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回鄉文化園簡介
中華回鄉文化園
中華回鄉文化園位於銀川市永寧縣納家戶村,總體規劃建設用地1000畝,建成的中國回族博物館等多個主體建築已對中外遊客開放。
中國回族博物館坐落於中華回鄉文化園的中部。博物館的整體建築呈中文「回」字造型,內部貫通,建築面積6600平方米,設有6個陳列展示廳和4個工作室,具備展示展演、接待參觀、收藏保管、研究交流的功能。博物館門廊兩側,各飾有伊斯蘭浮雕圖案和阿文「聖言」圖案,襯託出列展內容的神聖和莊嚴。
位於中國回族博物館左側的穆斯林禮儀大殿,佔地7800平方米,建築面積7123平方米。禮儀大殿內陳列展示了有關伊斯蘭教的教理、教義、戒律、經堂用語,伊斯蘭教著名清真大寺的圖片、匾額和楹聯,以及伊斯蘭教的源流和教派門宦承襲關係的圖畫、文字。
中華回鄉文化園為展示回族飲食文化,興建了穆斯林清真餐飲中心,建築面積40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可接待300人同時就餐。
阿依莎宮建築面積為2000平方米,其舞臺演出區達460平方米,設500個座席,可以接待安排較大規模的文藝演出。中華回鄉文化園還投資組建了自己的回族歌舞藝術團,聘請著名的編導、作曲、舞美設計,精心編排高水平的表現回族和阿拉伯藝術風格的歌舞節目。
中華回鄉文化園經過三年努力已成為遊客過百萬、收入過億元、寧夏文化旅遊景區的新王牌。
鎮北堡西部影城簡介
鎮北堡西部影城
鎮北堡西部影城地處雄渾的賀蘭山東麓,距銀川市火車站25公裡,河東機場60公裡,110國道和銀川北環高速直達影城,是賀蘭山東麓旅遊景區的亮點。
鎮北堡西部影城自1993年成立,董事長張賢亮率領全體員工在保護文物的基礎上,通過智力策劃,設計、創意,運用現代化企業管理理念,將一片荒涼、兩座廢墟打造成銀川市首家國家級AAAAA級旅遊景區,被國務院和文化部評為「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和「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保護性開發綜合實驗基地」。
鎮北堡西部影城享有「中國電影從這裡走向世界」的美譽,有各類影視片重要場景140餘處,能讓您進入銀屏的夢境,全程提供免費講解服務。如今又更上一層樓,成為中國古代北方小城鎮的縮影,集中了大量中華傳統物質文化與非物質文化,再現了我們祖先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和娛樂方式。遊客朋友來到這裡可以參與最具個性時尚的影視短劇、MTV等娛樂項目。並有提供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的馬纓花遊客中心和旅遊商品超市,是一處服務優良的集旅遊觀光、娛樂、餐飲、住宿、購物為一體的體驗型旅遊景區,故有「寧夏之旅必遊影城」的讚譽。
西夏王陵景區簡介
西夏王陵
西夏皇家陵園,位於寧夏銀川市西郊約35公裡的賀蘭山東麓中段。在方圓50平方公裡陵區內,九座帝王陵規模宏大,呈北鬥星圖案布列有序;250餘座陪葬墓星羅棋布,按星象布局排列。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地面遺蹟保存最完整的帝王陵園之一,是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蹟和旅遊勝地。
西夏博物館:我國第一座西夏專題博物館,基本陳列有《西夏歷史文化展》和《西夏學學術研究成果展》,《西夏歷史文化展》曾榮獲99年度「全國陳列展覽十大精品」最高殊榮。
西夏三號陵園:據推斷為西夏開國皇帝景宗元昊泰陵,塋域面積 15萬8千平方米,是西夏帝王陵墓中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氣勢最宏偉的一座。
西夏陵雙陵:據推斷為西夏太祖繼遷裕陵、太宗德明嘉陵,塋域面積共計16萬平方米,是西夏陵墓中原始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兩座帝陵。
西夏碑林:有仿製西夏遺留的碑刻、西夏陵出土的殘碑,西夏文、漢文兩種字體鐫刻的歷代文人墨客、現代詩人描敘有關西夏或西夏陵的詩文,外國友人的西夏文書法,共計40塊。
西夏史話藝術館:通過18個藝術場景、160 尊人物雕像、6座微縮佛塔直觀地展現了西夏興盛衰亡的主要歷史情景和曾經輝煌一時的西夏文明。
賀蘭山巖畫風景區簡介
賀蘭山巖畫
賀蘭山巖畫風景區位於銀川市西倚的賀蘭山中,距市區56公裡。1969年賀蘭山巖畫的發現使賀蘭山名揚世界。
賀蘭山巖畫風景區現已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正式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被建設部列入首批中國國家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同年,獲得「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金獎。
「銀川世界巖畫館」,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巖畫專題博物館,館藏世界5大洲30個國家200個巖畫點的巖畫精品。
走進賀蘭山峽谷,巖畫就分布在沿溪道兩側綿延800多米的山巖崖壁上,總數多達6000餘幅,記錄了3000至10000年前遠古人類寫實的生活畫面,如今,這些石頭的史書就是人們寶貴的文化遺產。
沙湖生態旅遊區簡介
沙湖
沙湖生態旅遊區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首府銀川以北42公裡,包蘭鐵路、京藏高速、109國道傍湖而過。湖泊面積45平方公裡,平均水深2.2米,沙漠面積22.52平方公裡,最高處可達百米。
沙湖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景觀秀麗獨具特色,湖水、沙山、蘆葦、飛鳥、遊魚、遠山、彩荷七大資源有機結合,規模大、品位高、層次多、質量好、特色鮮明,是鳥的天堂、魚的世界、旅遊者的樂園。每年4至10月,有13目、30科、130多種鳥兒在此相識、相知、相戀、娶妻生子,雲集於此最多時可達150多萬隻。沙湖已經成為中國最具特色的觀鳥勝地。
沙湖生態旅遊區以其獨特優美的自然景觀和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日益受到海內外人士的關注。2007年景區榮獲國家首批5A級景區,並被中央文明辦、建設部、國家旅遊局確定為「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並在西部旅遊行業率先通過了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兩項國際認證。2010年沙湖景區榮膺「中國十大魅力休閒旅遊湖泊」稱號。
沙坡頭旅遊區簡介
沙坡頭旅遊區,位於寧夏中衛市沙坡頭區以西18公裡的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處。全球環保500佳單位、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中國最美麗的五大沙漠之一。
金濤起伏、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由北面滾滾而來,到這裡遇到九曲黃河嘎然而止,伏首在黃河北岸的香山腳下,形成了一條長約2000米、高160多米的沙漠瀑布,沙坡頭由此而得名。這裡自然風光獨特,人文景觀豐富,被旅遊界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
沙坡頭旅遊區是國家首批5A級旅遊景區,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中國四大鳴沙之一的沙坡鳴鐘所在地。這裡的治沙成果曾獲得聯合國「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的光榮稱號,被世人稱為「沙都」。這裡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有總長800米、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沙坡頭黃河飛索,有黃河文化的代表——古老水車,有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包蘭鐵路,有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在這裡可以騎駱駝穿越騰格里沙漠,乘坐羊皮筏子漂流黃河,咫尺之間可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絕世奇觀。
沙坡頭治沙展廳簡介
1956年,中國第一條穿越大沙漠的鐵路——包蘭鐵路開始建設。治沙工作者在長期的實際中發明了簡便易行、經濟實用的麥草方格固沙法,有效地制伏了沙害,保護了鐵路運行的暢通無阻,實現了人進沙退的世界奇蹟,以豐碩的治沙成果為世界矚目。1992年沙坡頭治沙成果被評為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94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內首家國家級沙漠自然生態保護區,同年,被聯合國評為「全球環保500佳單位」。
大漠風光浩翰、壯闊、蒼莽、神秘,具有色彩美、曲線美、柔性美、壯闊美、蒼茫美,和治沙科技成果一起被專家稱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國家AAAAA級旅遊區」,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為馳名中外的旅遊勝地。沙坡頭治沙展廳用文字、圖片記載了中衛人民卓越的治沙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