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
依照《旅遊景區質量等級的劃分和評定》國家標準與《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管理辦法》,經福建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組織評定,龍巖天子生態旅遊區、泉州安平橋(五裡橋)、廈門誠毅科技探索中心、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景區達到國家4A級旅遊景區標準,同意批准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現予以公告。
福建省旅遊資源規劃開發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
2016年12月23日
23日,省旅遊局發布公告,「泉州安平橋(五裡橋)」獲批成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至此,泉州已有A級景區40家,其中5A級1家,4A級12家,3A級24家。
安平橋又稱五裡橋,位於南安市水頭鎮和晉江安海鎮之間的海灣上。稱之為安平橋,源於安海鎮古稱安平道。稱之五裡橋,則是因為橋長約5華裡。
安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歷經13年方告成功,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是漢族橋梁建築的傑作,也是我國現存古代最長的著名跨海石橋,素有「天下無橋長此橋」的美譽,1961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安平橋為花崗石砌成的石墩石樑橋,全橋長2251米,有方形、船形、半船形的橋墩361個,橋面寬3-3.8米,橋板長度5-11米不等,最重達25噸,兩側有石護欄;橋上有亭5座:橋東「超然亭」,橋西「海潮庵」,橋中「泗水亭」,兩頭各設路亭一座,供遊人憩息。「泗水亭」,俗稱「中亭」,亭前石柱上有「世間有佛宗斯佛,天下無橋長此橋」楹聯一對,立有兩尊石雕將軍;亭側保存歷代重修碑記14方。西端橋亭留有清代重修碑刻,東端有五層六角樓閣式仿木結構白塔一座。
如今,依傍著安平橋(五裡橋),還有一個可供市民和遊客休閒娛樂的五裡橋文化公園,可觀賞遊覽到水國安瀾、鹿徑水雲、鵠渚聽鸝、安平夕照、振萬園、香海浮珠、長虹碧波、綠野仙蹤等八大景區,不失為一個新興的旅遊好去處。
這裡,有古韻新風的自然景觀;
這裡,有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裡,有構思巧妙的文創產品;
這裡,有傳承千年的人文積澱……
吳志鵬 攝
黃雙藝 攝
葉文超 攝
林完生 攝
李曙都 攝
戴仲達 攝
李長志 攝
(來源:綜合 編輯:今日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