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適當保護反面名人故居 從反面警醒後人

2020-12-15 華夏經緯網

  北京專家稱反面的名人故居也要適當保護,建議開發名人故居旅遊專線。4日,在北京市政協「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研討會」上,多位政協委員、文保專家為北京名人故居保護出謀劃策。

  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文史委特邀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燕稱,除名人故居外,名人蹤跡所至也要注意發掘保護,諸如偉人、各國政要曾在北京飯店下榻的房間、白求恩大夫為八路軍買過藥的王府井藥店。這些地方的古蹟即使不再,也可掛塊牌,讓遊客所至能思古發幽。

  反面名人故居可警醒後人

  會上多位專家、委員針對反面名人故居是否保護髮表看法。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蘋芳稱,名人故居的定位應該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最主要是看其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在各行業中的貢獻,一些反面人物運用得好,可還原一段真實歷史,可起到立此存照,從反面警醒後人的效果。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也指出,除政治精英、文藝名人外,名人的確定還應覆蓋各行業,七十二行狀元都可考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謝辰生也稱,名人故居保護是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而非對一個人歷史的評價。

  名人故居應先保存再保護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蘋芳說,目前北京的舊城只能做到保護原貌的1/3,對所有名人故居進行重修或改造不太現實,但名人故居掛牌一定要及時,掛牌範圍還可適當擴大,先保存下來再考慮具體保護方案方式。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系副教授嶽昇陽提出,可以綜合文化、建築、景觀等因素,從技術層面為名人故居分級,以利保護。

  原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張敬淦認為,對於已經拆除的重要名人故居,一般情況下不宜重建,因為重建已不是原貌;但一些重要的則可以重建,特別重要的甚至可以擴大其保護範圍。

  名人故居可開發旅遊專線

  張敬淦還建議,可將名人故居與周邊旅遊產業相結合,如什剎海地區宋慶齡、郭沫若、張之洞故居與附近的恭王府等可組成旅遊專線,此外,可依託一些行業開通旅遊品種,如京劇名人故居遊等。

  嶽昇陽副教授則提出,除聚集於四城區各胡同的名人故居外,郊區、中小學、大學的名人故居也值得考慮,如北大、清華校內有多處知名教授居住舊址。(新京報 申劍麗)

相關焦點

  • 北京政協委員:適當保護反面名人故居警醒後人
    北京市政協研討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建議保護名人蹤跡所至  本報訊(記者申劍麗)反面的名人故居也要適當保護,建議開發名人故居旅遊專線。昨日,在北京市政協「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研討會」上,多位政協委員、文保專家為北京名人故居保護出謀劃策。
  • 專家稱北京名人故居保護不到位 文保面臨三大困境
    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 題:專家稱北京名人故居保護不到位 文保面臨三大困境  記者 張中江  「梁林故居」最終難逃被拆命運,該事件也引發公眾對名人故居保護的新思考。究竟什麼樣的故居值得保護?北京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所長王崗認為,凡是在歷史上產生過一定影響的,都應算作歷史名人。只要能夠保護的,都應該保護起來。
  • 保護名人故居的標準
    針對名人故居所面臨的生存危機,李耀申表示,當前我國正處於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全國的城鎮化率已經在50%以上,文物保護與建設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名人故居的保護問題就是這一矛盾的集中體現之一。
  • 中國最落魄的名人故居,國家保護文物單位,當地人卻建議拆除?
    在我國那麼多年的歷史下,有著很多名人和一些非常出名的英雄,這些人們要麼是在古代裡面戰功赫赫,要麼就是給後人留下了非常多有價值的文化,在古時候就有著很多人對他們非常敬仰,而在現代也是如此,因為他們的成就是很多人都無法做成的。
  • 保護好名人故居也是文化傳承
    譚嗣同在京的寓所——瀏陽會館,這處承載著滄桑歷史的故居,如今卻是另一番景象:掉漆的木門,破舊的房屋,成排的電錶,堆放的雜物,逼仄的過道……百年舊居已然淪為大雜院,破敗不堪。而這,就是當下北京名人故居的一個縮影,保護狀況不容樂觀。(12月11日《工人日報》)  這真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因為這些名人故居,是不可複製的文化旅遊資源。
  • 北京市名人故居以清代居多 大部分故居亟待保護
    北京市政協文史委與北京聯合大學22名師生去年共同對北京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現狀進行深入調研,調研發現,除少數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院落外,大部分的故居已經殘破不堪,亟待保護。這次共調查了308處名人故居。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匡國良表示,雖然這308處名人故居的資料並不是北京名人故居的全部名錄,但完全可以反映北京名人故居的基本情況。
  • 後人紛至禾城探訪名人故居 他們說:感謝嘉興
    「謝謝嘉興,謝謝你們,把這裡保護得這麼好,整理得像家一樣。」近日,在沈曾植故居裡,動人的一幕上演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不停地說著「謝謝」。她,便是沈曾植之孫沈乙孫的妻子——84歲的孫昌淑。而她感謝的,正是我市文化部門的相關人員。
  • 深度:名人故居保護要藉助市場和專業力量
    雖如此,我國名人故居仍面臨保護原則界定不清、缺乏相關法律規定等問題,尤其缺乏對於「名人」、「名人故居」的法律界定,缺少相應的準入標準、申報程序、篩選機制……「現在有很多名人故居散落在各處,有的未被發現。如果按照法律框架,跟歷史有關係的建築,應該被列入文物保護單位。一旦被列入,就應該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要求處理。」慕啟鵬說。
  • 名人故居保護之路:文物活化利用的良方如何開?
    「龔自珍故居」的標識牌。院內的一位居民說,當時為了能住人,許多房子都翻建過了。上官雲 攝中新網客戶端北京5月28日電(記者 上官雲)由於自身蘊含歷史價值、人文價值等多種因素,「名人故居」一直比較受關注。只不過,在漫長的時間裡,有些名人故居狀況較好,有些成為「大雜院」,不復原貌。這些故居應如何保護?
  • 名人故居保護面臨三大困境【評論】
    梁氏夫婦愛好廣泛,性格開朗友好,梁家漸成了京城文化圈人士開懷聚會之所,哲學家金嶽霖、作家沈從文和蕭乾、民主人士張奚若、國際問題專家錢端升、經濟學家陳岱孫、社會學家陶孟和等都是這裡的常客。「太太的客廳」成為1930年代北平有名的文化沙龍。「梁林故居」被拆事件引發了公眾對名人故居保護的新思考。究竟什麼樣的故居值得保護?
  • 名人故居的文化意味
    【摘要】北京名人故居是在歷史滄桑中積累下來的文化氣息的一個重要載體,通過這些名人故居,後人更能讀懂讀好北京的歷史,更能明白一座城市的靈魂和價值所在。為了讓這些名人再「活」上幾百年,儘可能多地給後輩人以生活意味的啟迪,為城市生活提供更豐富的滋養,應對名人故居的整體環境進行生態性的保護,並注重故居文化傳承的有效性。
  • 統戰視閾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護與發展研究
    建立長效工作機制,形成多元保護、開發與利用格局 第一,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統籌推進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工作要形成多元保護格局,堅持「保護為先,利用其後」,統籌推進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工作。政府部門要結合實際和故居建設的發展要求,逐步理順管理體制,加強文化、教育、統戰、旅遊、宣傳等多部門的聯合協調,採取一主多副的協調領導機制,做到職責清晰、分工明確、運行高效、良性發展,為故居建設和文化宣傳、愛國主義教育等活動的有效開展提供組織保障。適當增加人員編制。引進高素質專業人才,梳理並完善相關扶持政策,綜合制定保護、開發和利用方案。
  • 廈門名人故居辦戶口難 3大因素阻礙入籍(圖)
    二難  哪些故居能「入籍」缺乏標準  是否所有名人故居都列為文物保護單位加以保護?這成為第二大難題。  國家文物局相關人士曾表示,名人也要分等級,名人故居亦要看名人的知名度和遺產價值,才能決定哪些故居可以拆、哪些故居不能拆。
  • 寧波要對172處名人故居分等級保護 名單全在這兒了
    如孫傳哲故居、楊坊故居、蔣介卿故居、邵逸夫故居、包玉剛故居、馮孟顓故居、馮驥才祖居等。  已修繕的名人故居,大部分是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和文物保護點,產權大部分為公有,且均為在寧波具有共識的名人影響力較大、知名度較高的名人。
  • 豐子愷故居引出的保護難題 上海名人故居今何在?[圖]
    晨報記者昨日走訪了三位文化名人的四處故居(紀念館),深入了解了它們各自不同的命運和生存狀態。  這些名人故居有的保存完整,基本保持原樣,也有的因歷史原因和公寓現狀導致無法開放。  文物管理部門表示,初步統計,上海名人故居大約有兩三百處,有40處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中17處是今年新增的。
  • 重慶公安:全面肅清反面典型踐踏法治的流毒危害絕非朝夕之功
    全面肅清反面典型踐踏法治的流毒危害,絕非朝夕之功。當前,隨著黨的十九大把堅持全面依法治國確定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的重要內容,公安機關站到了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的新起點上。孫政才、薄熙來、王立軍等反面典型無視中央權威、不講紀律規矩、把黨紀國法視為兒戲的深刻教訓警醒我們,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和要求,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法治國、厲行法治,國家和社會生活法制化才能有序推進,公安工作才不會走偏。
  • 「落魄」的名人故居:因無人問津差點被拆除,現已修復擴建
    說起名人故居,可能大家想到的都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文人、科學家或者是音樂家,或許是中國的,又或許是國外的,反正都是一聽到名字,就會說:「噢,是他呀!」而且不管你到哪個城市旅遊,可能都會看見這樣一個景點,名人故居。
  • 廈門近百名人故居 三大因素致其「入籍難」(圖)
    昨天,導報記者查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政策法規,並未找到對於名人故居的定義。  「一直以來,沒有法規去界定什麼是名人故居,對這類建築的保護也經常陷入尷尬。」廈門市文廣新局有關人士說。  「我們在故居保護中,碰到的難題,也是因為如此。」上述人士說,廈門人才輩出,曾在廈門生活、工作過的歷史名人非常多,他們遺留下來的故居遍布廈門。
  • 江西明星官員湯成奇被裁定減刑 曾作為反腐反面教材
    江西明星官員湯成奇被裁定減刑 曾作為反腐反面教材 2015-01-30 07:46:10   記者今天從正在此間召開的江西省「兩會」上獲悉,原南昌市委常委、南昌縣委書記湯成奇(本報2013年11月1日8版曾以《南昌縣委原書記成江西反腐倡廉反面教材
  • 名人故居文化遺產保護遭遇「產權難題」
    故居平時不開門,銅像也沒能安放進去,王一飛烈士的後人憂心忡忡:  近日,上虞75歲的老人王天祥給晚報來電稱,革命烈士王一飛故居到現在一直關著,沒有開放。「如今我的年齡大了,希望在有生之年,讓它能發揮紅色教育基地的實際作用。」王天祥說。  1920年,王一飛(原中共湖南省委書記)離開故鄉上虞參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