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兇猛魚現身賓川桑園河 身如長蛇嘴似鱷

2020-12-12 中國臺灣網

  湄公河巨魾是體重最大淡水魚的世界記錄保持者,一個捕魚小組曾在泰國湄公河流域抓住了一條重達646磅(293公斤)、體長9英尺(2.7米)的湄公河巨魾。世界自然保護聯盟(World Conservation Union)將這種魚的瀕危等級列為極危,也就是說,它們離滅絕只有一步之遙。

  這種巨魾是鯰魚的一種,體形相當龐大。科學家們估計,在科恩瀑布地區,最少生活有201種魚類,其中包括許多當地特有魚種與瀕危魚種。此外,這裡還是一種湄公河淡水豚分布的有限幾個水域之一。

  湄公河巨魾,這種及其瀕危的大魚,現在整個湄公河水系只有幾百頭成年的湄公河巨魾存活。就是這樣一種需要值得細心保護的魚類,在人類水庫的威脅下,將失去賴以生存的家園。估計不久,這種魚類就會從我們的視線中消失。

  美國國家地理協會的專家希望湄公河流域各國能夠看到目前的嚴峻形勢,切實地制定保護制度,停止修建這些威脅湄公河巨魾生存的水庫,加強對流域沿岸居民的教育和管理。能夠給這些極其稀有的魚類一個適合生存的空間。

相關焦點

  • 村民撈魚撈出億年前淡水兇猛魚 身如長蛇嘴似鱷
    村民撈魚撈出億年前淡水兇猛魚 身如長蛇嘴似鱷 原標題:   通過近距離觀察,記者發現這條「怪魚」魚體呈圓柱形,體背面為橄欖褐色,布滿深色斑點,長長的嘴巴裡布滿尖牙,極像鱷魚的嘴。  「那天捉魚時,我看到以為是一條蛇魚,後來把水草扒開,看它的嘴巴,才發現是一條沒見過的怪魚。」黃月朋說,當時他伸出去的手被嚇得馬上縮了回來,沒敢捉。後來還是一個膽大的朋友快速把它抓起來放在桶裡面,「村裡還從來沒有人捉到過這種魚。」
  • 樣貌詭異的史前怪魚現身泰國 比恐龍還早已瀕臨滅絕
    近日,泰國武裡南府普太頌縣發現「怪魚」,身長約1米,重達11公斤,全身深灰色,頭嘴像鱷魚,軀幹像烏魚,尾巴卻像鯰魚,有著長長的嘴巴和鋒利的牙齒。這種樣貌詭異的水生怪物引發網絡熱傳和當地人圍觀。一探究竟,嚇了一跳,這條「半鱷半魚」的生物是一種名叫「福鱷」(Aligator Gar)的史前魚類,也叫鱷雀鱔。它在地球上存活已達一億年之久!比恐龍還早出現在地球的魚類!
  • 一群長吻鱷幼鱷扎堆河邊,頂著又長又細的鱷魚嘴,看起來有些可愛
    前不久在印度拉賈斯坦邦,攝像師拍攝到一群長吻鱷幼鱷聚堆小河邊,黑沉沉一大片看上去十分有氣魄,但又頂著又長又細的鱷魚嘴,看上去也一些討人喜歡!據攝像師詳細介紹:這群長吻鱷幼鱷總數十分多,估計有數百隻小鱷魚,僅僅沒有發覺成年人鱷魚在哪兒,但因為長吻鱷幼鱷都伸著又長又尖的鱷魚嘴,估算成年人鱷魚就在周邊,在為他們找尋食材。
  • 「怪魚」現身泰國湖中,屬史前魚類比恐龍出現得還早
    原來這條「半鱷半魚」的生物是一種名叫「福鱷」(Aligator Gar)的史前魚類,中文學名鱷雀鱔。比恐龍還早出現在地球的魚類,已生存一億多年。儘管這種魚幾乎沒有天敵,如今竟快要瀕臨滅絕。史前魚類活在今天由於,這種魚吻部前突,上下顎密布兩排匕首般鋒利的牙齒,形似鱷口,因此得名鱷雀鱔。
  • 四川魚塘現「怪魚」: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
    鱷魚嘴、蛇皮膚,滿口尖牙讓人不寒而慄……6月22日下午,自貢釣友龔師傅花了近一個月,終於在小區魚塘裡把那隻多次看見卻沒看清的怪魚釣了起來。經當地水務部門辨認確定,這條怪魚名叫鱷雀鱔,是外來物種,它有著鋒利的牙齒和堅硬的鱗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論大小,幾乎通吃。據悉,該魚種是世界上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
  • 長吻鱷捕食鯉魚,長長的鱷魚嘴巴,竟然是這樣吃法
    在鱷魚中,最讓人感到害怕的是鱷魚那一張血盆大口的鱷魚嘴,咬合力非常強大,但不是所有鱷魚種類的鱷魚嘴都有那麼巨大的,如長吻鱷的鱷魚嘴就是又細又長。有攝影師曾拍攝到:一條長吻鱷捕食一條鯉魚,長長的鱷魚嘴巴咬住魚後,竟然是橫著啃吃獵物。
  • 鱷嘴花
    這會,桂葉山牽牛張大著嘴巴,須彌葛掛滿了串串「豆角」,木通的紫色花帶著雨珠特別妖嬈,紅花西番蓮、美麗赬桐紅得驚豔,大花倒地鈴花果同株和平相處,金杯藤那一個金閃閃的「獎盃」站立在枝頂,還有好幾個叫不上名字的素馨,那身素白攝人心扉……一個不經意的轉身,突見一隻只小鱷魚張大嘴巴向著我,還留著口水,對我虎視眈眈,不就是想吃我這身肥肉嘛?有本事來呀,看你們能否吞下。哦,這就是我念念不忘的鱷嘴花。
  • 史前第一巨鱷,不能「死亡翻滾」兼可能只吃魚!
    相比史前鱷魚,現代鱷魚可以說是小傢伙了。在眾多恐怖的史前鱷魚中,帝鱷是其中的佼佼者。《國家地理》曾用這句話來形容它——超級巨鱷,它不與恐龍同行,因為它以恐龍為食。 帝鱷,全稱帝王肌鱷(Sarcosuchus imperator),生存於距今約1.12億年前白堊紀早期的非洲,屬於鱷形超目中已滅絕的大頭鱷科,不是真正意義的鱷魚。帝鱷被譽為中生代第一大鱷,成年體長11-12米,體重達到8噸重。
  • 36種史前鱷魚(二)
    -44公斤食性:可能是植物區分特徵:小尺寸; 可能豬似的鼻子古生物學家研究Notosuchus一百多年了,但是這個史前的鱷魚卻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直到2008年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提出假設:Notosuchus擁有敏感,似豬的鼻子,用來嗅探土壤下的植物。
  • 肇慶一魚塘現1米7長巨型怪魚,竟是「世界十大最兇猛淡水魚」之一!
    近日,高要區蜆崗鎮一家工廠的魚塘裡出現了一條將近1米7長的巨型怪魚,由於工人不敢私自處理,於是報了警。
  • 地球10大長得最奇特的爬行動物,似蜘蛛俠的蜥蜴,以蛋為食的蛇
    8、印度鱷:印度鱷,又名印度食魚鱷,鼻端柔軟腫脹,肢的趾間具全蹼,性情兇惡,會攻擊人,主要棲息在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和印度河流域。犀噝蝰最為人所知的是其鼻端上的尖長鱗角,形狀如犀牛角,因此得名。目前未有任何亞種被確認。
  • 世界十大最兇猛的觀賞魚
    1、鱷雀鱔鱷雀鱔是現存7種雀鱔中體型最大的一種,也是最古老的一種觀賞魚,存在有大概一億年左右的時間。作為肉食魚類,鱷雀鱔的吻部寬闊而粗壯,內中生滿了利齒,就像真正的鱷魚一樣,能以飛彈一樣的身體迅猛出現在獵物身後,一口收關。
  • 長吻鱷的實力是被人低估?還是本來就「戰五渣」?
    長吻鱷是亞洲獨有的鱷魚亞種,它主要分布於印度河、恆河等亞洲南部寬闊的流域中。長吻鱷是長吻鱷科恆河鱷屬下唯一的物種,因此又被稱為恆河鱷。長吻鱷是現存體長最長的鱷魚之一,作為兇猛的食肉動物,鱷魚一直以來被稱為「冷血的殺手」。但是,長吻鱷是個例外,迄今為止還沒有長吻鱷傷人的事件發生。
  • 人類祖先伏羲和女媧都是蛇,後代的華夏族群為何叫做「龍的傳人」
    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認可較多的說法。這給它的存在更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專家和學者們經過多年的研究和考證,初步揭開了中華民族龍的崇拜之謎:龍是古老的炎黃子孫的「圖騰」。
  • 3種兇猛的史前生物,人類毫無招架之力,遠古時期就已滅絕!
    說到史前生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都是恐龍,恐龍憑藉它巨大的身形,強悍的攻擊力成為了當時的地球霸主,但由於生態環境的極度惡化,最終慘遭滅絕,退出了歷史舞臺。其實很多滅絕的史前生物體型都比恐龍巨大,如果它們至今生存在地球上,對於人類來說也許意味著地球霸主的改變。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來看一下,都有哪些巨大的史前生物吧。第1種是帝鱷。
  • 佛山釣魚人,河裡釣獲半米長尖嘴魚,這魚已成廣東江河大害
    然而,一種數量沒有如此龐大,卻更兇猛難清理的掠食魚,正在廣東的各大水域悄然蔓延,已成當地江河大害! 鱷雀鱔頻繁現身廣東水域,已成「生態殺手」 無論從體型還是殺傷性來講,鱷雀鱔都是淡水裡最兇猛的掠食者,原本是只存在於蠻荒亞馬遜流域的食巨獸。 然而誰能想不到,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鱷雀鱔已經成了我國江河裡「生根發芽」,各地都時常有人捕獲、釣起鱷雀鱔的見聞。
  • 泰國市場「怪魚」引圍觀:在地球上已生存一億年
    中新網3月27日電 綜合報導,近日,泰國武裡南府普太頌縣一個市場內,出現一條長達一米的生物,其上半身看似鱷魚,有著長長的嘴巴和鋒利的牙齒,下半身則與一般魚類無異。據悉,這條「半鱷半魚」的生物是一種名叫「福鱷」(Aligator Gar)的史前魚類,也叫鱷雀鱔。
  • 平靜的水面下,實則「暗藏殺機」,「掠食性魚」時刻準備發動襲擊
    排名第四吃自己孩子的黑魚 黑魚在很多地方又稱烏魚,或者烏棒,這種魚身體就如名字一樣,烏黑。 身子非常光滑,這種魚生性兇猛,繁殖能力強,胃口超級大,非常貪食。
  • 泰坦巨蟒VS帝鱷,兩種「史前巨獸」誰更厲害?
    就算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蛇-亞馬遜森蚺的體長也僅為泰坦蟒的一半左右,可見其體型之大。從已發現的化石看,泰坦蟒是一種生活在古新世中期(距今約5900萬年前左右)的一種蟒蛇。從04年開始,到07年,3年之間,考古學家從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先後出土了28具泰坦蟒的化石,從化石的體型看,最小的泰坦蟒也有9米,最大者身長15米,因此,泰坦蟒的平均身長在12米左右。
  • 比恐龍還可怕的史前生物,令人聞風喪膽的掠食者
    加上包裹的夾板的頭部和他的實力也非常可怕,是當時海洋食物鏈頂級的殺手,毫無疑問,如果在海洋中碰到他絕對是直接尿都會嚇出來的兇猛生物第4名泰坦巨蟒我本人其實是蠻怕蛇的。如果現實生活中看到這麼大的蛇,我大概會直接昏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