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家鄉》在各大影院熱映後,作為「中國天眼之城」的平塘縣雙節期間開門迎接八方遊客,「天眼」所在地——克度鎮天幕商業街、天文時空塔、天文體驗館、時光隧道等景點成為天文科普旅遊和探索未知世界的網紅打卡點。從遊客的「吃住行」到「遊購娛」,每個環節都離不開農信的支持。
近年來,平塘農商銀行充分發揮自身資源、渠道和服務優勢,積極踐行普惠金融、創新信貸產品、保護農村生態環境,有力推進普惠型涉農貸款穩健增長,有效打通了農村普惠金融「最後一公裡」。在平塘農商銀行金融活水的灌溉下,一個個充滿活力的美麗鄉村,正向著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前行。
天文小鎮因「天眼」產生巨變
環境變了,創新信貸產品讓萬戶農家住上「小康房」
「這棟5層小樓是我17年建成的,滿足我們一家人居住的同時,我們還把房子開發成了酒店供前來「中國天眼」旅遊的客人居住。」何萬鋼邊帶領大家參觀他的酒店邊說,「以前我們住在老寨子,房子是老瓦房,可以講是風來風掃地月來月點燈,現在這棟房子主體花了30多萬,裝修缺口的資金都是農商銀行貸款支持的,這幾年搭上「天眼旅遊」的快班車,不僅解決親戚的就業問題,還把貸款還了……」談起現在的幸福生活何萬鋼眼睛笑成了「豌豆角」。生態宜居是提高鄉村質量的保障,也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點,平塘農商銀行緊跟縣委、縣政府部署,積極投放信貸資金支持村民改建房屋,大力支持改善鄉村農民居住環境。截止目前,共投入信貸資金7479.01萬元,支持萬戶農家住上「小康房」。
天文小鎮因「天眼」產生巨變
生活變了,踐行普惠金融鋪平返鄉民工「致富路」
「中國天眼」的落戶不但提升了克度鎮村民的幸福指數,也讓村民走上了「掙旅遊錢,吃旅遊飯」的致富路。「中國天眼」在城市和農村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讓這個原來平平無奇的鄉村散發出新的活力,而農民也實現了更加體面的勞動和更有質量的生活。
民族特色產業成為旅遊「新寵」
平塘縣克度鎮盛產青藤,克度鎮吳家寨家家做藤編生意,使克度成為遠近聞名的「藤編之鄉」。吳幫文與返鄉的侄子吳念文合計辦藤編廠,他們向工商部門註冊成立了平塘縣旭洋藤藝有限公司,享受「3個15萬元」的小微企業政策待遇,由吳念文總經理,自己擔任公司監事長。叔侄倆掏出打工的積蓄,加上政府扶持小微企業的5萬元,在平塘農商行小微金融服務中心的創業貸款15萬元,第一期投資100萬元,創建了全縣第一家藤編企業。他們生產的藤椅、藤沙發、藤茶几等藤編產品在本縣和惠水、羅甸、都勻等周邊縣市暢銷。
農戶正在手工編制家具
隨著在平塘縣克度鎮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簡稱FAST)工程帶動旅遊熱。新興的賓館、酒店等服務業,對藤編產品的需求量也在水澆船高。吳幫文叔侄倆抓住機遇,再向農商行要求貸款,農商行按照農村金融信用工程政策,為他們的公司進行建檔評級授信,又追加信用貸款60萬元,隨後根據他們的誠信度,將授信額度提高到70萬元,隨時滿足他們對信貸資金需求。
藤編產業帶動周邊群眾就業
著力完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積極拓寬金融服務渠道,為服務農村客戶群體提供了有力保障是平塘農商銀行的目標,按照「應採盡採、應授盡授、應貸盡貸」的原則,讓符合貸款辦理條件的農戶都可以享受到「備用金」帶來的好處,讓有生產經營及消費計劃的村民不再為資金髮愁,真正成為村民幸福路上的引路人。
產業變了,發展綠色金融鼓了復員軍人「錢袋子」
2007年年僅18歲的江軍海離開家鄉克度鎮走進軍營,成為一名軍人。退役後回鄉後,給他印象最深的是村子裡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留下的全是老人和小孩,越來越多良田菜地開始荒蕪長草,看著覺得特別可惜,於是他開始了自己一波三折的創業之旅。養雞、餵豬、種核桃、種金銀花,只要是能夠帶領群眾致富的項目,他都在嘗試,希望能把這些土地利用起來,又能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做事賺錢,好把他們都帶動起來。
克度鎮百香果種植已形成規模
因克度鎮自然條件優越,是世界上唯一無輻射、無幹擾的純淨生態環境,土質肥沃,晝夜溫差大,非常適宜百香果種植。事實證明,他的選擇沒有錯,他種植的百香果深受客戶喜愛,產品供不應求。今年,他向平塘農商銀行申請了30萬元的創業貸款,繼續擴大種植規模。
百香果種植碩果纍纍
今年國慶期間是百香果豐產期,江軍海可忙壞了。「國慶前後,我的果園幾乎每天都有二三十個村民幫忙採摘和日常護理,每天採摘的百香果的1500-2000斤直接發往貴陽和重慶的各大超市。」他的山頂紅百香果基地,不管是傳統的紫果,還是新品黃金果,顆顆晶瑩飽滿,此時的百香果口感、外形都已達到最佳階段因此迎來大批旅遊團,遊客既可以體驗自由採摘百香果的樂趣,又可以遊覽感受天文小鎮的自然休閒風光。談起百香果帶來的收益,江軍海自豪地說:「今年我給來果園幫忙的村民的工資就發了10多萬,領得最多的村民領到手的都有差不多兩萬塊錢。」
觀光農業成為致富增長點
綠色鄉村離不開綠色金融的支持。平塘農商銀行始終厚植「綠色信貸」理念,時刻將綠色金融發展放在首位。結合平塘縣產業特色與發展需求,不斷加大對實體經濟、天文科普旅遊、特色農業產業等新興業態的支持力度,對相關企業及個人提供一對一服務,開通「綠色信貸通道」,極大地促進了當地生態文明建設,助力「三農」轉方式、調結構、增收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平塘實現的水更清、天更藍、發展可持續發展注入金融「活水」。
微信連結:【UFO?】從《我和我的家鄉》看平塘農商銀行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大變化
更多精彩!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黔南熱線官方微信
微微黔南(微信號:qnz999)
審核編輯:鄒騏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