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國家,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看南北差異在哪裡

2020-12-08 騰訊網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美食文化極為豐富多樣化,南甜北鹹、南米北面,也就反映了南北方的飲食文化的不同。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生命力,每一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比如說我們國家的幾大菜系:川菜、魯菜、粵菜、浙菜、閩菜、湘菜等。其中的魯菜是北方的一大菜系,其他的均為南方菜系。這樣的差異就代表了就已經體現了南北方的飲食文化的不同了。我們每天都離不開食物,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時間長了飲食文化也是各有千秋。

一、豆腐腦:我第一次見到南方朋友吃豆腐腦加糖的時候,感覺很奇怪,一直以來豆腐腦到底是鹹的好吃還是甜的好吃,這個問題也是備受爭議。北方的朋友一般都喜歡鹹口味的豆腐腦,並喜歡加一些調味料,有的還喜歡加辣椒油進去。直到現在,南北方也是一直在這個問題上爭論不休,都認為自己喝的豆腐腦是最好喝的。其實吧,適合自己口味的才是最好喝的。

甜豆腐腦

二、水餃。這個可以說是北方人最喜歡的主食之一了,但其實南方的朋友們也非常喜歡吃餃子,不過兩邊的差異還是蠻大的,北方吃餃子時一般都喜歡幹吃蘸調料,也就是吃餃子時是不帶湯的湯,但是南方向來都鍾愛餃子帶湯一起吃!而北方的餃子就相當於南方的餛飩,而在南方餛飩大小也是分得很清楚,這點也是與北方有所不同。

三、北方麵食為主,南方米為主,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土地上,南方水稻種植面積廣闊,一年多收,因此,在南方更多的人從古至今喜歡吃水稻種植出的大米作為主食,而北方小麥更加活躍,因此,北方用小麥粉做成各種精美的麵食食用,如此一來,北方人民做麵食心靈手巧,而南方卻精通面點之道的人卻不是很多。

四、買菜:在北方,直接說老闆給我來五十斤,一百斤西瓜。就算是平時買菜也是三斤四斤地買,而在南方,老闆我要一根蔥,一顆姜,兩個蘋果,三個橘子。記得我在北方買橘子選了四個,老闆極不情願地給我稱。可能我是第一個買那麼少的吧。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北方氣候一年內都半年是冷的,家家有暖氣有熱炕,他們把面當主食食用,並且吃出了花樣,這是北方人的智慧。在南方,氣候適宜種植水稻和各種菜蔬,所以我們的吃的也是多樣化,不管怎麼吃,只要習慣就好,身體好就是硬道理。北方人想嘗嘗我們的飲食,南方也想嘗嘗北方的各類麵食。其實適合自己口味的都算美食。

謝謝大家的閱讀,我是美食原創作者《江湖酒客美食》,一個喜歡研究吃的胖子,每天我會給大家更新幾道家常美食,如果您也喜歡吃,喜歡做菜,歡迎您的關注,我們可以相互學習研究美食。您的每一次收藏、轉發、點讚。您的評論和肯定是我最大的動力。做菜好吃有技巧,我的每道菜都有小妙招,大家可以直接查看我的菜譜!

相關焦點

  • 從姓名看中美差異,折射文化不同
    中美姓名差異大 中國人和美國人看起來都有姓有名,但姓名的含義卻大不相同,從中也折射出中西文化的不同。 美國人的姓名是由第一名、中間名以及姓氏三部分組成的。
  • 飲食習慣的不同,中國南北差異有多大?湖北到底是北方還是南方?
    我國的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裡,幅員遼闊,因此南北差異非常大。在我國南部地區的廣東人眼裡,廣東以北都是北方。同樣在我國北部黑龍江人眼裡,其他地方都是南方。最尷尬的莫過於我國的湖北省,北方人眼裡,他是南方,南方人眼裡,他是北方。東部人眼裡,他是西部,西部人眼裡,他是東部。
  •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究竟在哪裡
    餐飲產品由於地域特徵、氣侯環境、風俗習慣等因素的影響,會出現在原料、口味、烹調方法、飲食習慣上的不同程度的差異。正是因為這些差異,餐飲產品具有了強烈的地域性。中西文化之間的差異造就了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而這種差異來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處世哲學。中國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為本」。
  • 南北飲食差異:北方不懂南方冷,南方不懂北方豆花鹹
    ,千裡不同俗」,不同的地理環境,會造就不同的風俗習慣,飲食文化也不例外。眾所周知的是「南米北面」,除此之外,南方和北方在飲食文化上還有許多有趣的差異。南北飲食文化上的差異,我感覺主要有物產和人文氣質兩大區別。先說說物產,中國的南北兩地以淮河為線,北方寒冷乾燥,南方溫熱潮溼,物產極為不同,北方相對貧瘠,南方相對豐富,所以也養成了人們對食材不同的看法。
  • 飲食南北差異大?兩人去飯館吃麵條,店家看到吃飯習慣就「笑了」
    而說到美食的種類,因為我們國家的地理特別遼闊,所以各個地方吃飯的種類、方式都大有不同。相信就在我們平常生活中特別有體會吧。因為食物的種類特別多,就拿主食來說吧,一般南方的都喜歡吃大米,而北方的則喜歡吃麵條。所以我們都經常說,在飲食方面,南北的差異是特別大的。尤其是兩個不同地域的人去上過麵條,店家一看習慣就知道了。而咱們今天就說一說麵條吧。
  • 日本的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有什麼不同?
    我從小就很愛吃,身在新疆,接觸到的美食的確很多,但其實我對於這種文化現象感悟並不是很深,自從學了日語和英語,學習了解了別國的文化與歷史,使我認識到不同國家的「吃」文化也是受一定的影響而發展形成的。各個國家各不相同的飲食文化與其民族性格的差異應當是有一定聯繫的。像中國對日本的文化,有一種同類感。
  • 中西飲食文化的差異
    ,兩種不同的文化反映出人們生活方式的差異,其中飲食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方面.文章著重從飲食觀念,宴會禮儀、飲食內容等方面尋找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飲食文化通過跨文化的交流,將會博採眾長,不斷完善發展,並實現中西文化的交融.    中西飲食文化的不同是中西民族文化差異的重要組成部分。
  • 東南亞歷史:古代東南亞不同國家的不同文化特點
    其根本原因是,這一時期的緬、泰、老、柬等國所受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文化影響與前一時期已經接受的宗教文化影響有著密切的聯繫,而且更能適應東南亞封建領主制國家和村社居民的需要。縱貫南北的山系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和湄公河雖然造成了大陸東南亞東西走向交往的困難,但並不是不可逾越的屏障。它們與深受中國制度和文化影響的大陸東南亞東部的越南有較大的不同之處。除了這些共同的文化傳統,地理因素對南傳上座部佛教諸國也有很大的影響,尤其對於緬甸和泰國這兩個當時主要的南傳上座部佛教國家來說更是如此。
  • 分享|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
    中西方飲食文化的差異朱星霖《舌尖上的中國》爆紅,這部紀錄片喚醒了我們對中國美食的驕傲和感動。民以食為天,在我們中華傳統文化當中,飲食文化是其中的璀璨一筆,那麼我們現在將目光拉長、放遠,看看在地球的另一面,比較一下西方飲食文化和我國飲食文化之間有些什麼樣的差異呢?
  • 飲食也是一種文化,中國和西方國家的飲食文化差異原來有這些!
    《史記·酈生陸賈列傳》記載:「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飲食是全世界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歷史的積澱,飲食也逐漸發展形成一種文化。由於中國和西方國家的人們價值觀念、社會環境、傳統文化等差異,使得中國和西方國家在飲食文化方面存在著巨大的差異。
  • 不同國家的環境,不同的文化差異,這裡是僧伽羅和泰國
    不同國家的環境,不同的文化差異,這裡是僧伽羅和泰國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有很多,不同的文化也有很多,小編今天就帶大家來聊聊這些不同的文化,首先我們要說的是僧伽羅女子成年禮。僧伽羅女子成年時要舉行成年禮。無論你走到哪裡,那彬彬有禮的青年,和藹可親的老人和端莊恭謹的婦女都會給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泰國人見面時,通行合十禮。行禮時稍稍低頭雙手合掌,十指併攏,舉起,輕輕接觸臉部與胸部中間的身體某一部位,互致問候「薩瓦迪」(意為你好)。致合十禮,對不同身份的人也有不同的要求,一般分為三種:小輩或下級雙手可舉至前額;平輩相見舉到與鼻齊;長輩成上級對小輩或下級還禮。
  • 食物的緣分:不同國家的不同菜餚 為何會叫同一個名字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相隔千裡的兩地、不同的飲食文化中,竟也會出現「同名」的食物。究竟來自不同國家的不同菜餚,為何會叫同一個名字?這是意想不到的「巧合」?還是背後又有什麼故事呢?讓人搞不清楚的 tortilla如果你人在西班牙,看到菜單上寫著「tortilla」,以為店家賣的是墨西哥玉米餅,那你可就弄錯了!
  • 南北文化的差異,3000年以前的良渚文化和紅山文化告訴你
    南北文化自古就有很大差異,比如飲食文化、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交通出行等等方面有著差異,而造成這種南北文化差異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筆者從古文化遺址中挑選出代表南方的良渚文化和代表北方的紅山文化,做一個古歷史文化的對比,探究南北文化差異的歷史根源。良渚文化是分布於長江下遊太湖流域的古文明,因發現於浙江省餘杭縣(今餘杭區)的良渚鎮而得名,擁有以莫角山為核心的50多處遺址。良渚文化內涵豐富,範圍廣闊,遺址密集。
  • 南北方的飲食差異有多大,菜量口味均不同,一桌吃飯會互掐嗎?
    我國是個佔地面積非常大的國家,因此有著不少的地域與民族,這也就間接的造成了我國飲食上的差異,特別是南北方的差異,不可謂不大,記得在片段時間,菜鳥沒事就會看某音上的一些作品,其中有一個人的作品,就是以南北方的各種差異為題材,當時覺得很有趣,所以今天就想和大家聊一聊南北方的飲食差異。
  • 從東西方飲食差異,來看待中西醫有何不同
    晏子春秋上講到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達爾文在進化論中也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思想,大白話就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造化人物,從東西方飲食差異上,就能看出,中醫和西醫的不同之處。
  • 除了鹹豆花和甜豆花,南北之間還有哪些你不知道的飲食差異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不同,溫度差異大,造成了南北文化飲食差異,北方飲食粗狂豪邁,南方飲食精緻細膩,除了鹹甜口味的差異還有這些飲食差異你是否了解呢。4、成捆的菜小編在北方買菜,總覺得很拘謹,拿著一根蔥,一根香菜,一根蒜,老闆像一隻慵懶的貓,看了我一眼說「送你了」其眼神之不屑,神情之蔑視讓我不禁發問我做錯了什麼,看到人家一捆一捆的買蔥,我問親戚那些是做蔬菜批發的嗎,他說不是,他們就是家庭囤菜,講道理,你們一次性買買那麼多不怕吃不完壞了嗎?
  • CFO如何處理不同國家文化差異的影響
    主持人:王總作為一個在德國上市的公司的CFO,您是如何處理兩個國家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對你的團隊和投資者關係構成的影響呢?    王久華:您的問題問得非常好,作為歷史悠久的、有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民族有自己的文化特點、文化背景。
  • 我國南北差異「最大」的3個省份,當地人互相不認老鄉,江蘇上榜
    我國是地大物博的旅遊大國,由於地理環境不同,生活習慣和文化特色的差距也很大。南北方的差異很大,一天一夜都說不完,首先表現在飲食習慣上,南方人愛吃米,而北方人則偏愛吃麵。前段時間網絡上討論最火熱的是南北方的洗澡習慣,南方人習慣一天一洗,而北方人到了冬天可能三五天洗一次。令南方人驚訝的是,北方人的搓澡巾和大澡堂,而北方到了冬天則有南方人羨慕的暖氣。
  • 幾張圖告訴你,南北飲食真正的差異,北方一年四季都在吃雪糕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一問到北方飲食差異,大家就會異口同聲的回到「南方主要吃米飯,北方主要吃麵」。哪裡這麼簡單,小編用幾張圖告訴你,什麼才是南北飲食真正的差異,有些你可能還不知道!吃雪糕,有人會問雪糕有什麼稀奇的,超市裡都有賣的,而且種類也都差不多。小編覺得雪糕是沒什麼差異,但是吃雪糕差異可就大了。在南方,一般都是夏天解暑的時候來一根,效果很到位,冬天的話,不用吃就可以感覺到非常涼爽了。而在北方,一年四季都在吃,冬天也吃?
  • 南北氣候的差異對青銅器有什麼不同的影響?
    由於中國南北氣候的差異,造成青銅器總體上分為幹坑與水坑器。所謂幹坑器,大多出在北方黃河流域。宏觀上看,即是具有紅斑綠鏽式外表的青銅器。所謂水坑器,大多出自長江流域。宏觀上看,是指外表似乎沒有明顯鏽蝕的青銅器。如湖北出土的水坑器,有的甚至與剛剛新鑄制出的相似。從宏觀上區別,似乎幹坑器與水坑器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