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魯山縣趙村鎮「愛心巴士流動車」來到下寺、寨子溝等貧困村,為貧困戶送去棉衣棉被等生活用品,給他們帶來冬日的溫暖。(古國凡 攝)
大雪節氣剛過,受冷空氣影響,全省出現了大風及雨雪天氣,如何確保困難群眾溫暖過冬?12月8日,記者從省民政廳了解到,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將通過加大對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力度,及時撥付、足額發放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等多項措施,保障困難群眾安全、溫暖過冬。
根據寒冬救助歷時長、任務重等特點,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將加強工作力量調配和物資保障,紮實開展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冬季救助工作。在流浪乞討人員、外來務工人員集中活動區域,增設開放式臨時救助點或臨時避寒場所,設置明顯標誌,通過報紙等多種渠道大力宣傳,勸導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到救助站求助避寒。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確保救助站全天候有服務、有接待、有保障。接到群眾求助信息,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實施救助,保障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有飯吃、有衣穿、有場所避寒。
對入冬以來遭遇意外傷害、患重大疾病等突發性、緊迫性困難的群眾,我省將加大臨時救助力度。全面落實「分級審批」「先行救助」等政策規定,妥善進行過渡性、臨時性安置。發揮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工作機製作用,在鄉鎮政府服務大廳和便民服務站設立社會救助窗口,統一受理困難群眾救助申請,及時解決困難群眾遇到的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
此外,我省還將加強冬春季節敬老院、福利院、養老院、救助管理站及站外託養機構的管理,強化集中供養服務,安排好睏難群眾的生活。
按照要求,全省各級民政部門將積極會同財政、金融等部門,加強低保資金、特困人員供養資金、殘疾人「兩項補貼」資金、孤兒養育資金、流浪乞討人員救助資金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的測算、撥付、監管工作,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資金只增不減、優先安排、優先撥付、優先發放。2019年春節前,將2019年第一季度的農村低保金、特困人員供養金發放到位。其他各項資金,也要按規定及時足額發放到位。(記者 盧松)
責任編輯: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