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暑期本就忙綠的兒童眼科再迎小高峰。8月下旬,北京東區兒童醫院小兒眼科日均門診量比平日幾近翻倍。除了集中在暑期進行定期複診的兒童之外,不少家長反映:「過了一個暑假,孩子的視力怎麼突然下降了?」北京東區兒童醫院眼科中心副主任張永強博士表示,近兩年來,眼科門診接診中發現,假期結束後近視度數漲上百度的孩子越來越多。
度數猛漲 近距離用眼是「元兇」
暑期本來沒有平時繁重的課業,本應「給眼睛放個長假」,但家長都忙於工作,無暇照顧孩子,導致暑期孩子的戶外活動反而比上學時還少,每天宅在家裡時間更多,有的孩子甚至每天從早到晚電子產品不離手,近距離用眼時間更長。張永強表示,真正導致近視和近視度數增加的原因,正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
張永強稱,看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明顯屬於近距離用眼,除此之外,看書、寫作業、繪畫、書法、鋼琴,甚至拼樂高積木等課外興趣都屬於近距離用眼。
而預防近視的關鍵,是要減少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時間,勞逸結合,一次近距離用眼時間不要過長,最好不超過30分鐘。近距離用眼每半小時放鬆十分鐘,遠眺、閉目、眼保健操都可以,幫助眼睛休息放鬆。
此外,增加有陽光的戶外運動可使兒童近視率下降30%-40%。白天有陽光的時候,在自然光線照射下,人體會產生多巴胺,而這種物質可以抑制眼軸增長,從而抑制近視度數增加。張永強建議,孩子應該保證每天兩小時,或者每周累計10小時以上有陽光照射的戶外活動,而這個活動並不需要多大的運動量。
區分真假性近視 需醫療機構散瞳驗光
不少家長存在一個誤區,認為孩子眼球發育尚未完成,視力下降可能是假性近視,如果過早佩戴眼鏡反而失去了自然矯正的機會。對此,張永強強調,區分真假性近視的唯一方法是到正規醫療機構進行醫學散瞳驗光,在睫狀肌放鬆的情況下檢查眼睛的屈光度。
所謂屈光度,就是近視、遠視和散光的情況。視力1.0不等於正常。「視力是一個重要參考依據,但並不是絕對的,我們還應該結合孩子的年齡、屈光度數、眼軸長度等數據進行綜合判斷,才能給孩子一個更為準確的視力評判結果。」張永強表示,孩子的肌肉調節能力很強,看近處的時候,睫狀肌收縮,看遠處的時候,睫狀肌放鬆。因此,經過滴眼液散瞳,使睫狀肌完全放鬆,驗出來的才是真實的屈光狀態。如果是假性近視,孩子緊張的肌肉放鬆了,可能之前的「小近視」就不存在了,之前的度數恢復到零,甚至有的孩子散瞳後變成了「小遠視」,這種假性近視是由早期的肌肉痙攣引起的。
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數孩子經過散瞳之後還是近視的狀態,只不過散瞳前度數高一些,散瞳後度數低一些。散瞳之後核驗出來的就是真性近視的度數。需要明確的是,真性近視是不可逆的,目前沒有醫療手段能夠治療,並且近視每年度數或多或少都會增加,需要科學的手段來控制其增加速度。
別迷信網紅「防近視神器」
隨著開學季的到來,不少「防近視神器」成為網紅產品,比如聲光提醒用眼距離的寫字姿勢儀器、檯燈,調節遠近用眼距離的桌球訓練器等。這些產品是否真的有效?張永強認為,這些產品的原理都是幫助孩子保持正確坐姿和合適的用眼距離,以及鍛鍊睫狀肌的收縮與放鬆,可以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但家長不可迷信此類產品來「治療」近視,一旦發現孩子視力異常,去醫療機構進行醫學散瞳驗光,佩戴眼鏡後定期複診,才是最基本的近視防控方法。
綜合近幾年的眼科門診數據,張永強總結出家長的十大眼健康誤區,一起來看看你踩中幾個?
十大眼健康誤區
誤區一:孩子上小學了才關注眼健康;
誤區二:祖孫三代都不近視,孩子肯定不會近視;
誤區三:預防近視就是讓孩子少看手機、ipad和電視;
誤區四:進行戶外運動一定可以達到預防近視的效果;
誤區五:社區學校都檢查了,孩子視力1.0肯定不近視;
誤區六:抗拒散瞳,散瞳傷眼睛;
誤區七:相信市面上治癒近視的神器;
誤區八:過早戴上眼鏡會喪失自然矯正的機會,而且會導致眼球變形,配鏡度數低點更好,雙眼最好度數一樣;
誤區九:戴了眼鏡就「萬事大吉」;
誤區十:近視不是病,長大後可以做手術來治癒。
新京報記者 王卡拉 編輯 王鹿 校對 危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