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小夥伴抓緊看!這個罕見天象等了近400年!

2020-12-24 網易新聞

(原標題:貴州小夥伴抓緊看!這個罕見天象等了近400年!)

天文專家介紹,作為本年度重磅天象之一12月21日「冬至日」這天「土木相合」這一罕見天象將現身天宇,屆時,土星和木星這兩顆大行星幾乎「挨」在一起,上演「星星相吸」的精彩好戲。

「土木相合」平均每19.6年會發生一次,上一次發生在2000年5月28日,但那一年由於木星和土星過於接近太陽,人們沒有機會去欣賞。

12月17日晚在北京拍攝的「雙星伴月」。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發生在12月21日這次的「土木相合」,觀測條件非常好,我國感興趣的公眾可以在日落後的一段時間內觀測。

新華社記者 陳鍾昊 攝

在整個12月份,每天日落後,如果天氣晴好,在西南方天空很容易找到它們。這段時間裡,木星是傍晚西南方天空中最亮的星,亮度-2.0等,它旁邊稍微暗一些的那顆星就是土星,亮度0.6等。12月21日這天,土星和木星之間的角距離只有0.1度,即只有滿月視直徑(約0.5度)的五分之一,形成難得一見的『超近距離』相合現象,兩者在視線中相當接近,堪稱『無縫』相擁。」史志成說。

土星和木星超近距離「合體」,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有條件的公眾使用高倍望遠鏡觀測,可以在一個很小的視場中同時觀測到木星的表面細節、土星環的條紋,以及它們的幾顆明亮的衛星。」史志成說。

「土木相合」雖然平均20年一遇,但像這次角距離如此之近的「同框」現象,實屬罕見,堪稱一次「大合」。這次「大合」是自1623年7月17日以來最接近的一次,下次再這麼近的「大合」就要等到2080年3月15日了。

貴州今日天晴的小夥伴有福了

試試抬頭看看這一天象奇觀吧

貴州今日天氣實況

12月20日08時至21日08時,貴州省的西部地區陰天有零星小雨,地勢高處、橋梁、隧道口等地將出現輕微道路結冰,省的東部地區多雲到晴,其餘地區陰天轉多雲到晴。

夜間到早晨省內4縣域出現霧,其中赤水、大方、盤州能見度低於200米。

今日08時氣溫:省的西北部、東南部及東部地區氣溫為-3-0℃,省的南部邊緣局地氣溫為4-7℃,其餘大部地區氣溫為0-3℃,其中氣溫最高冊亨為7.5℃,最低為威寧-3.5℃,貴陽為0.7℃。

與昨日相比,省的北部、南部地區氣溫下降1-3℃,其餘大部地區氣溫回升1-2℃。

(來源:新華社 光明日報黔氣象 )

編輯:胡蓉

統籌:王遲

編審:楊儀

本文來源:天眼新聞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這個罕見天象等了近400年
    就在今晚, 12月21日「冬至日」這天, 「土木相合」這一罕見天象將現身天宇, 屆時,土星和木星這兩顆大行星 幾乎「挨」在一起,
  • 近400年來木星土星相距最近,各地可見這一罕見奇觀
    近400年來木星土星相距最近,各地可見這一罕見奇觀 澎湃新聞 2020-12-21 17:02 來源:澎湃新聞
  • 不看再等60年!今晚夜空將現罕見天象——「星星相吸」
    不看再等60年!今晚夜空將現罕見天象——「星星相吸」 2020-12-21 17: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今天傍晚,請抬頭看!這一罕見天象錯過了要等60年
    今天傍晚,請抬頭看!這一罕見天象錯過了要等60年 2020-12-21 15: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近400年來木星土星相距最近 各地可見這一罕見奇觀
    李旭妍繪製 中新網廣州12月17日電 (郭軍 李建基)據廣州市五羊天象館預測,今年12月21日(冬至),將出現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木星和土星在摩羯座相聚,二者幾乎「擁抱」在一起的罕見天文奇觀。如果天色晴朗,夜幕降臨後,中國各地都可用肉眼觀賞到這一特殊天象。如果採用雙筒望遠鏡觀察,效果更理想。 木星和土星的會聚,平均19.86年才發生一次。
  • 罕見天象來臨!土星木星即將上演「雙星合併」,800年一遇
    有消息披露,美國賴斯大學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派屈克·哈蒂根最新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2020年12月中旬,同在太陽系的兩大行星土星和木星將上演極為罕見的近距離交匯,天文界將之稱為「雙星合併」,屬於難得一遇的奇異天象。
  • 罕見!福建夜空上演「天空之城」!它到底是什麼?
    昨晚你抬頭看天空了嗎?今年天象top10預訂!@中國氣象愛好者:廈門10日晚上8-9點出現罕見天象——暖夜燈柱,也就是雲層中大量取向一致扁平冰晶反射地面光源形成的天象;更通俗的說法是整個雲層變成了一面大鏡子,在天空中反射了地面的燈光。
  • 冬至將現罕見天文奇觀:木星和土星400年一「抱」,深圳日落後可見
    讀創/深圳商報駐穗記者 姚嘉莉 通訊員 李建基 記者17日從廣州市五羊天象館獲悉,今年12月21日(冬至),將出現太陽系最大的兩顆行星——木星和土星,在摩羯座相聚,它倆幾乎「擁抱」在一起,這是十分罕見的天文奇觀。
  • 2019年天象時間表一覽
    2019年1月3日至4日:象限儀座流星雨  1月3日美國東部時間晚上9點左右,象限儀座流星雨開始迎來峰值,一直持續到第二天。象限儀座流星雨每小時可出現50到100顆流星。不過,能否觀賞到大量流星,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
  • 近日,朋友圈暴曬罕見的奇異天象:日暈,究竟怎麼回事?快來圍觀
    文|「電影找知道」公眾號小編:愛影私談&JASON(原創)首發今天整個微信朋友圈都在曬罕見的奇異天象,這是怎麼回事呢?在2020年3月21日,阿特拉斯彗星展示出了一條短短尖尖的尾巴。一旦這些物質被蒸發,阿特拉斯彗星的星等曲線將會變平,這相較於其他接近太陽的彗星來說,是極其罕見的事情。這讓許多彗星愛好者心動不已。不知這與近期各地出現的奇異天象是否有關聯?
  • 錯過再等60年!12月鎖定西部夜空,土星木星的罕見天象將上演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人們對于吉兇禍福的佔卜,一般都會根據天上出現的神秘天象來進行判斷,畢竟古人沒有任何的天文知識,天象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上天的預警」。那麼,究竟什麼是天象呢?
  • 一日一百科·「三星一線」罕見天象|拍照計算食物熱量的APP
    一日一百科·天文】28日可見「三星一線」罕見天象10月28日,天空中將出現三星一線罕見天象,土星、金星和心宿二依次排成一條直線,肉眼就可看到。由於土星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周期是29.46年,因此,土星大約30年才與心宿二相聚一次。如果錯失這一觀測良機,下一次再觀賞到相同的三星一線天象,就要再等30年。
  • 2019天象奇觀有哪些?2019年天象時間表一覽
    不過,能否觀賞到大量流星,要看老天爺給不給面子。  2019年1月6日:日偏食  1月6日,月球將在太陽前方穿過,遮擋住部分太陽,形成日偏食。亞洲東北部和太平洋北部地區將觀賞到此次日偏食。  2019年1月20日至21日:月全食  1月20日至21日,我們將觀賞到一次月全食。
  • 這個冬至400年來最特別!
    這個冬至400年來最特別!今年冬至還將出現近400年來的天文奇觀12月21日「土木相合」罕見天象將現身天宇這是兩顆行星近400年來最接近的一次今天錯過再等60年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介紹,發生在12月21日這次的「土木相合」,觀測條件非常好,感興趣的公眾可以在日落後的一段時間內觀測。
  • 三場日月食四大流星雨……2019年這些天象值得期待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2019年的天象劇場將有哪些好戲上演?北京古觀象臺王玉民博士介紹,明年象限儀座流星雨和寶瓶座η流星雨的觀測條件都是近幾年來最好的,值得一看。日、月食的天象在北京能夠觀測到的共有三次。此外,到了11月29日還有一場美麗的金、木、土「三星伴月」等待著大家。
  • 木星和土星將以0.1度角距會聚,400年前「土木相合」發生了什麼?
    哪些地方可以肉眼看到超小角距「土木相合」天象?每次等到一些罕見天象上演的時候總會遺憾,為什麼自己所在的地方總是完美避開,但這一次不同了,本次尤為罕見的「土木相合」天象在我國各地都可以看到,當然,前提是天氣晴朗的夜晚,只不過整體來說我國南方地區會比北方地區的觀測條件更好。
  • 真實事件:「火星大衝」和「月全食」共舞,兩罕見天象將輪番上演
    真實事件:「火星大衝」和「月全食」共舞 兩罕見天象將輪番上演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 歡迎關注宇宙對人類來說,還是非常神秘的,我們至今連宇宙的百萬分之一都沒探索明白。省天文協會常務理事光輝老師介紹說,火星大衝是太陽地球火星在一條直線上時發生的一種天象。「這個時候火星離地球時最近的,我們就稱這個位置相對位置叫做衝日。如果當地球在遠日點,火星地球太陽在一條直線上。我們就稱他為大衝。大衝就意味著他的距離地球更近,更值得我們去觀測和研究。
  • 世界罕見的紅石林,是貴州地質的魔幻絕景
    喀斯特地貌顯著的貴州,不僅是「瀑布之鄉」,也是「地質奇觀王國」,千姿百態的地貌是貴州最美的大自然景觀,特別是最近幾年,貴州許多不為人知的地質奇觀石林慢慢被世人熟知,景色蔚為壯觀。今天我就為大家介紹一片經地殼運動和侵蝕、溶蝕作用下形成的天然紅石林,讓你看不夠的罕見美景。
  • 2019年5月天象奇觀時間表
    2019年5月天象時間表日期時刻表中天象預報時間以北緯30°東經120°為參考點,時間標準為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  5. 數據來自南京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2018年天象大觀》、NASA、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
  • 2019年3月天象奇觀有哪些?3月最浪漫天象時間表
    2019年3月天象時間表日期時刻表中天象預報時間以北緯30°東經120°為參考點,時間標準為北京時間(東八區區時)。  5. 數據來自南京紫金山天文檯曆算室、《2018年天象大觀》、NASA、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