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裡橋(又名:安平橋)生態文化公園位於晉江安海鎮興安公路西側,東至白塔,西鄰大盈溪並與南安水頭鎮隔溪相望,南靠安平別墅區,北至西安村報恩路,總用地面積約1300畝,其中水域面積500多畝。五裡橋文化公園總投資約2.5億元,規劃總面積約70公頃,公園建設採取的是BT模式(即「建設—移交」,是政府利用非政府資金來進行基礎非經營性設施建設項目的一種融資模式。)是一座以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與生態溼地為主要特徵的風景名勝公園。
景區特點
五裡橋文化公園於2010年10月開始建設, 2012年4月竣工,由遺產保護體系、生態溼地體系、公共綠地體系構成,公園規劃結構為「一軸貫東西,一環串八區」。
「一軸」指五裡橋文化景觀軸,西起聽潮樓,視線延伸至奎峰山;東至中亭,視線延伸至晉江白塔,中間串起兩處古亭景觀,是展示五裡橋古橋文化的主要軸線。
「一環」指環湖主遊路,是公園內最主要的內部環路,在現有堤岸基礎上修建,並串聯起八大景區,承擔公園遊覽的主要交通功能。
「八區」指八大特色景區,分別是「水國安瀾」、「鹿徑水雲」、「鵠渚聽鸝」、「安平夕照」、「振萬園」、「瀛洲香海」、「長虹碧波」、「綠野仙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