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研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2020-02-04 08:33:20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白嘉懿 責任編輯:白嘉懿

  (抗擊新型肺炎)研究揭示新型冠狀病毒或來源於蝙蝠

  中新網武漢2月4日電 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生物安全大科學研究中心、武漢市金銀潭醫院及湖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合作,針對引起武漢肺炎疫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鑑定研究工作,3日以論文形式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相關研究團隊從核酸檢測、血清學診斷、病毒分離和受體利用等方面揭示了該冠狀病毒的基本生物學特性,為疫情控制和藥物研發等工作提供了重要線索。

  研究團隊從早期的5位患者樣本中獲得了該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來自5位患者的病毒序列相似性達到99.9%,與SARS-CoV的序列一致性為79.5%。通過對病毒保守蛋白胺基酸分析發現2019-nCoV與SARS-CoV均屬於SARS相關冠狀病毒(SARS-related coronavirus,SARSr-CoV)。作者進一步將2019-nCoV基因組與實驗室早期檢測的冠狀病毒的部分基因序列進行比較,發現該病毒與來源於蝙蝠樣本的一株冠狀病毒(簡稱TG13)的基因相似,後對該蝙蝠樣本進行測序,獲得了蝙蝠病毒TG13的全基因組序列,發現兩種病毒序列一致性高達96%。

  該研究團隊對患者不同時期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咽拭子(OS)等樣本進行了核酸檢測,發現早期樣本的病毒核酸量比後期高約1000倍以上。通過採用實驗室早期儲備的SARSr-CoV抗原,他們對患者血清樣本進行了檢測,發現患者產生了相應的IgM和IgG抗體。隨後從一位重症患者的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分離獲得了2019-nCoV病毒,電鏡觀察可見其在細胞內清晰的冠狀病毒顆粒形態。

  研究團隊發現,2019-nCoV能感染過表達人ACE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SARS-CoV的細胞受體)的非敏感細胞,表明2019-nCoV可以利用SARS-CoV的受體入侵細胞。

  該研究在較短時間內提供了較詳細的2019-nCoV病毒的基本生物學特性,並揭示出該病毒可能的自然宿主是蝙蝠。研究還表明2019-nCoV可以利用SARS-CoV的受體感染細胞,為後續疫情防控和藥物研究等奠定了工作基礎。

  中科院武漢病毒所周鵬研究員、楊興婁副研究員和金銀譚醫院王先廣醫生為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武漢病毒所石正麗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據介紹,自2019年12月30日收到武漢市不明原因肺炎樣品以來,武漢病毒所一直全力開展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病原鑑定、病毒溯源、病原檢測、抗病毒藥物及疫苗研製工作。2020年1月2日,研究所獲得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全基因組的序列。1月5日,該新型冠狀病毒被成功分離,並於1月9日按標準完成國家病毒資源庫入庫。1月11日,受國家衛健委指定,武漢病毒所向世界衛生組織提交和發布了2019新型冠狀病毒基因組序列信息。

  同時,武漢病毒所正積極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藥物篩選、動物模型建立、疫苗研發等工作。目前已篩選出幾種有潛在臨床應用價值的藥物。在動物模型方面,已基本完成小鼠和非人靈長類動物模型的建立,將為後續研究提供關鍵支撐。

  另據介紹,長期以來,武漢病毒所生物安全三級、四級實驗室合法、合規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無實驗室洩露或人員感染情況發生。(完)

相關焦點

  • 蝙蝠?水貂?新型冠狀病毒究竟來源於哪種動物?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於「野味」2020年1月7日,武漢肺炎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經測序,獲得其全基因組序列,隨後得到公布。1月20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採訪中表示,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的調查看,這次疫情的源頭來自一個野生動物,比如說竹鼠、獾這類。
  • 新型冠狀病毒到底來源於哪裡?看科學家們怎麼說
    世衛報告的結論基於以下幾個事實:一,據最近研究,在中國的蝙蝠中,已經發現了500多種冠狀病毒。並且那些居住在蝙蝠自然棲息地洞穴附近的農村人口,其蝙蝠冠狀病毒的血清陽性率為2.9%。這表明,人類接觸蝙蝠冠狀病毒的情況很常見。
  • 一項研究認為,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外太空
    【ALENG 自媒體】3月18日午間自媒體專稿,新型冠狀病毒(在應對疫情的過程中,各國科學家也是投入到對引發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工作中,儘管這些研究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是在關於病毒來源的研究上,仍然無法取得一致的結論。日前,一位天體物理學家聲稱,新冠病毒很可能來自於太空,此言一出,引發巨大爭議。
  • 蝙蝠、蛇、水貂:新型冠狀病毒來源之謎待解
    在醫護人員奮戰於「第一戰場」救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人的同時,中國和世界各國研究人員也在「第二戰場」爭分奪秒追蹤引發疾病的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 蝙蝠還是蛇? 確認2019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宿主,現在有兩種意見,一是源自蝙蝠,二是源自蛇。 認定源自蝙蝠的代表者是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研究員石正麗團隊。他們從疫情早期的5位患者處提取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全基因組序列,發現這些序列間幾乎完全相同,且與SARS冠狀病毒有79.5%的一致性。
  • 學者質疑北大新研究:蛇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
    ,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和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新發現:由於蛇是冷血爬行動物,體溫低於人體,因此病毒傳播至人體時,效力可能下降。研究還指出,目前還沒有在動物中發現2019-nCoV。明確新型病毒的動物庫,有助於揭示重組的來源,以及人群間的潛在傳播機制。爭議之聲
  •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與舟山蝙蝠有關?香港專家這樣解釋
    導讀 港府派員赴武漢了解肺炎病例群組個案情況、防控措施和臨床處理 武漢不明肺炎目前已初步判定是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袁國勇教授表示,根據病毒基因圖譜,此新型病毒與浙江省舟山蝙蝠的冠狀病毒基因最接近。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5期)
    研究者表示,通過對冠狀病毒進行進化分析,他們發現,2019-nCoV可能起源於蝙蝠,2019-nCoV的S蛋白或能通過與人類細胞ACE2受體相互作用來進入宿主細胞,這或許就揭示了2019-nCoV的發病機制;另一方面,2019-nCoV還與蝙蝠冠狀病毒RATG132共享了大約96.2%的序列,通過對比2019-nCoV的S蛋白(GenBank:MN908947.3)的胺基酸序列與蝙蝠SARS
  • 【闢謠】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與舟山蝙蝠真的有關嗎?
    【闢謠】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與舟山蝙蝠真的有關嗎?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日,網傳關於武漢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染源是舟山蝙蝠一說
  • 日本首度發現 蝙蝠糞便病毒基因近似新型冠狀病毒
    日本東京大學等組成的研究團隊公布,從日本國內的蝙蝠糞便中,發現基因近似新型冠狀病毒的病毒,是日本首度從國內野生動物上發現。這次發現的冠狀病毒並不會傳染給人類。
  • 新型冠狀病毒來自哪裡?宿主是什麼?傳染力強嗎?
    21日,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郝沛研究員、軍事醫學研究院國家應急防控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鍾武研究員和中科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李軒研究員合作,在《中國科學:生命科學》(英文版)發表論文,首次揭示了新型冠狀病毒進化來源,以及其傳播依賴的可能蛋白。
  • 北大等研究機構發現:蛇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型冠狀病毒的野生動物
    1月22日,在一項發表於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的最新研究中,北京大學、廣西中醫藥大學、寧波大學和武漢生物工程學院組成的研究團隊報導了關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新發現:2019-nCoV可能是蝙蝠冠狀病毒與一種未知來源的冠狀病毒的重組病毒
  • 中國學者最新研究:新型冠狀病毒的直接來源最可能是蛇
    1月22日,中國學者最新在線發表的一篇研究論文將導致17人死亡、500多人確診感染的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可疑對象鎖定到蛇。這也是發現新型冠狀病毒並測序後第15天,中國學者發表的第二篇關於該病毒的研究論文。該論文稱,研究人員對前述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進行了分析,評估這些序列中的RSCU。然後將前述冠狀病毒的RSCU與不同物種動物基因序列的RSCU進行比較。
  • bioRxiv:特殊模型有望幫助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的潛在藥物靶點
    2020年3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預印版平臺bioRxiv上題為「Predictions for the binding domain and potential new drug targets of 2019-nCoV」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北京科技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成功預測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 《自然》:新冠病毒或是穿山甲冠狀病毒與蝙蝠冠狀病毒重組...
    COVID-19的暴發對全球衛生系統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有關它從何而來的爭論一直未停過,實驗室洩露、病毒人造的陰謀論,來自太空的荒謬觀點充斥各個社交媒體,但此前的一些研究讓更多的人相信,病毒來源於蝙蝠,而中間宿主是穿山甲
  •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
    科普:為什麼蝙蝠感染冠狀病毒後不會生病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彭茜)從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再到如今的新冠病毒,蝙蝠被認為可能是多種冠狀病毒的自然宿主。為何蝙蝠長期攜帶冠狀病毒而不生病呢?近日,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其中「奧秘」。
  • 雲南一種新蝙蝠冠狀病毒力證新冠起源於自然!提示重組線索
    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雲南新發現的另一種蝙蝠冠狀病毒,為中外科學家提供了解開這一謎題的新線索。這一新發現的蝙蝠冠狀病毒的Spike蛋白的S1和S2亞單位的剪切位點處有多個胺基酸插入,揭示了新冠病毒(HCoV-19)的S蛋白S1/S2剪切位點的自然插入和新冠病毒的可能重組來源。
  • 揭示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結構、功能和...
    2020年3月3日訊/生物谷BIOON/---自21世紀初以來,三種冠狀病毒已越過物種壁壘,導致人類致命的肺炎: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SARS)冠狀病毒(SARS-CoV)、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冠狀病毒(MERS-CoV)和SARS-CoV-2(之前稱為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 2019-nCoV)。
  • 最新官宣新型冠狀病毒又與蝙蝠有關?蝙蝠究竟有何魔力?
    別問我為什麼會這樣,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這件事還要從一隻蝙蝠說起# ,應該是2020年春節最流行的網絡接梗大賽了。昨天凌晨,中國疾控中心團隊最新論文登上《柳葉刀》,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新冠肺炎病毒源頭與舟山蝙蝠有關。
  • 緬甸蝙蝠最新研究:科學家發現了6種新的冠狀病毒
    日前,一項關於緬甸蝙蝠的研究再次發現了三種新的 α 屬冠狀病毒、三種新的 β 屬冠狀病毒。α 屬冠狀病毒和 β 屬冠狀病毒對人類健康影響重大,其中 SARS-CoV、SARS-CoV-2 和 MERS-CoV 等迄今為止人類最嚴重的傳染疾病,都屬於後者。
  • 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COVID-19最新研究進展(第4期)
    據WHO 2月10日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4萬例確診病例,已經造成了至少900人死亡,這種冠狀病毒被認為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其與多種蝙蝠冠狀病毒及SARS冠狀病毒具有高度相似性;相比SARS冠狀病毒而言,新型冠狀病毒似乎更容易人傳人,其能在幾個大洲快速傳播,並讓WHO宣布全球進入公共衛生應急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