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幅員遼闊,因此南北差異非常大。在我國南部地區的廣東人眼裡,廣東以北都是北方。同樣在我國北部黑龍江人眼裡,其他地方都是南方。最尷尬的莫過於我國的湖北省,北方人眼裡,他是南方,南方人眼裡,他是北方。東部人眼裡,他是西部,西部人眼裡,他是東部。
通常一個人介紹自己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會找一個地理上的參照物,有些人會以長江為界分南北。有些人會以黃河為界分南北。其實我國真正的地理分界線是在秦嶺和淮河一帶,這些南北分界線影響著我國過年是吃餃子還是湯圓。豆腐腦和粽子是吃甜的還是鹹的?
由於秦嶺山脈的阻隔,南方的暖溼氣流上不去,北方的冷空氣下不來。因此在秦淮線南北,就形成的亞熱帶和暖溫帶的氣候特徵,在秦嶺的交界處,還孕育出了我國獨有的國寶大熊貓。青花縣還是我國的零度等溫線,同時也決定了冬天供暖的範圍。北方的冬天可以享受暖氣,南方的冬天只能靠一身正氣。
在秦淮線的南北年降雨量都有所不同。在我國南方降雨量豐富,適宜種植水稻,茶葉,甘蔗等農作物,在我國的北方比較適宜種植小麥,木薯,蘋果等耐旱的農作物。居住在我國,秦嶺淮河一帶的朋友最難回答的問題,應該就是你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
比如蚌埠,阜陽,信陽,漢中。這四個城市,位於我國秦嶺附近的漢中市,自古以來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在行政上,漢中屬於西北的陝西省,但是漢中帶口音和飲食習慣上都與四川非常的相像,與北方人卻格格不入。漢中人從四川人一樣,都非常的喜歡吃辣椒,說在信陽是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信陽毛尖,信陽屬於河南的南部城市,信陽的主食是米飯,不同於河南其他地方以麵食為主。同時,信陽人於武漢人一樣都喜歡吃熱乾麵,而且特別喜歡到武漢去上學,工作,買房,因此信陽人特別能夠適應南方的生活。
那麼,位於安徽省阜陽市,是一個以麵食為主的地方,同時秦淮一帶,其飲食習慣非常傾向於北方。那麼,位於滏陽東部不遠處的蚌埠市就更有意思了。蚌埠市橫跨淮河兩岸,這個城市對麵食和米飯都同樣的熱愛,不知道蚌埠的小夥伴分不分的清楚自己的飲食習慣是屬於北方還是南方,因此生活在蚌埠是幸福的,南北的美食都可以享受的到。
我國廣袤的領土面積與56個民族匯聚在一起,形成多元化的生活與飲食習慣,以秦嶺淮河為中心,創造了燦爛的華夏文化,一直傳承至今。那麼大家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呢?歡迎留下坐標,在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