸),尤其是今年,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讓本已年味漸消的年又增加了一絲「恐怖」。

其實「年味」是客觀存在的,所謂的沒「年味」只是人看待過年的視角逐漸產生了變化而已。(問一下你的孩子,穿新衣,放鞭炮,拿壓歲錢的年有沒有「年味」?)

越來越沒有「年味」的年,還有哪些意義?

重新制定目標的節點

大家還記得王健林全網爆紅的那句經典:先制定一個小目標,比如先掙它一個億。

國人最擅長的就是制定目標,尤喜在過年這個節點制定,為何?因為:新年新氣象。

不斷制定發展目標固然是好事兒,但目標在執行層面的持續性和最終達成,又有幾人能保證?

絕大多數的目標只是以「口號」形式存在。

其次是「三分鐘熱度」的目標,年後大刀闊斧地一頓折騰,急功近利心態使然加之能力、資源、資金、方向等因素的欠缺或偏誤,短期內未看到預期的結果,目標便像漏氣的氣球,癟了。

執行層面的必要性

當然存在成功達成的目標,只不過佔比極小罷了。成功達成的目標,均具備一些共性。首先,制定的目標是可期的,而非虛妄。其次,目標制定後是需要細分拆解的,多層布點,單點可控。再次,資金、資源、團隊等促成目標達成的元素是需要有效、充分調度的,集中資源,聚焦目標。最後,目標的制定人及執行團隊在目標推進過程中,自身是需要不斷進階、認識不斷迭代、思維不斷優化的。

加強社會連接的契機

利用連接的力量

人活在世上,都不會是孤立的個體。與外界連接的越多,個體成功的可能也就越大。

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及社交工具的普及,給我們鋪就了加強與外界連接的基礎設施。

連接是一種開放,滿清王朝就是因為沒有與世界連接,閉關鎖國了200多年,結果在1840年,被大英帝國的堅船利炮轟開了國門。打開心扉,以開放的心態與外界連接的越多,我們就越能明白,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在於智商,而在於眼界。羅振宇在2019年跨年演講上當眾立了個flag:2020年,每個星期,在沒有特定目的的前提下,找一位有趣的人聊個天兒。其實,羅振宇此舉就是在加強與社會的連接。

過年,脫離了繁重的工作,暫時緩解了精神壓力,在「無事一身輕」的檔口,勿放縱,多連接,編織個體的連接網絡,打開提升自己和認知世界的「任督二脈」。

增加聯機學習的機會

聯機學習的好處

學習並不只是看書、在線聽課抑或在工作中修行,《躍遷》一書給出了學習最有效的路徑:與高人為伍並聯機學習,大家互通有無,交換認知。

並非只有與高人為伍方為有效學習,不要瞧不起任何一個人,因為,你也未必掌握著真理。

老人也值得學習

過年在大量連接的場景下,溝通感情自然是必須,但也不要把時間都浪費在扯淡上。不妨藉機交換一下過往一年的認知和見聞,每個人身上都有我們學習的點。

在交換認知時,要把自己的知識充分分享給對方,不要吝嗇,只有充分分享、多分享,且在分享後及時獲取對方的反饋,方可形成自己的知識晶體,以後隨用隨取。

闔家團圓過大年

傳說中,年是一種怪獸,過年就是除去怪獸,希望我們也利用過年的機會,除去心中的「小怪獸」,把沒「年味」的年過得「有味」。

相關焦點

  • 在浙江,沒有年味?
    >可以享受7天的假期還有單位即將發放的年終獎好嗨yoEmma……說南方沒有年味一句話引發一場戰爭以浙江人為代表的的南方代表隊就要站出來說話了在浙江許多地方就有著最鮮明最濃鬱的年味兒這幾天各地就忙活開了自2016年村文化禮堂落成後,塘栖村每年都舉辦「千」字系列喜宴,千家宴、千福宴、千壽宴、千禧宴……邀請各地遊客來古鎮感受年味的獨特方式。1月4日,浙江省安吉縣在大竹園村舉辦第四屆「年味在安吉」活動,大竹園村村民在「年貨街」表演「跑旱船」。100餘位老人、留學生等應邀參加長桌宴,提前感受溫暖的年味。
  • 2020年假期|2020年還有哪些節日?還有哪些假期?
    2020年假期|2020年還有哪些節日?還有哪些假期?2020年還有哪些節日,還有哪些假期?今年放假的節日總共7個,其中已經度過了4個節假日,包括元旦(1月1日)、春節(1月24日-2月2日)、清明節(4月4日-4月6日)、勞動節(5月1日-5月5日),剩餘的節假日還有3個:端午節(6月25日-6月27日),國慶節與中秋節合併(10月1日-10月8日),剩餘的假期不多了,大家一定要珍惜哦,建議大家提前規劃節假日行程。
  • 年剛過完,元宵節未至,農村就「空」了,農民:這年還有啥意義!
    對於過年,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想法,小孩子們盼望過年,是因為過年有好吃的好玩,老人們盼望過年,是因為過年了人多了熱鬧,而對於外出打工的農民來說,過年可不僅僅只是一個節日這麼簡單,它更是承載著自己一年的收穫,還有和家人團圓的溫馨時刻。
  • 小時候熱鬧的年味,還有哪些記憶
    小時候的年味特別濃重,到哪都是紅紅火火的,門上有對聯,大紅燈籠,窗戶上有窗花,鞭炮聲不斷,笑聲祝福聲不斷!隨著漸漸長大,經濟越來越發展得快,年味也越來越淡!上中學時,最喜歡的是看春晚小品,熬年夜一直到趙本山演的小品演完,才去睡覺!《賣拐三部曲》《不差錢》等等。
  • 年味在哪裡,年味在這裡!
    你記憶中的年味是怎樣的?by 圖蟲網 林子Photo想感受最傳統的春節味道就要尋找最接地氣的傳統文化國內有一些地方依然保留著最傳統最熱烈的迎新年方式在那裡,還有著最濃鬱的年味,它是蔚縣,也被稱為「中國最具年味的地方」。
  • 沒有鞭炮的春節 一樣有年味
    年味,說到底是人味,是人情味、親情味。只要家家戶戶能在春節與親人團聚一堂,共敘天倫之樂,那麼吃山珍海味還是吃家常便飯,看春晚還是看電影都不是問題;至於放不放鞭炮,就更不會影響年味了。  自2月1日襄陽市區實施禁鞭以來,禁鞭各項工作進展順利,並在春節期間實現了「零燃放」。(2月15日《襄陽日報》)  今年春節期間,襄陽市區禁鞭工作圓滿完成。
  • 過年要有年味,你覺得哪些東西是必不可少的?
    有朋友問過年要有年味,你覺得哪些東西是必不可少的?年味就是一種過年的感覺,由於個人的生活的經歷不同,這種感覺每一個人都不一樣,但也大同小異,我們現在所說的年味一半就是指的有小時侯過年的那種感覺,那種記憶。
  • 年味在哪?聽聽濟南這些人怎麼說
    南部山區仲宮大集上,年味頗濃。什麼是年味?一百個人可能就有一百種回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年味是全家團聚的溫暖、辭舊迎新的雀躍,還有富有傳統色彩的文化傳承。回憶小時候,年的味道不僅體現在一道美食、一副春聯,還在那些講究又有趣的「儀式感」裡。
  • 支付寶「集五福」又要來了,會有哪些花樣?沒有五福少了年味嗎?
    有網友在支付寶官方問今年的五福什麼時候來,沒有了五福就少了一份年味。支付寶是這樣回復他的「再等一下」。然後阿里旗下的另外公司淘票票在官方發布了一張掃「福」字的配圖,支付寶也圈他並表示,感覺在暗示我什麼?支付寶可能會在周一推出「年帳單」,而再用不了多久支付寶的集五福也會上線,如果按照去年的時間推算,差不多也是在臘月二十左右開啟。
  • 年味,究竟是什麼味道?
    小時候,不知道什麼叫年味。年還有味道?問父親,他也不知道。他只記得他小的時候,到了過年可以放開來吃。父親說,滿桌子的瓜子、花生、葵花子,吃到後來連飯都不想吃了,這就是年飽。於是,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誰提到年味,我就想到父親打了個嗝。嗝!瓜子、花生、葵花子混合著胃酸的味道。
  • 嫌棄家裡沒有年味?這樣改造客廳,誰還說沒年味!
    話說馬上就要進入萌汪年,一到年下,誰還沒有三五個親朋好友來家裡串門。作為家裡得顏值擔當和會客擔當,客廳可是承擔了99%的責任。如何打造一個有面子有年味的客廳,成了很多主婦的年終考題。 別著急,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說說如何打造一個讓你會客有面兒的年味客廳。
  • 過年沒有「年味」了?年輕人能對此做點什麼
    不過,如今年輕人似乎對新年傳統層面的風俗越來越隔膜,甚至有人吐槽「越來越沒有年味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清到底啥是「年味」,一家人在電視機前收看春節晚會算「年味」?闔家團圓之際一起包餃子、吃年夜飯算「年味」?那麼家人在外地一起旅遊,算不算「年味」呢?因為工作原因無法與家人團聚、只能通過電話或視頻來聯繫,算不算「年味」呢?
  • 春節「年味省市排行榜」出爐
    重慶商報-上遊新聞記者 鄭三波春節最有(沒有)年味省市排行榜出爐,看看有你的家鄉嗎?一邊是返鄉潮北上廣「空城」、煙花爆竹禁令,大城市越來越沒有「年味」;一邊是體味年俗、開灶燒飯、圍爐團圓——今年春節,「李子柒式過年」走紅。
  • 越來越沒有年味?那是因為你過的年裡少了這五種東西
    今年過年大家對「年味」這個詞格外關注,似乎「越來越沒有年味」已經成為了事實。但我反倒覺得自己家的年味從未減少,甚至因為自己年齡越來越大、對過年越來越重視,反而是越來越有年味呢~在我看來,過年只要有以下五種「東西」,就完全不會「沒年味」——換而言之,這五種事情,才是真正的「年味」。裝飾不可少一定要給自己一個視覺上的暗示——要過年了!
  • 逛年市、品年俗,梅州年味漸濃……
    「過年一定吃腊味,沒有腊味,年的味道就沒了。」常年在廣州打工的梅州人陳兵說。品年俗圍龍屋裡看百年民俗年俗裡是年味。作為文化之鄉,梅州崇尚傳統,民俗活動內容豐富且形式多樣,圍龍屋裡的春節更是別有一番風味。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在梅州不同的區縣慶祝春節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但這些國家也都年味濃濃,你知道有哪些嗎?
    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但這些國家也都年味濃濃,你知道有哪些嗎?說到春節,相信每一位中國人都再熟悉不過了,作為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年春節都是非常盛大的。在當今世界,還有一些國家,此時此刻也是年味濃濃,來看看都有哪些國家吧!在春節時期,也有許多的國人們都願意出國旅遊,來看看驢友們在國外的「春節」。一位去韓國旅遊的遊客稱道:在韓國,人們稱韓國為「舊正」,與新年的「新正」相呼應,而春節也是韓國的傳統節日,風俗習慣與我們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 團圓,是最濃的年味
    朋友在微信上發了這樣一段文字:年味越發淡了,你不用猜也是這樣的,小的時候,臘月十七估計都考完試了,兜裡揣著三五塊零花錢買的「啄木鳥」鞭炮,房前屋後跑,故意把點著的炮仗扔到窨井蓋裡,聽著悶聲的炸響,內心無比happy……我數了數,足有400字。
  • 訂不訂「年夜大餐」與年味無關
    訂不訂「年夜大餐」與年味無關背景:春節臨近,有記者走訪北京多家大餐廳時發現,大年三十所有位置均已訂滿,且無法排隊預訂,客人都已交過定金。南方都市報發表果凍的觀點:記得年幼時過年,祖母、母親準備年夜飯,往往要提前幾天動手。那時的年夜飯隆重,很大程度上在於它的豐盛,主婦們平時可以省一點,年夜飯一定不能省。若你平時吃不到什麼油水,年夜飯盡可大快朵頤,那種期盼的心情可想而知。現在則不同,要說好吃的,平時什麼吃不到?
  • 越王山給你一個客家風情年味
    來河源過客家新年才夠年味!跟上小編的腳步一起了解一下,河源有哪些特別的去處,有哪些特別的春節活動能吸引你的目光與腳步!小編先給大家說幾樣,然後大家一起討論下,大家喜歡的新年節目,期待新的美好與你相遇在新的一年裡!客家舞獅迎新年紅紅火火過大年,龍騰「獅」躍齊助興,獅王爭霸,紅紅火火。
  • 「年味」淡化從遺忘「年獸」開始
    如今,發現身邊有不少朋友和同事都在抱怨,一年一年長大,年味卻越來越淡,甚至有的人說,哪怕小孩子也沒有我們當初的那種對年獨有情懷,「過不過年都一個樣」,似乎年不再是小孩子期待的重要日子。憶起小時候,每逢過年,儘管沒有什麼文化的父母,都會告訴後輩「年是怎麼來的」,雖然不同的父母有不同的過程描述,然「年獸」這個傢伙都是故事裡的主角,並順其自然講明了放鞭炮、貼對聯,相互道賀、走親問候的意義。因為與「年獸」相關,人們自會關心身邊的人是否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