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雨(散文隨筆)

2020-12-06 冬日裡的炎炎

雨季對樹木來說,是一場恩賜;對雛鳥來說,是一場橫禍;對我來說,是一次情緒低落。

當然,生理痛也是罪魁禍首,歲月的更替,更是不可缺少的導火索。

後天高考,寶兒明天開始放假,晚上就回來,往後就是5天的假期。在我這個數學思考方式萎縮的老媽這裡,突然提前了,他說連續上9天,我從上周六數到第10天,最起碼得後天回來,怎麼這麼早就回來了?這數學真的讓人頭痛。

鵬飛昨天忙了一天,今晚又有飯局。晚飯過後,洗刷完畢,見窗外的雨還有些急,卻顧不得了,拿著傘就下樓了。

並不是非得散步消食,而是要去超市買點菜,今天中午燒了一隻鴨,晚上,想加點鴨血做仔姜鴨。

明後兩天是我的班,要照顧老媽,勢必要拋棄寶兒。明天一早要做好一天的吃食,後天,就交給鵬飛自己了。而後天中午的方便麵我也準備了,因為這小子不願意自己跑外面吃飯,他自稱宅男。

推開防盜門,撐開傘,雨滴落在粉色的傘面上。這把叫天堂雨的傘,用了好些年了,那時候,建行每年都要送傘給公司老闆,我們託他的福,都會有雨傘拿回家。

現在雨傘沒了來處,寶兒和鵬飛也時常會把雨傘忘在不同的地方,而因著它是粉色的,竟然倖免遇難了,成了我的專屬。

我的腳步並沒有放慢,路面積了好多水塘,樹影、高樓、路燈倒影在深淺不一的「淺水灘」裡,我聽著雨聲,躲避著密集的小水塘。

傘上雨滴落的節奏不是華爾茲,而是進行曲,路過香樟樹林的時候,它們演奏的是交響樂,大雨點、小雨點交相輝映,此起彼伏,迎著風,知了也加入了合奏。

大概那隻蟬厭倦了做聽眾,還是想一展歌喉,尤其是有聽眾路過,更是不想錯失良機。

可是,它突然起步,唱了沒多久,又嘎然而止,就像熱鍋裡的油,突然放入了帶水的葉菜,又蓋上了鍋蓋,它是不是被雨淋了個透溼?

我不知道傘面上為何不能奏出華爾茲?跳躍過幾個水塘,沿著水泥汀步走起了平衡木,那是孩童時最喜歡的節目,那時候,我能在上面輕快地奔跑……而今,卻還要避讓著梔子花的枝葉,顧及著自己的衣服會不會溼透?

第二圈的時候,知了叫得不像話了,低得像蛐蛐一樣,嚴重懷疑它的音箱走水了,鞋子也不再乾燥,雨聲還是時高時低,節奏還是時快時慢,猛然跳過一個「大池塘」的時候,一陣急速敲打,也敲醒了我的疑問……

所謂「進行曲」是我的節奏,如果我跳出華爾茲的節奏,傘面也會跟著演奏,我的心裡也會有《藍色多瑙河》的旋律,所謂雨聲,也不過是我的心聲。

這麼一思忖,就真的挑了個無人的地方,轉了兩圈,果然,全身輕快了起來……

這麼說,雨季裡的情緒低落,也可以有一段華爾茲,也可以微笑著面對所謂的三千煩惱。

聽雨,讓我哼著小曲兒走向了超市,我還想繼續開心地與雨滴唱和,慢慢走回家去……

相關焦點

  • 原創散文:《聽雨》
    聽雨文/雨小荷(河南)聽雨,想想都是很美的事情,何況是真的身臨其境聽雨呢?那是一種美妙的感覺,是人生中一種獨特的亨受。朦朧的暮色裡,一扇半開的窗,窗外生長著繁茂的綠樹、嬌嫩的花草,細雨隨著微風輕輕地飄著,飄著,雨中纏繞著花香、泥土香……那遠遠近近、大大小小、或疏或密的雨聲,就像一首優美的抒情詩,盪氣迴腸;又像一篇精闢的散文,洋洋灑灑;更像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濃淡相宜。
  • 繁複南京 風雅南京 江蘇南京旅遊文化散文隨筆
    繁複南京 風雅南京 江蘇南京旅遊文化散文隨筆當我用筆在紙上書寫南京時,風一樣的南京仍然和幾千年來一樣,在時光裡徐徐穿行標籤:中國旅遊城市人文地理、江蘇南京、江蘇旅遊、旅遊文化散文隨筆、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省會城市。
  • 【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閱讀興安】趙曉利原創散文——《嶺上聽雨》 2020-07-06 0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惟勝讀書 | 人生無處不聽雨——讀《鬼雨/余光中散文》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靜夜,聽雨(散文)
    在雨的聲響裡思緒自由穿梭,尋找古代不同文人聽雨的心境!杜甫在成都郊外的草堂,在朋友嚴武的幫助下,結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暫得溫飽,忽逢降雨他欣喜的吟道:「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這是感激上蒼的喜雨!聽雨也能聽出一絲仇恨,聽出一種激情,嶽飛在《滿江紅》中高唱:「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這是一種精忠報國、壯志未酬激情滿懷的雨!
  • 品嘗情、理、景的味道—讀李國選散文隨筆集《今生偏又遇著他》
    作為文友,我愛咂摸他在軍內報刊發表的散文、報告文學、雜文等文學作品,感覺他的內心世界寬廣、精神生活充實,尤其是細膩的情感、豐富的經驗、敏銳的思想支撐著他創作的主體,並得以充分的抒發。最近,李國選又有了新作—散文隨筆集《今生偏又遇著他》。這部由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40萬字的大書,收入了作者近幾年發表的 112 篇散文隨筆,展現了作者豐碩的創作成果。
  • 【雨的印記】06| 聽雨,聽一場來自內心的獨白
    聽雨,聽一場來自內心的獨白,如微雨拂過心尖的柔,洇開在初秋的夜。沒有多餘的傷雨悲秋,沒有獨處的孤單寂寥。有的只是與雨聲同起伏的思緒,靜靜地隨之揮灑。撇開所有喧囂與浮躁,沒有唐詩宋詞的叨擾。聽雨落,落進泥土隱沒;聽雨落,落進河流同遊;聽雨落,落進我獨白的文字忘了平仄;聽雨落,與滴滴答答的時鐘,一唱一和。喜歡雨,所以取名:風拂微雨。不因浪漫,不因多情,只是喜歡那種安靜從容而不張揚的來來去去。不管季節如何變幻,不管時間如何變遷,不管要歷經怎樣的相聚和別離。
  • 美食餐飲文化散文隨筆
    美食餐飲文化散文隨筆武漢的燒烤很多種,最愛的是豬板筋標籤:美食餐飲小吃肉食、湖北武漢、武漢美食小吃、燒烤豬板筋、美食文化散文隨筆談起燒烤,那是武漢伢的最愛,武漢的燒烤那也是遍地開花,日式燒肉、韓式烤肉、鐵板烤肉等等,但是我最愛的還是街邊擺攤的傳統串串燒烤。
  • 精讀《賈平凹散文隨筆文集》
    這便是《賈平凹散文隨筆文集》,甘肅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沉醉於它的語言。它的語言平實拙樸,精煉生動,經吟耐嚼。在《冬景》裡,開頭一段:「早晨起來,匆匆到河邊去;一個人也沒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兒,空落著,連燙煙鍋磕煙留下的殘熱也不曾存,手一摸冷得像烙鐵一樣生疼。」三行字,長短句相搭,實在平常,生動形象,韻味十足。
  • 戰成仁散文隨筆集《行吟莊河》由當代文藝出版社出版
    莊河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戰成仁的散文隨筆集《行吟莊河》由當代文藝出版社出版發行。這是作者繼個人作品集《走向耀眼的星座》《走向透明的星座》《心空花語》和《藍色的暢想》之後,出版的第五本歌頌家鄉、謳歌祖國的文學作品集。
  • 散文|杜陽林:一生悲歡盡在聽雨
    (圖據網絡)文/杜陽林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能用寥寥幾十個字,將幾十年大跨度的時間和空間打通融合,移形換影,心情起落,折一生命途,疊一世光陰,宋代詞人蔣捷所寫的《虞美人·聽雨》,完美做到了。初讀這首詞時,我恰好也是少年。我的少年時光,未曾見識過詞中的「紅燭昏羅帳」。
  • 【散文】楊世敏︱微風吹得沙柳香——端午節隨筆
    微風吹得沙柳香——端午節隨筆◎楊世敏寧夏一年四季少雨,今年尤甚,立夏以來就沒好好下過一場雨,每天除了颳風還是颳風 。風起的時候,吹落了纏綿柔弱的柳絮,於是漫空裡、曠野中,柳絮兒飄飄灑灑,悠悠蕩蕩,翩翩飛舞著,輕輕緩緩的落在地上,儼然初冬薄薄淡淡的雪。
  • 生死存亡中走出來的一碗麵 黑龍江雞西美食散文隨筆
    生死存亡中走出來的一碗麵 黑龍江雞西美食散文隨筆黑龍江這種美食 被稱為冷麵王子 是中朝混血兒 現做現壓的好吃!標籤:美食旅遊餐飲主食麵食、黑龍江美食小吃、黑龍江雞西、雞西冷麵、美食文化散文隨筆雞西冷麵,早先該算是中朝混血兒。一八六幾年朝鮮遭災,人們一路頂著俄羅斯和清政府兩道封鎖,最終帶著冷麵跑到了黑龍江成了朝鮮族。冷麵從朝鮮歷史悠久的傳統美食到傳入國內經過改良又發展了一百多年。
  • 記憶中的山西忻州五臺山 旅遊散文隨筆
    記憶中的山西忻州五臺山 旅遊散文隨筆山西這座山 看起來不高 是個佛教勝地 朝拜者很多多年以前去過五臺山,後來寫過一篇文章。沒有發表,也沒有出版,終於不知所終,我時常覺得旅遊需要沉澱,或者說情緒需要梳理,需要在一個恰當的時候表達、發洩。
  • 徜徉在拉薩街頭 西藏旅遊散文隨筆
    徜徉在拉薩街頭 西藏旅遊散文隨筆到了拉薩,到了布達拉!西藏旅遊散文隨筆那天下午五點左右,我們達到拉薩,等到旅行社安排交通車讓我們住進納金路的中園賓館,已經是下午七點了。我和妻閒不住,剛放下行李就往外跑,我們想早點一睹布達拉宮的偉岸雄姿。
  • 「慢」生活的寬窄巷 四川成都旅遊散文隨筆
    「慢」生活的寬窄巷四川成都旅遊散文隨筆四川某地這個巷子 有著哲學的辯證 是現代向古代的穿越>標籤:中國四川旅遊人文地理、中國城市地理、中國步行街、四川成都寬窄巷子、旅遊人文歷史散文隨筆在成都的寬窄巷,那些古色古香的青磚青瓦築起的一座座庭院,輕易就收納了巷子外面馬路上的喧囂,經過阻隔和過濾的時光,瀰漫著寧靜而市井,傳統而現代的濃厚成都巷子文化氛圍,令人心情瞬間得到愉悅。
  • 古樸清幽的「鳳嶺山」四川資陽旅遊散文隨筆
    古樸清幽的「鳳嶺山」四川資陽旅遊散文隨筆四川資陽這個公園 也是一座山 好的風景有時就在身邊!旅行是生活的調劑品,也是精力的加油站。
  • 跟余光中學寫散文
    余光中是廣為人知的「鄉愁詩人」,也是當代我國最優秀的散文家之一。讀他的散文,我常常怦然心動。他的語言優美典雅。讀余光中的散文,優美的文字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有時又像在草地上散步,突然發現有寶物,給人驚喜。
  • 豐子愷先生的《緣緣堂隨筆》,終於有了全本
    1937年春豐子愷在緣緣堂二樓書房筆者在編輯十卷本《豐子愷集》(今年年底面世)的過程中,被豐子愷散文的獨特魅力所吸引,發願編一本豐先生有關「緣緣堂」的散文足本。幸賴豐家人及《豐子愷集》主編鐘桂松先生的大力支持,這本《緣緣堂隨筆》(足本)終呈現在大家面前。
  • 散文:聽雨。願雨喜悅有情
    戴望舒曾寫過:我夜坐聽風,晝眠聽雨,悟得月如何缺,天如何老。一個窗外雨水縱橫的夜晚,聽雨,聽心。五雨總有停的時候,但是有的水珠還停留在葉上。太陽透過樹葉,在地上投射出無數朵雲狀的花,斑斑駁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