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散文:《聽雨》

2020-12-10 雨飄清荷香

聽雨

文/雨小荷(河南)

聽雨,想想都是很美的事情,何況是真的身臨其境聽雨呢?那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是人生中一種獨特的亨受。

朦朧的暮色裡,一扇半開的窗,窗外生長著繁茂的綠樹、嬌嫩的花草,細雨隨著微風輕輕地飄著,飄著,雨中纏繞著花香、泥土香……那遠遠近近、大大小小、或疏或密的雨聲,就像一首優美的抒情詩,盪氣迴腸;又像一篇精闢的散文,洋洋灑灑;更像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濃淡相宜。而一位清秀的長髮女子,手握一縷茶香,在窗前駐足、凝望,神色淡然,靜心聆聽雨的絮語……

這是我最嚮往的聽雨境界,放下心中的一切煩惱與憂傷,浮躁與焦慮。於寂寥中聽出一份靜怡,一份淡然。

聽雨,最好是那種輕柔的細雨,抑或小雨,不急不緩地下著。靜心聽來,能聽出靈魂深處的聲音。

風,輕輕地吹;雨,慢慢地下;夜色,漸漸地瀰漫過來,四周都是雨的吟唱。每當此時,我就喜歡倚窗聽雨,聽雨時斷時續,時急時緩。猶如少女的歌吟,又似傷心人的低泣。給人以想像,矛人以思考。

輕柔的雨絲在風中盡情地飛揚,緩緩地落在青翠的樹葉上、鮮嫩的花草上……然後仿佛很不情願地滴落在泥土上。

那一刻,我的心情隨著雨聲沸騰著,一些舊時光裡的人或者事,就像雨珠一樣飄飛,穿過時光,越過天涯,輕輕地落在心上,濺起一層層漣漪。而在這漣漪的波光裡,仿佛一切都生動起來,鮮活起來。若雨,絲絲纏綿,滴滴驚心。真是應了宋代詞人蔣捷那句詞:「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雨是最能渲染情緒的,不同的人聽雨,就能聽出不一樣的感覺。不同的心境,感受也就各異。心情好的人,聽出了歡喜,細品出了輕快;憂傷的人,聽出了憂愁,淺嘗出了失落,寂寞。而縱觀古今,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歡借雨抒發情懷,吟唱心靈之歌。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這是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寫的詞句,可謂字字珠璣,泛著憂愁。讀著此詩句,心情被薰染,仿佛能感受到詞人的落寞與憂愁,悽清與滄涼。而生命中的無助與失落,人生的苦難與悲喜,都被無邊的雨聲喚起,又覆蓋,到最後只剩一聲輕嘆「怎一個愁字了得?」

滿腹愁思的人聽雨,聽出來的自然是或淡或濃的離愁,是無盡的寂寞。明代女詩人王素娥也有詩句吟唱,「黃昏愁聽雨蕭蕭,挑盡殘燈夜寂寥」。黃昏本來就已經夠沉寂,若再加上雨聲,此時心中縈繞著愁緒的人,恐怕想不憂傷都是難的。想來只覺得雨聲蕭蕭似情長,殘燈之中夜寂寥。

要說雨愁,我想應該當數秋雨了。秋雨如泣如訴,綿綿情長。秋雨少了春雨的溫婉,夏雨的瘋狂,而多了幾分寂寥,幾分涼意,還有幾分愁悵。

秋雨飄飛時,一個人走在雨中,感受著雨的親近,雨的傾訴。雨飄落在臉上或手上,涼涼地,然後再襲上心頭。一顆原本浮躁的心便會漸漸地沉寂,安靜。而有時望著雨,聽著雨,心中也會瀰漫著淡淡的情愁。那個時候,我便會不由得想起戴望舒那首膾炙人口的詩歌《雨巷》,我仿佛看到一個丁香似結著愁怨的姑娘,惆悵地走在清冷的、寂寥的雨巷,暗淡的眼眸裡閃現著憂鬱的目光。她是在期盼?還是在尋覓?

南宋愛國詩人陸遊寫秋雨與愁,「晚窗又聽蕭蕭雨,一點昏燈相對愁」「點點滴滴雨到明,悽悽惻惻夢不成」,那該是怎麼的愁?夜不成夢,獨坐到天明?想想都能感受到詩人那種悠長的憂愁與孤獨,無奈與嘆息。

「故人漂泊客江鄉,夜雨相思夜更長」雨,似相思,相思如雨。漂泊他鄉的人在雨夜徘徊,惆悵。思鄉的情,思人的心在夜色裡無眠。原來漂泊的人在雨夜更孤獨,更寂寞,一顆心都被如雨的相思煎熬著……

我不記得最初在哪裡看到的「聽雨軒」三個字,當時就覺得美極了。記得雪小禪在她的散文《聽雪》中說,「如果我有書屋,我叫它聽雪廬」。而我想說的是,如果我有個書屋,我一定起名叫聽雨軒。想想坐在名叫「聽雨軒」的書屋裡,攬一懷書香,耹聽窗外的雨聲,那該是多麼美妙的事情呀!

聽雨,是優雅的事,是聽情、聽愁、聽相思、聽父母的呼喚,聽戀人的囈語,更是聽來自心靈的純真之音。

文字原創:雨小荷。另一個筆名:雨飄清荷香

圖片來源:網絡,感謝!

相關焦點

  • 【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2020-07-06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靜夜,聽雨(散文)
    在雨的聲響裡思緒自由穿梭,尋找古代不同文人聽雨的心境!杜甫在成都郊外的草堂,在朋友嚴武的幫助下,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暫得溫飽,忽逢降雨他欣喜的吟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是感激上蒼的喜雨!聽雨也能聽出一絲仇恨,聽出一種激情,嶽飛在《滿江紅》中高唱:「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這是一種精忠報國、壯志未酬激情滿懷的雨!
  • 惟勝讀書 | 人生無處不聽雨——讀《鬼雨/余光中散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散文:餘暉的風採(原創)
    生而為人當自由記錄生活擴展閱讀 原創 散文|故鄉.故鄉(原創)原創 原創散文:《愛在離別時》原創 史實檔案|孫家梁大屠殺(原創)原創 散文|亂花漸入迷人眼(原創)原創 原創散文:消失的露天電影原創 原創散文:遊走長白山原創 散文| 回望2020(原創)原創 散文原創|我讀曾國藩聆聽|戴望舒散文詩歌:十四行,雨巷,獄中題壁微信號 :
  • 原創散文:故鄉的小路
    ----------------------------------------------- 作者介紹:冷潤生,號紅巖居士,中國散文家協會、詩賦學會會員,瀘州市作家協會、詩詞學會、評論家協會會員,作品多次獲全國散文徵文獎。
  • 散文|杜陽林:一生悲歡盡在聽雨
    (圖據網絡)文/杜陽林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能用寥寥幾十個字,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打通融合,移形換影,心情起落,折一生命途,疊一世光陰,宋代詞人蔣捷所寫的《虞美人·聽雨》,完美做到了。初讀這首詞時,我恰好也是少年。我的少年時光,未曾見識過詞中的「紅燭昏羅帳」。
  • 原創散文:《瓊花》
    圖片攝影:香襲書卷文字原創:香襲書卷推薦閱讀往期文章:原創散文:春已暮原創散文:又見桑葚子原創散文:《四月》原創散文:《採薇》中的野豌豆
  • 聽雨(散文隨筆)
    聽雨,讓我哼著小曲兒走向了超市,我還想繼續開心地與雨滴唱和,慢慢走回家去……
  • 赤子余光中,散文也鄉愁
    但其實余光中不僅僅是個詩人,他還是散文家,翻譯家和文學評論家,這是余光中寫作的四度空間。而四度空間之一的散文是什麼樣子的呢?上海文藝出版社出了一本散文集《赤子》,讓我們領略這位文學巨人散文的魅力。余光中的散文文字是極為優美的,詩人的文字肯定是經過淬鍊過得,即使運用在散文上也是簡潔而有力的。「定音鼓的頻率在加速,加強,扭緊我們的每一條神經。
  • 跟余光中學寫散文
    余光中是廣為人知的「鄉愁詩人」,也是當代我國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讀他的散文,我常常怦然心動。他的語言優美典雅。讀余光中的散文,優美的文字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有時又像在草地上散步,突然發現有寶物,給人驚喜。
  • 散文:聽雨。願雨喜悅有情
    戴望舒曾寫過: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一個窗外雨水縱橫的夜晚,聽雨,聽心。五雨總有停的時候,但是有的水珠還停留在葉上。太陽透過樹葉,在地上投射出無數朵雲狀的花,斑斑駁駁。
  • 每天學點國學: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原文】小年聽雨歌樓上,紅恕管歲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出處】《虞美人·聽雨》宋·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 聽雨
    、ヽ、ヽ`、ヽ、ヽ 、ヽ`、ヽ、ヽ`、ヽ在雨天,在3.3全國愛耳日,宜側耳聽雨。配樂丨 ASMR HD - Calm Rain Sounds & Vsun - The rain & Dan Gibson - Velvet Rain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白頭聽雨僧廬下人生不過三場雨你正經歷哪一場(節選)作者/余光中 雨不但可嗅,可親,更可以聽。聽聽那冷雨。
  • 山花爛漫(原創散文詩)
    #渭水清池荷花作品集#渭水清池荷花原創喜歡詩歌散文,尤喜鄉土文學與創作,作品多有刊出。甘肅省武山縣人。現已退休。詩詠十二個地級市守 望——記雲嶺楷模張桂梅老師請酒(桂北民間小故事)送別李媽媽(真情散文)明爭暗鬥真較量,桂軍伏擊「中央軍」
  • 蘇堤&聽雨||白鳩川賦
    白鳩川賦作者/辛海文  朗誦/蘇堤&聽雨
  • 【雨的印記】06| 聽雨,聽一場來自內心的獨白
    聽雨,聽一場來自內心的獨白,如微雨拂過心尖的柔,洇開在初秋的夜。沒有多餘的傷雨悲秋,沒有獨處的孤單寂寥。有的只是與雨聲同起伏的思緒,靜靜地隨之揮灑。撇開所有喧囂與浮躁,沒有唐詩宋詞的叨擾。聽雨落,落進泥土隱沒;聽雨落,落進河流同遊;聽雨落,落進我獨白的文字忘了平仄;聽雨落,與滴滴答答的時鐘,一唱一和。喜歡雨,所以取名:風拂微雨。不因浪漫,不因多情,只是喜歡那種安靜從容而不張揚的來來去去。不管季節如何變幻,不管時間如何變遷,不管要歷經怎樣的相聚和別離。
  • 聽雨 - 聽雨 宿松周刊 中安在線多媒體報刊平臺
    讀過許多寫雨點的詩句:「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池草不成夢,春眠聽雨聲」;「竹堂聽雨驚秋晚」;「雲冷夜窗聽雨坐」;「池塘聽雨煩心淨」;「隔簾聽雨常經久」等,這一系列經典妙句皆源於古代文人墨客們在聽雨中的不同感受。  我愛聽雨,更愛聽雨敲西窗,聽雨飛青簷,聽雨打臺階,滴滴有聲。聽雨,就是將雨花一朵一朵種在心中,任煙雲往事剪剪風。
  • 巴蜀之地 | 蔣延珍:臨河聽雨芭蕉綠
    半夜,雨淅淅瀝瀝地下,我靜靜地聽雨,風輕撫過來,帶著久違的泥土氣息,我倚在窗前看水霧朦朧。在忙碌的生活裡,我們丟失了吹風聽雨的心情,每天都在玩命地打拼,人總在嚮往美好,放慢生活的節奏,就奢侈地享受寧靜夜晚的風聲雨點吧,幸福原來也可以簡單。 早上是被鳥兒的啁啾聲協奏曲吵醒的,布穀鳥也在催勤。一開門就被清新的空氣團團圍住。展眼望去,觸目皆是深深淺淺的新綠。
  • 虞美人·聽雨
    虞美人·聽雨宋代: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 第二屆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 【108】潘君 :秀兒
    首屆《好生活好散文原創優秀作品選》       為繁榮散文創作,推動好散文的普及與傳播,讓文字記錄生活,歌頌美與愛。繼《當代散文》編輯部、海東文化成功舉辦《當代散文》杯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大賽之後,現繼續舉辦第二屆好生活好散文原創作品大賽,本屆大賽由海東文化全程策劃,當代散文網冠名,具體徵稿如下:本次徵文面向海內外散文作家和愛好者,對山東籍散文作家和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的作品予以關注。來稿必須是未在其它公眾平臺發表的精短原創散文,郵件發送請添加附件和在寫信處添加文字兩種方式同時發送,字數不超過二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