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專家稱反面的名人故居也要適當保護,建議開發名人故居旅遊專線。4日,在北京市政協「名人故居保護與利用研討會」上,多位政協委員、文保專家為北京名人故居保護出謀劃策。
研討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文史委特邀委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李燕稱,除名人故居外,名人蹤跡所至也要注意發掘保護,諸如偉人、各國政要曾在北京飯店下榻的房間、白求恩大夫為八路軍買過藥的王府井藥店。這些地方的古蹟即使不再,也可掛塊牌,讓遊客所至能思古發幽。
反面名人故居可警醒後人
會上多位專家、委員針對反面名人故居是否保護髮表看法。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蘋芳稱,名人故居的定位應該既有正面人物,也有反面人物,最主要是看其在中國歷史上的作用、在各行業中的貢獻,一些反面人物運用得好,可還原一段真實歷史,可起到立此存照,從反面警醒後人的效果。
北京市文物局局長孔繁峙也指出,除政治精英、文藝名人外,名人的確定還應覆蓋各行業,七十二行狀元都可考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謝辰生也稱,名人故居保護是對歷史遺蹟的保護,而非對一個人歷史的評價。
名人故居應先保存再保護
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徐蘋芳說,目前北京的舊城只能做到保護原貌的1/3,對所有名人故居進行重修或改造不太現實,但名人故居掛牌一定要及時,掛牌範圍還可適當擴大,先保存下來再考慮具體保護方案方式。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系副教授嶽昇陽提出,可以綜合文化、建築、景觀等因素,從技術層面為名人故居分級,以利保護。
原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張敬淦認為,對於已經拆除的重要名人故居,一般情況下不宜重建,因為重建已不是原貌;但一些重要的則可以重建,特別重要的甚至可以擴大其保護範圍。
名人故居可開發旅遊專線
張敬淦還建議,可將名人故居與周邊旅遊產業相結合,如什剎海地區宋慶齡、郭沫若、張之洞故居與附近的恭王府等可組成旅遊專線,此外,可依託一些行業開通旅遊品種,如京劇名人故居遊等。
嶽昇陽副教授則提出,除聚集於四城區各胡同的名人故居外,郊區、中小學、大學的名人故居也值得考慮,如北大、清華校內有多處知名教授居住舊址。(新京報 申劍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