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莫淑婷 每經編輯 宋思艱
11月17日晚間,TCL集團(000100,SZ)公告稱,計劃在惠州市投資建設TCL集團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基地——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子項目,總投資約96億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項目整體建成後,將成為華星光電最高世代液晶面板G11及G8.5代線配套工廠,也將為區域內外整機廠商提供高品質的液晶顯示模組。
布局高世代模組子項目
據了解,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子項目總投資約96億元,其中惠州華星出資78.45億元,負責機電裝修、動力系統、工藝設備等投資;TCL產業園出資17.55億元,負責土地、廠房、宿舍及各附屬棟建築工程投資。兩者均為TCL控股子公司。
公告顯示,該項目的主要產品為液晶電視機顯示模組、液晶顯示器顯示模組等終模組品。項目預計2019年完成一期建設,達成年產各尺寸液晶面板4000萬片的生產能力;2021年完成二期建設,達成年產各尺寸液晶面板6000萬片的生產能力。
華星光電作為TCL旗下最優質的資產,是目前中國大陸電視液晶面板製造廠商中市場佔有率第二的企業。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華星光電32寸電視面板市佔率全球第二,55寸UD(超高清)等高規格大尺寸產品市佔率保持國內第一。
TCL集團表示,項目整體建成後,將成為華星光電最高世代液晶面板G11及G8.5代線配套工廠,也將為區域內外整機廠商提供高品質的液晶顯示模組,進一步增強華星光電在新型半導體顯示產業的實力。同時,憑藉區域內完善的供應鏈配套,實現模組和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大幅提升公司智能終端製造效率,提升TCL集團TV上下遊產業競爭力,穩固和提升市場地位,為公司發展戰略的實現奠定基礎。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TCL在之前的購買資產報告書中表示:隨著2017年至2019年群創光電第8.6代線、惠科電子第8.6代線、京東方福州第8.5代線、京東方合肥第10.5代線、華星光電深圳第11代線、中國電子鹹陽8.5代線、中國電子成都第8.6代線、夏普廣州10.5代線等陸續投產,國內液晶面板產能將超過韓國成為全球第一。
對此,TCL進一步稱,標的公司很大一部分產能仍需通過對外銷售予以消化。隨著主要在建及擬建面板項目建成投產,液晶面板可能面臨產能過剩風險,液晶面板價格也可能大幅下降,這將對標的公司的經營能力及盈利能力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
加快半導體顯示垂直一體化布局
TCL集團在公告中指出,半導體顯示產業為《國家十三五規劃》中加快培育和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之一,是國家大力發展和支持的產業,投資建設本項目對公司整個信息產業升級轉型、產業結構提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都具有重要意義,是公司在半導體顯示垂直一體化布局中的重要一環。
實際上,在2017年中報,TCL集團就明確指出,將繼續聚焦主導產業、調整業務結構,計劃將集團作為華星光電的融資平臺,並保留少數盈利能力強的輕資產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到,華星光電在6月已經完成對華顯光電的收購,以強化武漢華星小尺寸顯示屏和華顯光電顯示模組項目的產業鏈上下遊協同整合;此外,TCL正在進行的定向增發收購華星光電10.04%股權後,由於剩餘股權分別由國家和廣東省產業基金實際以優先股方式持有,TCL集團將實際100%持有華星光電股權。
值得注意的是,TCL多媒體智能顯示終端項目也在規劃建設中,將與該項目形成產業配套,實現華星光電模組與多媒體整機一體化生產。
TCL集團相關人士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投資建設TCL集團模組整機一體化智能製造產業基地——華星光電高世代模組子項目,主要為了進一步擴大TCL集團半導體顯示垂直一體化優勢,優化供應鏈和製造能力、強化區域產業布局,帶動上下遊行業協同的發展,提升TCL集團整體競爭力。
據了解,由於彩電行業競爭日趨激烈,網際網路品牌電視持續低價競爭和外資品牌不斷加大投入,同時,以面板為代表的上遊原材料價格上漲,部分彩電企業今年前三季度利潤大幅下滑。
在此背景下,中國家電產業也發生了顯著的分化,TCL集團加快半導體顯示垂直一體化布局,康佳集團則轉型為投資控股集團。
據證券時報報導,康佳集團董事局主席劉鳳喜表示,康佳今後不再只是一個彩電業務公司,將加快多元化的擴張,轉型為投資控股集團。一是希望擴張新的產品線,無論是通過併購控股,還是自主研發,或者配置孵化器;二是希望通過投資併購實現擴張,康佳要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實現產業擴張;三是希望通過直投,形成物聯網生態圈,康佳會選擇一些物聯網公司進行直投,可以參股也可以控股。