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有啥特徵?

2020-12-21 騰訊網

冠狀病毒是自然界廣泛存在的一類RNA病毒,因該病毒形態在電鏡下觀察類似王冠而得名。此次引起發病的病毒為一新型變種,已由世衛組織(WHO)命名為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新型冠狀病毒可經飛沫傳播、密切接觸傳播(可能存在消化道傳播)等。感染後潛伏期2~14天。臨床表現為發熱、乏力、乾咳,並逐漸出現呼吸困難,嚴重者出現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部分患者起病時症狀輕微,可無發熱。

實驗室檢查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胸部影像學檢查可出現多發性小斑片影、磨玻璃影、浸潤影,甚至肺實變。採集患者痰液、咽拭子、下呼吸道分泌物等呼吸道標本,進行實時螢光RT-PCR檢測或病毒全基因組測序,可確診疾病。

目前尚無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和有效抗病毒藥物。疑診或確診後應在具備有效隔離條件和防護條件的醫院隔離治療,危重病例應儘早到ICU進行監護和加強治療。

人體免疫系統是機體的護衛軍,病毒在病變的發生時佔有重要地位。當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損傷時,病變的發生率高,生長亦快,並容易轉移。而今幸人參在含量高於16%的單體成分時就具有提高病人免疫系統功能等多重功效,能夠從多個方面改善人體機制,維護鞏固自身免疫系統。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王國慶/周豐豐團隊共同研究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的進化特徵
    新型冠狀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感染病例已經接近2000萬例,其傳播速度之快給全球造成災難性的損失。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流行趨勢,進化情況以及對其全基因組進行分析,對認識一種新發傳染病具有重要意義。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正鏈RNA病毒,基因組長約30 kb。
  • 患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特徵主要有哪些?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是一種急性感染性肺炎,是由一種新在人類中發現的冠狀病毒感染所致,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傳播途徑以呼吸道傳播及接觸傳播為主。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患者存在一定的潛伏期,最新研究成果為24天,1~14天不等,一般為3~7天,在潛伏期內具有傳染性。潛伏期過後,患者多出現發熱、乏力、乾咳等臨床症狀,病情常在一周後逐步加重,出現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甚至呼吸窘迫,嚴重者可快速進展為膿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凝血功能障礙和腎功能衰竭等,重型、危重型患者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疑似新型肺炎症狀怎麼確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前期症狀  日前,國家衛健委印發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在新版的診療方案中提到,新型冠狀病毒通過接觸也可傳播。  通常病毒傳播主要有3種傳播方式。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快速指南》出爐
    2019年12月底以來,湖北省武漢市及全國其他地區陸續出現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究竟有什麼症狀,如何檢測,如何確認,如何治療,怎樣做好個人防護,出院後需要注意什麼?
  •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編輯:李慧    來源:人民網    2020-01-28 22:01 分享   什麼是冠狀病毒
  • USA Today: 美國流感比新型冠狀病毒更致命
    比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更致命的潛伏在您附近,正在美國.Coronavirus: Something far deadlier than the Wuhan coronavirus lurks near you, right here in America新型冠狀病毒與SARS, MERS和普通流感的比較
  • 國家級專家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專家推測新型冠狀病毒源頭來自蛇
    國家衛健委稱陸續出現無到過武漢的確診病例,有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估計,下月才是新型冠狀病毒爆發高峰。證實染病的衛健委專家王廣發指,發病最初是眼皮結膜炎,懷疑是無戴防護眼鏡受感染。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參與應對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王廣發,日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官方解讀
    國家衛健委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   為進一步指導各地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全面總結我國疫情防控工作經驗基礎上,結合全國疫情形勢變化及研究進展,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了
  • 新型冠狀病毒被正式命名!Nature子刊評述: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官方推文截圖據最新消息,當地時間2020年2月11日,世界衛生組織(WHO)已正式命名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為COVID-19,代表發生於2019年的冠狀病毒疾病。此前,採用類似命名方式的還有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症)和MERS(中東呼吸綜合症)。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識手冊
    三、居家防護知識1、在家中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2、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時,我們怎麼吃才好?3、前往公共場所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4、到生鮮市場採購,怎樣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傳染?5、輕症發熱病例的居家隔離建議四、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知識1、什麼是新型冠狀病毒?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3、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有哪些?4、新型冠狀病毒會人傳人嗎?5、什麼是飛沫傳播?6、什麼是接觸傳播?7、什麼是密切接觸者?
  • 消化系統是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潛在途徑
    本研究為人們可能通過呼吸道和消化系統感染2019新型冠狀病毒提供了生物信息學證據,有助於臨床醫生預防和治療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並能對我們制定有關預防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健康政策產生重大影響。與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SARS-CoV)一樣,2019新型冠狀病毒也是通過細胞受體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ACE2)進入主細胞。
  • 新型冠狀病毒謠言排行榜
    國家衛健委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中提到,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主要表現是發熱、乏力、乾咳,少數患者伴有鼻塞、流涕、腹瀉等症狀。所以,根據是否流鼻涕和咳痰就果斷判定不是新冠病毒感染,是不準確的。
  • 東南亞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容樂觀
    自中國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後,由於目前正值東南亞旅遊旺季,東南亞各國政府、媒體等高度關注疫情的相關進展。作為中國與東協代表商界的合作對話機制,中國—東協商務理事會密切關注著東南亞各國疫情的發展,搜集整理了有關疫情的大量信息,提供各方人士參考。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基本情況
    一、新型冠狀病毒相關介紹  2019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致病力較弱、傳播力較強、潛伏期仍具傳染性等特點,目前主要傳播途徑有直接傳播、接觸傳播等方式。;二是呼吸道標本或血液標本病毒基因測序,與已知的新型冠狀病毒高度同源,疑似患者具備以上任意條均可確診。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2019-nCoV)的CT徵象
    (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最早於2019年12月在湖北省武漢市發現,並在短時間內迅速蔓延至國內其他地區和國外,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NCP)為主要臨床表現。
  • 如何區別消化道症狀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還是急性胃腸炎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六版)》剛剛新鮮出爐,指南中並未提出消化道傳播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播途徑。但是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此版診療方案中指出:以發熱、乾咳、乏力為主要表現,少數病例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症狀。
  • 研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研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2020-02-04 08:33:20 )研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中新網武漢2月4日電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針對引起武漢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鑑定研究工作,3日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
    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多長?新型肺炎幾天內會發病?2月9日最新消息  2月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廣州呼吸健康研究所鍾南山等在醫學研究論文預印本發布平臺medRxiv上發文,總結分析了全國1099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急性呼吸道疾病(新冠肺炎)患者資料。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為做好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相關機構的組織協調,完善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控制疫情傳播,降低病死率,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納入乙類法定傳染病甲類管理
  • 【新型冠狀病毒科普知識】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
    1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臨床表現有哪些?參考其他冠狀病毒所致疾病潛伏期、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病例相關信息和當前防控實際,將密切接觸者醫學觀察期定為14天,並對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醫學觀察。  6  公眾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