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到南方——「散裝」義大利的南北差異

2020-12-11 夢作三昧的小劇場

最近經常關注全球疫情的小夥伴可能會發現,重災區義大利的確診人口分布呈現了很大的南北差異。義大利最早實施封鎖令的威尼託(代表城市威尼斯)、倫巴第(代表城市米蘭)、和皮埃蒙特(代表城市都靈)等北方地區受災較為嚴重,而羅馬以南的南方地區則相對好得多。之所以產生這樣的差異,主要是因為義大利南北地區的經濟規模、人口密度與發達程度都有較大差距,而這種差距與義大利上千年的「散裝」史不無關係。

圖片來自鳳凰網

都說羅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義大利同樣也不是最近才「散裝」的。歷史上,從傳說中羅馬建城的公元前753年,到第一次布匿戰爭奪取西西里島的公元前241年,羅馬人用了512年才基本統一亞平寧半島,實現對現有疆域的完全統治。隨後,偉大的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經歷興衰迭起,最終羅馬帝國一分為二,佔據亞平寧半島的西羅馬帝國於公元476年覆滅,歐洲最黑暗的中世紀拉開帷幕。

圖片來自P社五萌之一的《十字軍之王2》

在漫長的中世紀,義大利的國土上湧現出數十個大小不一的封建王國與貿易城邦,形成諸侯割據的局面,南北方的差異也開始逐步顯現。由於亞平寧半島地處連接地中海與歐洲大陸的交通要道,來自北方的倫巴第人(日耳曼人的一支)和來自南方的薩拉森人(阿拉伯人的一支)多次入侵義大利,威脅位於羅馬的教皇國;東部以羅馬正統自居的拜佔庭帝國也不時趕來湊個熱鬧,多次試圖奪回故地,重建羅馬帝國的輝煌。因此,身處羅馬的教皇不得不時常召喚實力強大的北方鄰國前來「聖戰」;而北方的日耳曼人國王也希望得到教皇的冊封,給自己洗去蠻族的氣味,於是兩者一拍即合。其中的著名者,是來自法國的「矮子」丕平(Pépin le Bref)和來自德國的「紅鬍子」腓特烈一世(Friedrich I),他們都曾幫助教皇作戰,並將得到的義大利領土獻給教皇,以換取教皇為自己加冕。

腓特烈一世,又稱巴巴羅薩

在紛爭與割據之下,義大利北方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集權制國家,而便利的地理條件和相對比較開明的政治體制也催生了熱那亞、威尼斯、比薩等富庶的貿易城邦。《冰與火之歌》中描寫的自由貿易城邦。其靈感就是來源於此。這些城邦為了爭奪貿易線路和海上霸權,展開了長年的鬥爭,圍繞在熱那亞和威尼斯之間的爭霸曠日持久,即便在共同面對奧斯曼帝國的威脅時也不忘互相拆臺。而倫巴第、佛羅倫斯等內陸地區也不甘寂寞,義大利的「散裝」基因在北部得到充分發散。不過,數百年積累的雄厚財力、寬鬆的政治制度以及與各地密切的人員往來也為文藝復興的萌發醞釀了適宜的土壤。

《王者榮耀》中的馬可·波羅

在南方,情況卻不大一樣。由於義大利南方多山地丘陵,還擁有地中海最大的兩個島嶼——西西里島和撒丁島,導致這些地區一旦建立相對穩定的政權便難以撼動。諾曼人(Norman)於1130年在西西里島和義大利南部建立西西里王國,隨後的幾百年間,西西里王國成為了歐洲大陸各個封建王朝繼承人之間較量的籌碼,雖多次易主,卻始終保持著保守、集權的政治體制,既限制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也導致義大利南部難以複製北方相對自由的藝術氣息和思想氛圍,更是對北方同胞產生了天然的隔閡。

圖片來自法國插畫師Antoine Corbineau

工業革命時期,由於北方憑藉人口、資金和交通的優勢,順利完成工業化轉型,都靈、米蘭和熱那亞成為重要的工業中心,始終在世界工業格局中佔有一席之地。義大利在汽車製造、航空航天、機械製造以及生物醫藥等方面一直保持世界先進水平。另一邊,南方則因為種種歷史原因錯過黃金時期,一直發展緩慢,成為整個義大利較為貧窮落後的地區。即便在1870年義大利統一後,南北方的差距也無法彌補,制定一個相對平等均衡的政策更是困難,而南北之爭除了經濟與文化,還加上了不少政治因素。義大利統一以來,多數的高官顯貴皆出自北方,他們上臺執政自然會將政策更傾向於自己的家鄉。

朱塞佩·加裡波第和他的紅衫軍

時至今日,提起北方,人們印象中都是時尚之都米蘭,浪漫水城威尼斯,藝術殿堂佛羅倫斯;但提起南方,卻都是民風彪悍的那不勒斯和黑手黨遍地的西西里島。北方人對南方人的歧視和偏見隨處可見,南方人也對北方人嗤之以鼻。在火爆的意甲賽場上,北方的尤文圖斯和米蘭雙雄對陣南方的那不勒斯與巴勒莫的比賽中,總是充滿了帶有濃鬱地域氣息的衝突。

不炸幾輛車,都不好意思說你來自西西里

2010年,義大利人翻拍了法國電影《歡迎來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的義大利版《歡迎到南方》(Benvenuti al Sud),以此來諷喻人們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本片由盧卡·米涅洛(Luca Miniero)導演,克勞迪奧·比西奧 (Claudio Bisio)、亞歷桑德羅·西亞尼(Alessandro Siani)和瓦倫蒂娜·洛多文尼(Valentina Lodovini)主演。

《歡迎到南方》講述的是一名北方某地郵局經理阿爾貝託,希望被調到米蘭去工作,卻因為資料造假,弄巧成拙被懲罰性「發配」到了南方小鎮卡斯泰拉巴泰(Castellabate)。阿爾貝託與身邊的北方人從未去過南方,對南方的理解就是那裡一片混亂,所有人甚至連貓狗都是黑手黨,說話完全聽不懂,夏天熱得要死,到處都是傳染病,總之是一副比非洲最落後的地區還要慘的樣子。阿爾貝託不情不願地上路,因為在高速公路上開車過慢而被罰款,半路遭遇堵車,卻發現南方人竟然把堵車當成一場party來慶祝,好不容易到達卡斯泰拉巴泰還趕上雨夜,一片朦朧之中也看不清小鎮全貌。前來迎接他的下屬沃勒貝十分熱情,因郵局宿舍沒有家具,主動邀請阿爾貝託到自己家住了一晚。可阿爾貝託竟以為沃勒貝不懷好意,神經兮兮地充滿戒備,鬧出不少笑話。第二天,沃勒貝邀請他與自己的母親共進早餐,才讓阿爾貝託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到了南方人的生活。

阿爾貝託與本地人的反差

懷著牴觸情緒的阿爾貝託難以忍受南方人悠閒的生活方式,聽不懂南方人說的笑話,搞不懂南方人的規矩套路。而郵局裡的南方人也覺得北方人扭曲怪癖且難以相處,總是戲謔地稱呼阿爾貝託為「城裡人」(polentona)。但在一連串搞笑的接觸和磨合之中,阿爾貝託接受了南方同事的熱情幫助,也漸漸認識、習慣和喜歡上了南方,並通過自己的方式讓北方的親朋好友也都開始了解真實的南方。甚至在阿爾貝託無意間傷害了南方同事的感情後,他們還不計前嫌地用誇張自黑的方式幫助阿爾貝託彌合與妻子的感情。同時,阿爾貝託也用自己的生活閱歷幫助沃勒貝走出情感陰影,讓一對南方年輕人有情人終成眷屬。兩年後,阿爾貝託如願被調往米蘭,而此時他和他的家人都已經成為南方人的朋友,南北一家親,完美大結局。

誇張與自黑是本片最主要的搞笑方式

儘管由於語言、文化等方面的差異,中國觀眾在看本片時可能無法完全領略其中笑點,但本片在2010年奪得義大利本土票房冠軍,可見義大利人自己對此還是喜聞樂見的。同樣,法國版的《歡迎到北方》也成為當年法國最火的電影,甚至打破了《虎口脫險》(La grande vadrouille)保持的本土票房紀錄,可以想見「散裝」、刻板印象和地域歧視等問題在全世界都是廣泛存在的。如果有人能拍一部中國版的《歡迎來蘇北》,想必也能大火——只要能過審。

我還是更喜歡這一部

令人欣慰的是,不管是中國還是義大利,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大災大難面前,無論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無論是白皮膚還是黃皮膚,無論足球踢得好不好,我們都團結在了一起,齊心協力對抗人類共同的敵人。比起這些,日常的地域互黑,也只不過是一種略顯刻薄的玩笑罷了。願我們共同努力,戰勝疫情!

圖片來自義大利女孩Aurora Cantone

相關焦點

  • 義大利:北方富,南方窮,義大利的南北差距為何如此懸殊?
    亞平寧半島宛如一隻嵌入地中海的長靴,南北狹長。歷史上,不同文化在亞平寧半島南部和北部的相互碰撞,給義大利帶來了巨大的南北差異。這種南北差異表現在義大利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北部比較注重效率,而南方地區則比較自由奔放,不循規蹈矩。
  • 南北飲食差異:北方不懂南方冷,南方不懂北方豆花鹹
    眾所周知的是「南米北面」,除此之外,南方和北方在飲食文化上還有許多有趣的差異。南北飲食文化上的差異,我感覺主要有物產和人文氣質兩大區別。先說說物產,中國的南北兩地以淮河為線,北方寒冷乾燥,南方溫熱潮溼,物產極為不同,北方相對貧瘠,南方相對豐富,所以也養成了人們對食材不同的看法。
  • 義大利南北差異懸殊,原因是什麼?
    位於南歐的義大利,面積30萬平方公裡,呈南北狹長狀。大致以首都羅馬為界,義大利可以分為北部與南部。而義大利北部與南部的經濟差距問題,一直是個熱點。義大利北部有個大區是倫巴蒂大區,人均年收入24750歐元。全國最低的是南部的卡拉布裡亞大區,人均年收入「只有」14950歐元。
  • 義大利為什麼南北經濟發展差距很大,北方富足,南方窮困?
    (歐洲貧富狀態 )這在這金豬四國當中,要輸義大利最能詮釋什麼叫做「南窮北富」,義大利的南方很窮,尤其是西西里島更是犯罪猖獗,而義大利的北方西部沿海地帶有包含米蘭、都靈、熱那亞波河三角工業區,而東部沿海的水城威尼斯更是有名的商貿重鎮,工商業十分發達。義大利西北部地區的人均GDP為3.6萬歐元,這是南部地區的兩倍。
  • 為何總是南北差異大,東西分裂少?
    美國之南北現在說說「南北」,其實不光中國人有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異,其他國家同樣有。 美國南佬北佬大家很熟悉了,歷史上曾有過南北之戰,雙方以前結下過梁子,南方人管北方人叫Yankees ,北方人叫南方人Rednecks。
  • 飲食習慣的不同,中國南北差異有多大?湖北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
    我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幅員遼闊,因此南北差異非常大。在我國南部地區的廣東人眼裡,廣東以北都是北方。同樣在我國北部黑龍江人眼裡,其他地方都是南方。最尷尬的莫過於我國的湖北省,北方人眼裡,他是南方,南方人眼裡,他是北方。東部人眼裡,他是西部,西部人眼裡,他是東部。
  • 南北差異有多驚人?見過大場面的北方大漢在南方,被蟑螂嚇哭
    在南北兩方,差異是非常大的。這些從一些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來,北方人洗澡喜歡進大澡堂子,還喜歡搓澡,那是非常得勁兒的。南方人搓澡就非常不適應。但是蟑螂這個太恐怖。什麼世面都見過的北方大漢被南方蟑螂嚇哭。網友小白:作為一個純北方人 ,我對蟲子是非常恐懼的 ,在外人看起來我高大威猛 ,但從小我就特別害怕蟲子 ,害怕到什麼程度呢,小的時候看了一隻蚯蚓能嚇哭
  • 義大利也有地域歧視!尤文看不起南方種地的黑手黨?
    【不是「義大利人」,是「那不勒斯人」】那不勒斯與尤文圖斯之間的仇恨,事實上是義大利南方與北方之間矛盾的縮影。羅馬帝國滅亡後,殘餘勢力長期佔據義大利中南部,諸日爾曼部落則長期佔據義大利北部,義大利南北在當時就開始產生差異與矛盾。
  • 北方初冬囤白菜,南方在喝腐竹糖水,還有哪些沒聽過的南北差異?
    近日,一條微博引發了網友熱議,又開始一輪南北差異大討論。南北差異真的很大。從飲食習慣到為人處世的方式方法,從思維到行為…沒法破,你跟他們接觸久了,習慣他們的思維和方式就好了。來舉個例子:再比如,南北方兩個異性聊天,就覺得有隔閡,聊的再久也覺得差了點什麼,文化差異?就是聊不來,兩個女生也是,南方的比較委婉,北方的就很直接,有啥說啥,身為北方人的我,確實發現我和北方人聊天沒有障礙,莫名的就很聊得來,說不出原因,無論是東北三省的還是西北的,都覺得好像比南方人要聊得來,就是感覺啊!
  • 細數南北主食的那些差異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一日三餐佔據著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南北氣候,溫度自己自然環境的差異導致很多飲食習慣的不同,那麼一日中最重要的主食南北有哪些差異呢?主食我們按大類分為米,面。北方人喜麵食者偏多,而南方則喜米者偏多,北方麵食以山西,山東為代表,有刀削麵,拉麵,燜面,炒麵,饅頭等等,山西的麵食最具代表性,同時,山西也盛產雜糧,這些雜糧被精工細作之後變成了餐桌上的美味,比如莜麵靠姥姥,是由莜麵以及土豆製作而成,還有玉米面製成的窩窩頭,土豆做成得炒不爛子等等而南方的主食幾乎圍繞著米飯來做,各種炒飯,以及由大米做成的米粉等
  • 北方很少見祠堂,南方大家族都有自己祠堂,南北差異為何這麼大?
    北方很少見祠堂,南方大家族都有自己祠堂,南北差異為何這麼大?文/號外歷史之淑琴 圖/網絡中國幅員遼闊,南北差異十分的巨大,而有這樣一句俗語「北方少祠堂,南方遍地見」,可見在祠堂這方面南北雙方有著很大的差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 北方有神韻,南方有風情,帶你了解中國南北差異
    小編最近再刷小視頻的時候,就發現一個很搞笑的視頻,說南方的蟑螂又大又會飛,北方人就就會信以為真。並且人們常常喜歡自稱北方人或南方人。那麼中國北方與南方是如何劃分的?地理上中國南北之分以秦嶺——淮河線為界,秦嶺以北為北方。
  • 南北成交差異,牴觸情緒漸濃!
    原標題:南北成交差異,牴觸情緒漸濃!  近期玻璃現貨市場南北差異逐漸加大南方地區氣溫適宜房地產建築裝飾裝修訂單的執行,同時外貿出口加工訂單也
  • 中國市場營銷的南北差異 從地域性格區別制定營銷戰略
    這則家喻戶曉的智慧小故事,說的是淮南香甜的橘子移植到淮北就變成苦澀難吃的枳。因為事物的條件和環境等變了,所以才會這樣。這種理論套到營銷的南北差異上,一樣適用。同樣的道理,恆順的鎮江香醋在南方市場很受歡迎,但是賣到山西以及周邊地區就不現實,因為山西老陳醋是當地以及周邊消費者的首選。從地產來看,內地從南到北,房地產的差異可認為是市場化時間早晚和地域氣候、文化的差異,導致了南北地產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和操作手法。所謂南派地產更加關注產品、景觀等細節,形成細膩人性化的風格,而北派地產更關注概念、文化內涵,形成大氣豪放的風格。
  • 發展路上的絆腳石:北富南窮,義大利巨大貧富差異因何造成
    北方在工業化的路上已經漸行漸遠,然而南方還停留在封建地主制的農業狀態。很明顯這樣的情況對於國家發展是極為不利的。同時,早期政府在南北差距上不僅沒有挽救危亡反而火上澆油。19世紀80年代,義大利統一後不久,政府的投資主要集中在義大利北部和中部。
  • 南方人愛吃的5大美食,北方人吃一次就夠,感嘆南北飲食差異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我國地大物博,北方比較乾旱,而南方則水分充足,同時南北方的風俗習慣也極為不同,這樣也就造就了南北飲食差異的問題。我國北方人普遍愛吃麵食,南方是喜歡稻米,北方人愛吃麵條,南方人愛吃米粉,這些主食類大家相互還能接受,擔憂一些南方的美食,北方人真是吃不習慣,下面就來看看南方人愛吃的5大美食,北方人吃一次就夠,感嘆南北飲食差異。1、肉粽子粽子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 南北飲食差異之燒麥:糯米VS肉,你選誰?網友:保準南方的好吃!
    南北飲食差異之燒麥:糯米VS肉,你選誰?網友:保準南方的好吃!我們的中華美食種類有特別多,即使是早餐也不遑多讓而且不同的地方,因為不同的歷史環境就造成了不同的飲食文化,比如說我們都知道南方和北方一直都因為環境不一樣,飲食習俗也差了很多,像前些年在網上特別火爆的豆花,應該喝甜的還是喝鹹的粽子,應該吃肉的還是豆沙的,這些都是南北方飲食文化差異而造成的,然而除了我們常說的這兩種食物,豆花和粽子之外,現在我們再說說南北飲食差異的燒賣部分
  • 南北飲食差異知多少?讓北方人驚訝的這5種南方美食,你吃過嗎?
    而最典型的莫過於南方和北方了,「南米北面」、「南甜北鹹」、「南糕北餃」等等許多飲食上的差異。究竟是怎樣的南方美食讓北方的朋友們「難以下咽」?今天就讓小編來揭曉一下!1. 甜豆腐腦豆腐腦是一道中式傳統小吃,南北皆有,但味道卻大有不同。北方人喜歡在嫩滑的豆腐腦中勾點醬色滷汁,在上面撒點蔥花、香菜進行點綴。
  • 總也說不完的梗:歷數上大學後,那些讓你們震驚的南北差異
    許多高校都開學了,很多同學跨過高山穿過人海來到了陌生的城市,同學們從全國各地聚集在了一起,有的同學從南方到了北方,也有同學從北方來到南方。總之,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語言習慣、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剛入學的你體會的巨大的南北差異了嗎?一起看看網友的說法。
  • 購買窗戶看性能,南北地域差異大
    尤其是在我國,南北兩地氣候上的差異比較大,對於窗戶性能的要求自然也不盡相同!在南方非常合適的窗戶,在北邊未必就適用;相反,在北方非常流行的窗戶,可能在南方鮮有人用!下面咱們就來具體說說南北兩地對於窗戶性能的需求究竟有哪些差異。首先說說南方。我國南方基本位於亞熱帶區域,而且離海洋較近,因此氣候溫熱溼潤,多雨水,比較潮溼,而且在夏季還不時會遭受颱風的侵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